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航的主要工作业绩:(至今还记忆犹新的五部电视剧,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1982年在电视连续剧《赤橙黄绿青蓝紫》任制片主任,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全国首届电视剧评选“优秀电视剧一等奖”。1983年在电视单本剧《新岸》任制片主任,该...
对于1990年什么电视连续剧在央视播出 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刘晓航的主要工作业绩:
1982年在电视连续剧《赤橙黄绿青蓝紫》任制片主任,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全国首届电视剧评选“优秀电视剧一等奖”。1983年在电视单本剧《新岸》任制片主任,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首届电视剧“飞天奖”单本剧一等奖。1984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短剧《典型事例》、《哦!在路上》中任制片主任兼副导演,该剧荣获“飞天奖”,短剧一等奖。1985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耕夫》(荣获“华北五省市优秀剧目奖”)中任副导演。1986年应广东省政府的邀请编导了《大鹏腾飞的西翼》、《广东省政府招待所旧楼爆破拆除工程纪实》、《海湾工程的开拓者》、《四化建设的一只生力军》四部大型专题报道片和科技资料片,受到纪录片界的好评和广东省政府的嘉奖。1988年在中国与巴基斯坦合拍的电视连续剧《希望之路》中任中方导演。1989年编导了10集微型系列电视剧《水珠映出的世界》,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荣获中央电视台“ CCTV杯”奖。1990年在电视剧《母女情》、喜剧单剧本《远在天边》中任合作制片主任、编导,该片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本年度剧中心“优秀剧目奖”。1991年任制片人,并合作导演了10集系列电视短剧《田野的风》,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该年度剧中心优秀剧目奖,其中《红小豆,绿小豆》荣获“飞天奖”短剧二等奖,《喜盆》在中国电视剧展播,获“优秀剧目奖”。《田野的风》产生了中国第一个制片人1993年在56集系列短剧《庄户人家》中任制片人兼总导演,其中部分短剧荣获“飞天奖”、中央电视台“ CCTV杯”奖。1994年在电视连续剧《凤凰琴》中任剧目策划,该剧获“飞天奖”一等奖,在《黑槐树》中任剧目策划,该剧获“飞天奖”二等奖。1995年在8集电视连续剧《“九一八”大案纪实》中任制片人,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金盾奖”。1996年在8集电视连续剧《山里的娘们》中任制片人兼合作导演,该剧在中央一套播出并荣获中央电视台“ CCTV杯”优秀电视剧奖。1997年在单剧本《金豌豆》中任制片人,该剧荣获“飞天奖”单剧本一等奖。1998年在18集电视连续剧《傍海人家》中任制片人,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1999年在18集电视连续剧《女子特警队》中任制片人,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在20集电视剧《黄沙下面是沃土》中任制片人,该片在央视一套播出。2002年在16集电视连续剧《当关》中任执行制片人,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二等奖、“五个一工程奖”。2004年在20集电视连续剧《热带风暴》中任制片人,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视剧奖。2006年任总制片人,为北京台录制了系列贺岁片电视剧《相聚在北京》。2007年任总导演,为北京台录制了迎奥运系列贺岁电视剧《追梦2008》。2008年任制片人,20集电视续剧《一路格桑花》2011年筹备拍摄中国古典十大戏剧和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共100集,由同名小说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撤退》,30集电视剧《罗曼蒂克的海南岛》。刘晓航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资深制片人,从80年代初从事电视剧的导演和制片管理工作至今已有26年的工作经历,他所拍摄的不同风格的电视剧目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特别是他曾主持拍摄的纪实性电视连续剧《“九一八”大案纪实》奠定了我国纪实性电视剧创作的里程碑,在电视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本人也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员”的光荣称号,为我国电视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我们真诚地推荐他为本届全国十佳电视制片人。
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副局长
刘晓航:男,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副局长。河北望都人,1954年出生,1975年从部队复员后到北京化工机
械厂工作,197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82年到中宣部工作至今。长期从事农村宣传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曾参与多个重要文件的起草。
求央视90年代播出的日剧
《通往婚纱之路》反町隆史的,很温馨的感觉,很好看。
《本家的媳妇》徐若瑄的日剧,剧中他的老公好帅的,里面还有酒井法子。
《美丽人生》木村和常盘贵子的。
已经不能确定是否是在央视播过的,但是确实是90年代电视上看的。
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简史?
