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的密度是多少?(食用油的密度)
油的密度:难挥发油一般在0.89g/cm^3~0.93g/cm^3之间,如常温下食用油大致在0.92g/cm^3~0.93g/cm^3;易挥发油密度多在0.73...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揭开“油的密度”的神秘面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油的密度是多少?
油的密度:
难挥发油一般在0.89g/cm^3~0.93g/cm^3之间,如常温下食用油大致在0.92g/cm^3~0.93g/cm^3;易挥发油密度多在0.73~0.85g/cm^3之间,如90#汽油20度的密度0.739g/cm^3。
盐水密度:
1.03×10^3 kg/m3 (生理盐水)
盐水,常指海水或普通盐(NaCl)溶液。通常情况下海水中溶解的盐含量为35000mg/L(3.5%),其中包括20000mg/L的氯化物,主要是普通盐类,另外也存在其他种盐水,其中一些含溶解盐300000mg/L。
扩展资料:
1、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其单位为g/cm3或kg/m3。由于油品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而密度则随之变小。所以,密度还应标明温度。例如,油品在温度为t时的密度用ρt来表示。
2、标准密度: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为其标准密度,表示为ρ0。
3、相对密度:物质的相对密度是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其量纲为1。
因为水在4时的密度等于1.0000 g/cm3,所以通常以4℃水为基准,将温度为t的油品密度对4℃时的水的密度之比称为相对密度。常用? 来表示,它在数值上等于油品在温度为t时的密度。我国常用 表示相对密度。
4、液体油品相对密度与温度关系
当温度升高时,油品的体积就会膨胀,这就导致其密度和相对密度减小。当温度变化不大时,油品的体积膨胀系数γ只随油品相对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其范围为认。0.0006~0.0010℃-1当温度在0~50℃范围内时,不同温度下的相对密度可按下式换算:
参考资料:
百度百度词条--石油密度
百度百科词条--原油密度
食用油的密度
食用油的密度如下:
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密度不同,在理想状态下,花生油的密度为0.914kg/L-0.917kg/L,大豆油的密度为0.915kg/L-0.9375kg/L,玉米油的密度为0.917kg/L-0.925kg/L。
食用油,简称食油,指的是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保存时,应放置在避光、密封、低温、防水的环境中。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有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核桃油等种类。
购买食用油时要从颜色、透明度、气味三个方面辨别,一般来说,精炼程度越高,品质越好的油颜色越淡、透明度越高并且没有异味。
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但是花生油不含Omega-3脂肪酸,平时素菜吃得多的或者是平时补充Omega-3多的可以选购花生油,补充内的Omega-6脂肪酸,达到内部的黄金平衡。
玉米油中的脂肪酸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85%,比花生油还更高一些。
好了,关于“油的密度”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油的密度”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