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双运什么意思(2019-05-24)
智悲佛网是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弘法的平台,是五明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堪布是世界公认的大德,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都邀请他去讲学!主要学习净土,入行论,大圆满...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关于智悲双运什么意思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智悲双运什么意思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智悲双运什么意思
智悲佛网是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弘法的平台,是五明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堪布是世界公认的大德,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都邀请他去讲学!主要学习净土,入行论,大圆满,以及五部大论等,并没有什么不妥的,要说洗脑,佛教本身就是洗脑,洗去头脑里的无明和烦恼,所谓的双运指的是智悲双运,并非某些人龌鹾思想里的双修
三面观音的简介
经箧代表六百卷般若经,表示观音“自度度人,智悲双运”,既能自利、观理事无碍之境而了达自在,又有利他,观一切众生之机而化度自在,以般若启众生智慧。
总体表示观音的清净和六根圆通。
关于佛教与佛学的问题、谢谢
佛教的定义
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人通过修学以达到佛之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学。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儿》和《甘珠儿》;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我们今天就从智悲两方面来谈谈佛教。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那么,烧香、磕头、念经等等是不是学佛呢?是学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内容。佛是什么呢?唐卡中画的面色金黄、结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那是不了义的佛。大乘佛法认为,佛的化身与报身,是佛陀为了度化凡夫与十地菩萨而分别显现的形象。佛为了能与凡夫人沟通,就必须显现化身。虽说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但由于没有证悟,因此佛的法身对我们还无法起到作用。要想证悟,想走解脱道,就必须依靠化身与报身佛的引导,然而,化身与报身都不是真正的了义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双运。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原本具备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除此之外,别无他意。宁玛巴的高僧荣森班智达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解释可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他还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行。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气脉明点也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不可,但唯一不变的精华,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密都认同的。总而言之,如果从智悲两方面来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则可回答说: 佛法就是智悲。 学佛是什么呢?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佛学自汉朝传入中国,即有许多不同之派别,不一致之说法,为了消弭冲突、避免矛盾,中国佛学家即以判教方式,将各种说法融合消化。中国之派别有八宗、十宗、十三宗之说,若依大乘旧传八宗之说而言,其中禅、净、律、密属于行持,三论、天台、华严、唯识则以义学见长,此四宗学说略述如下:
