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太岳腹心区围困战发生在哪里(日本鬼子被老百姓围困883天,苦不堪言,整个抗日战争仅此一例)
著名的太岳腹心区围困战发生在哪里?太岳腹心区的围困战,以沁源围困战最为著名。沁源围困战开始于1942年,历时两年半。1942年10月,日军对岳北区“扫荡”结束时...
著名的太岳腹心区围困战发生在哪里
著名的太岳腹心区围困战发生在哪里?
太岳腹心区的围困战,以沁源围困战最为著名。沁源围困战开始于1942年,历时两年半。1942年10月,日军对岳北区“扫荡”结束时,留置一个大队主力驻守沁源城关及附近据点,企图长期占领,以实施其“山岳剿共实验区”的计划。太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决定以围困战的办法,断敌路,绝敌粮,发动广泛的游击战争,逼迫敌人退走。
他们以主力兵团、地方武装和民兵相结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把敌人围困起来,并在敌人的主要补给路线二沁(沁县至沁源)大道、安沁(安泽至沁源)大道两侧和沁源城周围,组织2多个村镇的3200多户、1.6万余人大转移,实行空室清野、掩埋粮食、转移衣物、搬走家具、填埋水井,使日军处于没粮吃、没水喝、没柴烧的绝境,将其围困在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然后不断地发动袭扰和打击。
经过两年半的围困,使日军两次换防、三次收缩阵地,最后被困于沁源城西山头上不到半平方华里的圈子内,作垂死的挣扎。1945年4月,沁源军民响应毛泽东提出的“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号召,加紧进行围困,一面用地雷封锁敌人,一面向敌人攻击,被围困的敌人无力顽抗下去,于4月11日狼狈逃窜。沁源8万军民两年半的围困斗争,毙伤日伪军4000余人,俘日伪人员200余人,最终取得了胜利。《新华日报》(太岳版)发表社论祝捷,指出:“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了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称赞:“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
著名的太岳腹心区围困战发生在哪里拓展阅读
日本鬼子被老百姓围困883天,苦不堪言,整个抗日战争仅此一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被德军围困、封锁长达900天的列宁格勒,是苏联军民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在远隔万里的东方反法西斯主战场上,同样有一场持续时间长达883天的围困战。最终失败的仍是法西斯,但正邪双方攻守易位。在被围困期间“吃苦受罪”、一筹莫展、苦不堪言的,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日本皇军”。而把小鬼子逼到如此惨境的,也不是啥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部队,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8万多个老百姓。这就是堪称“人民战争典范”的沁源围困战。
一、风云突变
1942年,敌后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为了把华北变成“大东亚圣战”的兵站基地,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抽调机动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对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又推行了两期“治安强化运动”。
所谓“治安强化运动”,是冈村宁次研究了我敌后抗日武装特点,并总结了自己前任的教训后推出的一个“总体战”解决方案。其特点是:政治上实行怀柔、欺骗政策,企图瓦解敌后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意志;经济上进行封锁,掠夺战略物资,摧毁敌后军民坚持抗战的物质基础;军事上进行连续不断的“治安战”,通过全面“扫荡”,以寻歼、摧毁抗日武装及领导机关。
八路军伏击日军运输队
这一年的10月20日,侵华日军第1军参谋长花谷正少将指挥第36、第69师团的6个大队,以及部分伪军,共计万余人的兵力,兵分7路,突然对我太岳根据地展开了新一轮“扫荡”,目标直指中共太岳区领导机关所在地——沁源县城。
八路军反应很快。太岳军区主力第38团、25团当天就穿过日伪军之间的空隙,趁合围圈尚未合拢之际跳到了外线。沁源县委也极富效率,他们在日落前井然有序地将县城里的各类机关及全城百姓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不过,由于时间仓促,粮食之类的笨重物资不可能悉数都带出来。为避免资敌,撤退前,沁源县委组织群众采用各种巧妙的办法,将粮食分散隐藏了起来。10月20日晚,日伪军涌进了空无一人的沁源县城。
沁源一直是日军的“眼中钉”。仅1941年至1942年,就被日伪军“扫荡”过7次。依据过去的经验,根据地军民刚开始都觉得,这一回也会和前几次“跑反”一样,用不了几天,等敌人撤了,自己就又能回去了。
八路军指战员研究如何对付日寇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回日伪军进入沁源县城后,并没有像从前那样放火烧屋(县城95%的房屋已在先前的几次“扫荡”中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再烧的话,日伪军就没房可住了),而是在城关各险要处修起了碉堡,并在城关外竖起了“山岳剿共试验区”的牌子。他们还在县城东南的阎寨、城西的中峪店、城东北的交口等15个重要村镇大兴土木,扎下据点,并四处抓民夫修建安泽至沁源(简称安沁大道)、沁县至沁源(简称二沁大道)、临汾至屯留的公路。侵略者企图以交通道路为“链”,以据点为“锁”,采用“囚笼战术”,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
这是要赖着不走的节奏呀!地处太岳山腹地的沁源县城位于山西中南部,长治市的西北部。是长治地区最西部的偏远山区县。县境属黄土高原区,四周环山,西北高而东南低,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5.7%,物产并不丰饶,也不出产重要的战略资源。抗战时期全县总人口才8万出头,可谓是个穷乡僻壤。日军在兵力不足的总体形势下,为啥偏偏舍得在这种地方投入资源呢?
