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共划分为多少度?( )(地震的大小可以用什么和什么两种方式来衡量)

答案:C衡量地震的大小有两把尺子:震级和烈度。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烈度是指地震在不同地点造成破坏的程度,分为12级,用罗马数字表示(Ⅰ...

对于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尺子是什么的话题,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建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共划分为多少度?( )(地震的大小可以用什么和什么两种方式来衡量)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共划分为多少度?( )

答案:C

衡量地震的大小有两把尺子:震级和烈度。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烈度是指地震在不同地点造成破坏的程度,分为12级,用罗马数字表示(Ⅰ~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一般讲,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就越大,烈度也越高。

什么是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3级以下为微震,4。7至6。9为中强震,7级以上是强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我国将烈度划分为12级,达到6度便会产生破坏,此次江西九江地区地震的烈度就达到8-9度。

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

衡量地震大小的两把尺子(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地震震级:描述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基本参数。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

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

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

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

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地震的大小可以用什么和什么两种方式来衡量

震级和烈度!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1、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2、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什么是震级?什么是烈度?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度量,反映不同地震释放能量的差异,是通过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运动的振动幅度来测定的。

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只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坏大;反之烈度低,破坏小。

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有

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根据震中距的不同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烈度与震级不同。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

打个比方,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的功率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Ⅺ度;受唐山地震影响,天津市区烈度为Ⅷ度,北京市多数地区烈度为Ⅵ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烈度就更低了。

地震成因:

1、陷落地震

形成原因:当上层地壳压力过重时,地下的巨大石灰岩洞突然塌陷,发生地震。它履次数少,影响范围不大。

2、火山地震

形成原因:火山爆发时,熔岩冲击地壳,发生爆炸,使大地震动。影响范围不大,次数也不多。

3、构造地震

形成原因: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等引起地层断裂和错动,使地壳发生升降变化。巨大的能量一经释放,被激发出来的地震波,就四散传播开去,到地面时,引起强烈地震。这是次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地震。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共划分为多少度?( )(地震的大小可以用什么和什么两种方式来衡量)

好了,今天关于“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尺子是什么”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尺子是什么”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