(一)三论宗
(一)三论宗:三论原属印度大乘佛学之中观一系,北齐(550~577)末年,由辽东僧朗传入江南,至唐初嘉祥吉藏集其大成。此宗所依之基本典籍为:(1)中论,驳斥婆罗门教、小乘佛教,和其他大乘诸宗派之错误见解,而皈依中道教义。(2)十二门论,矫正大乘佛教徒自身之错误见解。(3)百论,驳斥婆罗门教之外道思想。其学说主要有三方面:(1)破邪显正。即总破一切有所得、有所见:破斥外道对于‘实我’之邪见、遮遣毗昙宗‘实有’之执见、驳斥成实宗‘偏空’之情见、摧破大乘之一切有所得、有所见。如是内外尽破,大小遍斥,而以‘都无所得’为旨归。(2)真谛和俗谛之差别,即以俗谛之故,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以真谛之故,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故依此二谛之说,有是空之有,空是有之空,由是乃显无得之正观。(3)八不中道,即揭示诸法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之理,来破除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四双八计’之偏颇,而说明宇宙万事万物皆无固定不变之自性。要之,此宗以‘破而不立’来遣除一切偏执情见;以‘无所得’为本旨,认为一切诸法本来无相,本自寂灭;故所谓之迷悟及成佛不成佛皆为假名,惟以‘觉’为本体,染净诸法本来寂灭,而以‘无得正观’为至极妙道。
(二)天台宗
(二)天台宗:陈宣帝建德七年(575),智顗大师入天台山而初创此宗。追溯传承,上承龙树,经过北齐慧文禅师之阅读中论、大智度论,得一心三观之妙旨后,传南岳慧思禅师因悟证法华三昧,著述大乘止观,再授智顗大师而修得法华三昧前方便,盛弘教观,并依法华经融摄性空论义,而大成天台宗学。其著作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此宗之教义说一心具十法界,静观此心,可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之道理。其纲义要旨有三:即一念三千之世界观、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之哲理。指出诸法之相互融摄,整个宇宙之究竟合一,每一现象(物或心)所表现之原理是圆融三谛(空、假、中),意指事物或生命本身即是实相,即是如如;主张一切法平等,此乃天台止观之中心思想。要之,天台一宗以法华经为典据,直显诸法实相之哲理,自‘理’方面而言,以即空、即假、即中之圆融三谛彰显诸法之当体;自‘事’方面言之,则揭示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之‘性具’思想(性德本具);而所谓理事之互相融即,即是诸法之实相、法界之本然(法尔自然)。
(三)华严宗
(三)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依华严经而得名。杜顺(557~640)为华严宗之开祖。此宗创始之前,中国已有地论宗,地论宗奠基于世亲之‘十地经论’,华严宗一方面吸收地论宗之教义,而进入中国佛教之繁盛期;另一方面则统一当时各宗派新旧异说,立足于唯识缘起之理论基础。而在构成判教、观行理论方面,表面上虽批评天台、唯识之学说,实际又撷取两家之说。然大抵而言,华严宗依照华严经建立宗义,其无碍缘起之义理,乃从‘般若’思想展开来,根据‘般若’之‘法性本空’,进一步阐明法界诸法由于‘性空’而形成平等,乃至等同一体,而得入于一与多‘相即相入’之无尽无碍概念,此即所谓‘法界之普遍缘起’。此宗重要教义另有:因门六义、六相、十玄门等,以显示其圆融无碍之法界缘起思想。
(四)唯识宗
(四)唯识宗:此宗远尊印度弥勒菩萨为宗主,弥勒出世说瑜伽师地论,无着禀承教法而着庄严论、摄大乘论。世亲继而着唯识二十论、三十论颂等。玄奘于唐贞观年间,至印度求法,从戒贤、智光诸论师习受瑜伽、唯识等论。归国后其弟子窥基依玄奘大师口述,撰成唯识论述记,发畅奥义,又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以释之,而蔚成唯识宗学。此宗之名相繁众,义理深邃,侧重分析,立有五位百法(八心法、五十一心所法、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六无为法)、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五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不定种性、无性有情)。