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双降”一秒入冬,除了待在暖气房里,这些养生宜忌要知道(霜降有什么宜忌)
1、忌秋燥霜降时节是秋燥最为严重的时节,人体也容易受此影响。常常发生的表现就是:唇干、口干、便秘等症状。因此,霜降过后,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蜂蜜...
1、忌秋燥
霜降时节是秋燥最为严重的时节,人体也容易受此影响。常常发生的表现就是:唇干、口干、便秘等症状。因此,霜降过后,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蜂蜜、秋梨、银耳等食物。
2、忌秋冻
霜降是一年中温差最大的时节,秋季与冬季的过度,所以气温变化明显。因此,霜降过后,要做好御寒的准备,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食补加锻炼的方式,也要注意添置衣物。
3、忌无霜
俗话说“霜降无霜,来年吃糠”。在我国古代,国家还属于农耕社会,所以非常重视气候和天气。根据古人的经验,如果霜降这天如果没有下霜的话,粮食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
4、忌秋郁
杜甫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深秋时节,秋风萧瑟,万物开始凋零,人也很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诱发抑郁症。因此,霜降过后,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并且多与人沟通。
注:以上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做任何用途和决策之意。
拓展阅读
霜降+“双降”一秒入冬,除了待在暖气房里,这些养生宜忌要知道
本周,一股又一股的冷空气“扑面而来”,试图在寒流中趁乱将我们拿下……来,我们一起见证下气温的起起落落!
据了解,这两天的冷空气只是小试牛刀,第二股冷空气将在24-27日大展神威,势力更为强劲!
这股冷空气会带来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东北气温将刷新下半年最低纪录。此外,25日夜-27日,东北地区中北部还将迎来雨夹雪或雪,东北地区南部有中到大雨。
插播一个重要提醒:下雨了,已经买完大白菜、大葱的老铁最好收一下!
昨日,我们迎来霜降,“双降”天气也已抵达吉林省……
目前,吉林省已迎来大范围分散性降水天气
从22日开始的降水于23日白天陆续停止,雨后气温仍然保持偏低状态,降温幅度约为3~5℃,预计气温最低谷将出现在24日早上,东部山区最低气温为-2~0℃,其它地区1~5℃。
具体来看,吉林省气象台预计,在冷空气与降水的共同影响下,未来三天,各地区夜间最低气温将不会超过5℃。预计24日白天全省最高气温10~17℃,夜间最低气温-2~5℃。
跌破零度,下周或将雨夹雪
不过,最可怕的还是下周,本编辑翻到8-15天的天气预报,整个人都哆嗦了
↓↓↓
-4℃!-3℃!-3℃!连续3天气温跌破零度!最可怕的还有,下周更有可能有雨夹雪。
当然,这次降温还比较远,但变更冷的趋势已是板上钉钉了,提醒身边的人:做好添衣准备吧!
霜降来了,这些小常识要收好
1
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民间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古人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
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价格适宜的食物,非常适合秋冬季节服用。此外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如银耳、生梨,红薯、山药、南瓜等食物。
2
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
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感冒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霜降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对此,保健专家解释,早晨卧室中积蓄着肌体一夜排出的废气,空气污浊,会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
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长期下来,人体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
因此,霜降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3
注意动与静合理安排
这个季节可选择登高、太极拳、踢球等运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4
保持良好的心态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可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小睿
编辑:马贺
以上就是关于霜降+“双降”一秒入冬,除了待在暖气房里,这些养生宜忌要知道(霜降有什么宜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