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中国是哪个朝代?(诗歌. 唐朝)
北宋北宋(960~1127)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一千年以前是什么朝代 的问题。在这个话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我相信通过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本质。现在,我将我的理解进行了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千年前中国是哪个朝代?
北宋
北宋(960~1127)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千古悬案“烛影斧声”,对宋朝命运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历史总会出现惊人的巧合,为后世留下一个个未解之谜。千古悬案?烛影斧声?的真相是什么?它对宋朝命运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作为后世人,我们用新的思路去解说这个封尘已久的历史悬案。
在距今一千年以前的五代十国末期,一代枭雄赵匡胤,自陈桥兵变起,在后周部将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即宋太祖。兵不血刃篡夺了后周的政权。此后,逐一灭掉了南方的割据势力。结束了天下纷争的局面。
大宋悬案?烛影斧声?的来龙去脉
按照这个步伐,宋朝本应向着大一统王朝的方向发展。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就是史上流传的?烛影斧声?。
一天夜里,太祖大病,召弟弟赵光义前来议事。还有说,是召四子赵德芳进宫议事。而赵光义得知后抢先进宫。有人透过窗子见得两人身影。赵光义突然离开座位,有躲避的动作。又听见太祖拿着玉斧砸在地上,并大声说道:?好为之!好为之!?
当天,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
因为这件事太过蹊跷,后世流传了两种说法:一说是赵光义谋杀太祖,篡得皇位;还有一种说法,赵光义的继位是合法的。太后曾与太祖立下?金匮之盟?,秘密立赵光义为皇位继承人。
我们先抛开这些说法不谈,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太宗的功绩及接下来的历史走向
赵光义曾参与陈桥兵变,拥护太祖登基。而后一直受到重用。他在政治、军事上都得到了充分地历练,最后被封为开封尹、晋王。
赵光义继位后,继续完成国家统一大计。曾亲自出征,灭了北汉。又两次征辽,最终以失败告终。由此来看,太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唯一遗憾的就是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大宋永远的痛。太宗虽然打战不在行,但他擅长内政。大宋基业有他一半的功劳。
自此,大宋的皇位就由太宗这一脉世代父子相传,再无兄弟相传。就这样过了100多年。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直到传至太宗第八代时,宋高宗赵构无子,只能从皇室中过继一个继承人。可他选择的却是太祖的后代?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
此后,太祖一脉开始承袭皇位。时隔100多年,赵匡胤的后代终于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宋朝国祚又延续了100多年。
宋高宗赵构是赵光义的后代。可他为什么抛弃先祖太宗一脉,不从皇室近支选继承人,而是追溯到太祖那一脉呢?因为赵构结合自身的处境,权衡各方面势力,认为帝业由太祖一脉继承,对于自己,对于国家都十分有利。
世人皆知,大宋是太祖赵匡胤打下的基业,但他的子孙却不能享国。而赵光义虽功业有成,但因失德,一直为世人诟病。那么,赵光义到底哪里失德呢?
国本之谜?改写宋朝历史的一笔
此事又得从?烛影斧声?那桩悬案说起。太宗继位的合法性来源于?金匮之盟为避免主少国疑,采用兄弟相传,再传子侄的传位方式。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下,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储君必须是一位资历深厚,在政治、军事上极具威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稳住政权。否则随时都有灭国风险 。
我们再来看一下赵光义的职位?开封府尹、晋王。亲王担任都城最高长官,在当时绝对是储君的标配。
此外,宋朝有一套非常奇葩的爵位继承制度。爵位一般不传给儿子,以兄终弟及为主,直到上一代人都传遍了,再轮到下一代子侄。这点和?金匮之盟?如出一辙。
综合来看,赵光义的确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但合格不代表合法!在封建社会,嫡长子继承制视为正统。
赵匡胤尚有两个在世的嫡子。这时传弟不传子于礼法不合,容易引发社会混乱。赵匡胤自然明白这点。因此,立储之事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那么,太祖到底想传位给谁?要是能活得久一点,等到儿子羽翼丰满,便可顺理成章地传位给儿子。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当然,赵光义也会想到这一点。以他的谋略,很有可能在太祖举棋不定之时,早已部署妥当,先行动起来?