以‘阿赖耶识’为基础,阐明‘万法唯识、识外无物’之理。其根源是在于阿赖耶识有含藏种子。种子又称‘习气’,分为名言种子与业种子二种。在实证上以识为中心,转变有漏之心识,而成为无漏之实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最后将能观之识亦归诸于空,证入‘能所一体’之世界。 佛学研究之分类,可由几个不同角度加以观察。从历史之观点看,可分原始佛教和发展佛教之佛教思想;从地理之观点看,分为南传和北传佛教思想两系;从教义之内容看,则有大小二乘、权实二教、圣净二门、显密二教、教禅二宗等各种之二分法。而于现代之佛学发展,中外学者亦皆致力于佛学之重新分类,作为新研究之先决条件,成为一股现代佛教学术思潮。例如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所归纳之研究体系为:(一)研究之佛教,如俱舍、成实、唯识等各宗之教义。(二)思索之佛教,如般若、华严、天台等宗之教义。(三)观想之佛教,如禅宗、真言宗之教义。(四)信念之佛教,如净土宗之教义。(五)实行之佛教,如律宗之教义。美国学者迈格文博士(Megovorn)则把佛学分为超越哲学(本体论)与相对哲学(宇宙论)二门。 近代学者多把全部佛学分为以说明万法真相为目的,以理论为中心之‘宇宙论’,与诠示解脱之真义、方法,以实践为旨趣之‘解脱论’二大门。佛学之宇宙论包容广阔,有就现象事物之因果连续来说明万有由多元生起之学派;有主张物质现象为精神原理所开展之唯心一元论之学派;有肯定超越现象之实在本体论之学派;有不辨本体与现象,以现象归于本体活动,提倡现象即本体之学派。 概括而言,宇宙论可分为二大系统,即缘起论和实相论。(一)缘起论乃解释宇宙万法之生起,根据万法自身间之因果律,及各学派考察和说明之不同,遂产生种种之缘起说:(1)把万法生起之因由归诸于吾人之作业力,称为业感缘起论(俱舍学说)。(2)从主观方面考察,认为一切万有皆由吾人之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现,称为赖耶缘起论(唯识学说)。(3)建立实在之本体,以之说明一切现象由此显现,称为真如缘起论(真常学说)。(4)从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之理论出发,称为法界缘起论(华严学说)。(5)举出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以宇宙万法为一大日法身之灵动,称为六大缘起论(真言学说)。缘起论系从纵之时间方面,说明万法之生灭变化情形,是为‘宇宙现象论’;实相论则从横之空间方面,来说明万法本身之究极真理,是为‘宇宙本体论’。(二)实相论,在佛教各学派中,亦有多种实相论之教系学说:(1)否定主观我体之存在,但对于现象诸法却肯定其法体实有者,称为法有论。(2)倡说我体、法体俱空者,称为法空论(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学说)。(3)基于实体之见地,主张现象属空或假有,但实体是真有者,称为有空中道论(唯识学说)。(4)否斥相对的有空之考察,以绝对不可得为究竟理想者,称为无相皆空论(中观学说)。(5)积极之写象实体,观作为本体即现象,举宇宙万有为一如之实在者,称为诸法实相论(天台学说)。 解脱论乃是将解脱之原理应用于实践上,循向上之路径,以达究竟之目的。此解脱部门可分为解脱实质论、解脱形式论和解脱次第论三大系统。(一)解脱实质论,即解脱之真境,故涅盘、如来、佛土、佛身,皆为解脱实质之表明。(二)解脱形式论,系为开显实质之各类实践,如律宗之持戒求解脱(戒律论)、各宗之修观求解脱(修观论)、各宗之断惑求解脱(断惑论)、净土宗之往生求解脱(往生论),皆属解脱之形式。(三)解脱次第论,凡夫欲藉修行功力,自凡至圣,达至理想之彼岸,其修行因功力深浅,而有逐渐进升之次第,乃至究竟成佛;此类修行证果之次第论(行位论)、一切众生是否平等、超凡入圣之成佛可能性之解脱问题(种姓论)等,皆属解脱次第论。
2019-05-24
智慧就是证悟空性
(1)总说
智悲的“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证悟空性的智慧。
(2)证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义
证悟人无我,证悟显宗中观的空性,以及证悟大空性与光明都可以叫证悟空性。
从密宗的观点来说,空性与光明没有任何分别,这也涵盖了大圆满的见解。
B(四)智悲双运如何修持
1、生起出离心
(1)思苦
在大悲心之前,还是要先有出离心。
倘若自己对轮回痛苦都没有真切感受的话,是无法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的。因为慈悲心的来源,即是众生的痛苦。
(2)求解脱