原来,沁源南临中条山,北接晋中平原,东与太行山毗邻,西可鸟瞰同蒲铁路,是连接太行与晋绥根据地的桥梁,也是延安通向冀鲁豫和华中的交通要道,在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若当真在这里“扎根”,先占点,再联线,后扩面,太岳根据地将被“蚕食”不说,各敌后根据地将被进一步分割,难以相互呼应。本就极端困难的敌后抗战局面将雪上加霜。
陈赓等太岳军区领导人当即决定,趁日军修路扎据点的机会,让已跳到外线的部分军区主力返回内线,在地方武装、民兵的配合下,对尚在修建中的据点、公路发动攻击。留置在外线的主力则袭扰“扫荡”敌后方。希望能藉此逼退日伪军。
陈赓大将
这是过去屡试不爽的法子。不过,在接下来的20天里,尽管太岳军区“三结合”的武装力量向敌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袭击,给日伪军造成了一定损失,但自己的损失更大,而且最重要的是,逼走敌人这个目的没能达到。
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经过40年百团大战的消耗,以及41、42年日军持续高强度“扫荡”,八路军战斗骨干和武器弹药损耗极大。战斗意志虽依旧高昂,但实际战斗力却较巅峰时期的1939年有明显下降。第一方面,当面的日伪军此时兵力集中。没有攻坚武器、弹药又极其匮乏的八路军,要想打痛依托据点防守的侵略者,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敌变我变
怎么办?对终极目标坚定不移的共产党人,在具体斗争策略上却是非常灵活的。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提出的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的指示,由薄一波、陈赓、牛佩琮、安子文、王新亭等人组成的太岳区党委领导班子研究评估了敌我双方的政治、军事、经济诸因素后,决定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将交通线附近的老百姓全部动员转移出来,实行彻底的空室清野,给敌人留下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并对敌人的主要补给线实行彻底破坏,断绝敌人的交通运输,围困入侵之敌,迫使日寇退出根据地。这一重大决策,得到中共太行分局的肯定与支持。
鬼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只能龟缩在据点里和交通线上
1942年11月11日,太岳军区党委发出《关于反扫荡的决定》,提出了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人民游击战争,长期围困敌人的方针。沁源县委立即深入群众展开动员,将临屯公路、二沁大道两侧5公里范围内32个村镇、2300余户人家,共约16000余名群众悉数转移到深山里,将主要交通线附近1600平方公里的地区变成了“无人区“。在转移前,群众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彻底的坚壁清野,带不走的东西或毁掉,或藏起来,连各村的水井也都悉数填平或倒入粪便,井上的辘轳和碾盘上的转轴都被拆除,真正做到了“不给鬼子留下一粒粮、一根草、一滴水”。不过严格说起来,留给鬼子的“礼物”还是有的,而且数量还不少——不少地方在村里镇外、房前屋后,埋下了各种土地雷。
在组织动员沿线群众转移的同时,太岳军区党委决定,以38团为主,从25团、59团各抽调1个营,以及洪赵支队一部,会同沁源县大队、区小队、各村民兵,组成13个游击集团,在日军据点周围,广泛开展麻雀战、狙击战、地雷战、伏击战和破击战,昼夜袭扰。
抗战史上持续时间空前的沁源围困战,是从《关于反扫荡的决定》发布的第2天,11月12日开始算起的。由于八路军主力和地方武装从11日起便停止了对沁源境内各日伪据点的强攻,因此让花谷正少将产生了错误判断。他觉得经过20余天“扫荡”,沁源境内的抗日武装已被消灭殆尽。至于下属报来的“交通沿线百姓开始大规模逃反”的情报,花谷正觉得这是中国民众“慑于皇军军威”、已被“摧垮抵抗意志”的表现。因此他将沁源防务交给第59师团大队长伊藤中佐,让他率1个大队的日军和部分伪军留驻,将这里建成“模范区”。其余日伪军从11月18日开始回撤。
