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的解释 最好有例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是什么)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说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不畏艰难 目标高远.领悟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是什么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的解释 最好有例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是什么)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的解释 最好有例子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说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不畏艰难 目标高远.领悟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坚定不移 孜孜以求.追求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千锤百炼 终成正果.贯通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把读书分成了三个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段话,我很早就知道了,可真正的理解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

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自宋朝晏殊的《蝶恋花》,全文如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描写的是凄苦的相思。我的理解是,这段话讲的是领悟。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成就功名,第一个境界是领悟,不能领悟的话,书读了也白读,事情做得再多也是白费周章。中国人很喜欢把事情玄化,领悟就是其中之一。玄化到极致的,印象中,禅宗也许可以算是一个了。禅宗有名言:禅是不能拿来讲的,禅宗是不立文字的。可不能讲没有记载的禅怎么传下去呢?靠的就是领悟。光看这个表述就挺玄的吧。不管怎么说,我在这里也要不负责任一把了,关于这个第一层次靠自己领悟去吧。第二层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语自宋朝柳永的《凤栖梧》,全文如下: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层讲的是追求,为了她搞得自己人渐消瘦亦不后悔。王国维提到的这句,指得原本是描写相思之苦的,但在王先生看来,对于恋人的苦苦追求之情,倘用在成就事业,做学问上亦无不可。这里的"消得"可做值得讲。也就是这个消得,是全句最耐人咀嚼的一词。我的理解是,这个第二阶段是追求阶段。光有天资能够领悟,还只是停留在很浅的表面上,须得以静下心来孜孜以求,没有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是不足以成就事业,读书做学问的。追求到比较狠的一个境界,估计也就是词作者所描写的"衣带渐宽"吧,衣带渐宽还只能算是表象,要真正做到不悔,不是为了很重要的事情的话,估计"消得"这个境界还是很难体会到。

三层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自宋朝辛弃元夕》,全文如下: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词的题目是元夕,讲的是元宵节的故事。本篇为稼轩词中为数不多的婉约风格的词作之一。作者笔下的那人,不慕繁华,自甘寂寞,与世人的情趣大异,是一个富于象征意义的形象。作者对于"她"的追求,寄托了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不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第三层次,我的理解是融会贯通阶段。古人喜欢讲"厚积而薄发",没有一定层次的知识积累,是无法创造出蓦然回首,惊觉那人的境界的以上的三个阶段,从最初的领悟到追求直至融会贯通,在我看来是对做学问最好的概括了。

一个人的生命也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活得完整。我们的生命应该从简单开始,进入复杂,然后再回归到更高层次的简单。童年时期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父母帮我们遮挡外界的风雨,因此再清贫的生活也显得温馨,生命充满了童真和欢乐,心灵充满着探索世界的渴望,生命中没有任何争权夺利的阴影;后来我们进入了复杂的社会,生命和思想一下子无所适从,变得无助而困惑。社会的黑暗使我们心寒,生存的竞争使我们计较,利益的争夺使我们阴险,别人的伤害使我们恶毒。童年的欢乐变成了童话,生命之路越走越窄。很多人在这一层次再也没法自拔,灵魂越来越平庸,心灵越来越封闭,对金钱和权力的贪欲使大多数人丧失了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能力。一个人最终是否能够获得幸福,要看这个人能否走出第二层次进入第三层次,那就是回归简单的生活。此时的简单已经不再是童年时的简单,而是经历人生风雨之后的豁然开朗“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心,像一面镜子照射到街市沟渠里的污秽,却同时也印着天光云影,丽日和风!世界的光明和黑暗,人心里的罪恶与圣洁,一体显露,并无差等。陶渊明就留下这样一个世界给我们,使我们体味不尽。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陶渊明,他的心。神出古意,淡不可收“。这心襟,简淡,玄远。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种“世外有远致“的力量,扩而大之,可以使人超然于死生祸福之外,发挥出一种来自于内心的那种镇定自信的大无畏的精神来的!

"...以简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渣,独存孤迥".人生之最高境界即"华贵而简".眼前繁华,只是一种表象,而最华贵却是午夜之星空,因为此时最为清空高洁,"皎皎空中孤月轮".更因为它灿烂之中而井然有序也.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此乃宇宙之生命中之最高境界也!

东晋陶渊明从他的庭院悠然窥见大宇宙的生气与节奏而证悟到忘言之境。又于无限中回归。所谓“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生命的华美,就像一段欢愉生活嵌在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的解释 最好有例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是什么)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是什么”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