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领导人之一彭湃的故事(去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读懂“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牺牲)
谈谈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领导人之一彭湃的故事。彭湃,1896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918年入日本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反帝爱国活动。1...
谈谈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领导人之一彭湃的故事
谈谈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领导人之一彭湃的故事。
彭湃,1896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918年入日本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反帝爱国活动。1921年5月回国,不久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长期在广东从事农民运动。
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7月,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曾担任第一届和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1927年3月任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参与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后任东江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八七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同年11月领导了海陆丰农民武装起义,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1928年11月起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赴上海任中央农委书记。后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因叛徒出卖,于1929年8月24日被捕。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中,他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1929年8月30日,他与被捕的战友们一起高唱《国际歌》,呼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蒋介石”、“中国苏维埃万岁”、“中国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走向刑场,英勇就义。中共第五、六届中央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谈谈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领导人之一彭湃的故事拓展阅读
去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读懂“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牺牲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编者按】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
百年以来,上海不断地改革探索、创新实践,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2021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追溯百年时光,探访革命旧址,巡礼红色场馆,寻踪秘密电台,钩沉革命刊物,解密红色特工,重读左联人物……即日起,重磅推出“红色上海·初心之路”系列报道。
在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与大田路交会处,静静地伫立着一座建造于1919年的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在1928年至1929年间,这里见证了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开展军事斗争的早期实践与探索。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图
2020年8月,中央批复同意上海市建设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2021年5月10日上午,历经三年筹建的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在静安区新闸路613弄12号(原新闸路经远里1015号)正式开馆,向社会公众开放。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91年前,在这里上演过惊心动魄的一幕,是关于中共中央军委革命四烈士的壮烈与感人的英雄事迹。”纪念馆负责人葛尹讲述道。
彭湃被捕后在巡捕房登记卡
1929年8月24日,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夏日,几辆红皮铁甲车的呼啸声划破了宁静,叛徒告密,军警围捕,弄堂尽头几位长衫男子,被巡捕从挂着“经远里1015号”门牌的小楼里带出。当中的一位,就是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而他们身后的这幢小楼便是早期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
彭湃,广东海丰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他在广东海陆丰地区领导起义,建立了中国首个农村苏维埃政权。他撰写的《海丰农民运动记》一书是从事农民运动者的必读书。
“其实彭湃来自于地主家庭,但又不同于封建社会剥削农民的地主人家。”葛尹介绍着彭湃的家庭背景,他家中有“鸦飞不过的田产”,而他将理想投入实践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从有产者变成无产者。兄弟分家后,彭湃将自己分得的田契,亲自挑着扁担送去给佃户,佃户们不敢要,他就将田契当众烧毁并宣布:“日后自耕自食,一升一谷不必再交于我”。
纪念馆内的展陈《军委领导杨殷、彭湃等被捕牺牲》
1928年底,彭湃奉中央命令,来到上海,出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1929年8月24日下午4时许,军委成员在新闸路613弄12号召开会议,因军委秘书白鑫叛变出卖,公共租界的武装巡捕破门而入。事发突然,与会者无法撤离,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主任杨殷,中央军委委员彭湃、颜昌颐,兵士科科长邢士贞和上海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五人当场被捕。
8月28日,彭湃等人被押到国民党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他们被施以酷刑,但坚贞不屈,在狱中鼓励难友,教育狱卒,宣传革命主张,每每说到激动处,还齐唱《国际歌》,引得士兵、狱犯痛哭失声,甚至连看守都为之掩面。
杨殷和彭湃联名秘密给党中央写报告
在狱中,彭湃等人仍然不忘党的事业,他们在狱中写了两份感人至深的信件,其中一份是写给党的报告。彭湃与杨殷联名给党中央的信中写道:“顺华兄,现将我们这次的口供及经过,以至我们对此事所提的办法报告如下:尽量设法做到五人通免死刑,不能做到,只好牺牲没有办法之安、揆二人,而设法脱免余无口供之三人。”葛尹讲解道,顺华是指中国共产党,而安、揆则是彭湃和杨殷自己,他们要牺牲自我,保全他人。
杨殷和彭湃联名写信给周恩来
他们还在另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已共同决定临死时的演说词了,我们未死的那一秒钟以前,我们努力在这里做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
中共中央得知消息后,指示周恩来率中央特科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营救,但唯一一次押解途中武装劫救的机会,却因错过时间而失败。
1929年8月30日,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名同志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葛尹说,正是因为像彭湃这样信仰坚定、英勇无畏的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才能筑起中华民族觉醒独立的胜利坦途。他们的光荣牺牲和不朽功绩,激励着我们,牢记先烈嘱托,勇担时代使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张艳
以上就是关于谈谈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领导人之一彭湃的故事(去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读懂“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牺牲)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