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酰胺为什么不能与vc一起用(烟酰胺为什么不能与vc一起用,)
烟酰胺可以和vc一起使用,从本质上来说烟酰胺和vc都属于维生素,烟酰胺是维生素B3的衍生物,而vc其实就是维生素c,这两种成分都是非常稳定的护肤成分,所以烟酰胺...
烟酰胺为什么不能与vc一起用
烟酰胺可以和vc一起使用,从本质上来说烟酰胺和vc都属于维生素,烟酰胺是维生素B3的衍生物,而vc其实就是维生素c,这两种成分都是非常稳定的护肤成分,所以烟酰胺和vc一起使用也不会有问题,可能是有一些敏感脆弱肌肤,对于护肤产品有一定的要求,在使用烟酰胺和vc护肤品的时候出现了刺激反应。
烟酰胺的护肤作用与功效
1. 美白提亮肤色
烟酰胺可以说美白神器,对于皮肤美白的效果最好,它可以深入肌肤底层,有效抑制黑色素,同时加快黑色素的角质细胞新陈代谢,能有有效的美白肌肤,经常使用烟酰胺的护肤产品,可以让您的皮肤变得通透有光泽,搭配维生素c还可以让您的美白效果加倍。
2. 延缓肌肤衰老
烟酰胺同时有非常出色的抗衰老功效,皮肤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就会走下坡路,这个时候补充营养非常重要,烟酰胺可以为肌肤注入水分,恢复肌肤的光泽,有效改善肌肤状况,同时烟酰胺还可以持久肌肤胶原蛋白的再生,让您的肌肤变得水嫩光滑,减少皮肤的干纹和细纹。
3. 修复肌肤屏障
烟酰胺能帮助修复受损的肌肤角质,提高皮肤的抵抗力,因此烟酰胺也被称为天然的肌肤屏障,烟酰胺能够维持肌肤的稳定状态,促进肌肤活性,还可以提高神经酰胺的含量,增加肌肤的抵御力。
4. 控油抗痘
烟酰胺有出色的保湿功效,它可以调节肌肤的水油平衡,尤其是抑制油脂的分泌,对于油性肌肤特别有效,如果您长期使用烟酰胺就可以有效控油,减少脂肪酸和甘油三脂的产生,让您的皮肤变得水嫩光滑,不用担心大油脸堵塞毛孔有粉刺和痘痘。
烟酰胺为什么不能与vc一起用拓展阅读
“烂脸CP”是科普还是贩卖焦虑?VC、烟酰胺真的不能一起用?未必
“烂脸CP”这个词简直是护肤界的一大热词。
只要用这四个字,再加上“这些产品千万不要混用”这类的字眼,就能收获一大票阅读、点赞和收藏。
然而这些科普真的靠谱吗?
△ 随手搜可以看到许多相同内容不同色彩的图片
制作成好看的图片,发布在各种美妆护肤APP的“烂脸CP”通常的套路是:
- 先列举两个成分,三行字说它们如何烂脸
- 再列举分别含有上述两个成分的产品,示意不能混用
△ 看似科学实则乱扯,详解见下文
这些大同小异的图片你会反复看到。可能是没有枯燥的原理解释,用直观的图片让网友觉得容易“理解”,所以异常火爆。
但那些看似简单明了的结论,很多都是错!误!的!
暂且不说科普的内容准不准确,单是这个方式,一旦读者看到自己用的护肤品也在图上,立马勾起了“烂脸焦虑”。于是脑海里就产生了模糊而繁杂的概念——
“烟酰胺不能和VC一起用!”
“SKII小灯泡不能和赛贝格VC粉一起用!”
这种近似洗脑的认知会导致消费者在遇到一个新成分、新产品时仍旧不知道该如何使用,甚至开始盲目担心能否和其他成分一起用。
之所以会想写这个话题,是因为不久前有位网友在评论里问我:
“玻色因能和A醇一起用?我看另外一位博主科普过A醇不能和二裂酵母一起用啊!”
正因为他的提问让我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更轻松地明白和掌握,哪些护肤品不能一起用。
我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了解,到底什么护肤品/护肤成分不能一起用。
……以下没有“一目了然”的好看图片……
先要分清楚什么叫一起用/混用
先提个问题:一起用或混合使用你是怎么理解的?
烟酰胺和VC真的不能一起用吗?
当然能!
如果不能一起用,市面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美白提亮的护肤品同时含有烟酰胺和VC了。
同理还有视黄醇和VC。
许多烂脸CP的科普,也会说它们不能一起用。而实际上,作为维生素A的衍生物视黄醇和VC、VE一起使用时,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具有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衰效果。
事实上如果你对某个成分能否一起使用心存疑虑,只需要搜一搜这两个成分,但凡有正规护肤品的配方中同时含有这两个成分,就说明它们并非绝对不能一起使用的。
之所以会产生“混用”的情况,是因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盲目追求功效,以为浓度高、见效快就是好。
“原料桶”类的护肤品牌,如「THE ORDINARY」价格还便宜。于是哪怕没有护肤基础知识的消费者也会跟风买“10%烟酰胺+1%锌”这样的猛药。
原本「THE ORDINARY」官方是详细写了使用搭配和禁忌、使用频率等事宜,可是有多少消费者会仔细看使用说明?
一起用/混用,更确切的说法应该分为:调和使用和叠加。
实验室调配的护肤品成分就是调和使用,你把两种成分挤到一起上脸也是调和使用。
而叠加使用是用完A后用B,可能是立刻使用达到近似调和使用的状态,也可以是隔了几分钟、几小时后使用。
调和使用和叠加是有区别的。
要判断什么产品不能一起使用,要从功效看,不要从名字判断。
不烂脸原则一:剥脱角质类的产品不能叠加
绝大多数的“烂脸护肤”都是因为角质层损伤,而罪魁祸首是频繁使用甚至叠加使用剥脱角质类的产品。
角质剥脱类的产品或成分,你能列举出多少?