如果说传位问题只是推理猜测。那么,另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到太宗传位时,他并没有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去做。本应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或太祖的儿子。而他却处处打压这些人,对待弟弟和几个侄子极其苛刻。
太祖的两个儿子,一个被训斥后自杀,另一个20多岁暴毙,死因成谜。而后,弟弟赵廷美被逼得郁郁而终。
太宗把所有障碍都清除后,自己的子孙便坐稳了江山。这是太宗一辈子的污点,坐实了他德行有亏的事实。为世人留下话柄。
水落石出,大宋王朝终将走上正轨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当军事孱弱的宋军遇上骁勇彪悍的大金,在生死存亡之际,皇位又阴错阳差地落到了太祖后代上。
纵观整个宋朝皇帝史,有一件非常巧合的事情,我们来梳理一下。
大宋王朝三百余年历史,历经18位皇帝,以赵构建立南宋为转折点,其中太祖后代九人、太宗后代九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历史何其巧合!历史何其公正!
赵匡胤篡了后周的位,却被弟弟夺了子孙的江山。然而,过了100多年又还给了他。兄弟俩合伙打江山,后代共同治天下。
大宋第一悬案?烛影斧声?,虽然没有定论,但历史终究走上了正轨。或许,也应了现在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天理长存,公道自在人心!正是这种简单而朴素的想法,护佑着我华夏民族走过几千年的风雨历程。
请问海上丝绸之路是哪个朝代 那时应用指南针了吗?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
正史的记载来说,提出指南的,是汉朝的张衡,这是两千年前,宋朝时候的航海就已经使用指南针作为辅助工具判断方向了,这大约是一千年以前
神话故事里面来说,黄帝战蚩尤,就使用指南车来辨别方向,这大约是五千年前
诗歌. 唐朝
小时候就听过那句老话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可见,对唐诗的推崇。千百年来,人们把一个朝代和一种文学体裁联系在一起称呼,说明历朝历代对唐诗的认可。
中国古代的诗歌历史非常悠久,从《诗经》《楚辞》开始,一直到元,明,清。在这么长的一部诗歌史中,哪一个阶段的诗最好呢?唐诗!可以说,唐诗是诗中之诗。
历代诗歌成就,最接近唐诗的是宋诗。宋代诗人对唐诗有相当高的评价。
北宋三大诗人之一的王安石,他说:
老杜是指杜甫,世界上的好句子,被杜甫都写完了。他又说:世间俗语言,通俗的好句子,已被乐天道尽,乐天就是白居易。
王安石认为,典雅优美的好诗句,被杜甫都写光了,而通俗一点的好诗句都被白居易写光了。作为一代大诗人,他有这样一种感受,觉得唐朝的诗人,真的很了不起,几乎把所有的好句子都写光了。
北宋初年有一个诗人,叫王禹偁(cheng),比较有名,但还比不上王安石。那一年,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陕西商州,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做了个副使闲官。他家有一个小院子,种了一棵桃树、一棵杏树。春天到了,桃李花开之时,有天早晨起来,刮了一夜的大风,把桃树,杏树的树枝都刮断了,树枝上依然是繁花怒放,上面还有小鸟在歌唱。
王禹偁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诗: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树枝花。
(有两棵桃树和杏树在篱笆旁边斜斜地长着,我是商州的一个副使,一个小官,家里本来就很寒碜,有了这桃树杏树妆点一番,就多了一点春光。为什么春风不容我,故意把桃花,杏花吹断,树枝都吹折了?!)
