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相机多少钱一个(徕卡相机为什么那么贵)
1、百年传承品牌徕卡相机为什么那么贵,徕卡相机已经具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一路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直坚持品质的创新与发展,徕卡相机*原始的设计理念:小型、使用简便、...
徕卡相机为什么那么贵
1、百年传承品牌
徕卡相机为什么那么贵,徕卡相机已经具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一路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直坚持品质的创新与发展,徕卡相机*原始的设计理念:小型、使用简便、低调不显眼、随时可用的照相机,被一直延续到今天,因此徕卡相机的尺寸和外观变化并不大,改变的只是性能。
2、旁轴独特设计
小巧的体积可以轻松放入口袋,用于拍摄时也不会引起拍摄对象的不安,安静的快门声则不会引发周围的注意。旁轴相机采用的是联动测距模式,相机上的测距仪和镜头的对焦调动联动使用,比手动单反的磨砂对焦、棱镜对焦甚至裂像对焦都要更快速准确。
3、德国品质制造
徕卡相机始终坚持德国制造,选用过高品质的材料,全程大部分通过手工制作。徕卡引以为豪的镜头采用手工装配,对机器生产的镜片、镜头零件进行配对,组装的时候再根据镜片之间的微小差异,再进行人工微调,每一枚徕卡镜头,在拆卸后都无法复原到原来的光学性能,必须回原厂重新测试调整。
徕卡相机多少钱一个
1、徕卡相机多少钱一个,徕卡相机是德国原装手工制作的相机,少至几千,多至几万,昂贵的价格是徕卡的品牌标志,同时伴随着的更是一种精湛的制作,一种深厚底蕴的文化。
2、莱卡并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起的相机,松下代工制作的莱卡相机更是将售价翻了几番。莱卡相机在现今生产的专业相机中,机身是*小的,但它的份量并不轻,打开后盖你就可以看到,莱卡机身用料的厚度,真得用锤子碰才能毁坏。
徕卡相机选购指南
1、徕卡相机是一款极其昂贵的相机,购买前一定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对其销售渠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知道,国外的徕卡相机质量比国内高。
2、一定要到店里测试真机,首先,要对快门声音做一个大致的判断,如果太慢,尽量不要选择。
3、看测光功能是否良好,因为,在徕卡相机的使用中,光线占了很大一部分。
4、应对快门运动的*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果在调焦过程中出现错位和黄斑,就要考虑底片的精度,通常不建议购买这样的徕卡相机。
徕卡相机为什么那么贵拓展阅读
徕卡经典M系列旁轴相机M11试用报告
新年伊始,徕卡发布了全新一代的旁轴机身M11,当拿起这台相机的时候,你会立刻被它的做工和手感所折服。尽管依旧是手动对焦、还缺乏主流相机的复杂功能。但M11却是一台能让你慢慢享受摄影乐趣的机器,这也许就是徕卡旁轴的魅力所在吧。
机身参数
虽然秉承了M系列较为保守的设计风格,但实际上M11相对于M10等还是有了一定的性能及操控升级。
- 传感器升级为6000万像素
- 首次加入机身存储功能
- 数据接口升级为USB-C
- 相机菜单采用全新的设计
下面通过参数对比了解一下M11与M10-R相机的不同之处:
外观设计
M11的外形设计与M10-R并没有很大变化。整机还是采用金属的镁和黄铜制造,非常坚固耐用。笔者拿到的银色版本,机身正前方的红色徕卡Logo极具辨识度。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M11在机身正面取消了M10-R的对焦辅助按钮,机身顶部的自定义按钮一定程度取代了它的作用。