在中国电视诞生的47年后,娱乐节目走向了癫狂。 90年代 1990年3月14日,一档叫做《文艺天地》的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后来,它改名叫做《综艺大观》。《综艺大观》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作是日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 《综艺大观》同《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开播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收视率在全国综艺节目中长期稳居第一,平均收视率18%,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2亿。紧接着,《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衍生栏目相继出现,并且均得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春节联欢晚会》与《综艺大观》等晚会节目的成功,得益于文艺演出与电视媒体的结合。在文化事业发展尚显欠缺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民众进剧场观看文艺演出的机会很少,而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则相对较高,广大电视观众处于一种文化饥渴的状态。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将最优秀的文艺演出集中在荧屏中,利用最少的演出资源,覆盖了最广泛的观众群体,让观众足不出户却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 《综艺大观》等栏目的发展造成了三个直接结果。第一,观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第二,节目创作被过度开发,创作优秀节目越来越难;第三,创作队伍、演出队伍越来越急功近利。而正是这三个结果成为《综艺大观》迅速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与《综艺大观》同时,中央电视台还有另外一档节目,叫做《正大综艺》。《正大综艺》从来没有占据过中央一套的黄金时间,收视效果与社会反响也一直不温不火。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节目中居然存在着日后成为《综艺大观》掘墓人的重要元素。 当中国电视走到第40个年头,1998年,《综艺大观》开始呈现疲态,《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承受一浪高过一浪的批评之声。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1000平米演播室的启用,没有给春晚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 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词:电视湘军。电视湘军的崛起,是因为一个电视台,叫湖南经视;是因为一部电视剧,叫《还珠格格》;也是因为一个综艺栏目,叫《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开播于1997年7月11日。湖南卫视的这一栏目几乎颠覆了人们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概念,综艺原来不一定非得是晚会,演员原来不一定非得唱歌、演戏,主持人原来不一定非得稳重端庄,游戏原来不一定非得在私下。 这一明星参与的游戏节目让观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开播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奠定了日后湖南卫视“快乐中国”口号的基础。 《快乐大本营》的成功,迅速引起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的克隆、复制。《欢乐总动员》等跟风的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时,人们回过头来看央视的《正大综艺》,发现,这种明星参与游戏的形式,在《正大综艺》中早已出现。但遗憾的是,这些游戏只是点缀,并没有被充分重视。 游戏中变回普通人的明星,以及观众在节目中的深度参与,成为《快乐大本营》的两大制胜法宝。当观众厌倦了晚会,并且晚会质量不断下降的时候,《快乐大本营》让观众再一次提起了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兴趣。 与此同时,《综艺大观》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收视率开始下滑,社会影响力也大不如前。1999年,在停播数月后,《综艺大观》进行了一次大的改版,重新出现在了央视一套的周末黄金时间。 同样是在1999年,同样是中央电视台,12月16号,改版后的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了引进自欧洲的益智类综艺节目《幸运52》。不久之后,同为益智类综艺节目的《开心辞典》开播。从此,中央二套开启了中国娱乐综艺节目的一个新时代。 此时,很多人发现,《幸运52》、《开心辞典》这种答题的形式,同样是《正大综艺》中的主要元素。但《正大综艺》在答题的过程中少了两样东西:平民参与和物质奖励。而这两点,恰恰是《幸运52》、《开心辞典》广受欢迎的关键所在。 也是在1999年,由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制作出品的《中国娱乐报道》开始在全国多家地方电视台播出。娱乐新闻正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千年后 《中国娱乐报道》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档栏目。它的开播直接导致从电视,到报纸,再到网站,各个媒体都开出了专门的娱乐版面。