出离心的另一个条件,是希求解脱。当看到众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时,发愿要让他们获得解脱。
2、修持菩提心
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萨戒,一旦受了戒,菩萨戒的戒体——菩提心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当中。
菩萨戒可以自受。
3、证悟空性
证悟空性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
(1)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去思维
把自己的每一个执著都推翻,从而觉察到世界的虚拟、空性与如梦如幻。再通过进一步的修行,就可以证悟空性。
(2)密宗的气脉明点修法。
在修完加行,并且灌顶以后,就可以修气脉明点的修法,修气脉明点与证悟空性,有着高效且直接的关系。
(3)以心印心的顿悟方法
根机非常成熟的利根者,对他们以一两句话稍稍点拨,就能证悟空性。大圆满就属于这一类的方法,既不去推理,不会讲很多理论和复杂的修法,只是通过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去证悟空性
4、双运
所谓双运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停驻在证悟空性的境界时,心既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与菩萨戒无二无别。
这是初学者的智悲双运修法。如果能这样修,则仅在一个座垫、一个位置上或同一时间内,就可以将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之精华彻底无余地修完。
c)空正见
修慈悲心、利益众生、所成就的佛果,乃至于我们一切的所见所闻,都是无自性的,本性就是无自性的空性。相应于这种本性去修行,了知了一切万法的法相,然后如梦如幻去修行。
D见修行有三种,但暖相只有一个
a. 见解方面
(a)最基础的因果正见是无论如何都要做到的
正见有很多层次。对我们来讲,最高的也许还做不到,中等的正在学习当中,但最基础的因果不虚的正见是无论如何都要达到的。
(b)基础的因果正见、因果取舍是何者都不能舍弃的
?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是上根,可以对因果乱来,这绝对不是一个所谓的上根。
? 因果不虚的正见,一方面来讲是下根者的正见,一方面来讲是基础的意思,要了知空性,必须要在因果不虚的基础上才可以修行,否则也是不行的。
b. 正修方面
(a)中根者的正修
现空双运、觉空双运、乐空双运和明空双运,有时候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侧面不一样。觉性本来是空性的,光明也是空性的,大乐是智慧还是空性的,四种双运都是平等的。
(b)上根者的正修
上根者的正修就是没有什么所修,找不到一个能修者,也找不到一个所修,没有能修、所修、感受,完全了悟本性中的平等,安住在最了义的实相中。
c. 行方面
(a)修和行的差别
修一般是入座,座上叫修,下座叫行。从座位上起来之后,在日常行住坐卧的威仪中叫行。
(b)下根者的正行
见解上对因果不虚的诚信,就是在真正去做的过程当中,正在取舍因果的时候,“如护眼珠”。
(c)中根之正行
在取舍因果的情况之下,了知如梦如幻,它的本性是空性的,在如梦如幻的境界中行持取舍。
(d)上根者的正行
? 没有能行所行和行为,就是上根者的正行,安住在完全没有任何取舍的状态中。
? 这种没有任何取舍和一般凡夫人没有任何取舍是完全不一样的,表面上来看都是没有取舍,但是相应于本性中的不取不舍和无知者无畏的无取无舍是完全不一样的层次。
普贤王如来是用搞乱佛教的吗?认人难分假佛真 佛
不是的,普贤王如来是法界本初佛,也就是第一个成佛的。也象征我们自己的佛性。其双身代表阴阳具足,女性为阴代表智慧,男性为阳代表慈悲。两个在一起代表悲智双运。 《瑜伽师地论》中说,中阴投胎时,见有缘的父母在交沟,于是,就加入进去。对父亲生起爱欲就投胎为女孩,对母亲生起爱欲就投胎为男孩。这是众生因*欲习气投胎轮回的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男女之间一旦接触多了,日久便会生情。由情生欲,它是众生轮回生死的根本。
看看我们身边,多少人为这个“情”字所困,执着妄想,烦恼不断。我们需知:烦恼不断,轮回不出。为免轮回,就要断除*欲,就必须破除男女相。因此当我们开始修行时,常观修双身佛像,视之为“智悲双运”之代表,破除男女相之执着,那么当我们死后进入中阴阶段时,一旦观察到男女交媾,便会从自相续中去除贪爱和欲望,不去入胎并因此关闭轮回之门。这是观修双身像的另一妙用。
佛法中如何修悲?
