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荐诸葛的是谁
走马荐诸葛的是徐庶。话说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屯兵于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说:“君与俱来。”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于是刘备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
走马荐诸葛的是徐庶。话说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屯兵于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说:“君与俱来。”....更多详细,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话说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屯兵于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说:“君与俱来。
”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于是刘备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恰巧诸葛亮不在,刘备只好留下姓名。
过了几天,刘备又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
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求得天下大计,他又安排第三次拜访。
这次,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心打动,并在草庐中和刘备畅谈了自己的见解。
刘备听后十分高兴,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诸葛亮欣然答应了。
这便是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而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一段,则被称为“走马荐诸葛”。
徐庶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重要谋士,他为人至孝,在母亲被曹操俘获后,不得不进入曹营,但他在曹营一言不发,从不为曹操献计。
这便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走马荐诸葛的是谁
走马荐诸葛的是徐庶。话说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屯兵于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说:“君与俱来。
”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于是刘备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恰巧诸葛亮不在,刘备只好留下姓名。
过了几天,刘备又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
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求得天下大计,他又安排第三次拜访。
这次,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心打动,并在草庐中和刘备畅谈了自己的见解。
刘备听后十分高兴,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诸葛亮欣然答应了。
这便是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而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一段,则被称为“走马荐诸葛”。
徐庶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重要谋士,他为人至孝,在母亲被曹操俘获后,不得不进入曹营,但他在曹营一言不发,从不为曹操献计。
这便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