“娱乐新闻”这个名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后,“娱乐记者”、“娱记”、“娱乐节目”等一系列相关名词纷纷出现。 另一方面,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第一次在荧屏上掀起如此大的波澜,民营公司开始得到从学界、业界到观众的注意。 2000年,曾经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更名为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而因其民营属性,曾经的《中国娱乐报道》也被要求更名为《娱乐现场》。 光线传媒之后,欢乐传媒等民营电视制作机构进入人们的视线,而他们大多数也都是同光线传媒一样,以娱乐节目为主要经营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民营公司的一种无奈选择。这些公司的民营属性注定其无法接触到新闻的制作、播出,体育资源的高垄断性也使其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它们只能在娱乐节目,这一环境相对宽松的领域施展拳脚。即使是发展到今天,民营传媒机构的经营范围也只是限于娱乐、影视、生活等领域,无法做出进一步的扩展。 时光走进了21世纪。中国电视又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网络,逐渐成为渗透进国人生活的第四媒体;手机,也逐渐显现出成为下一媒体形式的端倪。有别于传统媒体,人们把网络与手机称作“新媒体”。 新媒体给了电视巨大的冲击。在这里,人们可以浏览来自全球的新闻,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人们可以轻松地发布自己掌握的信息,人们可以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舞台。于是,年轻人迅速拥入了新媒体的怀抱。 作为传统媒体,电视开始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新媒体融合,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电视工作者的共识。但是该怎样融合?这成为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2003年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推出了一个叫做《超级男声》的节目。这只是一个歌唱比赛,从形式来看,它跟中央电视台举办多届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在这个节目中,决定选手去留的不是专业评委,而是观众通过短信投票产生的票数。 《超级男声》借鉴自成功的美国综艺节目《美国偶像》,是在普通人中选拔演唱明星的比赛。它在电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吸收了新媒体的经验,放低门槛,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而每一个普通人又可以自由地表达对于歌手的看法,进而决定每一位选手的去留。 这一新颖的节目形式得到了湖南省内观众的青睐。接着,2004年,与《超级男声》形式一致的《超级女声》出现在了湖南卫视的荧屏上,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登场,其火爆程度让许多电视人瞠目结舌。于是,我们看到了本片开头的一幕。 同《快乐大本营》、《幸运52》、《开心辞典》一样,当《超级女声》成功之后,抄袭、复制的节目大量出现。2006年,在全国播出的大大小小的选秀节目达一百余家。选秀节目迅速进入一个短兵相接的胶着状态。各个节目纷纷拿出各种招式进行炒作,最终,2007年8月10号晚上,在重庆卫视的荧屏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 这个叫做《第一次心动》的选秀节目很快成为观众声讨的对象。在电视荧屏的另一端,混乱的场面也引起了广电总局的注意。8月15号,广电总局下发通报,称《第一次心动》“格调低下”,责令停播。 同年9月21日,广电总局再次下发通知,规定从当年10月1日起,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禁止播出选秀节目,并且不能直播、不能由观众投票。电视选秀节目急速走向没落。 2008年,被中国人称作奥运年。奥运会的到来让一切娱乐综艺节目黯淡无光。中国的娱乐综艺节目在喧嚣之后归于了平静。 尽管如此,每当周末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各电视台大同小异的娱乐节目。它们依然是各电视台自办栏目的支柱,是除电视剧外吸引广告的主要节目样式。娱乐节目是各家电视台最值钱的品牌,是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样式。优秀的娱乐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成为各电视台争抢的香饽饽。 (作者:刘学哲,本文为《电视写作研究》课程的作业,原为十一集电视理论文献片《电视·行路难》第一集《娱乐综艺——金樽清酒斗十千》的解说词,略作删改。)
至今还记忆犹新的五部电视剧,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封神榜, 1990年播出的,早已经成为经典之作,毛阿敏和谭咏麟合唱主题曲《神的传说》" 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 一个神话就是泪珠一颗 ......"在当时也是很流行的。傅艺伟演的苏妲己,非常的漂亮,同时妖媚味也十足。
新白娘子传奇1993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白娘子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主题曲《千年等一回》背景音乐节奏感十足,这首歌我们是一路从磁带听到了网络mp3,经典不衰。
剧中的许仙也是个三好男人,对白娘子很是体贴。白娘子白素贞虽然是千年蛇妖,但是心地善良,对观音菩萨也是很敬重,白娘子帮助许仙打理家里,还帮助许仙济世救人,堪称当时的贤妻良母。许仙被法海这个不懂爱的老和尚,关进雷峰塔后,白娘子救夫心切,这才有了水漫金山。最后白娘子为了赎罪,也进了雷峰塔。
许仙自己在雷峰塔前哭诉......