相机顶部设计也几乎和M10-R相同,左侧是ISO选择拨盘、右侧为快门速度拨盘、电源开关与快门按钮,最右侧就是自定义按钮,当长按后可选择需要定义的功能。
M11的后背搭配了一块2.95英寸LCD屏幕,像素高达233万点,显示效果非常出色。并可实现触摸操作。虽然大体的按钮布局与M10-R差不多,但按钮功能却又不尽相同。机身左侧配备了PLAY、FN及MEMU三个按钮,PLAY用于照片回看,FN则可以在背屏实时取景和OVF之间切换,并能显示不同的UI界面,而MEMU则是进入主菜单。
机身右侧的四方向导航钮可进行菜单的切换以及参数的调整确认。
除了更好的LCD背屏外,M11还是搭配了摄影师更加习惯的大尺寸旁轴取景器。这块取景器具备了自动视差补偿功能,最大放大率为0.73倍。并可同时显示35mm+150mm、28mm+90mm、50mm+75mm的组合焦距框线。
与所有的M系列机身不同,M11取消了相机底部盖板设计。我们直接可以看到USB-C的接口,当然存储卡槽依旧在电池仓内,M11也采用了两段式电池拆卸的方式,虽然有点繁琐,但却比较安全。
相机使用新款的BP-SCL7锂电池,容量为1800毫安时。通过实拍笔者认为这块电池的续航能力比之前机型有明显改进,基本上一块电池就可完成大半天的拍摄任务。
本次试用笔者全程使用了M口经典的Summicron 50mm f/2定焦镜头,该镜头体积小巧,与M11搭配非常协调。
菜单及操控
M11的主菜单经过了全新的设计,将老机型使用的下拉式菜单改为平行式,总共分为5个大项,每个大项里有细分出了众多可选项,整体逻辑增强,可懂性提高。
按下机身MEMU即可进入主菜单,除了机身上的四方向导航钮可以操控菜单外,还可以直接转动后拨轮在5个大项之间切换,非常方便。另外M11机身的反应速度也很迅速,在操作菜单时基本不会出现卡顿延迟的情况。
除此之外,M11还配备了一个快捷功能菜单。按下FN即可调用。在快捷菜单模式下,可显示当前机身的曝光模式、快门速度、曝光补偿、电池电量等信息。下面则可调整驱动模式、文件格式、测光模式、白平衡等多个选项。
在LV实时取景模式下,机身也可显示多种实时状态。
机身上的后拨轮也可以自定义功能,摄影师可设置符合自己拍摄习惯的功能。
这台相机的操控感比较流畅,触控+自定义按钮提高了拍摄效率。相机由于采用新的硬件,因此电子性能明显提高。即使是第一次使用M机器的新手,掌握的难度也不算大。
画质测试
M11使用了一块全新CMOS传感器,在M10-R基础上将像素进一步提升到了6030万,不但是M系列数码旁轴像素第一,而且在35mm全画幅机身中也名列前茅。另外图形处理器也升级到了第三代Maestro III,全面提升了机身的处理速度。从硬件上看,M11的升级幅度很大,那么它的实际成像表现如何呢。(本次测试使用的是工程样机,因此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 ISO测试
徕卡M11的原生感光度可调范围是ISO64-50000,与之前的M10、M10-R等机型相比,最低感光度扩展到了ISO64,对于更高像素的机身来说,很显然更适合进行风景等题材的拍摄。
为了能够公平的测试出徕卡M11真实感光度性能,我们做以下设置:机内关闭镜头校正。拍摄DNG文件并采用最新的Adobe Camera RAW编辑软件转为JPG(关闭软件中的所有降噪选项),并与机身内直出的JPG文件进行对比(降噪为标准),测试图左为原生JPG,右为RAW转JPG。
ISO64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ISO6400
ISO12500
ISO25000
ISO50000
从实际的ISO感光度对比来看:
- ISO400以下的DNG文件具备了良好的锐度以及细节表现,暗部也比较干净。但JPG图片似乎从ISO64开始就有所涂抹,细节不如DNG。
- 从ISO400开始,DNG文件的暗部开始出现噪点。
