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立足本地实际,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索实践,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向发达地区看齐,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经济管理”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立足本地实际,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索实践,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向发达地区看齐,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快发展的总开关。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种转机想都想不到,怎么可能做到?对西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来说,重要的是有三个方面的思想观念要转变。首先是资源观问题。日本、亚洲四小龙、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优势,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由此可见,有没有矿产资源、有多少矿产资源并非绝对重要,只要从人力资本、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综合考虑资源问题,转型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其次是发展观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大体上采取了由沿海到沿边、沿江、内陆的梯度推移战略。进入新世纪我国虽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至今发展的重心仍在东南沿海,或者说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消极地等待推移,而要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第三是环境观问题。从交通条件、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市场规模、融资环境等方面看,西部地区确实比不上发达地区。但发达地区由于土地价格飙升、劳动力成本高昂、市场进入门槛渐高、能源供给短缺等问题,也有其成长中的烦恼。古人讲,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要把自身的比较优势认识清楚,并能针对发达地区的“软肋”进行招商引资,就能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来弥补先天环境之不足。

二是要立足各地实际,着重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从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基本市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扩大投资总量,加快发展步伐。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咨询机构的协作,精心谋划和筛选一批符合本地实际、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树立机遇稍纵即逝、机遇只可抢抓不能坐等、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抓住机遇才有更多机遇的机遇意识,以敏锐的发展眼光捕捉、争取一个个项目。利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既挖掘资源、土地、区位等方面的有形优势,又发挥服务、品牌等方面的无形优势。通过争取国债资金、经营城市等多种手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一流的科技园区,改善投资硬环境。以改善服务态度、落实优惠政策、提高办事效率来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开放形象,以诚待人,以勤补拙,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三是要挖掘技术潜力,努力提升传统主导产业。有色、能源、冶金、建材等资源型城市的传统主导产业现在依然是许多省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多数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以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企业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这些产业,不仅不能放松,而是要进一步加大改造提升的力度,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再造新优势。要争取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起点高、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工业技改项目,巩固和提升传统主导产业的地位,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积极帮助资源枯竭企业内引外联,使其现有的生产加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继续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使其不断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的各项改革,尽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 

四是要拓宽融资渠道,尽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资源型城市在矿产开发进入中后期后,就要未雨绸缪,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留下回旋余地。必须发挥资源型城市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区域内分工协作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调整优化存量结构。大力开发科技、资本、人才等社会资源,以科技进步、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为主要手段,在矿产资源的精深加工和现代新兴产业的引进发展上下功夫,促进经济增长由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在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上,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既要突出高科技型,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既要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开发,又要像珠三角、长三角的许多地方一样敢于发展“两头在外”的产业。在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和投资的同时,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进民资和外资,形成内资与外资结合、民资与国资结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投融资新格局。要利用园区的孵化、辐射功能,在电子信息、现代生物、新材料、微电子、中药现代加工等领域,催生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项目,使之逐步成为接续替代产业的“生力军”乃至“主力军”。千方百计借助外力求发展,加强与国外和发达地区的联系,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重要引擎,有针对性地瞄准国内外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组织招商,采取大团队与小分队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新客商与老客商相结合、国内客商与国外客商相结合、传统项目与高新技术项目相结合等办法,卓有成效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工人多、煤电能源充足、土地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以成本最低、回报最快、效率最高、信誉最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参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把资源型城市建成最具活力的开放区域。

五是要节约使用资源,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矿产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无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都应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节约管理制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遏制资源浪费和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矿业服务年限。积极改造提升石油、煤炭、电力、有色金属、镍等资源型产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档次并重,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二次创业”,从初级产品生产和商贸业经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既做到根深蒂固,又实现枝繁叶茂,引导民营企业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依托,配套生产上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

六是要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资源型城市都存在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的问题,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着广阔的空间。要学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经验,在继续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毫不动摇地放手发展和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确实做到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进入的领域,都要同样鼓励和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努力消除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对国家制定的各项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特别是税收、贷款、工商管理、土地使用、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条管部门、资源型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都应不折不扣地予以落实,不断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新的发展活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份额,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升。 

