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在纸介质大众媒介中,纸张是最主要的生产原料,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重大,在全部开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例。新闻媒介印刷用纸张,大都是由木浆生产...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在纸介质大众媒介中,纸张是最主要的生产原料,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重大,在全部开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更多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的内容,我们小编一一为大家详细解答,欢迎浏览。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

在纸介质大众媒介中,纸张是最主要的生产原料,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重大,在全部开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例。新闻媒介印刷用纸张,大都是由木浆生产的,而森林资源在全球都呈递减趋势。因此,世界市场纸价一直是在波动的。早在三十年代,大公报的老板就利用纸价时间差赚取过巨额收益。

1995年中国出现了一次严重的新闻纸市场危机,半年时间连续四次提价,当年纸张价格上涨60%以上,全国报纸相应成本增加近二十亿元,而当年广告总收入64亿元。

2000年8月起,全国新闻纸价格再次上涨10%,这一市场变化对大城市的那些版面奇多售价极低、靠广告收人补贴发行亏损的报纸,势必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形成难以消化的经济压力。

(曹鹏)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拓展阅读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作者 / 谭伊妮

编辑 / 罗京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猪肉降价了,纸制品却一跃成为了“新贵”。

以白卡纸为例,春节过后从原来的6500元/吨涨到如今的13000—14000元/吨,涨幅堪比去年紧俏的猪肉;进入五月份,文化纸更是普遍涨价200元/吨,白卡纸涨价达1000元/吨。

就连废纸也成为了“香饽饽”,数据显示,2021年4月份国内黄板纸到厂均价2140元/吨(不含税),同比上涨25%左右。

然而,在这一片涨声中,本该激流勇进赚取更多利润的纸企们却纷纷选择了停机维修。事有反常即为妖,这背后恰恰暴露的是中国一个现实而又尴尬的问题:不只是高科技产业,造纸业也会被卡脖子。

膨胀的需求

纸的诞生及应用与中国脱不开关系,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和印刷术就占去了两席,但其在中国的工业化起步却相对较晚,直到19世纪末才拉开机械造纸的序幕。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对于纸及纸制品的需求极大。据中国造纸协会调查资料,2020年全国纸及纸板消费量11827万吨,较上年增长10.49%。2011~2020年,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率1.41%,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2.17%。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这说明,2020年以前中国纸及纸板产能过剩,直到2020年疫情期间停工减产的影响才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十年里中国的纸及纸板的消费年增长率高出产量年增长率0.7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疫情,中国的纸制品消费需求量也迟早会超过产量,这与中国纸制品的消费结构有着较大的关系。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目前来说,纸的应用可分为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和特种纸这四个大类。其中,包装用纸是纸质消费的主力军,占2020年总消费量的65.14%,其次是文化用纸,占总消费量的21.39%,然后是仅占8.42%的生活用纸和占5.06%的特种纸。

先来说包装用纸。纸包装是目前市场上运用最广泛的包装,主要用于下游的食品、烟酒、快递、电子电器、日化用品等终端消费行业,应用领域广泛。

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电商与快递业务从无到有,尤其是2008 年以来,快递业务的收入规模和快递数量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即便近年来增速有所下滑,但是也还是维持在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电商与快递业的高速发展拉动了包装纸的高速消耗,尽管电商与快递业市场已进入存量阶段,但包装纸但远没有达到行业发展的“天花板”。

如今中国包装用纸人均消费量仅为 12 美元/年,与全球主要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相应的提升,包装纸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依旧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占总消费量比例排第二的是文化用纸,包括新闻纸、未涂布印刷书写纸和涂布印刷纸等。中国的文化纸消费量自 2011 年以来逐渐趋于稳定,基本维持零增长,需求主要是来自学校教材书籍印刷、办公用纸及纸质书,其中以学校书籍为主。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从学生人数上看,2000 年以来,中国中小学生人数在持续下滑。尽管近两年来在校学生人数有小幅反弹,但是受限于人们较低的生育意愿,未来中小学生人数的减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此外,随着国家对环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双面打印等少用纸张甚至是无纸化办公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文化用纸的消费量未来增长的空间不大,甚至有可能出现下滑。

而另一影响文化用纸需求的图书印刷方面,受到电子书、听书等新兴媒介的冲击会出现下滑趋势,但随着电子书版权环境的改善,这种冲击会有所减弱并长久存在,除了收藏用途的文化用纸需求将保持稳定,因此,文化用纸未来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再一个拉动中国纸及纸板消费是排在第三位的生活用纸,尽管2020年仅占总消费量的8.42%,增长空间却不容小觑。随着消费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转变,我国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呈不断增长态势,但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人均消费量仍有大幅增长空间。

根据RISI数据,2010年,我国人均消费量仅为3.6kg,2016 年达5.7kg,年均增长0.3kg。但相比发达国家(2015年北美24.9kg,日本15.6kg),我国人均消费量差距较大。保守测算2017-2026年间我国人均消费量将保持年均0.25kg的增长,2026 年人均消费量预计将达8.2kg。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如此富有增长空间的市场,为何中国各大纸厂纷纷选择刹车停产?

