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前三甲分别叫什么(古代科举三甲和三元各是指什么?别再迷糊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朝的科举考试,是皇帝亲自出题的考试,会试中选者参加。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阶段。明朝和清朝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
殿试前三甲分别叫什么
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朝的科举考试,是皇帝亲自出题的考试,会试中选者参加。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阶段。明朝和清朝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皇帝亲临殿廷,对会试录取的贡生,称殿试,亦称“廷试”。其制源于西汉时皇帝亲策贤良文学之士,始于武则天天授二年于洛阳殿前亲策贡举人,但尚未成定制。宋开宝八年,太祖于讲武殿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将殿试后的进士分为五甲,分为三甲及一甲只限三人始于元顺帝时,明清沿用。明清考试时间在会试后一个月,本在三月,乾隆时改在四月。中试者一甲三名赐“进及第”,第一名通称为“状元”,第二三名通称为“榜眼”及“探花”。二甲均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均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前三甲分别叫什么拓展阅读
古代科举三甲和三元各是指什么?别再迷糊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在开始正题之前,让我先给大家加个“知识餐”吧!营养一下大家的神经。
在我的印象中,状元郎披着那大红袍,骑着那高头大马,春风得意,壮志满酬。皇帝老爷子亲自接见,从此那仕途是一片光明呐!
状元
?那第二三名榜眼、探花又是穿的什么袍呢?哈!留个悬念给大家,下期再讲。
好吧!让我们切入正题吧:
一、什么是科举三甲?
“三甲”源自我国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辞源》有“三甲”条目,引用《宋史·选举制》指出“三甲”的由来:“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资料显示:“三甲”为我国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一甲即是我们常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就较多了,是一些比较优秀的中榜进士。三甲进士就更多了。
二、什么是科举三元
说到科举三元,我们可能听说过一个成语叫“连中三元”意思是一个人连中解元、会元、状元。通俗一点就是一个人连中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网络上这个成语的解释是: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三、三甲和三元的区别?
显而易见,三甲是进士的等级,三元则是解元、会元、状元的简称。三甲和三元并不是一回事!
以上就是关于殿试前三甲分别叫什么(古代科举三甲和三元各是指什么?别再迷糊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