七是要利用衍生资源,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西部资源型城市要彻底摆脱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得到合理保护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企业、产业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推进循环经济,鼓励企业进行循环式生产,要求产业进行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进行循环式消费。要把企业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首要“抓手”,督促企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使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资源。在科技园区建设中,尤其要树立和落实循环经济理念,自觉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在城市建设中也要走“循环经济+适宜人居+城市效率”的新型城市化之路,统筹解决废水处理、废品回收、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等问题。总之,要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八是要重视寻找后续资源,全面拓宽资源开发领域。西部资源型城市必须高度重视接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科学利用工作,延长资源的服务期。资源型城市的矿体及探明储量,绝大部分是在五六十年代探矿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确定的,其准确性肯定多多少少要打折扣。目前国内外探矿技术有了很大突破,给西部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应当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大勘探力度,应用新的探矿技术、装备在已有矿体的周边及深处寻找新的矿体,开发后续资源,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赢得时间。在加强地质勘探、增加探明储量的同时,规范开发秩序,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高效利用。坚决改变矿产资源是唯一资源的传统资源观,树立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管理、环境等都是资源的全新资源观。要在有形资源优势逐步衰减的情况下,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好无形资源,使物质与非物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聚集、增值和盈利。

联系实际论述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

一、关于政府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动力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战略目标,其中政府创新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政府创新旨在建立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型政府。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系统、全面地推进。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资深教授王惠岩认为,政府创新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在发言中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创新尤其重要。创新的前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即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经济、社会还不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另外关于在理论上怎么创新的问题,他认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说明社会现象,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谢庆奎教授从三个方面对政府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第一,政治改革作为政府创新的前提条件,主要就是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解决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问题。围绕这两个中心议题,政治改革主要在四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党政关系的改革与完善,二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三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四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第二,行政改革的方向是从传统的善政走向现代的善治。善治所要求的政府是廉洁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为了实现善治的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改进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风格。现阶段行政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将过去效率优先转变为服务优位,强调政府对止回阀系列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第三,执政党执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执政方式的法制化。

徐鸿武教授在探讨政府创新问题时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政府职能创新的指导思想,中国政府创新的中心环节是行政体制改革。为此,他强调应重视从科学发展观与收入分配制度创新、政府财政职能创新、政府监督职能创新、政绩考核职能创新等一系列职能创新之间关系的角度,考察中国政府创新问题。

武汉大学的施雪华教授在发言中描述了政府创新的目标。他说,创新问题是中国从传统政府到现代政府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政治现代化和政府现代化的问题。国际上政治现代化的四个标准:理性化、世俗化(结构部门分化)、制度化、民主化。理性化、世俗化在现代化的早期容易做到,制度化、民主化是现代化的中后期应该侧重的,但不是说制度化、民主化在早期就不去做,这四个标准在现代化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只是各阶段的重点不同。理性化、世俗化属于技术层面的创新,比较容易,制度化、民主化则是实质型的创新,比较难。因此,中国目前只能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创新。也就是说,中国可以先通过技术层面的创新来最终实现中国政府的现代化。

在分析政府创新的动力问题时,王邦佐教授认为,创新的动力可以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进行考察。目前,在中国的国情下,宏观上创新还很困难,但学者应以理念的创新来推动宏观上的创新。当然,不应否认,微观上的政府创新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因此,中国政府创新可以从微观入手。中山大学倪星教授则从外层变量和内层变量的角度分析了政治合法性的现代转型,他认为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是政府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地方政府创新要求地方政府具有政治企业家的精神。同时,倪星教授还强调科层体制本身的压力、指标放大效应、地方层层加码、淘汰竞争机制的路径依赖、区域间的政绩竞争、政治精英间的竞争等加大了政府创新的难度。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程伟也认为政府创新在宏观上要从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全球化、党的执政能力入手,在微观上政府创新要求政府官员要具备政治企业家精神。