被扼住咽喉的造纸业

答案是,原材料。

尽管需求大,产量多,但中国的造纸原材料却无比匮乏,根据中商情报网,过去的五年里我国生产的纸浆与消费量供需不平衡,消费的纸浆远远多于生产的纸浆。

这是由于我国造纸企业向造纸业务上游拓展较少,整体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导致在全球浆价上涨的形势下,我国的造纸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浆价和纸价倒挂,纸厂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停产保价。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造纸行业上游根据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废纸系和纸浆系两个大类,纸浆系以木浆和非木浆为原料,生产以铜版/双胶纸为主的文化纸原纸,用于书刊、杂志的印刷需求;而废纸系以废纸为原料,利用废纸生产出箱板/瓦楞/白板/新闻纸,主要供给下游包装需求。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其中,根据中纸网,我国过去的十年里由木浆制造的纸浆数量呈上升趋势,到了2020年占据了当年全国纸浆生产总量的20%左右,而非木浆制造的纸浆数量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然而,在木浆资源方面,与世界上主要的造纸国家相比,中国的森林面积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仅为22.2%,低于31%的世界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受到国家对森林资源重视与保护的影响,中国的森林面积有所增长,但目前仅占美国森林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森林面积仍比较小,林木资源比较匮乏。

再加上国内林木资源会优先供应家具和板材等利润更高的行业,我国制浆行业主要依赖于进口,制浆成本也相对较高。

中国的纸浆主要包括漂白阔叶浆、漂白阔木浆、漂白针叶浆、漂白针木浆,而中国的针叶木片成本高于其它市场,因此,中国目前造纸消耗的纸浆有三分之二来自于进口,或从北美、印尼、南美等地进口木片来生产木浆。

其中,木浆进口量在2020年达到3064万吨,进口木浆占木浆总消耗量的72.8%。然而,木浆原料的主要供给国加拿大、美国、芬兰,同时也是与我国贸易摩擦较多的国家,存在着不可确定性。

提到卡脖子很多人想到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上如造纸业这样国内资源不足,想向国外购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有可能难以买到的制造业,也难以摆脱被卡脖子的命运。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造纸作为一个成本驱动的行业,制浆成本的高昂在纸浆出厂价上有着直接体现。中国的制浆出厂价显著高于国际其他主要纸浆生产国的出厂价,与美国同属于北美地区的加拿大,其纸浆出厂价仅为中国的84%,而森林资源丰富的巴西、俄罗斯等国,纸浆出厂价更是远低于国内纸浆出厂价,使得自给浆竞争优势较弱。

不仅是木浆进口量大,我国废纸浆的进口量也很高,并且逐年递增,到了2020年由废纸浆生产的纸浆占当年总生产量的约73%。

数据显示,2020年废纸浆共进口178万吨,进口量环比大幅增长93.48%。进口均价同样增长明显,2021年2月份进口均价为364.37美元/吨,比2020年底上涨80美元/吨。

这是由于我国制造业发达,许多纸包装随着商品出口到了海外无法进行回收,再一个就是我国的废纸浆经过多次的循环使用,品质较差,需要海外相对循环使用次数较少品质更好的废纸浆进行补充。

然而,随着我国《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正式施行,纸企的废纸进口配额也同时清零,为填补原料缺口,国产废纸回收增速价格上涨,对于木浆的需求也会更大,对于我国纸业而言,将形成更大的压力。

若隐若现的压力

但实际上,这种压力目前还并未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承压的主要是主要是中下游各大中小纸企、印刷店和需要纸包装的各行各业。

公开信息显示,现阶段,中国用纸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从数据来看,与北美洲、欧洲和日本地区的51%的市场集中度相比,中国用纸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仅为31.8%,这意味着中国的纸企比较分散,多中小企业。

对于大型纸企而言,已经囤积的库存还可以支撑好几个月,甚至可以停产来保价。但对于中小企业就不是那么友好了,中小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下游客户都是比较分散的,要提价阻力不小。

以生活用纸为例,由于调价通知是由厂家发给批发商,从批发商传递到终端还需要一个过程,加上许多超市拥有充足的库存,因此市面上的卫生纸价格目前来看仍然稳定,但一些乡镇从纸厂直接拿货去卖的散户而言,利润空间变得小了,也更难做下去了。

不仅是生活用纸,包装用纸的价格上升也增加了许多其他行业的生产成本,以化妆品行业为例,根据自媒体青眼报道,年前就已有部分化妆品加工厂感受到了纸类包装盒的涨价潮。“当时,同样的盒子,新到的产品价格明显比以前高了,涨幅在15%~20%左右。”

更不用说快递纸箱行业。即将到来的618,又将是物流和电商的一次大考,受纸价上涨成本将会相对提高,也许短时间内人们对于细微的调价不敏感,但长此以往,纸价上涨可能会引起其他行业连锁反应涨价,人们的生活成本可能会变高。

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

根据中国工资网,在疫情冲击下,2020年我国平均工资的增速回落至多年较低水平,仍然保持增长。但是,从商品需求角度,疫情缓解后,居民对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会使得商品价格上升,加上国外疫情愈发严重,导致国内出口的增加,也会使得国内物价趋于上升。

在工资增速放缓而2021年物价水平将整体处于有序上涨趋势的情况下,对人们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的压力会增加。

参考来源:

1.2019年中国造纸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需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图]_中国产业信息网

2.2020年纸浆的市场行情和发展趋势_纸业数据中心_纸张行情_废纸行情_浆纸交易_纸浆行情_中国纸业网

3.2021年中国造纸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中商情报网

4.银河证券:从美国成熟造纸市场看中国造纸业控原材料者得“天下”_凤凰网

5.2020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广东领先江浙沪包邮区「组图」

6. 2020年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 - 中国工资网

7. 原料、包材大涨,我们还用得起化妆品吗?-虎嗅网

8. 中国连用纸也要被卡脖子了?|纸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以上就是关于纸价对媒介成本关系怎样(半年价格翻倍,中国纸业为何会被卡脖子?)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