最后许仙之子许仕林高中状元,许仕林乃是“文曲星”下凡。奉旨回家乡镇江探亲,而后又转往西湖祭拜雷峰塔前。孝行感动上天,白娘子终于重见天日,脱离雷峰塔,与许仙和儿子一家团圆。
许仕林与表妹李碧莲结为夫妻。而白素贞、小青、法海及许仙四人也冰释前嫌,恩怨已解,四个人功德圆满,一同升到天界做了神仙,白娘子和许仙也算是苦尽甘来。
剧中白娘子白素贞由赵雅芝饰演,把白娘子演的惟妙惟肖,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仙气,透着脱俗。
当年93年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感觉很激动,从来没有看过电视剧里有带唱的,说不到几句,就开始唱了。而且唱的很好听,当时看了感觉很新鲜的,比较经典的几段唱词有: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 ,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成人,一心向道无杂念,皈依三宝弃红尘 ,望求菩萨来点化,渡我素贞出凡尘,嗨呀嗨嗨呦,嗨呀嗨嗨呦,渡一渡我素贞呀出凡尘,嗨呀嗨嗨呦,嗨呀嗨嗨呦,渡一渡我素贞呀出凡尘”。
“慈悲心肠白素贞,刀下留人收小青 ,二人结拜成姐妹,仇王府内把身存,神通广大兴府第,法力无边造园林 ,废园旧屋变新貌,犹如枯木又逢春,嗨呀嗨嗨呦,嗨呀嗨嗨呦,犹如犹如枯木呀又逢春”。
如果西游记中孙悟空打妖怪的时候也唱上几句,不知道会是什么感觉。
还有1998年播出的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曲刘欢唱的《好汉歌》,也非常好听。“大河向东流,天上星星参北斗.......说走咱就走啊,风风火火闯九州”,非常大气的一首歌。
水浒传电视剧虽然大都是男人的戏,但是男人间的感情也是很感人的,李逵憨厚耿直,在宋江跟前总是哥哥长哥哥短的,拿宋江当亲哥哥。后来梁山好汉被招安后,赐毒酒的时候,宋江死了,李逵把整壶的御赐毒酒拿过来,并说“铁牛把这些都喝了,好死得快些,赶上哥哥”。李逵的死,是很让人心疼的,他对自己的老母也很孝顺。
李雪健老师演的宋江也很传神,在忠义堂正与宿太尉谈论招安事宜的时候,被卧床的林冲听见了,非常气愤。宋江知道后内心深感愧疚。不过没按常理去演,而是一下子扑到在林冲床前,瞬间就像没了骨头,全身瘫软在地,身边的卢俊义吴用等兄弟赶忙扶着,宋江已然说不出话,拼命说话,却只有朝着林冲,喉头上下涌动,嘴唇嗫嚅,只能感觉到他的气息,而听不到他的声音“兄……弟……”最后他嗫嚅出几个有气无力、虚弱之极的字:“林……冲……兄……弟……”,深深的愧疚已然把他击垮,埋头低声哭泣,然后拱手作揖“兄……弟……”,李雪健演的很投入,令人为之动情。
还有景阳冈打虎英雄武松,一身武艺,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个臂膀,后班师回朝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后在六合寺出家,活到八十岁,得以善终。 鲁智深,听潮音坐化而去。
对于招安这件事,宋江一方面是为了光耀门庭,另外老是占山也不是办法,也是为兄弟们找个出路。可是没成想,朝廷落井下石,兔死狗烹,竟赐给宋江和众好汉们毒酒。最后大多都死的很惨。
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单八将,个个都是好男儿。
还有就是红楼梦,1987年央视播出的。贾宝玉是个超级葱花,在一大群女人身边。
大观园的生活表面上看上去十分平静,姐妹们成天吟诗作画,猜谜逗趣、实际上危机四伏:丫鬟金钏不堪羞辱跳井自尽;贾宝玉不愿意作仕途文章,遭到父亲贾政的责罚;王熙凤遭人嫉恨重病缠身;尤二姐被逼无奈吞金自杀。邢、王二夫人后又听信谗言,将大观园大肆抄检一番,从此群芳流散,大观园一片萧条,宝玉不免时时幽叹伤感。
最后贾家终因官场争斗被政敌击败,贾府被抄,王熙凤、贾宝玉等人下狱。贾母在打击中去世,从此贾家全面败落,顷刻间大厦倾倒,显赫一时的一个大家族就这样衰败了。
西游记电视剧就不用说了,八几年就早已经家喻户晓,到现在在四大名著拍成的电视剧中,估计播放量是最多的。
《水浒传》的演员阵容还是蛮不错的,李雪健、魏宗万、何晴、丁海峰、赵小锐、臧金生、翟乃社。
有人曾说过,《水浒传》要是早拍几年或者十几年,也会像西游记和红楼梦那样火的。
这些经典电视剧伴随我们走过这么多年,是很值得重温且回忆的。
中国电视剧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初创时期 1、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是中国第一座电视台。这一年世界上已有67个国家开播了电视。[2]