应该说,这是一首好诗。第一,他写的景比较少见,树枝被风刮断了,花依然在树枝上怒放。第二,这首诗歌的构思比较奇特,风本来是无意的,而他说春风是有意欺负我,容不得我,故意把它们刮断。
过了几天,王禹偁的儿子王嘉祐说:父亲,你前几天写的这首诗,好像是从杜甫诗里偷来的。王说,这怎么可能呢?我完全是自己独立创作的。
儿子拿出一本杜甫诗集,给父亲看。果然,杜甫在成都草堂的时候,写过一首《绝句漫兴》: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树枝花。
(我家里的桃树,李树是我亲手种的,这不是没有主人。野老是指老百姓,我家的围墙很低,很矮,这毕竟是我的家,别人不能随意来侵犯。春风欺负我,晚上刮了一夜的大风,把我树上的树枝都吹折了,上面还开着花。)
我们来看这两首诗,它们的题材,内容,句子,都非常接近,问题是王禹偁并没有抄杜甫的,是他亲睹的景色,自己创作的。儿子说他是抄杜甫的,王禹偁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大喜。他说,想不到我的诗写得这么好,跟杜甫写的差不多。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王安石说的,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唐朝诗人不仅仅是一个杜甫,一个白居易,还有李白,王维,李商隐……等等等等。那么多好的诗人,他们写了那么多的好诗,可以说,把古人生活中所能看到的景象,所能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差不多都写遍了,而且写得都非常好。所以,王安石才会发这样的感叹。
鲁迅先生说过类似的话,他给朋友杨霁云写的一封信中,说到唐诗: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假如你没有齐天大圣那样的本领,你就大可不必再写诗了。闻一多说过,人家都说是唐诗,我要倒过来说,是诗唐,就是诗的唐朝。唐朝时代的特点就是诗歌,它是一个诗歌的时代。
这是为什么呢?
概括起来,就是唐朝全社会都重视诗歌,喜欢诗歌,崇尚诗歌。在唐代,社会地位最高的人,就是诗人。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先看上层统治阶级。唐朝有科举制度,应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高明的政治设计。当英国人知道中国有科举制度,一千年以前中国就有文官考试制度,选拔人才通过考试方式,他们非常惊讶。
唐代的科举有几种,最多的一类叫明经科,还有一类叫进士科。当时人们最重视的,朝廷最重视的,首先是进士科,而不是明经科。那个时候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假如一个人参加明经科的考试,不停地考,考到三十岁终于考上了,人家会说,这个人没出息,三十岁才考上明经,所以叫三十老明经。
考进士很难,不停地考,考到五十岁终于考上进士了,人家就说他了不起,才五十岁,这么年轻就考上进士了,所以叫五十少进士。
唐朝考进士,主要考诗赋,写一首诗,写一篇赋,其中诗尤为重要。在唐朝,一个人能不能考上进士,关键在于你的诗写得怎么样。可想而知,当时,全社会的读书人,只要想参加考试,就一定要非常努力地去学习写诗,练习写诗。全社会重视诗歌,形成这个风气。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唐朝有一个名词,叫行卷。古人写的作品,古人写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是一张一张纸订起来的,古人是把纸卷起来,中间用一个带子一系,这就叫卷。现在我们所说的几卷几卷,实际上是延用古人的说法。
什么叫行卷呢?行就是送,行卷就是去送这个卷。唐朝进士考试,跟宋以后的不一样。从宋朝开始,进士考试是一张试卷定终身,考卷送上去以后,有专人负责重抄一遍,然后再进行批阅。所以批阅卷子的人,不知道是谁写的。唐朝不是,试卷上就写着,是谁的考卷。考生能不能考上,跟考生在考前有没有名声有关,或有没有人推荐他。假如有宰相,公主等有地位的人向考官推荐,录取的可能性就大。
这样一来,考生除了在考场上要好好写诗外,平时还要做一系列工作,这就是行卷。把自己写的作品卷好后,到处去送给有关人员,让他们先看看,帮着推荐推荐。唐朝的行卷之风,对诗歌的写作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传说王维在考进士以前,先到一个公主家去弹琵琶,王维擅长音乐,公主一听弹得好,其他人又说,他的诗写得也好。公主再看他写的诗,觉得不错,于是就马上推荐。公主发话,这个小伙子今年一定要录取,果然当年就录取了。
