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求是网评论员: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怎样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是中国共产党...
怎样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怎样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个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对建国三十二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决议》认为,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的偏差。“文化大革命”
前就有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
《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作了判断,指出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并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所以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的直接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指出,对于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毛泽东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不可磨灭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决议》全面概述了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认为必须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中国共产党的行动。
《决议》还初步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的十个主要点。
《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件。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建国三十二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从而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当时存在的各种不正确认识,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维护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决议》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怎样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拓展阅读
求是网评论员: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悠悠百年党史,三个历史决议,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一以贯之。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有力促进了革命事业发展;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完成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统一了思想认识、凝聚了奋斗力量;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鲜明宣示:“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自我革命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结合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高度重视管党治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作出的全面总结,深刻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坚持“两个务必”,高度警惕并着力防范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坚决惩治腐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解决党内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问题,着力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发力,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经过坚决斗争,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通过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斗争,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因此,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关键还得靠我们党自己。”如何才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党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面对这个“窑洞之问”,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作答:“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这一响亮有力的回答,昭示着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强大决心和信心!
“不私,而天下自公。”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场合反复阐述这个道理,谆谆告诫:“党的高级干部有相当的领导权、决策权、指挥权,如果立场不稳、‘三观’不正、自律不严,很容易在政治上、政策上走偏,不知不觉甚至心甘情愿地成为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代言人,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虽然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面临的风险挑战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
全面从严治党没有止境,党的自我革命任重道远。全党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奋勇前进!
来源: 求是网
以上就是关于怎样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求是网评论员:永葆自我革命精神)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