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清朝官吏:两广总督叶名琛何以客死印度?(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作者是谁)
叶名琛(1809年~1859年),湖北汉阳人,清朝科举体制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26岁中进士,38岁任巡抚,43岁擢总督,46岁拜相国。 我们认识他,是在中学...
谢谢大家对两广总督是谁问题集合的提问。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我期待着和大家分享我的见解和解答各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真的清朝官吏:两广总督叶名琛何以客死印度?
叶名琛(1809年~1859年),湖北汉阳人,清朝科举体制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26岁中进士,38岁任巡抚,43岁擢总督,46岁拜相国。
我们认识他,是在中学历史课本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他以昏庸形象为人所熟知。
1857年底、1858年初,英法联军攻打广州之势日益急迫,僚属“请调兵设防,不许;请招集团练,又不许”。僚属一再恳请排兵布阵,叶名琛说:“别担心,再过十五天即可平安无事。我已占卜过。”
谁知才过十四天,英法联军不仅轰开城墙进入广州城,而且将叶捕获,运往香港。
英军给了叶名琛人道主义的待遇。他被押解之时,穿上整齐的官服,带了贴身随从、厨师、剃头匠,以及粮食。
在从广州开赴香港的途中,英军军舰“无畏号”尚未驶出广州内河,随从曾指指河面,向叶使眼色,劝他跳河逃跑。他装糊涂,不理睬。
叶名琛被英法联军捕获。
1858年2月23日,“无畏号”离开香港,3月12日抵达印度加尔各答。13日搬到一个炮台(叶名之曰镇海楼)居住,不久迁往大里恩寺花园楼。
英方保持着对叶的礼遇,“预备车马,屡请游玩”。当然,鄙视“夷人”之念在叶心里根深蒂固,他不可能与他们自如交往。他做起了“宅男”:写字作画,自署曰“海上苏武”;赋诗见志,日诵《吕祖经》不辍。
一位大清相国,做了俘虏,为什么既不逃走也不自杀,而是安之若素?他是等着被释放?要知道,在总督任上兵败城破,本身就欠一死;当了“夷人”的阶下囚,还有脸活着回来?那可是奇耻大辱,比死难受多了。作为传统体制的卫道者,叶不可能不明白这一道理。
叶名琛在加尔各答向随从解释自己的心曲:“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
原来他是要跟英国国王当面理论:为什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他不认为自己是俘虏,也不是贪生怕死(“此身已置诸度外”),而是“欲始终其事”:此行身负重责大任,要向英国国王讨回公道!
然而,几个月过去,叶没有发现任何要送他到英国去的迹象。他绝望了,“日望一日,总不能到他国,淹留此处,要生何为?” 既然使命已经不可能达成,那只有一死。
等到自己所带粮食吃尽,随从请求出去购买,叶坚决拒绝,“何颜食外国之物”?英方翻译官送来的食物,一概杜绝不用。随从苦劝不听。
4月2日,叶名琛绝食而死。“临绝并无别话,只说辜负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英国人用铁棺松椁盛敛叶名琛遗体,伴以防腐的水银,连同其诗稿送回广东。“时人读其诗,未尝不哀其志,而憾其玩敌误国之咎也。”
最后录叶名琛诗一首,感受一下他的心境:
零丁洋泊叹无家,雁札犹传节度衙,
海外难寻高士粟,斗边远泛使臣槎。
心惊跃虎笳声急,望断慈乌日影斜,
惟有春光依旧返,隔墙红遍木棉花。
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是谁?我要详细资料!谢谢了!!!高分悬赏!!
李栖凤 (1661年11月2日 - 1665年4月2日)
卢兴祖 (1665年4月2日 - 1665年7月4日)
卢兴祖 (1665年7月4日 - 1667年12月30日)
周有德 (1668年1月30日 - 1670年2月6日)
金光祖 (1670年3月6日 - 1682年2月1日
吴兴祚(1682年2月1日 - 1689年8月8日)
石琳 (1689年8月19日 - 1702年12月17日)
郭世隆 (1702年12月17日 - 1707年1月23日)
赵弘灿 (1707年1月30日 - 1716年11月19日)
杨琳 (1716年11月25日 - 1723年9月9日)
清朝两广总督与军机大臣都是一品,到底谁的权力更大?