- 各种去角质产品(洁面膏、面膜、磨砂、棉片、清洁水)
- 果酸类
- 水杨酸
- 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 酒精
- Pitera
- 二裂酵母
常见的有以上几种产品和成分具有或强或弱的剥脱角质效果。
以物理方式通过摩擦去角质的产品除外,但凡提到“平滑肌肤”、“清理角质”、“加速肌肤代谢”、“焕肤”这类宣传的,你都要多留心看看成分表,是否含有上述成分,浓度有多高。
大多数“烂脸CP”的科普中,只会说“某酸和某酸不能一起用”,甚至还有“清洁和去角质不能一起用”的说法,却没触及根本——过度去角质或加速角质代谢会扰乱角质层正常代谢、损伤皮脂膜、削弱表皮的屏障功能。
不论你是城墙皮还是敏感肌,只要你在使用某一款具有明显的角质剥脱功效的护肤品,或做了医美的“刷酸”后,就不能再使用其他具有剥脱角质效果的产品了。
举个例子——
「THE ORDINARY」30%果酸+2%水杨酸,官方指导一周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在严格按照这个指导的同时,不能使用维A醇类产品、SKII带Pitera的产品、主打二裂酵母的产品及其他去角质产品。哪怕是在一周中没有使用果酸面膜的日子也不建议使用。
虽然二裂酵母角质代谢功能很弱,但如果你是干皮、薄皮,也要避开它。维A醇类和Pitera亦是如此。
另外要注意,此类成分不得擅自调和使用。但官方出品的护肤品都有安全保障,无需过虑。
不烂脸原则二:刺激性产品要拉长间隔叠加
护肤成分是否含有刺激性和浓度、纯度、酸碱度有关,也因人而异。
所有需要建立耐受性的护肤品都具有刺激性。
常见刺激性较高但护肤效果卓越的成分有:烟酰胺(Vb3)、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果酸类、水杨酸高浓度精纯VC以及美白类的对苯二酚等成分。
在遵从上一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考虑的护肤组合就剩下两大类:
- VC+X
- 烟酰胺+X
事实上对皮肤刺激性明显的成分PH值都偏低或偏高,所以会让皮肤产生痒、红、痛等不适感。
烟酰胺浓度在5%以上、视黄醇浓度1%以上、果酸浓度10%以上、水杨酸浓度2%以上、水溶性VC10%以上都可算作猛药,有刺激性就不意外了。先砍你一刀,紧接着又刺你一剑,伤害值岂有不加重之理?
你甚至不用考虑“VC会让烟酰胺变成烟酸而刺激加强”,因为这个化学过程需要加热,你总不能拿脸去点酒精灯。
你真正需要注意的是,给刺激性强的护肤品之间留有充足的间隔,可以选择使用A产品后十分钟再使用B产品;或白天使用A产品,夜间使用B产品。
除此之外还需要额外注意一点:赛贝格VC粉、The OrdinaryVC粉、PhilosophyVC粉这类产品虽然本身是粉末状,一旦遇水,PH值仍然很低会对皮肤造成刺激。所以要在前序水性护肤品完全被吸收后再涂抹。
总而言之,拉开间隔叠加使用,是避免刺激增强的好办法。
省钱法则:失效组合不建议叠加
最后一种情况对皮肤本身不会造成伤害,但是会浪费钞票。还有可能让你冤枉了使用的产品。
“用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可能是搭配错误导致活性成分失效。
想一想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多数的失效组合都和高效抗氧化成分有关。而最需要注意的是两类成分:
- EUK-134 VS 强酸性配方(低PH值)产品
包括精纯VC悬浮液在内,都会导致EUK-134的超强抗氧化性失效
- 蓝铜胜肽 VS 强氧化产品&强酸性产品
包括精纯VC悬浮液、EUK-134、硫辛酸在内,都会导致蓝铜胜肽失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 并不是所有的VC制品都会导致失效,只有PH值低的水溶液才会;
- 不是所有含有抗氧化成分的产品都会导致失效,只有以强抗氧化剂为主导功效的产品才会;
- 不是所有的含了“酸”都是PH值偏酸的配方,即便成分中含有少量果酸,整个产品的PH值仍然有可能被中和到6-7之间。
至于很多“烂脸CP”中提到的“酒精会破坏蛋白质”,实际生活中挺难做到这个效果的。
避免滥用护肤品也要用点化学常识
最初提出“烂脸CP”概念的,其实针对的是滥用护肤品。
在我们妈妈那一代,护肤不过就是涂面霜、雪花膏,也没几个品牌。成分更是最基础的保湿罢了。
如今可选项太多,成天被安利,可能买了成套的护肤品还觉得不够,额外地用上了各种猛药。
但要避免滥用护肤品导致的烂脸,也要用点化学常识去判断。
除了省钱法则提到的失效成分需要强行记住外,前面两种情况并不需要去记成分和具体产品,只要记得角质剥脱类效果的产品一次只开封一款,刺激性护肤品间隔时间使用就可以了。
重要的是,在产品开封时详细阅读下说明书,这会让你少花冤枉钱、少抹冤枉脸。
实在看不懂?那还是选购成套护肤品,不要自己DIY搭配了。
……想了解更多干货……
又爱又恨烟酰胺,传说中的“护肤万金油”真的有那么神吗?
干纹、细纹、静态纹、动态纹、假性皱纹、真性皱纹……到底是啥?
夏天过去了、双十一来了,那我们来聊一聊VC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