- ISO800时DNG暗部出现彩色噪点。
- ISO1600下,DNG文件的彩噪开始加剧,而机身JPG的细节损失也开始加大。
- 从ISO3200开始,DNG文件的细节开始有所损失,JPG文件还出现了明显的块状噪点。
- ISO6400时,DNG和JPG的画质损失都比较严重了。
- 当感光度超过125000后,JPG和DNG的画质可用性不大。
可以发现,高像素传感器还是给信噪比带来了一定影响,M11在高ISO时的噪点控制相对一般,日常拍摄ISO6400是一个分水岭,如果需要极佳的成像画质,那么最好拍摄DNG文件并将感光度设置在3200以下。
● 白平衡测试
白平衡直接影响到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颜色还原准确性。一台优秀的相机白平衡也决定了其最终的色彩表现趋势。对于徕卡系列相机来说,“德味”是其最出名的特点之一。那么M11的白平衡表现如何呢,笔者对自动、白炽灯以及自定义设置三个白平衡模式进行了实拍测试:
自动白平衡
白炽灯白平衡
自定义白平衡
在白炽灯光源环境下,M11的自动白平衡模式有一定的偏黄迹象,但并不算严重。当使用机身预置的白炽灯白平衡后,画面颜色有了明显改变,但并不准确。自定义白平衡模式则相对比较均衡,色彩还原最为准确。笔者认为在复杂的光线下应首先选择自定义白平衡以获取最准确的色彩表现。
● 宽容度测试
对于高像素相机而言,宽容度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具备高宽容度的机器可以记录更多的暗部以及亮部细节,后期的空间更大。尽管徕卡M系列旁轴相机被更多人用来拍摄人文题材照片,但新的M11毕竟搭配了6000万像素的传感器,拍摄风光题材也能胜任,因此它的宽容度依然是大家比较关注的。
由于其机身内仅能进行±3档的曝光补偿,因此笔者在这个曝光范围内进行拍摄,并在ACR中拉回到正常值(使用ISO64拍摄,左侧为原图,右侧为调整后图片)。
-1
-2
-3
+1
+2
+3
可以发现,M11整体曝光比较保守,有一些欠曝。因此对于欠曝回拉的挑战就更大。果然,在±3的曝光范围内,M11都可以通过软件拉回暗部或者亮部丢失的细节。但在欠曝两档及三挡时拉回后,画面出现了明显彩色噪点。相对来说,M11在过曝后的表现更好一点。总的来看,M11的宽容度表现算是合格,不过在曝光倾向上尽量不要欠曝。
性能特点
● 配备电子静音快门
M11同样搭配了电子和机械等两种快门类型,当使用电子快门后,可完全静音拍摄,与连拍搭配可更从容的扫街。在电子快门模式下,可使用最高1/16000秒的快门速度,能够在更复杂的光源环境下工作。
● 内置存储器
M11在机身内配备了64GB容量的存储器,提供了一个备份存储,相当于双卡槽功能,另外还能避免因忘记携带SD卡而造成的尴尬。
在主菜单中可以选择仅使用机身内存或者SD卡存储,也可选择同时记录等多种方式。
实拍样片
试用总结
提到徕卡,立刻会想到精致、文艺、色彩这几个词。徕卡作为世界上具有百年历史的相机制造商,其产品早已超越了摄影工具的范畴。徕卡从研发机身体积小巧的135旁轴联动测距相机开始起家,早期的L39口机型就以便携、做工出色深受摄影师的喜爱。1954年第一台M3问世,真正奠定了徕卡在135旁轴相机的地位。包括M4、M6、M8、M10等经典机型让人们津津乐道。
如今,徕卡经典的M旁轴相机终于来到了第11代,在保持几乎相同的机身设计和操控的同时,将像素一举提升到了6000万,看似“激进”的参数依然没有违背徕卡较为保守的设计理念。在M11上我们还是看不到自动对焦、高速连拍、各种拍摄模式以及视频等先进的功能。但其特有的“德味儿”色彩倾向在M11上得以保留,它作为一台纯正的摄影工具,却能让人体会到摄影最单纯的快乐。笔者相信在正式零售版上市后,实际的拍摄体验会比手里这台工程机更好。
作者·编辑 | bichao
以上就是关于徕卡相机多少钱一个(徕卡相机为什么那么贵)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