李景鹏教授在谈到政府创新的动力问题时,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政府创新的动力应首先从宏观上认识清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是能否避免回到老路上去,改革是否具有可逆性。他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是成功的,中国止回阀因为它是不可逆的。中国不可能再回到计划经济,也不可能因为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改革滞后是必然的,因为没有来自内部的、主观的动力。由于政府本身存在很严重的弊病:如政府没有直接动力进行改革,官本位意识依然十分浓厚;政府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掌握了太多的物质资源,太多的支配权,权利又不透明,缺乏监督机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严重的官僚主义、严重的腐败,并存在着该作为不作为的现象;政府垄断着人民的利益表达。另外,政治体制改革存在风险,政府本身不愿冒风险。这就要求通过局部的不平衡来达到整体的动态平衡。李景鹏教授还特别强调,政治体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外部环境,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体制阻碍其发展的时候,经济发展就会从反面提出要求,不改革政治体制不行。政府创新的成果之所以比较容易延续和拓展:一是外力的压力更容易推进政府创新成果的延续和拓展,二是对政府的特殊利益不构成损害或者损害较小,三是创新对整个体制不构成挑战,四是从政府成员来说,付出的成本不是太大,五是跟政府的政绩相联系,六是群众比较的支持,群众基础雄厚,七是跟社会的突出矛盾联系比较的紧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王懂棋、王雄军则认为,政府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改变政治环境的要求,二是知识分子对民主的追求,三是政治领导者的进取精神;政府创新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创新目标的公共性和创新行为实施者私利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政治精英创新目标的开拓性与官僚机构具体执行上的保守性之间的矛盾。

二、政府创新的切入点与构建服务型的政府

深化中国政府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为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切入点。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中国行政改革的趋势所在,也已成为我国政府改革和创新的中心任务。服务型政府,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众所周知,理念的变革是一切变革的先导。公共服务理念是政府创新的基础与前提,公共服务理念引领政府的创新活动,驱除封建专制文化的遗毒,对塑造良好政府创新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服务理念不仅能指引政府创新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迈进,还能为政府创新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政府创新的切入点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认识。白钢教授在发言中就政府创新的障碍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创新有两类,一类是体制创新,一类是技术创新。中国目前情况下体制创新存在着困境,因此只能进行增量的技术创新,以最后实现质的变化,实现体制创新。增量的技术创新将在长时间内是中国政府创新的一种常态。

中国政法大学的陈红太教授在会议中指出,中国政府创新的出路不应是“走向论”,而应是“融合论”,即管制与服务的兼容、民本与民主相结合。北京大学的李景鹏教授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解决政府与群众利益表达的关系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复杂。此种情况下,政府已无法再包办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所以应该下大力气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提供各种通畅而有效的渠道。人民群众在表达利益上的这种转变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的倪星教授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矛盾突出的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这需要我们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中政府的管理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公共政策、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通过培育政治***的企业家精神,重视知识精英的作用,扩大公民参与,适当引入政府间竞争,充分发掘既有的政治资源,创建学习型政府等方面来全面提升中国政府管理创新能力。

南开大学的张志红博士在讨论中说,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滞碍因素的复杂化,是目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客观现实。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有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而且要有克服和处理各种复杂政治问题的能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更是直接打破了政府间纵向关系中既有的政治平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立足中国的具体实际。他认为,突出大型城市在政府间关系运行中的政治平衡功能,首先要加快直辖市发展,促进省际平衡发展;其次要增加大都市设置,促进城市间协调发展;最后要建设不同类型的中心城市,推动省内地区间均衡发展。

四川大学的姜晓萍教授从政府流程再造的角度对当代行政改革、提升政府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她认为,应以流程再造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区隔或有效整合,推动组织再造;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公众满意度;推动公共服务的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培育政府及其官员的公共服务理念,调整政府机关和公务员的服务行为,旨在强化服务意识,建设便民、高效的政府。吉林大学的彭向刚教授认为,在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下,政府既要利用国有资本和国家投入,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服务,中国止回阀网又要利用政府必要的权威和力量,努力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增进社会福利,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朱春奎等,以上海市宝山区处级领导干部为研究对象,对公务员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包括公共服务、业务流程、财务责任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国家公务员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框架,从中提取了绩效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执行能力、监控能力、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战略管理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财务控制能力等11个胜任力因子。