唐朝考进士要考诗文才华,一个人不会写诗,就很难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这样的科举制度,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在唐朝,上至最高统治者,帝王将相都很喜欢诗歌。朝廷里,经常举行诗歌大奖赛。
有一年,唐中宗在长安昆明池前,举行诗歌大奖赛,搭了一个彩楼,皇帝,皇后,评委坐在彩楼上,百官在楼下,每个人写一首诗来参赛。写完后交上去,过了一会,凡是没有被评上的,就把你写的诗,从彩楼上扔下去。
只见那纸片,像雪片一样,从彩楼上飘下来。下面的人都去捡,一看这张是李四的,收起来,说明你落榜了;那张是张三的,也收起来。不一会时间,大部人都拿到自己写的诗。
最后,只有两个人没有拿到,一个叫沈佺期,一个叫宋之问,这两个人的作品还在彩楼上,进入最后一轮的PK。这二位就是当时齐名的诗人:沈宋。又过了一会,一张纸片飞下来,大家跑过去一看,是沈佺期的,说明宋之问获奖了,第一名。
总评委是上官婉儿,一个很有才气的女士,武则天非常欣赏她。选完以后,上官婉儿就出来进行点评,为什么这两个人的诗,最后选上宋之问的。
上官婉儿说,这二位的诗,前面部分写得都差不多,水平不分上下,但是两首诗的结尾,沈佺期的是:微臣衰朽质,羞睹豫章材。这两句,句子完了,意思也完了。宋之问的结尾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诗歌虽然完了,它的意思没有完,尚有余味,让你自己去联想回味,所以高人一畴。沈佺期听了心服口服。
还有一次,武则天带领文武百官,到洛阳去。在洛阳龙门,举行了一场诗歌大奖赛。大家写诗,由武则天亲自评选。武则天性子急,卷子还没有收齐,把第一名就评出来了。有一个叫东方虬的诗人,诗写得非常好,武则天一看大喜,马上命令左右赏给他一领锦袍。一领锦袍未必值多少钱,但这是皇帝赏的。东方虬当众把锦袍披在身上,无尚荣耀。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宋之问的作品交了上去,武则天一看,写得更好。武则天下令东方虬,“请把你的锦袍脱下来,让宋之问披上”。你能在这种场合得到最高奖赏,是非常光荣的。社会风气,乃至整个社会,对诗人的写作,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和促进。
离开帝王将相,再去看看民间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也是一样。
有一个旗亭画壁的故事,所谓旗亭,就是酒店,酒亭。古代酒店外面不是挂一个木头招牌,就是挂一面旗,上面写几个字,某某酒家。画壁就是在墙壁上面画一个记号,就叫画壁。
盛唐时期,有三个有名的诗人,一个叫王昌龄,一个叫高适,一个叫王涣之。有一天,他们在长安相遇,一起来到一家酒店喝酒。一边喝,一边就谈谈诗。过了一会,来了一群歌女,她们坐在酒店的那一头。三个诗人就说,平时我们都觉得自己的诗写得不错,我不服你,你不服我。今天正好来了一群歌女,唐代的歌女,她们唱的流行歌曲,都是有名的唐诗。
三个诗人说,今天,我们来听一听,这些歌女唱谁的作品多,就说明他的诗歌写得更好,更有名。果然,歌女们开始唱歌了。
第一个歌女站起来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一听非常高兴,就伸手在他背后的墙上划一个记号,一边画,一边说,唱我的绝句一首。
过了一会,第二个歌女站起来唱了一首五言:
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似子云居。
这是高适一首五言古诗中的开头四句,可独立成篇。高适一听也很高兴,也在他后面的墙上划一道,绝句一首。
第三个歌女,站起来唱了一首七言绝句: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又是王昌龄的一首,叫《长信秋词》,王昌龄更加高兴,回过头去,又画了一道,绝句两首。
这时,王昌齿和高适就朝着王涣之笑,王涣之脸上挂不住了,就说: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刚才唱歌的三位歌女,长得都不怎么样,她们唱的诗也一般。你们看,那个长得最漂亮的还没唱,等一会她唱,如果还是你们的诗,我甘拜下风。
过了一会,第四个歌女站起来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这下王涣之非常高兴,真的给他说中了,三个人哈哈大笑。