首先军机大臣并无固定品级,由皇帝挑选官员兼任。而两广总督作为封疆大吏,为一品官级,其职权范围比军机大臣更为广阔,尤其是在清朝后期,两广总督的权力要比军机大臣更大。
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之权的产物
军机处起源于雍正时期。在雍正时期之前,清朝还是沿用明朝的内阁制,国家大事,政策方针的实施均是在内阁大臣商讨后由皇帝拍板所决定。
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由于西北地区战事频繁,军机战务不能再同其他政务一般拖延怠慢,再者出于对重要军事机密的保护以防泄露,雍正皇帝便在内阁之外添设?军机房?,挑选内阁中比较可靠的大臣协同办理军务,这便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以做辅佐之责。 当然,在西北战事解决之后,这一机构被未由此裁撤,而是在雍正十年改称为?办理军机处?,一直沿用至清末。
两广总督:代君主行使两广军政之权
两广总督之职在明朝景泰年间已经产生,到了清朝才正式定制,成为地方政治制度,其职权大致可以归纳为:总管广西广东两地的军务和政务,相当于封疆大吏。
当然,无论其权力如何之大,都是在皇帝的直接管辖之下,两广总督人员的任用并非吏部所能任用,而是由皇帝本人直接委任,罢免之权也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总而言之,他同军机处一样都是皇权加强的产物。
总结:
军机大臣设立之初主要是作为皇帝的秘书协同皇帝处理军务,在之后也能够参与国家政务决策的制定,其行走范围主要是在中央。对于地方的管辖,他们无权参与。 而两广总督则是皇帝委派至两广地区,代替皇帝处理两广地区的军政之务,该地区的军饷、粮草、民生、官员任用裁撤均有总督所决断。
尤其是在清朝末年,两广总督作为封疆大臣,其权力达到了顶峰,比如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的曾国藩曾国荃二人,均被委任为两广总督,并且达到了能够与中央相抗衡的势力,这是军机大臣所不能达到的高度。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作者是谁
最有可能时间为1938年11月15日——1839年6月3日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去广州查禁鸦片,不久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书此联以自勉。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武昌起义时各省总督是谁
直隶总督:先后两任督职的,一是陈夔龙,二是张镇芳。
两江总督:先为张人骏,后为张勋。
陕甘总督:长庚。
闽浙总督:松寿。
湖广总督:瑞澄,后袁世凯,魏光焘,王士珍皆受命未任,段祺瑞继之。
四川总督:王人文,赵尔丰先后署之。
两广总督:张鸣岐。
云贵总督:李经羲。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江苏巡抚:程德全
安徽巡抚:朱家宝
山东巡抚:孙宝琦
山西巡抚:先为丁宝铨,后以病免。以陈宝琛代,陈请留京,陆钟琦出山西巡抚。
河南巡抚:先为宝棻,后为齐耀琳。
江西巡抚:冯汝骙
浙江巡抚:增韫
陕西巡抚:恩寿病免,余诚格护,钱能训署,改杨文鼎,未任。民军据西安后能训被执,升允遥署。
新疆巡抚:袁大化
广西巡抚:沈秉坤
贵州巡抚:沈瑜庆
吉林巡抚:陈昭常
黑龙江巡抚:宋小濂
建奴自入关之后,于各地分设旗营,派驻都统,将军,帮办大臣统驭以羁縻汉蒙回藏各族。辛亥年,这些旗营(用现在的话说这叫非法定居点),无一例外的受到当地各族的冲击。现将都统,将军情况概录如下(副都统及其所辖如乍浦,京口,太原等地,级别不够就不列举了)。
伊犁将军:先为广福,后为志锐。
绥远将军:堃岫
乌里雅苏台将军:奎芳
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先荣恩,后为桂芳。
热河都统:先为诚勋,后为浦颋,其后再由锡良署。
嚓哈尔都统:溥良,黄懋澄先后署。冯国彰,何宗莲再署。
科布多参赞大臣:浦润
科布多办事大臣:忠瑞
西宁办事大臣:庆恕
宁夏将军:台布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富勒浑
库伦参赞大臣:三多
驻藏办事大臣:联豫
成都将军:玉昆
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王人文先后兼任。
西安将军:文瑞
荆州将军:连魁
福州将军:朴寿
杭州将军:德济
广州将军:孚琦(张鸣歧暂代),凤山,春禄。
江宁将军:铁良
两广第一任总督是谁
两广第一任总督是王翱,他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开始就任两广总督。明景泰三年,两广开始设置总督。后来,清朝两广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光绪年间两广总督是谁
光绪年间为1875—1908年,这一时期的两广总督包括:
刘坤一
(1875年9月2日至1879年12月27日)
裕宽
(一次署任,1878年12月18日至1879年12月27日)
张树声
(一次,1879年12月27日至1882年4月19日)
裕宽
(二次署任,1879年12月27日至1880年5月20日)
裕宽
(三次代理,1882年4月19日至5月6日)
曾国荃
(1882年5月6日至1883年7月13日)
张树声
(二次,1883年7月13日至1884年5月22日)
张之洞
(1884年5月22日至1889年8月8日)
李瀚章
(1889年8月8日至1895年4月13日)
谭钟麟
(1895年4月16日至1899年12月19日)
1898年8月30日至11月1日正式官衔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
德寿
(代李鸿章,1899年12月19日至1900年5月24日)
李鸿章
(1900年5月24日至7月9日)
德寿
(二次代理,1900年7月9日至9月16日)
鹿传霖
(1900年9月16日至26日)
陶模
(1900年9月26日至1902年7月2日)
德寿
(三次代理,1902年7月3日至1903年4月18日)
岑春煊
(1903年4月18日至1905年7月23日)
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光绪31年至宣统3年)
岑春煊
(一次,1905年7月23日至1906年9月11日)
周馥
(1906年9月11日至1907年5月28日)
岑春煊
(二次,1907年5月28日至8月12日)
张人骏
(1907年8月12日至1909年6月28日)
好了,关于“两广总督是谁”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两广总督是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