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颙琰是弘历的第几子(问一问:颙琰)

1、声母y,韵母ong,an。2、颙琰读音是yóng yǎn。3、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后改“永”作“颙”。4、清朝规定,只是在《实录》、《玉牒》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5...

1、声母y,韵母ong,an。2、颙琰读音是yóng yǎn。3、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后改“永”作“颙”。4、清朝规定...更多颙琰是弘历的第几子内容,请持续我们的专题频道。

颙琰是弘历的第几子

颙琰是弘历的第几子(问一问:颙琰)

1、声母y,韵母ong,an。

2、颙琰读音是yóng yǎn。

3、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后改“永”作“颙”。

4、清朝规定,只是在《实录》、《玉牒》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

5、清帝名字避讳,从康熙帝开始。

6、大致的情况是:康熙名字玄烨的“玄”字,避讳时缺末笔;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讳时缺末笔,同时,命他的兄弟将“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历(当时写作“弘歴”)的“弘”字,避讳时缺末笔。

7、到嘉庆永琰时,乾隆考虑君主名讳,“永”字为常用字,避讳不便,命将永琰的“永”字,改为不常见的“颙”字。

8、永琰继位之后,就改称为“颙琰”。

9、清朝皇帝的名字,将排辈份的字,改为特别的字,是从嘉庆开始的。

10、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11、 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12、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

13、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秘立为皇储。

14、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15、 颙琰于1796年登基,但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

16、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

17、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

18、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19、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20、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

21、清朝出现了中衰。

22、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终年61岁。

23、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24、 扩展资料在政治上,面对乾隆末年的种种弊端,颙琰也努力扭转。

25、乾隆末年权臣当道,言路堵塞。

26、颙琰首先“诏求直言,广开言路”,鼓励大家向皇帝提意见。

27、还褒奖起复了部分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

28、乾隆后期吏治败坏,贪污腐败严重。

29、嘉庆五年(1801年)十月,他在上谕中指出:“整饬吏治,以清廉为本”,“贪墨之风,首当严惩”。

30、 对此,颙琰一方面继续重用乾隆后期重用的王杰、朱珪、董诰等清廉的老臣,他还听从老师朱珪“身先节俭,崇奖清廉”的建议,限制地方向他呈送宝物,“诏罢贡献,黜奢崇俭”,平时生活也比较节俭,五十大寿禁止民间演戏庆贺,六十大寿又禁止给他送金珠玉器。


颙琰是弘历的第几子(问一问:颙琰)

1、声母y,韵母ong,an。2、颙琰读音是yóng yǎn。3、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后改“永”作“颙”。4、清朝规定,只是在《实录》、《玉牒》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5
以上就是颙琰是弘历的第几子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参与这个颙琰话题的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