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
慈心,就像父母保护子女一般,不管子女是否孝顺父母,是否有过叛逆过激行为,做父母的还是会疼爱自己的孩子。慈心,就是将众生当成自己的儿女,无论是六道的任何一个众生,都希望他们获得如自己希求一般的快乐和平安,舒适与便利。
慈心,要应用于身口意三门。修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入菩萨行论》中说:“眼看众生时,真诚慈视之。”告诉我们,看众生的眼神,都要充满慈祥,和颜悦色,绝对不能嗔恨怒目。佛经中云:“反目视圣者,实将堕地狱。”问题是你并不知道哪个是圣者,如果斜着眼睛、翻着白眼儿对待圣者,那就造下了去地狱之因。
慈心,体现在身体的威仪上,温文儒雅,寂静调柔,让人感到舒心惬意,不做伤害众生的行为。慈心,体现在言说美语、悦耳怡人,不以恶语伤人,不以谎言骗人,不以两舌挑拨,不以妄语蛊惑,毫无讽刺与轻蔑,毫无藐视与侮辱。
慈心,体现在意念清净,内心纯洁,常存利益众生之心,而没有损人利己的念头。要常常发愿:“愿我生生世世都不要损害任何众生,愿我连一根汗毛都不要伤害他们。”慈心,是自然而然,真切实在的,绝无虚伪的行为、语言和意念。
慈心,还体现在对眷属、仆人、宠物等一切众生充满平等地仁心慈爱,让他们快乐安心地生活。如果依仗权势蔑视、侮辱别人,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待恶业成熟之时,会沦为他人的奴仆,受到欺凌与嫌弃。
慈心,特别对父母及久病患者,要以身口意之全力,仁慈对待,让他们感到欢喜安慰。阿底峡尊者曾说:“若能善待远方疲惫客人,照顾久病患者,伺奉年老双亲,即为等同实修空性大悲。”莲花生大士也说过:“切莫让老人伤悲,要恭恭敬敬慈意相对。”
悲心,《摄正法经》云:“若欲获佛果,学多法不成,唯当学一法,何为此一法,即为大悲心,何人具大悲,彼获诸佛法,了如指掌亦。”
悲心,是相续中生起不共菩提心的不倒之因。我们一定要从各个方面,不同渠道,想法设法去修持悲心。修悲心,就像断失双臂的母亲看到独子被水冲走一样,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无助的母亲,自己失去双臂,如何才能把孩子从激流中救回来?其实,六道中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儿女,现在他们全都被卷入痛苦的业力漩涡,沉溺于轮回苦海,我们却没有能力将他们解救出来,那么现在我们该怎么办?于是,你将学会无比虔诚,一心一意祈求上师三宝的加持,追随具德上师精进闻思修佛法,除此之外,别无它路。
什么是悲心?当你看到一只羊即将被屠宰,你当观想:如果这只羊是我的亲生母亲,我该怎么办?我的母亲就这样被人捆绑,无助地哀鸣,将被残忍地杀害,我该怎么办?当你诚心诚意地观想并情不自禁生起悲悯之心,你要知道虽然这只羊不是你今生的母亲,但是它真实不虚在过去世曾经做过你的父母。那时,她曾经如现世的母亲一样含辛茹苦,慈爱养育你,她曾经的大恩大德与你今生的母亲没有任何区别,她此刻是这样可怜,这都是往昔造作恶业的果报现前啊,如果她能马上脱离痛苦该有多好……由此发出猛烈的悲心,甚至忍不住流下眼泪。
修持悲心,要从对个别所缘境的观修,不断扩大到对一切众生的观修。如果只是漫不经心地想一下,不会有很深的体会。还有的人认为既然不要贪恋亲友,也不要嗔恨敌人,那就任由他们,不再想要将他们导入正道,这不是平等舍,不是没有分别,也不是慈与悲,而是无明舍,是一种麻木不仁的心态,如此会堕入无明愚痴,陷入轮回黑暗。藏族人形容这种人:“如果佛陀在天上飞,他不会产生虔诚的敬仰之心;如果众生的肠子已经暴露在外,他也没有什么感觉。”我们不要做这种人,要反观自省一下,自己的心是否已经陷入这样的无情之中。
《佛教真的不是宗教?那是什么?》(转贴)
》引起了读者们的热烈讨论,讨论的范围大体上涉及到了佛教的总体性定义,发现很多人认识很混乱。还有在希热多吉居士的相关博文中也有类似探讨,如:《佛教只是在“教人向善”吗?》《佛不是给人来拜的,佛是让人来学的》。今天在勇士与公主师兄的博客上看到其转来的大德慈诚罗珠堪布的开示《佛教的定义》,觉其见地甚深,我等佛门弟子应该经常阅读(尤其是第二、第三部分),特转来与大家分享,愿与大家共同学习,厘清认知。 堪布慈诚罗珠开示:佛教的定义 今天要谈的题目,是佛法或佛教的定义。 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呢?因为,现在有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还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为何。不仅在汉地有很多人不懂何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有同样的问题。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农民或牧民都对佛法的内涵不甚了解,认为只要能修佛塔、经堂或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念一点观音心咒,就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但这些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略为说明一、佛教的错误定义 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一种信仰。 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佛法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学也有对信心的要求。譬如,现代人提倡对科学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学的话,可能连飞机都不敢坐了。正因为相信科技,相信飞机能将人从出发地带到目的地,人们才会去坐飞机。无论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办,而佛教所谓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认为佛教仅是一种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不能等同于佛法。 那么,佛教是哲学吗?也不是。哲学有西洋哲学、东方哲学等不同的类别,虽说其中的某些思想与佛教相似,但没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达到佛法的层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于哲学。佛教是科学吗?虽然佛教中的某些观点与科学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将二者画上等号。佛教是唯心主义吗?很多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但这应该是针对西方宗教而言的。多数的西方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故而他们也将西方的宗教归入唯心主义的范畴,然而,佛教的思想与唯心主义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义。 佛教有四个宗派,其中的经部与一切有部根本就没有唯心的论点,属于大乘的中观也没有唯心的主张,而同属于大乘的唯识宗则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其中仅有一派所讲的小部份观点与唯心主义有些许相同。 例如,英国的经验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主张的部分观点,就与唯识宗所说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类似。