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如何自检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如何自检和预防,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
近日,北京地铁乘客猝死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另据数据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到3.30亿...
心血管疾病如何自检和预防
近日,北京地铁乘客猝死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另据数据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到3.30亿。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其中最直观的就是饮食的丰富。不过,伴随大鱼大肉而来的,是我国日渐高发的心血管病。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达到惊人的3.30亿,差不多每4个人就有1个患有心血管病。中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高血压,病患有2.45亿。排在之后的是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等等。
报告提到,心血管病已经是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一原因。之前《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也得到同样结论,从1990年到2017年,中国人死亡率最高的原因是卒中,之后是缺血性心脏病,第3是肺癌。
研究还显示,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强调,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
《报告》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作为个人,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此类疾病呢?
——知晓个人血压
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者等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建议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 mmHg /80~89 mmHg )及早注意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建议血压正常者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自我血压管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认真遵医嘱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和复诊。
——注重合理膳食
建议高血压高危人群及患者注意膳食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并戒酒,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
——酌情量力运动
建议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心脑血管既往病史或血压异常、血脂异常,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判断10年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20%)及患者的运动形式根据个人健康和体质确定,考虑进行心脑血管风险评估,全方位考虑运动限度,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关注并定期进行血脂检测
40岁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检测1次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
——防范脑卒中发生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房颤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降低血压,控制血脂,保持健康体重,可降低脑卒中风险。建议房颤患者遵医嘱采用抗凝治疗。
——学习掌握自救措施及紧急就医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部位(心前区、胸骨后、剑突下、左肩等)与心绞痛相同,但持续时间较长,程度重,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松解领口,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流通。有条件者可立即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同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
早期脑卒中发病的特点是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者麻木,突然说话不清或听不懂别人讲话,突然视物旋转、站立不能,一过性视力障碍、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或呈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
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将患者放平,仰卧位,不要枕枕头,头偏向一侧,注意给病人保暖。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量快速到达医院。抓住4小时的黄金抢救时间窗,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可大幅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心血管疾病如何自检和预防拓展阅读
3.3亿人患病!如何远离心血管病?
来源:【大河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 记者 张保富
6月23日,《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
报告显示,在我国因病死亡病例中,心血管病已经占到了四成,估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多达3.3亿人。
《报告》指出,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心血管病负担仍将持续增加。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患者群体,我们该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多名专家。
受访专家
张金盈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王丽霞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范立华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张朝华副主任医师 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多达3.3亿
《报告》显示,心血管病(CVD)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居各类疾病首位。
2019年,我国农村、城市因心血管病死亡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
高血压2.45亿、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房颤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心血管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范立华表示,在临床上,近年来心血管病患者明显增加,并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其接诊过的冠心病患者最小的仅27岁,平时科室收治的心梗、脑梗等患者中,30岁至40岁的不在少数。
“《报告》采用了心脏代谢风险的概念,来涵盖与心血管病终身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
范立华告诉记者,《报告》提到的理念和心血管代谢医学是一致的,糖代谢受损、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可相互影响,超重或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代谢异常的风险很高。
此外,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人群,是我国心血管病的“后备军”。若不及时加以控制,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还将继续恶化。
他说,《报告》从2005年至2021年都有相关调查更新,从2009年起,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已超过城市。
心血管病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医生为心血管病患者检查身体
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双重压力
《报告》指出,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严重的双重压力,心血管病负担仍将持续加重。
这将影响我国疾病防治策略和各种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需求。
如通过一级预防减少发病人数;增加心血管急重症救治的医疗资源;提供康复和二级预防的医疗服务,以降低大量心血管病存活患者复发、再住院和失能的风险。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人群庞大,主要受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居民主动体检意识增强等综合因素影响。”张朝华告诉记者,老年群体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更易出现问题。
随着我国科普力度的加强,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主动前往医院体检者增多。
对于《报告》中指出的吸烟增加冠心病、脑卒中死亡风险,张朝华深表认同。
他说,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其中多数对人体有害,至少有69种是已知的致癌物。
吸烟会增加慢阻肺、哮喘、恶性肿瘤等严重后果,可导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疾病等。
二手烟同样会损伤心脑血管,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
来源 pexels.
张朝华强调,通过一级预防,可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医疗资源往社区医院倾斜能在短时间内给与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及时救治。二级预防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张金盈介绍,连续熬夜、过度劳累、心肌病患者、大动脉破裂等人群,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心脏骤停等。
尤其是心源性猝死,发病急、抢救难度大,不少看起来健硕者,因不知自己有基础疾病,常采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原本虚弱的身体以“重击”。
正如《报告》中所述,临床接诊的很多“三高”患者发病较为隐匿,有症状时已是血管病变,甚至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他说,身体活动与高血压的发病呈负相关,即活动量越小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越高,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此外,膳食、肥胖、情志、遗传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心血管健康。
预防心血管病,居民应改善生活方式
王丽霞说,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显示,超重肥胖及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我国成年居民超过一半(50.7%)超重或肥胖。
当下我国高血脂、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因素越来越严重,心血管疾病整体发病情况仍未到拐点,控制危险因素任重道远。
她说,居民要想更好地预防心血管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心血管病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部分患有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的群众,一定要主动通过医疗手段将其控制在一个正常范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老年人,近年来中青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同样不低,社会压力、精神压力、不规律饮食、运动减少等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报告》中提到的一级预防是对危险因素的积极干预,如戒烟戒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舒缓压力等。
定期体检
目前很多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每年到专业医院进行体检很有必要。
不少心梗、脑梗等患者前期症状不明显,通过体检可及时发现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等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干预对预防相关疾病非常有效,建议居民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张朝华补充道,健康教育对居民预防心血管病同样有效。
《报告》中提到的心血管病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事实上和基层群众健康知识的欠缺有关系,若能加强相关知识普及,有利于居民更好地管理健康行为。
此外,社区医院对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回来的患者进行积极管理,对居民保持健康状态同样重要。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以上就是关于心血管疾病如何自检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如何自检和预防,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