沁源群众坚决不当汉奸,决心与敌斗争到底
就在鬼子们“胜利凯旋”的同一天,太岳军区沁源围困指挥部正式成立。第38团团长蔡爱卿出任第一任总指挥,沁源县委书记刘开基兼任政委。他俩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全县划分成11个战区,13个游击集团各司其责,分片保护群众、开展游击战、麻雀战,打击搜山之敌、并切断日军的交通运输线。
无论是“志得意满”的花谷正,还是“踌躇满志”的伊藤,都万万没想到,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三、同仇敌忾
伊藤中佐发现自己辖区内的中国百姓几乎在一夜之间跑了个精光,带队出门连个向导都找不到,就更别谈抓本地民夫了。没有中国百姓,还怎么建“模范区”呀?懊恼的伊藤一方面命令从外县调集汉奸,到沁源县城及周边据点搭起“维持会”的架子,一面命伪军和特务们进山,冲各山头喊话:、“皇军不伤百姓,有家的快回家!冬天就要到了,皇军不愿眼看着你们冻死在山沟里!”日伪军搜山发现隐藏的群众后,还一反常态,不打不骂。有的还把老人扶上马,自己在前面牵马,对病人还给药打针。这种所谓的“怀柔政策”,是冈村宁次“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策略的一部分。
沁源县委给群众讲时事
客观的说,“怀柔政策”着实毒辣,一时间很容易迷惑部分觉悟不高的群众。尤其是这次撤离仓促,百姓们带出来的衣物、被褥、粮食并不多。加之沁源县境内95%的房屋都在那几年的日军反复“扫荡”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因此从交通沿线转移出来的16000余名群众,刚开始只能被安置到别的村里挤一挤。几间不大的房里住进百余人是常态。甚至有不少人不得不在气温只有零下十几度的夜间,露宿在山头。时间一长,群众面临的生活困难可想而知。因此有些难以御寒过冬的群众,一度产生了回去过冬的念头。
及时察觉到部分群众思想波动的太岳军区党委和沁源县委,在积极向群众讲时事,宣传长期围困敌人的斗争方针的同时,还于12月初在山圪梁上展开了一场空前的“万人大讨论”,主题只有一个:是回自家热炕头上给敌人“维持”,还是在饥饿与寒冷中围困敌人?
经过热烈讨论,群众最后达成共识:“不回去!在这里啃石头,喝泉水,也不回去&39;铺草战&39;维持会'之组织。”“沁源城内人烟稀少,暗无天日,望之全城各处无一点活气……”
不过,日伪记者们不知道的是,就连城里那家蒸馍铺,也是由外地汉奸临时开设“应景”的。“采风团”前脚走,斋藤和鹿野就下令将城里仅剩的10余匹战马悉数宰杀,给士兵们充饥。伪军们更惨,分不到马肉,只能啃马骨头。
七、最后胜利
到1943年8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日渐吃紧。第36师团奉大本营训令,开始收缩集结,改编为海洋师团驰援太平洋战场。沁源防务转交给了第62师团的1个大队。该师团编成才3个月。接防沁源的这个大队刚从胶济线调来,尚不知沁源军民的厉害,还想趁着夏粮成熟之机出城抢粮,解决给养问题。结果沁源县委把全县民兵集中起来,配合主力部队,来了个“反抢收”,用被地雷阵和麻雀战把敌人给堵了回来。
沁源围困战示意图
随着天气日渐酷热,沁源军民各种袭扰敌人的良策妙计不断涌现。民兵们把死狗、死猫、死耗子趁夜扔到碉堡下。白天太阳一晒,据点里便臭气弥漫,熏得鬼子无处躲藏。民兵们还想方设法断敌水源。他们趁夜摸到据点附近,往水井里扔动物尸体,倒粪便、垃圾,拆毁井上的辘轳和碾盘上的转轴。在敌据点周围5里内遍布马坑、草人、标语,荆棘铺满了日军所有通道。沁源县城四周山头上插满了红旗,八路军和民兵经常不分昼夜在山头上摇旗呐喊,让鬼子睡不上安稳觉。
死板的日军严格按《步兵操典》规定,出早操时不带武器,操毕必默诵“天皇圣训”。摸清日军这个规律,38团5连有一次提前埋伏在城关敌据点附近的西学坡和寨坡两个高地上,用机枪、步枪构成交叉火力网,居高临下给正在默诵“天皇圣训”的日寇以突然袭击,一次毙伤敌40多人。
随着鬼子士气日渐低落,抗日军民们更加“得寸进尺”。他们白天潜伏在据点附近的丛林中监视敌人,以麻雀战消耗敌人、以地雷战封锁敌人、以伏击战歼灭敌人,打击敌之“清剿”活动;夜晚逼近敌据点,摸敌哨、埋地雷、贴标语,不断袭扰敌人。日伪军变成“瞎子”“聋子”,完全陷入被动之中。各游击集团大显身手,捷报频传,甚至逼得日伪军夜里不敢抽烟、点火。