2、1958年6月15日,《一口菜饼子》,是中国第一部电视剧。北京电视台以黑白电视在演播室以直播方式播出。由于当时全国电视机的拥有数量不过数百台,因此其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中国电视初创阶段8年(1958-1965),所有播出的电视剧均采取黑白图像的直播方式,8年中,北京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90部;从全国范围看,8年中,共生产直播电视剧200部左右。在初创阶段,直播电视剧没有太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当时电视剧所起的主要是宣传教育之类的“喉舌”作用,艺术特色不够明显,电视剧的定位不明确,制与播的“同时性”等,这些都成了妨碍电视剧艺术进步的因素。
停滞时期
1、1966年,电视录像设备在北京台开始使用。
2、1967年,北京台用录像设备摄制的黑白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成了中国电视史上唯一的一部录制的黑白电视剧。
3、1973年4月,彩色电视试验也成为技术发展的重点,北京台正式开始彩色电视的试播。虽然在之后的几年内全国只播出了《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和《神圣的职责》两部戏,但从技术上推动了电视剧艺术的发展。
“文革”的浩劫使原本起步较晚的中国电视业,又错过了十年宝贵的发展时间。这一阶段因社会政治文化的大变动,“八个样板戏”独占全国舞台,包括电视剧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没有得到发展,电视剧生产陷入了停滞。
复苏时期
1、1978年5月,以播出的《三家亲》为起点,这是新时期录制的第一部彩色电视剧,也是电视单本剧时代的开始,成为中国电视剧复苏的标志之一。
2、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CCTV。
3、1980年,全国优秀电视剧评选活动创办于1980年,从1981年4月开始进行评奖,此后每年一次,从第三届(1983年)起定名为“飞天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是中国电视剧最高“政府奖”。1992年改为现名“中国电视剧飞天奖”。2005年,改为两年一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由中国广播**电视部主办,为电视类的“政府奖”,是对上一年(或两年度)电视剧思想艺术成就的一次检阅和评判。
4、198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王扶林导演,这部连续剧共有9集,只有约2000个镜头,100多个场景。
5、1985年,北京电视制片厂摄制的28集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成为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典范之作,获第六届“飞天奖”长篇特等奖。
6、1986年,央视版《西游记》由杨洁导演,六小龄童、迟重瑞、徐少华、汪粤、马德华、闫怀礼主演。该剧一经播出,获得了极高评价,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
7、1987年,王扶林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制造了中国电视剧史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名著改编剧从此一发不可收。获第七届“飞天奖”连续剧特别奖。
8、1990年,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是我国第一部以基地化生产的室内剧,对“室内剧”这种样式和创作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渴望》之后,中国荧屏上相继出现了《编辑部的故事》、《皇城根儿》、《爱你没商量》、《过把瘾》等一系列大型室内剧。