罗素在《哲学问题》的第一章——“现象与实在”里,也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发现,要完全扳倒贝克莱的主张,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如此,唯心主义的这些见解,也根本达不到佛教唯识宗所探讨的深度。 除此之外,唯心主义与佛教的观点就再也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了。 其实,不管是唯物主义、基督教、古印度宗教,还是其它宗教等等,都有与佛教相似的部分。然而,这些例子只说明了它们有相似之处,却不表示它们在整体上无分轩轾。因此,纵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将佛教视为唯心主义,因为二者从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开小小的相似处,而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其间的差异就更大了。由此可以证明,将宗教视为唯心主义的观点,纯粹是西方传来的一种主张,佛教是与此全然不符的。 举例来说,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是代表大乘佛法最好的经典,该论认为: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精神与物质都存在;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则物质与精神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并不是物质是空,精神是不空。月称菩萨进一步说道,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因为佛在《俱舍论》中,对世俗谛的精神与物质都有所探讨,而在讲述《般若波罗蜜多》时,又同时破斥了精神与物质。换句话说,如果认为成立,则双双都成立;反之,则双双都要破斥。这是月称菩萨的论点。 而密宗宁玛巴的观点,则以无垢光尊者为代表,他认为:外境不是心,只是心的幻化而已。 唯心主义的观点我也知道一些,佛教与唯心主义的观点实在相去甚远,因此,根本不符合佛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其实也并没有人真正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只说宗教是唯心主义而已,因为西方宗教确实是如此的。综上所述,佛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精神是第一性;佛教当然也不是唯物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物质是第一性。佛教是宗教吗? “宗教”这个词是从西方传来的,如果从宗教的英文字religion本身的涵义来解释的话,则佛教也不能算是宗教,因为religion的字义中含有承认上帝存在的意思,西方有些人不认为佛教是宗教,就是由于佛教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而过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说佛教不是宗教。我认为佛教也不是西方人所下定义的“宗教”,因为佛教向来都不承认上帝的存在。 既然如此,那么,佛教究竟为何呢?二、佛教的定义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人通过修学以达到佛之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学。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儿》和《甘珠儿》;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我们今天就从智悲两方面来谈谈佛教。 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那么,烧香、磕头、念经等等是不是学佛呢?是学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内容。佛是什么呢?唐卡中画的面色金黄、结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 那是不了义的佛。大乘佛法认为,佛的化身与报身,是佛陀为了度化凡夫与十地菩萨而分别显现的形象。佛为了能与凡夫人沟通,就必须显现化身。虽说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但由于没有证悟,因此佛的法身对我们还无法起到作用。要想证悟,想走解脱道,就必须依靠化身与报身佛的引导,然而,化身与报身都不是真正的了义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双运。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原本具备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宁玛巴的高僧荣森班智达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解释可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 他还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行。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气脉明点也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不可,但唯一不变的精华,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密都认同的。 总而言之,如果从智悲两方面来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则可回答说:佛法就是智悲。学佛是什么呢?就是学智慧与大悲。(一)智所谓“智”,是指佛的智慧,其与世间的智慧不尽相同,但也有类似之处。譬如,佛对娑婆世界——亦即世间人所说的宇宙——的描述,或对世间种种事物的看法,既有与一般凡夫的观点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较大之处,但无论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例如,佛在描述宏观世界时,曾提到有须弥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这就与部分世人的宇宙观有着一定的差异,因为以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事物都是无法找到的。 虽然在之前,我就已经讲过佛陀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古代人对宇宙的形成与结构所知有限,当时的佛教徒也不会对这个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所以没有必须解释的迫切性,但在当今世界,依赖现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观,尤其是对宏观世界的认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许多与佛教亦异亦同的观点。为了不让世人对佛教产生误会,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说明:佛陀传法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向每一位听法者确切地传达三法印的义理,如果不能讲清三法印的道理,就失去了传法的意义。 