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是什么?(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中国的全面小康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国防和国民素质等方面得到明显的发展和进步,还必须包含法治社会是否初步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成熟的...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全面小康的标准是什么”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国防和国民素质等方面得到明显的发展和进步,还必须包含法治社会是否初步建成。
完备的法律体系、成熟的法治政府、司法独立与公正得到制度的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以及国民法律素养的提升,这些因素都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扩展资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包括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等。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等;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等。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包括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
人民网-初步建成法治社会: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
全面小康是什么标准
全面小康的标准是: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什么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中国的全面小康标准)
小康: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的标准。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小康社会的标准如下: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3、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在95%以上。
4、城镇化率达到5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5、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6、大学入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量达2.8人。
全面小康不是只有经济上的小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赵辰昕解释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全面”两个字。这里的“全面”,既指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也指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还指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
全面小康,经济发展是基础。2000年底总体小康实现之时,中国人均GDP还只有800多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中低收入国家水平。而2020年,这一数字超过1万美元,中国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这些都为更高标准的小康创造了基础。但全面小康并不仅仅只有这些。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
白皮书指出,中国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更加繁荣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
好了,关于“全面小康的标准是什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全面小康的标准是什么”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