中共中央党校的井敏博士则认为,在中国构建服务型的政府要处理好三组关系,即管制与服务的关系、官与民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王德高教授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因此,政府应广泛采用竞争机制和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要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要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行政工作所负有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地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许淑萍研究员在论文中则强调,“以民为本”是政府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公共服务是政府管理的核心职能,道德行政是政府管理的根本价值追求,网络行政应是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式,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效能的基本评价体系。

三、加强法制建设与政府行政法制化

关于加强法制建设与政府行政法制化问题,武汉大学的王德高教授的看法是,我国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因此建立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仍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恰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完善,依法行政也是一句空话。

吉林大学的彭向刚教授则认为,政府行为具有法律效力,但这并不等于政府行为都是合法的。法律不仅是一种对政府权力的规定,同时也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约束,以防止政府滥用权力。政府行为主要是行政行为,那么依法行政就成为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化、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的刚性化和价值标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协调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实行合理的社会再分配,就必须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法从根本上讲就是调整利益关系的规范体系。依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政府协调的权威性、合理性和稳定性。欲建设法治政府,一要完善行政法律制度;二要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三要加强行政机关执法建设,健全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四要健全监督机制,五要严格追究执法责任。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兼职副研究员汪波,在论文中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他认为,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进程是社会新秩序潜在需求、公共选择、立法建设、理性博弈等多重变量复合互动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阶层之间、社会成员之间逐渐衍生新的利益关系与社会关系,这种新的利益关系一旦萌芽、生长、形成潜在新秩序,就转而向公共权力提出体制变革需求,进而要求国家的法加以确认。但国家权力通过国家法对社会新秩序的确认,并非是完全按照社会需求之输入被动运作,而是涉及新旧秩序多元利益主体间理性博弈的“公共选择”过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民众—企业等政治主体在社会资源分配结构方面并不存在天然一致性,彼此之间需要就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法律制定费用、法律运作费用、制度变迁的费用、利益补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反复协商与策略博弈,从而形成制度变迁“第一时滞”与“第二时滞”。当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经过“第一时滞”与“第二时滞”完成制度变迁过程,依照新法而行政时,行政权力与社会经济新秩序内在逻辑形成调和与一致。政府、社会、法律之间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在新的层面上获得有条件的稳定均衡。无论政府体制还是法律制度(政府体制的法律刚性表达),犹如市场交换中的价格信号,是经济—社会结构中多元利益主体理性博弈的外在均衡浮标。

王邦佐教授在会议发言中强调,应该推进责任政府建设,责任政府的本质是由人民与政府间的关系决定的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责任政府可以制约权力的张性,建立法治政府。所以应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最大程度地实行政府的公开透明度。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叶富春教授在会议发言中谈到,政府创新是有范围、有界限的。政府创新是指决策方式、政治行为、政策和技术层面上的公共行为的创新。政府创新要依法创新,政府创新不能和现行的法律、制度相违背,不能违法、违宪。此外,政府创新要顾及社会的限度,成本太大就要慎重考虑。创新主体的素质、能力、动机也会影响创新的程度。创新是对现有制度的完善。创新也要建立责任体制,创新主体不能随意创新,以免公共权利被滥用,创新主体必须承担相关的结果责任。创新从宏观上讲,就是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回归宪政模式。