1944年春,沁源党政军民实行总动员,对敌人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围困战,在交通线上、敌人据点周围布雷1.5万余颗,封锁敌人,使其寸步难行,处境极度困难。日军回天乏力,先后3次收缩阵地,被迫龟缩在约0.1平方公里的山头上。
1945年春,毛主席发出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的号召。1945年3月,沁源围困指挥部发出向被围困日军总攻的命令。沁源军民对疲惫不堪的日军发起了最后的围攻。3月14日总攻开始,全县男女老少2万余人一起上阵,在城关、交口日军据点周围和二沁大道上布下4000多颗石雷,形成了多层地雷阵,完全断绝了日军的外援。民兵轮战队和群众近万人,轮流到敌据点附近,白天在山头烧狼烟、吹号角、敲锣鼓、放鞭炮,以疲惫日军。夜晚则打冷枪袭击日军。日军四面楚歌,曾几次仓皇出逃,但在沿途频遭我军民伏击,死伤无数,又被迫退回据点。万般无奈之下,日军只得于4月11日,从沁县出动千余兵力,接应沁源、日军沿二沁大道东逃。八路军主力、地方部队和沁源民兵沿途奋力阻击,打死打伤日军300余人。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日军才狼狈不堪地逃出了沁源县。
沁源围困战,以我抗日军民的胜利而告终
沁源又全部回到了人民手中。这一天距1942年11月12日围困开始,整整883天。在这883个日日夜夜里,8万沁源人民用永不妥协的围困和艰苦卓绝的坚忍,配合部队作战2730余次,解救被抓群众1700余人次,毙伤日伪军3078人,俘获245人。在这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沁源人民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上万名无辜群众被日军杀害,1600多名抗日干部和民兵壮烈牺牲,整个沁源被焚为瓦砾。为了长期围困日军,几万群众在两年多时间里宿居深山窑洞,吃草根,啃树皮,忍受着寒冷、饥饿、疾病的折磨,还有灾害、野兽和日军的袭击、围剿。但是,沁源人民就像太岳山的劲松,坚强挺拔,宁死不屈!整个围困期间,没有1个沁源本地人当汉奸,日军在沁源县内始终组织不起“维持会”。这是沁源人民最引以为傲的一点。
沁源围困战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它成功创造了对占领我腹心地区之敌进行斗争的范例,当时就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表彰。1944年1月17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特地发表了《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指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1945年4月21日,太岳《新华日报》载文说:“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8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
沁源围困战纪念碑
1945年4月的一天,一个叫孙炳文的八路军走到毛主席所住的院子,看到主席正在散步,便向主席敬礼。毛主席问道:“小鬼,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孙炳文回答说:“我叫孙炳文,山西沁源人。”毛主席说:“好啊!沁源人,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
本文作者:忘情,“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以上就是关于著名的太岳腹心区围困战发生在哪里(日本鬼子被老百姓围困883天,苦不堪言,整个抗日战争仅此一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