那边的歌女听到这笑声,有一个就跑过来问:三位先生,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你们刚才唱的诗,都是我们三个人写的。那歌女说: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原来神仙就在身边。于是,歌女们就都过来,向三位诗人行礼,并邀请他们一起过去喝酒。
这个故事说明,在盛唐时期,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普遍受老百姓欢迎的就是诗。
白居易是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个通俗的诗人。他的诗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听懂,所以,白居易的诗,在社会上被接受的程度非常高,雅俗共赏。
有一年,白居易从长安被贬官到江西九江,当时叫江州。到了江州以后,他才写出了《琵琶行》,看来,被贬官对他来讲成了一件好事。
到江州后,白居易写过一封信,给他的一个好朋友元稹,他说:我这一次从长安贬至江州,一路上走了三四千里路,路过许多乡间的小学校,和一些寺庙,在墙壁上,柱子上,到处都可以看到题着我写过的诗。一路上,碰到一些男男女女,有的是种地人,有的是出家人,他们往往能背诵我写的诗。我很高兴。
白居易的诗,还有一个最热衷的读者,有个非常崇拜他的人。此人姓葛,名字已无法查证。葛某人喜欢纹身,他身上纹的不是青龙,不是白虎。他全身,从前胸到后背,从手臂到大腿,刺满了白居易的诗,共三十余首。你问他一句白居易的诗,他马上可以告诉你在他身上的什么部位。他这样走来走去,人人都能看到白居易的诗,活像一块流动的诗板。
同样在中唐,还有个故事。有位诗人叫李涉,名气当然没有白居易的大,在当时也是位有名的诗人。有一次,他去旅游,路过一个叫井阑沙地方,这个地方在今天安徽省安庆市的西南方,是皖口镇周边的一个小村庄,在长江边上。他在井阑沙写了一首诗,前两句是: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黄昏时分下起了细雨,走到江边一个村庄,突然来了一帮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绿林好汉。当时李涉带了一个书僮,正想投宿,船还没有靠岸,被一伙强盗挡住,让他留下买路钱。书僮就说:这是李涉先生。强盗一听他是李涉,是诗人。问了一句:你真是写诗的李涉吗?久闻大名。既然你是李涉,我就不抢你的东西了,你写一首送给我吧。于是,李涉就写了一首诗,后两句是: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他年我也不用隐姓埋名了,因为现在世界上,有一半的人跟你一样,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像你这样的人。还有一种解释是,到了将来,你也不用隐姓藏名了,世界上的强盗多的是,但你没事。
强盗拿到李涉写的诗后非常高兴,不但没抢他的东西和钱,反而送了很多东西给李涉。你是大诗人,这是我送给你的一点礼物,请收下留作纪念吧!
在唐代,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崇尚诗歌,都懂得诗歌的价值,都尊敬诗人。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家都爱写诗,唐诗要不好也难。
( 未完 )
莫砺锋,男,1949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科院士)。1984年10月在南京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文学博士。
宋朝经济那么强,为什么宋朝没有盛世?
宋朝的经济发达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学术界关于唐宋GDP的计算很多,其中的数值差距也比较大,但其中差距最大的一个描述是:宋朝GDP是唐朝GDP的两倍。具体数据不论,宋朝经济强于唐朝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宋朝军事力量弱吗?宋朝为了社会安定,豢养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支军队。据统计,在北宋仁宗时期,宋朝军队数量达125万,而司马光《资治通鉴》里提到唐玄宗开始穷兵黩武的天宝年间,天下镇兵数量才49万。拥有如此多的将兵照理来说宋朝军事力量应该也不弱,为何面对外敌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是所谓的“积贫积弱”“宋太祖为了保皇位收兵权不惜削弱军队战斗力”造成的吗?其实不然。
