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成绩单:佛山南海做好6个小,激发大活力(南海是哪个省)
2022“成绩单”:佛山南海做好6个“小”,激发大活力1月11日上午,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南海区区长王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通过六组“小”与“大”的并列陈述,围绕民生实事....
2022“成绩单”:佛山南海做好6个“小”,激发大活力
1月11日上午,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南海区区长王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通过六组“小”与“大”的并列陈述,围绕民生实事、土地空间规划、产业转型、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和政务服务等方面,发布了2022年发展“成绩单”,全面激发南海大活力。
办好小实事,幸福大民生
过去一年,南海坚持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努力把“暖心便民小事”办成“关键民生大事”,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有力践行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实现了 “双统筹”目标。
去年,南海区完成十件民生实事。新增医养结合床位673张;新增公益普惠托位560个;培养职业技能人才超1万名;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7个;完成碧道建设95.6公里;改造利用桥下空间34万平方米。同时,突出抓好6个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带、3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居)建设;发布“水上南海”计划,举办“大地艺术节”,打造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IP;建成社区体育公园351个、公共图书馆265个。八类严重暴力犯罪警情大幅下降43.2%,电信网络诈骗警情下降29.2%。
整治小空间,激活大资源
去年,南海推动低效、闲置、碎片化土地“集零为”“变废为宝”。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增加建设用地规模10万亩。构建“地券”“房券”“绿券”政策体系,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1.2万亩,整理连片产业用地超8600亩,集约农用地1.13万 亩,完成复垦复绿超5500亩。全年供应产业用地6010亩,是去年国有工业用地供应面积的3. 5倍,创历年新高,真正做到把土地交到实业家手里。
提升小产业,蓄势大转型
去年,南海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扶持小微企业。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10条措施,新增减退缓免税费超112亿元。区镇两级公有企业累计减免租金约1.3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近3000家,补贴5亿元降低企业用气成本。
推进纺织、玉器、家具等12个传统优势行业转型升级和规范管理。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600家。
此外,帮助区内企业达成供需合作意向资金超100亿元,撬动银企融资50.3亿元。落实“金融暖企服务实体”十条措施等扶持政策。制造业贷款余额预计增长20%以上,新增上市企业2家。
畅通小循环,构建大链条
2022年,南海促进区域生产消费良性循环发展,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亿元,增长2%,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首位。集中资源强化招商统筹,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123个、投资总额1020亿元。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超350亿元,增长23%。预计实际利用外资超30亿元、增长192%,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016亿元、增长9.2%。引进百亿级氢能产业项目3个,氢能产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布局走在全国前列。加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统筹指挥调度,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49%。
攻关小课题,孕育大创新
去年,南海财政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13%,引导24个科技平台服务本地企业超3000家,联合286家企业协同研发。预计净增高企超700家、总量突破370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
南海企业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政府质量奖的数量居佛山五区第一。支持超16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两化”转型,打造市级以上示范项目72个,新增市级一级示范工厂3个、示范车间31个。
改善小作风,优化大服务
行政服务方面,南海全面压缩行政成本。“三公”经费、办公经费、培训费用分别下降10%、5%和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税增长20%,财政撬动782亿元各类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建设。
加快“空天地” 一体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深化“城市大脑”二期 应用,“数字政府2.0”建设提档升级。行政审批退件率下降36%。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实现全覆盖,一批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 实习生卢倩莹
2022“成绩单”:佛山南海做好6个“小”,激发大活力
1月11日上午,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南海区区长王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通过六组“小”与“大”的并列陈述,围绕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