太和殿的匾额是什么字 是谁写的(说说故宫里的牌匾:太和殿里的这块最高大上)
太和殿的匾额“建极绥猷”是乾隆的御笔,意思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或者更通俗一点说,帝王要建立和遵循中正之道,对天下百姓负责,使百...

太和殿的匾额是什么字 是谁写的
太和殿的匾额“建极绥猷”是乾隆的御笔,意思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或者更通俗一点说,帝王要建立和遵循中正之道,对天下百姓负责,使百姓各得其所,生活安定。匾额中的“建”是建立、创设的意思;“极”是指屋脊,这里指最高的地位,也就是君王;“绥”,安抚、顺应的意思;“猷”,是指天道、法则。这几个字合起来解释,“建极”就是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猷”就是顺应民意和上体天道。这个匾额体现了皇帝治国的大计方略和高理想。他们旨在建立一个天下太平、和谐、中正的王朝,并通过遵循这样的中正之道来实现这个理想的境界。他们所期望的“中正之道”,就是不偏不倚,高低亲疏都平等以待,如同日月的平等普照。皇帝肩负着上对皇天负责、下对庶民负责的双重使命,既要上承天意建立法则、规章,又要安抚、顺应民意。就是说,既要体现“天道”,做到大道无私,又要普利万物,使得万物都能得以平等对待。这块匾额悬挂在太和殿的目的就是要在位皇帝天天仰视,强化心怀天下的使命感。
太和殿的匾额是什么字 是谁写的拓展阅读

说说故宫里的牌匾:太和殿里的这块最高大上
这幅照片摄于故宫最重要的大殿——太和殿,相信每个去故宫的人不管是第几次去都会在这里驻足,没办法,影视剧把它渲染的太高大上了,天天荧幕里就只见皇帝坐里面,但其实这座大殿皇帝平时用的很少,只有上大朝礼,比如新皇登基、册立皇后等才在里面坐一坐,其余时间都是关着大门的。
这大殿里任何一个物件都有很多故事,咱今天就讲讲它里面那块大牌匾的事儿。
这块牌匾硕大无比,号称牌匾界的“巨无霸”,相信很多人的手机里只要是照过太和殿内景的,都会有意无意的把这大牌匾给照进去。
那么,小君想问问大家,这块牌匾上写的“建极绥猷”几个字:
1、到底该怎么念?
2、到底是个啥意思?
“建极绥猷”该怎么念呢?
听好了大家:它的正确读音是:jiàn、jí、suí、yóu。
那这四个字到底啥意思呢?为啥它要被挂在皇帝的龙椅上方?
首先说说它的来历吧,据史料记载,这块匾额原为乾隆御笔,曾在袁世凯时被撤下,后下落不明,如今的这块是故宫为恢复“康乾盛世”风貌规划维修时,专家们根据清宫所存《清朝皇室写真》中1900年太和殿的旧照片成功复制的。
这几个字,乾隆写的是霸气十足,威风凛凛,它有啥特别的寓意呢?
其实“建极绥猷”可以分开来解释:
“建极”出自《尚书·周书·洪范》里的:“皇建其有极”。意思就是说当皇帝的你可是人民的“王”,要首先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来,具体的就是要建立宏大中正之道,然后用这套东西再去教化人民。这里的“极”原义为屋脊的栋梁,后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
而“绥猷”出自《尚书·商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这句话比较难理解,其实它大意就是说当皇帝的应该尽全力安抚好百姓,体恤百姓,顺应民意。
“绥”:指的是古人上马车时拉的那根绳索,后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猷”:指的是大道和法则。
因此,这四个字虽然看起来特别的高大上,但通俗来说,它其实就是告诉坐在宝座上的皇帝:“你可得好好建建极,绥绥猷,一来要治国有方,别胡搞;二来要好好爱戴百姓!”
以上就是关于太和殿的匾额是什么字 是谁写的(说说故宫里的牌匾:太和殿里的这块最高大上)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