南宋且不提,只说北宋的灭亡原因——靖康之耻,其实就是当时的皇帝+顶层官僚犯了一系列猪都不会犯的错误蠢死的。所谓将熊熊一窝,而将熊的原因可不是宋太祖的锅,其根源得追溯到追溯到王安石变法期间,神宗皇帝为了集权对当时政治体制的破坏。
北宋初、中期的制度架构中,文官集团通过对宰相权力的加强和台谏等渠道,对君权的约束是很强的,所谓“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在当时并非虚语。简单点说,就是当时的皇帝并不能想干嘛就干嘛,很多事情必须文官集团集体通过,才能落实到执行层面。这样的决策机制当然会在效率上有损失,但也能更多的保证政局稳定和不出大错。
但到神宗朝,宋神宗为了推行变法,对前朝遗留的这些政治制度进行了很多改动(比如削弱相权,削弱对“御笔内降”也就是皇帝旨意的审核、驳回机制,清洗台谏,甚至间接支持、鼓励搞文字狱和党争等),极大的削弱了这些约束。
然后这种改动的影响持续到了徽宗朝,并且很不幸的被操守品行远不如神宗朝君臣的宋徽宗及其宠臣们搞的更糟了——当时宋徽宗宠信的权臣蔡京顺着神宗改革的势头,进一步强化了徽宗“御笔”的政治效力,使得大小决策均决于“上意”,于是北宋前中期的各种集体决策机制到此基本名存实亡;而蔡京本人则利用自己深受徽宗信赖的优势,屡屡借“御笔”推行自己的意图,把持了朝政,同时还继续搞比起神宗朝更没底线更离谱的党争和政治清洗(比如著名的“元佑党禁”)。这一系列措施最终导致了徽宗朝人才选拔机制败坏,朝堂上群小并进,最后形成的上层官僚集团既无公心和基本的道德底线,更无战略眼光,因而才能凑出一帮奇葩,在宣和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后和皇帝一块儿屡屡上演前面所提及的开玩笑一样的闹剧,最终把一个有钱有兵有人心的大国生生玩死了。
不是钱不够,不是兵不够多不能战,也不是没有人才,甚至不是没有组织动员能力和凝聚力(这里再举一例:靖康年间北宋京师被围,勤王军中除了官军还有很多是自发应诏勤王的民兵,而且很多是从江西、湖南甚至福建赶到东京的。考虑下当时的技术条件交通条件,很不错了),是体制和体制顶端的领导集团出了问题。
ps:
不是说王安石变法就不应该搞,更不是说王安石变法一无是处。而是想说,有的时候,特别是制订推行政治政策时,目的再好再堂皇正大,也要考虑执行方式和手段是否合适的问题。否则难免好心办坏事。具体到神宗朝变法这件事情上,宋神宗集中君权的初衷是为了推行变法富国强兵,这点无可置疑;但当新法因为种种原因推行有困难的时候,直接通过改动根本的政治制度、集中权力到个人来继续推动,这样的做法有没有问题?有多大问题?徽宗朝的历史摆在那儿了,不妨细看。我自己的观感是不谋万世者,确实是不足谋一时。
回到一千年以前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恩。去散步吧。今夜的星星真多呢……” 我还记得,她最喜欢看星。 一千年前的平安时代,是一个人鬼混杂、病疫横生的人间地狱,丑恶,晦暗。人们在绝望中挣扎,在为求自保而不惜出卖灵魂良心中求生存。而我,作为大阴阳师麻仓叶王,我的职责就是保护,和拯救。 我喜欢坐在自己庭院的廊前,穿宽松的白色狩衣,支起右腿,手肘支在膝上,下颌搁在右手上,静静地望向杂草从生的院子。 有不知名的野花,随时在纵情开放。 我的庭院从来不允许旁人进入,伺候我饮食起居的,全部都是花的式神。 我有看穿人心所想的特殊本领。人人都惧怕我,憎恶我。我为人心中那些猥琐的、卑劣的、龌龊的想法而感到深深的厌恶! 因此,我没有朋友。 有阳光和微风的时候,我会想起母亲。母亲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手像风一样轻柔。 我还可以清楚地记得,母亲穿和服踩木屐的样子。 纯白色的十二单衣上,细细碎碎地开着素色的小花。母亲绸缎般的黑发,用一根白丝带绑在背后,发梢一直垂到地上。 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的美,一如我清楚的记得,她消失在漫天火光中的凄凉。一条白丝带,在夜色中飞离火海,跌落在我僵硬掉的肩头。 一道刺目的光,一闪而过。我笑了。新鲜的血液,把夜,染成了腥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一千年以前是什么朝代 ”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