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建筑介绍及名称
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全长约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这里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下面是一些主要建筑的介绍及名称:1.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 - 初建于1916...
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全长约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这里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下面是一些....更多详细,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这里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下面是一些主要建筑的介绍及名称:
1.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 - 初建于1916年,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曾是“上海冶金设计院”所在地,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2. **外滩2号:上海总会大楼(现为华尔道夫酒店)** - 建成于1911年,作为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曾是上海滩最豪华的社交场所。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三段式设计,现为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3. **外滩3号:有利大楼(现为外滩三号)** - 落成于1916年,是“公和洋行”在上海的开山之作。
自由复兴式建筑,使用当时最先进的钢框骨架,现为时尚地标外滩三号。
4. **外滩5号:日清大楼(现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 1921年由“德和洋行”设计建造,灰色建筑庄严凝重,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风格结合的产物。
最初入驻的是日本和清政府联合成立的“日清汽船株式会社”。
5.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 由英国“玛礼逊洋行”设计,呈现维多利亚式哥特风格。
最初是美商“旗昌洋行”的产业,后为官办“轮转招商局”,1897年5月27日,近代中国首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此成立。
6. **外滩7号: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 作为最早在中国经营电报业务的公司,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于1882年购入此楼,1906年斥资建造了这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大楼。
7. **外滩9号:轮船招商局大楼(现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 1876年,中国首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购入此楼。
1901年重建,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
现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8. **外滩10-12号:汇丰银行大楼** - 1923年建成,由“公和洋行”设计。
宏大的体量融合精美的设计,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壮观的建筑”。
现为浦发银行使用。
9. **外滩13号:海关大楼** - 由当时为外国人掌控的“上海海关”主持修建,1927年落成,是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
具有摩天楼般的钟塔和古典多立克柱式。
10. **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 - 外滩14号直至1948年10月才建成,是临江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
原是文艺复兴风格的“德华银行”大楼,一战后由“交通银行”接管。
现为上海市总工会进驻。
11.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 1902年竣工,由德国“倍高洋行”设计。
建筑巧夺天工,施工精益求精,是当时跨时代的先锋之作。
此外,外滩建筑群还包括汇中饭店大楼、东方汇理银行大楼、怡和洋行大楼、江海关大楼、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中国银行大楼等重要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还是上海城市的象征,浓缩了代表百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外滩的建筑!
外滩建筑介绍及名称
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全长约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这里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下面是一些主要建筑的介绍及名称:
1.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 - 初建于1916年,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曾是“上海冶金设计院”所在地,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2. **外滩2号:上海总会大楼(现为华尔道夫酒店)** - 建成于1911年,作为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曾是上海滩最豪华的社交场所。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三段式设计,现为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3. **外滩3号:有利大楼(现为外滩三号)** - 落成于1916年,是“公和洋行”在上海的开山之作。
自由复兴式建筑,使用当时最先进的钢框骨架,现为时尚地标外滩三号。
4. **外滩5号:日清大楼(现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 1921年由“德和洋行”设计建造,灰色建筑庄严凝重,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风格结合的产物。
最初入驻的是日本和清政府联合成立的“日清汽船株式会社”。
5.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 由英国“玛礼逊洋行”设计,呈现维多利亚式哥特风格。
最初是美商“旗昌洋行”的产业,后为官办“轮转招商局”,1897年5月27日,近代中国首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此成立。
6. **外滩7号: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 作为最早在中国经营电报业务的公司,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于1882年购入此楼,1906年斥资建造了这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大楼。
7. **外滩9号:轮船招商局大楼(现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 1876年,中国首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购入此楼。
1901年重建,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
现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8. **外滩10-12号:汇丰银行大楼** - 1923年建成,由“公和洋行”设计。
宏大的体量融合精美的设计,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壮观的建筑”。
现为浦发银行使用。
9. **外滩13号:海关大楼** - 由当时为外国人掌控的“上海海关”主持修建,1927年落成,是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
具有摩天楼般的钟塔和古典多立克柱式。
10. **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 - 外滩14号直至1948年10月才建成,是临江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
原是文艺复兴风格的“德华银行”大楼,一战后由“交通银行”接管。
现为上海市总工会进驻。
11.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 1902年竣工,由德国“倍高洋行”设计。
建筑巧夺天工,施工精益求精,是当时跨时代的先锋之作。
此外,外滩建筑群还包括汇中饭店大楼、东方汇理银行大楼、怡和洋行大楼、江海关大楼、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中国银行大楼等重要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还是上海城市的象征,浓缩了代表百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外滩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