凭什么说三法印如此重要呢?这是有经教为证的,佛陀在世期间,弟子曾问佛:佛陀圆寂后,若有外道假造佛经,该如何分辨正法与伪法呢?佛回答说:无论任何经论,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纳入佛教之中,否则,就不是佛法。提纲挈领抓住要点,才是佛陀最看重的,这就是为什么佛传法时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 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在释迦教法的听众当中,有着各种不同背景的众生──外道、婆罗门教徒、天人、非人等等。其中以婆罗门教徒为主的很多听众,都持有与实际不符的宇宙观。 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时宜地去驳斥他们,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弘扬佛法的事业也将受到威胁。为了与这些听众的根基相应,释迦牟尼佛便采用了一些善巧方便——虽然明知那些观点是不对的,却没有去推翻他们。只要能传讲三法印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道理,其它观点正确与否都不必在意。因为唯有通达三法印,才能让他们从轮回中解脱。其他诸如宇宙观等等学得再透彻,也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 正因为佛陀没有更正他们的其它观点,所以当时的宇宙观就被保留了下来。当听众的根基发生变化时,佛即会适时地驳斥他们原有的宇宙观或其它观点,并建立一种与其根基相应的宇宙观,这些都是佛陀传法时所用的善巧方便。之所以会有不同于现代的宇宙观出现在经典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种解释,并不是为了应付现代人所提出的“佛经内容与当代科学结论不一致”的质疑,才强词夺理用于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释好了。因为当时的人并不具备现代人对宇宙所了解的知识,因此也没有必要作出什么解释。这就说明,佛陀利用这些权巧方法来调化众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 佛陀自己也曾说过,为了适合不同听众的口味,他传法时讲过许多相互不一致的论点,但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空性。例如,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就谈不上是绝对的真理。唯有其中的诸法无我,才是绝对的真理。其实,纵使佛教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也不能证明佛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只能说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世界罢了,谁也不能就此认定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看同样的一杯水,会有六种不同的显相;六道众生看世界,会看见六种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多种宇宙的概念。 就微观世界的层面来说,以前也讲过许多了,现在只略提一下。从过去的经典物理到相对论,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来,这些科学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佛教的论点。量子物理学的创始人也认为,自从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论点,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朝佛教等东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迈了一大步。我提到这些的原因,就是为了指出科学与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 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是只有佛才能讲出的那些论点。不论是现代的科学或哲学,就算再往前发展成千上万年,也永远无法达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万法皆为佛的坛城、本来清净等等。世间所有的思维与逻辑,所有的聪明才智,甚至神通,都无法感知佛的这种境界,这就是佛的智慧凌驾于所有知识之上的表现。话说回来,智悲的“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证悟空性的智慧。证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义:证悟人无我,证悟显宗中观的空性,以及证悟大空性与光明;从密宗的观点来说,空性与光明没有任何分别,这也涵盖了大圆满的见解。 在世间流传下来的所有文献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这个名词,即使有的话,也只是将物质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后,所剩的一片空白。而现在有些人就连这点都还不敢肯定,仍然要坚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质。因为,如果连能量都不存在的话,那么所有的物质都将变成是无中生有的,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无法接受的结论,因此,他们所能理解的程度,连显宗的境界都达不到。 我在前面提过,在微观世界中,科学与佛的见解稍微有些相似,但这还不是佛的境界。虽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学者,不论出家与在家人都有,曾用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来解释空性,但都不是很恰当的,因为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断见:质量转换成能量后,质量就消失了——原来存在的变成空无,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空性。 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性,这才是佛所说的空性。 尽管现代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与佛的观点相当接近,但在精神层面或空性的见解上,现代人与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着天壤之别。 以世间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充其量是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譬如科技的发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认为,科技带来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更复杂、更危险的生活,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对而言,经由佛的智慧所能达到的结果,则是让每位众生都能从轮回中解脱。这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理论,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行,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到这种结果。
