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买椟还珠》原文及翻译)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楚人心里想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翻译...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楚人心里想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更多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买椟还珠》原文及翻译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提供的精彩分享。

买椟还珠 韩非子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楚人心里想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翻译成现代文

买椟还珠原文

出处或作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盒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珠玉、玫瑰、翡翠。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字词解释

1.楚人:楚国人。

2.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3.珠:珍珠。

4.于:在。

5.郑:郑国。

6.者:.....的人。

7.为:做,制造。

8.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9.之:的。

10.柜:盒子。

11.薰:香草;这里作动词, 用香料熏染。

12.以:用。

13.桂:桂木.

14.椒:花椒,香料。

15.缀:点缀,装饰。

16.珠玉:珠子和宝玉。

17.饰:装饰。

18.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19.辑:同“缉”连缀。

20.羽翠:翠鸟的羽毛。

21.椟:盒子。

22.而:却。

23.还:退还。

24.此:这,指代楚人的行为(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25.可:可以,能够。

26.谓:说,认为。

27.善:擅长,善于。

28.未:不。

29.鬻(yù ):卖。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故事大意

买椟还珠

【发 音】mǎi dú huán zhū

【释 义】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盛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木匣中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 例】 邹韬奋《萍踪寄语》:“当然,以我的浅陋的眼光,恐怕'~',没有什么好报告。”

【近义词】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

【反义词】 去粗取精

【典 故】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①,熏以桂椒②,缀以殊玉③,饰以玫瑰④,缉以翡翠⑤。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⑥。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⑦。——《韩非子》

[注释]

①为(Wéi)——制做。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

②桂椒——香料。

③缀(zhuì)——点缀。

④玫瑰(méigui)——一种美丽的玉石。

⑤缉——装饰边沿。翡翠(fěicuì)——一种绿色的美玉。

⑥椟(dú)——小盒。还——退回。

⑦鬻(yù)——卖。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鬻珠也的大意、含义、及成语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买椟还珠”,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从现代管理学角度看,“买椟还珠”可以转用于指代某些官僚惯于用形式主义欺骗上下级或民众的弄虚作假行为。

扩展资料:

《韩非子》的原意并非上述释义所述。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内容看,这位楚国的珠商,花了那么多的资金和精力去美化珠盒,以至郑国的顾客把漂亮的盒子买走了,而没有买走他所要推销的珍珠。《韩非子》批评这位楚人“可谓善卖椟也,未可谓善卖珠也”,而完全没有指责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楚人鬻珠的批评,变成了对郑人买椟还珠的批评。颠倒了《韩非子》的原义。再看《韩非子》用这个故事(以及秦佰嫁女的故事)讽喻的是什么。

原书批评的是学者们以浮夸的辩辞淹没经世致用的理论,完全没有指责读者欣赏其词章的文采,而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学者以文害用的批评,变成了批评受众的取舍不当,显然也完全违背了原著的旨意。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拓展阅读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买椟还珠》原文及翻译)

《买椟还珠》原文及翻译

出处或作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买椟还珠》原文及翻译)

翻译: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盒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珠玉、玫瑰、翡翠。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以上就是关于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买椟还珠》原文及翻译)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