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全国各地社保缴费标准一样吗(纵览2022年 31个省市区社保缴费基数)

各地规定的社会保险的缴纳基数当然不是固定统一的,社保缴纳数额由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于公司来讲,社会保险的缴纳数额就是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对职工个人而言,社...

各地规定的社会保险的缴纳基数当然不是固定统一的,社保缴纳数额由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于公司来讲,社会保险的缴纳数额就...更多全国各地社保缴费标准一样吗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纵览2022年 31个省市区社保缴费基数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分享关注常识网。

全国各地社保缴费标准一样吗(纵览2022年 31个省市区社保缴费基数)

全国各地社保缴费标准一样吗

各地规定的社会保险的缴纳基数当然不是固定统一的,社保缴纳数额由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于公司来讲,社会保险的缴纳数额就是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对职工个人而言,社保费用是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当然社保是按一定比例交费的。一、各地社会保险缴纳基数是统一的吗?各地社会保险缴纳基数不是统一的,社保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每年1月开始,参保单位应当到办理参保登记的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或区社会保险所(以下统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下一结算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参保单位申报的缴费基数,须经参保职工本人签名或采用公示的方法确认。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计算依据。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后,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职工缴费基数越高,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而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将直接降低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水平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二、关于社会保险的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第七十一条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第七十四条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职能由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综上所述,社会保险的缴纳基数从来不是国家法律制度统一规定的,对于参保单位来讲,参保单位应该在每年1月的时候,就开始向当地的社保机构重新申报下一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不一样。社保缴纳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各地社会保险缴纳基数不是统一的,社保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保缴费比例一般如下:养老保险:单位百分之二十,个人百分之八;医疗保险:单位百分之八,个人百分之二;失业保险:单位百分之二,个人百分之一;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由企业承担的百分之一,个人不需要缴纳,单位所缴比例,各地区略有差别,以当地规定为准;社会保险费是指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当中,雇员和雇主按照规定的数额和期限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缴纳的费用,它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最主要来源,也可以认为是社会保险的保险人为了承担法定的社会保险责任,而向被保险人收缴的费用。不一样,各地经济水平不同,平均收入不同,最低基数也就不同。比如北京最低社保基数五千多,黑龙江某四线城市三千多。差了快一半。不一样,各地经济水平不同,平均收入不同,最低基数也就不同。比如北京最低社保基数五千多,黑龙江某四线城市三千多。差了快一半。全国各地社保交费标准一样吗?全国各地社保交费标准是不一样的。每个省的价格都是不同的。

全国各地社保缴费标准一样吗拓展阅读

全国各地社保缴费标准一样吗(纵览2022年 31个省市区社保缴费基数)

纵览2022年 31个省市区社保缴费基数

近年底,30个省市区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都已调整完。前五名是上海、北京、西藏、广东、青海,基数分别为11396元、10628元、9900元、8310元、7604元和;后五名江西、山西、黑龙江、河北和河南,分别是5880元、5914元、5865元、5788元和5681元。

通过分析有以下特点:

一是京津沪靠前。上海排名第一,北京排名第二,天津排名第八。

二是西部和海南排名靠前。西藏排第三,青海排第五,宁夏排第十,新疆排第十一。

三是部分省靠GDP排名靠前的省市区基本靠前。如广东GDP排名第一,社保基数第四、江苏GDP排名第二,社保基数第六、浙江GDP排名第四 ,社保基数第九;

四是部分GDP排名靠前的省社保基数排名靠后。山东GDP排名第三,社保基数第十八;河南GDP排名第五,社保基数倒第一;四川GDP排名第六,社保基数第十四;湖南GDP排名第九,社保基数倒第五;安徽GDP排名第十一,社保基数倒第九。

五是东北和华北四省排名靠后。河北倒数第二;黑龙江倒数第三;山西倒数第四;吉林倒数第六。

六是缴费基数两极分化。前五名在7600+以上,后五名都在6000-以下。上海和北京是后五名的二倍左右,上海和河南的绝对差为5715元。

基数差别的原因:

一是经济原因。经济发达区一般排名比较靠前,如京津沪是传统发达区,粤苏浙是新型发达区,但湖南和河南例外。经济不发达区相对靠后,如东北。

二是地理原因。西部偏高,是因为工作环境艰苦和人口稀少,比如西藏、青海、新疆和宁夏。海南高的原因,因为其是国家自由贸易区,享受很多国家优惠政策。

排名

区域

最高

基数

1

上海

34188

11396

2

北京

31884

10628

3

西藏

29700

9900

4

广东

24930

8310

5

青海

22812

7604

6

江苏

22470

7490

7

海南

22458

7486

8

天津

22434

7478

9

浙江

22310

7436

10

宁夏

21313

7104

11

新疆

21267

7089

12

贵州

20392

6797

13

四川

20355

6785

14

内蒙

20253

6751

15

辽宁

20160

6720

16

福建

19962

6654

17

山东

19899

6633

18

云南

19866

6622

19

重庆

19784

6594

20

广西

18590

6550

21

湖北武汉

20385

6549

22

陕西

19630

6543

23

安徽

19160

6386

24

甘肃

18189

6063

25

吉林

18015

6005

26

湖南

17931

5977

27

山西

17742

5914

28

江西

17640

5880

29

黑龙江

17595

5865

30

河北

17364

5788

31

河南

17043

5681


以上就是关于全国各地社保缴费标准一样吗(纵览2022年 31个省市区社保缴费基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