四、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关 于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中的政府管理创新问题,与会者则各抒己见。台湾学者田昭容认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胡锦涛“和谐社会”的内涵彼此相吻合。所以,两岸间的对话,与其驻足过去的剑拔弩张,不如迎向可创造的双赢未来。两岸能否创造双赢,这得考验两岸***及同胞们的智能,是否能跳脱过去“徘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对峙,而以“和则两利”的逻辑概念为两岸发展的方向,放弃“零和游戏”的“军事对峙”,两岸分头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实业计划”和胡锦涛的“和谐社会”的内涵为发展的方向。如此,两岸必能走上双赢的结局,缔造理想的“和谐社会”。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施雪华教授在讨论中谈到,应针对民主政治中存在的问题去改革、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公民对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的控制和监督;二是正确处理人大制度的民主和效能之间的功能关系;三是改革全国人大代表制度,实行委任代表制和专职代表制;四是完善全国人大民主程序建设,确保全国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

白刚教授在研讨会发言中说:“和谐社会是中国政府创新的最终目标。中国政府创新有二个标准,一个是生态标准;另一个是有益于生产力的发展标准”。

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加强政府科技创新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何精华教授在谈到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问题时说,营造和谐的创新生态是政府“科学有为”的价值体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政府积极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科学文化环境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极为重要。为此,一要努力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摒弃“山头主义”式的管理构架;二要在科研机构实施聘任制,建立公正、公平和透明的选聘机制;三要制定激励政策,加强和促进科技系统内部的开放,包括研究人员之间的开放、专业领域之间的开放、研究机构之间的开放、以及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开放。要营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竞争、容忍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对全社会的科学普及机制。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翼。科学普及可以带动整个民族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尊重科学、崇尚理性、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念。所以,政府要把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与科技普及密切结合起来,把科技普及作为政府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努力破除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迷信,揭去科学技术的神秘面纱,使科学技术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从神坛上走下来,走进民众、走向社会,确保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始终为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薛军、杨耀武认为,政府创新应面向自主创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针对科技资源配置的瓶颈问题,政府管理必须特别关注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要改变分散型的科技投入管理体制,建立科技投入统一规划、协调及资源配置机制。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杨雪冬博士在通过对三个案例:秘密划票间(学习型技术创新)、“廉政帐户”(应用型技术创新)、“政府上网”(适应型技术创新)工程的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治理改革与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提出了分析地方治理改革中技术创新的基本框架。他认为,在中国的地方治理改革中,地方需要获得更大创新空间。技术创新始终是实现制度变革的一个手段,建立良好的制度才是地方治理改革的根本目的。

六、政府创新的内部资源约束与外部社会环境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李玲玲认为,政府的自主性并非在引入市场经济后就消失了,而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未必一定带来社会力量的同等强大。政府以及合理的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政府成功比市场成功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要大得多。中国政府在对市场和社会进行引导和调控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实现着政府管理的创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应用法学研究中心的王积武、王玉则认为,政府改革是以适应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为目标的职能调整,由于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因此,政府改革也必然具有阶段性。地方政府在调整自身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应当首先将对地区经济状况的分析作为改革方案的前置。只有客观认识本地区的经济状态,才能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性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此,地方政府的改革在遵从中央政府方针政策的情况下,应突破形式上的一致,以保证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更具有地方特色。

中央编译局的杨雪冬博士在发言中指出,经济平等和民主具有关联性,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并不一定同步,如经济发达广东,虽然外来的投资很多,但并没有形成民主改革的内在要求。此外,有的与会者认为,创新的社会环境问题,涉及公民社会的成熟程度,媒体的参与也会推动政治民主的发展,媒体监督、公开透明都会对维护公民权利起到推动作用。

与会学者在研讨中还特别关注政府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李景鹏教授提出,应该重视中国政府创新的成果延续和扩展问题。中国政府创新应该避免“礼花现象”和“盆景现象”,即不会因为***的调整或更替而夭折。创新要一届一届延续下去,必须横向、纵向的扩展,从点到面,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他以福建省石狮市的小政府改革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也因为***的更换而变得沉寂的情况为例,告诫人们应该重视中国政府创新的成果延续和扩展问题。

