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什么是“二手、三手文献”?(举例说明一、三次文献的作用。)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

作为三次文献有哪些 话题的专家,我对这个问题集合感到非常兴奋。我会按顺序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以便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什么是“二手、三手文献”?(举例说明一、三次文献的作用。)

什么是“二手、三手文献”?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1、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

2、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3、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扩展资料:

文献的演变:

演变

今天我们所说的文献,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拓本、图谱乃至缩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等,皆属文献的范畴。

数千年来,我国先人创造出丰富而灿烂的各类文化硕果,主要是录存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图书典籍之中,这些就是古典文献。而其中与某一学科直接相关的图书资料,就是该学科的文献。

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搜集、整理、研究这些文献,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三次文献主要包括

三次文献主要包括《五经》、《十三经》和《四书五经注疏》。

1、《五经》是儒家经典的集合,由《易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组成,主要是古代先贤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思考和智慧的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十三经》包括了《五经》以及《诗经》、《书经》、《周礼》、《仪礼》、《礼器》、《春秋繁露》、《孝经》和《论语》等经典,它们也是古代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四书五经注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注解和解释,其中包括《孟子》、《大学》、《中庸》和《论语》等四书,以及《周易注疏》、《尚书注疏》、《礼记注疏》、《易传》和《春秋左传》等五经的注疏,是对儒家经典的进一步解读和理解。这些注疏的创作时间比较晚,但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朝历代的不同,对《四书五经注疏》的注释也不尽相同,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过了无数儒者和学者的不懈努力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形态。这些注疏中的思想和理论,对于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三次文献是中国古代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和智慧的结晶,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在今天继承、学习和传承。

三次文献的历史意义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和哲学思想中广泛传播,对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文化、思想、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方面的学者们,为他们提供了广泛的研究材料和范畴,为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思想留下了广泛的空间。记录了中国古代经典的核心,为非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使得中国文化得以在国际上的推广和传承。

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二次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 贾植芳, 俞元桂 - 1993 福建教育出版社(目录类)

2、中华翻译文摘 罗选民 - 2000 清华大学出版社(文摘类)

3、全国报刊索引, 第 1-6 期 上海图书馆(作者) 上海图书馆(出版), 1990 (索引类)

三级文献:

1、汉语综述 李家树, 陈远止, 谢耀基 - 1999 香港大学出版社(综述类)

2、世界经济展望 永恒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2008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出版 (进展报告类)

3、中国革命史专题述评 赖海泉(编者)- 1988 湖南人民出版社(专题评述类)

举例说明一、三次文献的作用。

答案:一次文献: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一次文献保留了创作人最初的思想和特点,为以后的文献整理提供的材料。如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三次文献的整理更加的系统,使检索者在检索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快捷。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也有研究者在以上分类基础上再加上零次文献,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二手、三手文献”?(举例说明一、三次文献的作用。)

好了,今天关于“三次文献有哪些 ”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三次文献有哪些 ”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