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苏州大学是211吗(苏州大学和江苏大学那个好)

是211。根据查询苏州大学官网信息显示,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东吴大学是现在的哪个大学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苏州大学是211吗(苏州大学和江苏大学那个好)

苏州大学是211吗

是211。根据查询苏州大学官网信息显示,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

东吴大学是苏州大学吗

东吴大学是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于1900年创办,前身是苏州的博习书院、宫项书院和上海中西书院。1982年,学校更名为苏州大学。 扩展资料 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历史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

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 *** 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

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

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的法学专家倪征日(奥) 、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木梁)、查良镛、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桑漪,以及李政道、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苏州大学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7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196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96个,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5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0200多人、本科生258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12000多人):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了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00多项。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苏州大学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24位。

苏州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3320亩,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此外,占地面积约880亩的独墅湖校区一期已经投入使用。

学校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333万册,中外期刊5000余种;分析测试中心、电教中心、服装中心、计算机与网络管理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

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学报、《国外丝绸》等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

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8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0余人来校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

近年来,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

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争创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以日新月异的姿态拥抱二十一世纪。

苏州大学和江苏大学那个好

综合考虑是苏州大学好。

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SoochowUniversity),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天赐庄、独墅湖、阳澄湖、未来4个校区,占地面积4586亩,建筑面积159万余平方米;设有30个学院(部);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教职工5531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7615人、硕士研究生13160人、博士研究生1859人,留学生3271人。

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本部)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

1960年,为了适应当时农业机械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农业机械部批准,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农业机械,汽车与拖拉机等专业的师资、设备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并在同年开始招生。

东吴大学相当于国内哪所大学

相当于一本院校,比如安徽大学。

苏州大学(东吴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认定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曾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第一家以西式办学体制举办大学、第一家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最早授予硕士学位、第一家开设法学专业教育、第一家创办大学学报等等,可以说是一所底蕴悠长的大学。

在2006年、2007年分别进行的两批新一轮211高校建设名单中,东吴大学被列入了名单中,成为211高校。211工程是国家确定的一批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苏州大学的学校简介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 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 年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善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

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 年)、苏州丝工学院(1997 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 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 50 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y)、郑辟疆、杨铁棵、查良铺(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谈家桢、陈子元、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芮筱亭等近50 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

学校设有 30 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 27734 人,硕士生 13871 人,博士生 4202 人,留学生 3271 人。学校现设 132 个本科专业,50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 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 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 个国家重点学科,20 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

截至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共 14 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 2个学科进入前 1%。

学校现有 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 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

1 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 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 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 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

1 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 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 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3 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0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 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5 个省部级工程中心。

全校现有教职工 5531 人,专任教师 3241 人,其中包括1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 位两院院士,5 位发达国家院士,29 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 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0 位“万人计划”科技新领军人才,

3 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位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各类国家级人才230 多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

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性的卓越型人才为定位,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

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 17 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

学校设立了3 个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紫卿书院致力于打造“新工科”拔尖创新人老身已试验场。2018 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0 门,位列全国高校第 11 位。

2019 年,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4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 个近年来,苏大学子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 200 余人次,在全国“挑战杯”、奥运会等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屡折桂,2018 年一位硕士生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

学校实施“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人文社科领域,2019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 47 项,其中重大项目 5 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大研究专项项目立项数均位列全国首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位列全省首位;

东吴智库入选“中国核心智库”和“中国高校百强智库”近 5 年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位列全国第 23 位自然科学领域,2019 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5 项、青年科学奖 1项: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8 项,资助项目数连续八年保持全国前 20 位;

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 4 项、课题 10 项,获批国防重大项目1 项;全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 4400 篇,其中SCIE 收录 2684 篇,位列全国高校第 24 位;学校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综合排名位列全球高校第49 位、全国高校第11 位;

19 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列全国高校第 5 位;全年授权知识产权 1085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 508 项、国际专利授权 19 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1 项,实现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 176 项。截至 2020 年 2月,学校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生效的专利转让累计 702 项,位列全国高校第十位。

学校按照“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 30 多个国家、地区的 200 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学校每年招收来自80 余个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 3000 多人次。

2007 年起学校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建立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2010 年,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 20+20 合作计划”,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2011 年,在老挝成功创办中国第一家境外高校一“老挝苏州大学”,

该校现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2018 年,学校发起成立中国一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打造中国-东盟健康命运共同体,助推“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挂牌成立,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未来校区四大校区,占地面积4586 亩,建筑面积 159 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超 500 万册,中外文期刊4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书刊 110 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 82 个。

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法学版三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中国血液流变学》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

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五年来,刊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编,其转载量一直位居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名前十。根据 2018 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 综合评价报告 (2018 年)》,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双刊同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根据 2019 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 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来源期刊(2019 年2020 年)目录,《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仍位居 CSSCI核心来源期刊,《苏州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首度进入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新时代,孕育新机遇,呼唤新作为。全体苏大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

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应汉杰 苏州大学

应汉杰为生物制造过程由间歇式向连续化转变做出了重大贡献。应汉杰以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在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苏州大学是一所211工程重点支持的高校。211工程是中国教育部于1998年启动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通过211工程,教育部资助和支持一批具有优势和潜力的高校进行发展,提高其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

苏州大学作为其中之一,因其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出色表现,获得了211工程的支持和认可。苏州大学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所综合性的国家重点大学。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0年成立的东吴大学,后来经过多次合并和改名,于2000年正式成立了现在的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以其优良的学术声誉和卓越的教育质量而闻名。学校拥有广泛的学科覆盖范围,包括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领域。它设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并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研究机构。

苏州大学致力于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同时,苏州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211学校的特点

1、学术实力较强:211学校通常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并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研究机构。

2、资源投入较多:211学校得到政府的特殊资金和资源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经费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

3、学科门类齐全:这些学校拥有广泛的学科覆盖范围,在文理工医管理法等多个领域都有较为完善的学科设置。

4、教育质量较高:211学校注重提高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5、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这些学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苏州的大学有哪些?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

2、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300亩,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学校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3、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

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根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西园路校本部、东山校区和相城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16亩。

设有园艺科技学院、园林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智慧农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苏州农民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38个,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

5、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自1981年成立以来,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训,赢得了显著的社会声誉,成为区域品牌院校。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石湖、干将路、潭山和吏舍弄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262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市职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常熟理工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大学是211吗(苏州大学和江苏大学那个好)

好了,今天关于“东吴大学是现在的哪个大学”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东吴大学是现在的哪个大学”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