9、1991年,由广州电视台推出的十集电视连续剧《外来妹》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艾芜的《南行记》是他全部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品。而王志文通过这部剧也崭露头角,在93年的《过把瘾》使他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南行记》和《围城》,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在自觉吸收文学营养上所达到的较高水平。《戏说乾隆》用“戏说”的方式去讲述历史,给电视剧的创作带来一种新的思路。并首开两岸三地的戏说先河,后来大陆港台效仿这种。后续相继出现了《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金枝欲孽》等作品。
商业化、产业化阶段
1、1992年,导演尤小刚在北京投拍了100集《京都纪事》,在国产电视剧史上,它首开商业运作的模式,以贴片广告等形式赚足了1200万元。此后,许多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各种资本进入电视剧领域,电视剧的商业化、产业化进程开始。
2、1993年,中国第一部“移民题材”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引起轰动,它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热潮”的写照。国内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诞生,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搭起来的室内布景、不时传出来的笑声,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收视体验。
3、1994年,王扶林导演的《三国演义》延续了《红楼梦》开创的名著改编为电视剧的优异品质。创下了46.7%的收视率记录。
4、1995年,《苍天在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不同于《渴望》等家庭伦理剧的市井气息,是反腐电视剧的第一声怒吼。《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黑洞》《黑冰》等反腐和涉案题材结合的电视剧,也都在观众中产生过较大影响。
5、1998年,孙树培导演的《还珠格格》第一部,可称得上是风靡一时。《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因贴近平凡老百姓的生活实际而博得观众的喜爱。《将爱情进行到底》中国大陆第一部青春偶像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部。《永不瞑目》中国第一部缉毒题材的电视剧。
6、1999年,《雍正王朝》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雄浑的气魄为人们所喜爱。《牵手》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婚外恋题材的电视剧。曾被誉为“中国荧屏的《克莱默夫妇》”。
7、1999年5月,中央电视台将第八套节目改为电视剧频道。这是中国国家电视台第一个以播放电视剧为主的专业频道。
2000年的《永不瞑目》《铁齿铜牙纪晓岚Ⅰ》,2001年的《大宅门》《康熙王朝》,2002年的《天下粮仓》《激情燃烧的岁月》,2003年的《孝庄秘史》《大染坊》,2004年的《中国式离婚》《历史的天空》《汉武大帝》,2005年的《家有儿女》,2006年的《武林外传》《亮剑》《金婚》《乔家大院》《乡村爱情Ⅰ》,2007年《士兵突击》《恰同学少年》,2008年的《闯关东》,2009年的《潜伏》《蜗居》,2010年的《媳妇的美好时代》《老大的幸福》,2011年的《美人心计》《青盲》《蚁族的奋斗》《北京爱情故事》,2012年的《火蓝刀锋》《微博达人》《箭在弦上》等等一系列的优秀作品的出现,证明了我国电视剧事业的发展迅速,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好了,今天关于“1990年什么电视连续剧在央视播出 ”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1990年什么电视连续剧在央视播出 ”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