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水经注·江水》原文及翻译

《水经注·江水》乃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之部分,以下为其原文及白话文翻译:### 原文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

《水经注·江水》乃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之部分,以下为其原文及白话文翻译:### 原文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更多详细,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水经注·江水》原文及翻译

《水经注·江水》原文及翻译

《水经注·江水》乃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之部分,以下为其原文及白话文翻译:### 原文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

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

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

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其颓崖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

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西,即巫山者也。

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

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

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

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

人滩,水至峻峭。

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 白话文翻译江水又向东流,流经广溪峡,这是三峡的开端。

峡谷中有瞿塘、黄龛两处险滩。

这个峡谷是从过去大禹开凿疏通江水的,郭景纯所说的巴东之峡,就是夏禹开凿疏通的那个峡谷。

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巫峡,这是杜宇所凿的用以疏通江水的峡谷。

江水经过峡谷向东流,又经过新崩滩。

这座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晋太元二年又崩塌过。

崩塌的时候,江水倒流一百多里,涌起几十丈高的巨浪。

现在险滩上都还有石块,有的圆的像竹篓子,有的方的像房屋,都是山体崩裂掉下来,致使湍流激起波澜,所以叫做“新崩滩”。

这个断崖所残留的部分,和其他众多山岭相比,还算是耸立突出的。

再往下十多里,有一座大巫山,不单是三峡所没有的,就算和岷山、峨眉山都能一比高低,与衡山、九疑山可一决雌雄。

群山像翅膀一样靠着它,一起直指青云,它更接近银河,和群山一辨优劣。

西面,就是巫山。

这之间首尾长六十里,叫做巫峡,是借山起的名。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