在谈到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创新问题时,中山大学的马骏教授说, 19世纪后期美国政府的状况,给予目前中国政府创新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通过进行地方政府预算改革,完成政府创新的改革。他建议执政党在整个预算的一开始就应介入管理,以实现预算的理性化。台湾学者王蕴峤对此观点提出了疑义,他认为,执政党是否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介入或实现预算的理性化或是合理化,还是个问题。因为政党不是一个专业性的政府机器。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论文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论文如下: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其对于我国企业的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文章从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科学发展观引领食品企业管理创新途径、顺应时代发展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3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指导性意义,以期为企业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也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管理的主体放在人身上,要顾及人员知识、技术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需求,培养人员的能力,力求管理效率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将人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力求满足员工发展的各种需求,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发展趋势的高效率、人性化的管理理论。 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是生存发展的动力。

在现代日新月异的科技的发展潮流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满足人的自我实现、尊重需要、社会需要等多方面的需要,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贯彻好企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尽可能肯定人的一些创造性想法,让人员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设立一种科学并且行之有效的选拔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转化成企业生存发展乃至竞争的源动力。

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现如今的经济发展潮流中,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资源。知识更新的落后也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降低,这势必会大大的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必须率先引进国际上领先的知识技术,培养和尊重知识型员工,利用知识指导行动,才能避免落后被动的局面。?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化,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环境,从而在市

场竞争中,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一是加快政府投资体制改

革.明确界定政府投资的职责和范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政府投资加快从竞争领域退出,转为主要用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经济社

会发展薄弱环节.创新政府投资运作机制,积极推广"代建制"等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政府投资利用效率.二是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行政审批和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转为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一律不再审批,政府仅从外部性、公共性、合规性方面对企业投资

项目予以核准或备案,履行好对重大项目规划协调、发布行业信息等服务职能.

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只有理性、合格的市场主体,才能有降低成本、追求技术进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基本载体.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引入国内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动国有资本

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经济要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深化铁路、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特许经营模式.加快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

度试点,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体现政府的所有者权益.破除体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有效的科技体制将为科技进步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体制保障.

要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统筹不同所有制单位的科研投入,改变长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部门壁垒问题,支持教育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教育事业真正面向世

界、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支撑计划,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

室、国家工程中心,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和支持创新要

素向企业集聚.要创新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入机制,扩大创业风险投资试点范围,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环保,构建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

件.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取消垄断行业产品的行政定价机制,相应建立与完善价格调整听证

制度.建立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着力推进建筑节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增强节能能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

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继续做好"三河三湖"和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

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报告、审计和能效标识工作,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发展清洁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建立节能减排市场化运作机制,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实现治污成本内部化.

五、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与政策环境.优化财税等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

度,加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改革,完善地方税制,逐步

建立财力向基层倾斜的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引导地方政府由过于重视发展工业项目向重视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转变.继续运用出口退税和

关税政策限制"两高一资"和相关资源性产品出口,推进资源税、燃油税改革,加快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研究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方案,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供良好税收环境.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完善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化运作的商业银行,切实

提高银行自身经营效率,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内容和重大意义(800字左右)

意义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六)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建设? 论述题

一、系统总结全国人民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社会发展无止境,科学发展亦无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也必将是一个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和没有止境的运动系统。科学发展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系统论发展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了实践性、规律性、发展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

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全国人民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了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大理论创新成果,发展成目前系统化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也可概称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兴国十观”。在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殊时期,一定要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全部要义。

一要深入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协同观,二要深入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唯物哲学观,三要深入实践民主民生民权民享的人本观,四要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要深入实践科学民主依法永保先进性的执政观,六要深入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统筹观,七要深入实践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观,八要深入实践建设生态文明自然辩证观,九要深入实践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观,十要深入实践建设和谐世界的安全观,把长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引入新阶段。

二、认真探索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具体向度,全面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 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面向未来,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进一步健全完善各个层面的长效机制。

要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感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大党章,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方面。

要以整风的方式总结学习实践成果,落实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措施、基层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理论普及和典型宣传的做法经验,进一步营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舆论环境,促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坚强的保障。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好了,今天关于“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经济管理”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经济管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