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怎么说(「孔子箴言故事」教学育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是工欲善其事,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语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是工欲善其事,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语出...更多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怎么说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孔子箴言故事」教学育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分享关注常识网。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怎么说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是工欲善其事,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语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两句名言,常常引用的,就是出自《论语》,孔子说的话。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如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办成一件事,一定要事先进行筹划、安排,这样才能稳步把事情做好。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怎么说拓展阅读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怎么说(「孔子箴言故事」教学育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箴言故事」教学育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仁时,孔子回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庄子》中一个故事正说明此事。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向南到了楚国的地界。弟子们大量是北方人,到了南方,见到处草木葱茏,鲜花遍地,感到又新鲜,又兴奋。尤其是地里种的庄稼和北方不同。北方多种麦子、豆子、高粱,而南方田地里大量种植水稻。一片片水稻在农田里生长,绿满田野。听当地人说这是他们的主要粮食,水稻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独自一人向田野里走去,这时已好长时间不下雨了,稻田里的水不多,有的稻苗已开始发黄。一片旱象,令人发愁,子贡见一位老人,抱着一个甕,从低处灌满水,很吃力地抱起来,把水倒进高处的稻田里。一趟又一趟,累得气喘吁吁,所抱甕中的水不多,难以解除干旱。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怎么说(「孔子箴言故事」教学育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贡看在眼里,替他着急,走到他面前,对他说:“老人家,这样浇水太累了,我有个好办法,可用力少、功效大。”老人不解地问“什么办法?”子贡说“你在地上立一个木柱,上面架一个长竿,一头系着您的甕。人扳住那一头,可以转动。先转过去,在有甕的那一头从下面灌满水,再把甕转到另一头,把水倒在上面地里。这样可省去很多力气,收效还大。”老人问“这叫什么?”子说:“这个叫做桔槔。”

这个故事在《庄子》及《天运》的《天地》两篇中都有。子贡向抱甕老人提的这种桔槔,是对工具的改革,正是依据其老师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精神而来。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怎么说(「孔子箴言故事」教学育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们都想把事情做好,做好事情光有苦干精神还不行,还要有得心应手的工具。怎样得到这种工具,就要勤思考,多改进,即发明创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批评那种光学习不思考的人,等于白学。要学中思,学后思。学到知识后,加以反复思考,才能对知识深化,发挥,有新的体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综观历史上凡是有创见的人,都是好学、活学、深思、善思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出更大成绩,对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

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怎么说(「孔子箴言故事」教学育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上就是关于必先利其器上一句怎么说(「孔子箴言故事」教学育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