以上所讲,就是佛教的“智”。(二)悲所谓“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因为所有的大乘发心,都是以大悲心为起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称为大乘佛法。 佛陀所讲的大悲,是世间所有的思想当中都根本不存在的见解。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与社会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萨所履行的无条件的奉献,却是整个世界绝无仅有的。 如果要细说大悲,则可从两方面着手:1、世俗方面的大悲 譬如,佛陀在学道之时,仅仅为了让一头饥饿的狮子填饱肚子,就毅然决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体;又譬如,倘若有人强迫这个房间里必须有一个人从十楼跳下去摔死,那么,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义的行为,就是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主动表示自己愿作那个跳楼人。这不只是嘴上说说罢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会非常痛苦,不如让我来代替其它人承受这个痛苦吧!” 诸如此类的布施及忍辱等行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义,是不仅要这样发心,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不仅要从事救灾、布施衣物、看护伤病患者等解决众生暂时痛苦的慈善活动,而且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 话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慈善活动只能解决众生的暂时痛苦,就放弃力所能及的世间慈善之举。作为发心利众的大乘行人,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当然也应该参加。 戒律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重病卧床不起的比丘,由于没人照顾,所有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污秽不堪的景象大家可以想像。 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阿难来到这个比丘的住处。见到佛陀的大驾光临,比丘惶恐至极,然而,佛陀却轻言细语地安慰他,并让他把脏的衣物拿来,然后亲手替他洗。既然佛都能这么做,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关头能做出舍己为人的决定,并付诸实行。虽然在某些其它的思想或理论中,也提及了这一点,但他们的悲心,却是片面的,范围很狭窄的;而佛的大悲心,却是针对所有的众生,而不是仅仅针对人类或佛教徒的。2、超世俗的大悲更广、更伟大的悲心,是绝不止于让众生吃饱穿暖,虽然这些事也要做,但却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众生明白轮回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首先是令众生了解轮回的真相,然后教导他们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佛最伟大的慈悲即在于此。为什么呢?譬如,纵使将一位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康复为止,但这样能防止他以后不再生病吗?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一次生病的问题罢了,他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经历的病痛,我们是爱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财物布施,都只能暂时地解决他人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问题,却并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度。唯有佛这样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它世间的慈悲只能说是“悲”而已,还不能用“大”来形容,因为大悲心与佛的智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 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业比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战争也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心还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就没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获得的胜利,他所强调的胜利,是通过调伏自相续所得到的胜利。 其实,大悲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佛曾经说过:“我告诉你们解脱的方法,要不要解脱,全由你们自己决定。”也就是说,每个众生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而不是由佛陀来安排的。这种说法所表明的态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谁能上天堂,谁该下地狱,都由他们来主宰。由此可知,在大悲当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宽容、平等、和平等意义。 (三)智悲双运的修法 那么,该如何修智悲呢? 其实,菩萨所行持的六波罗蜜多,都没有超出智悲之义: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禅定、智慧是智;精进则是智悲的助缘。以智悲二字来界定佛教的意义,是简捷的说法,其深广的内涵,就是六波罗蜜多。既然整个佛法的精华,就在于智悲二字,那么,是否有什么方法可在一座当中将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涵盖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智与悲。 有人会提出疑问:修大悲心需要细密深刻的思维,而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不需要任何杂念,既然如此相互矛盾,又怎能在一座当中同时修呢?对我们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萨戒,一旦受了戒,菩萨戒的戒体──菩提心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当中,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修空性。 当进入空性的状态时,并没有明显地思维“愿一切众生脱离轮回痛苦”,也可说是没有明显的大悲心,但因为之前受的菩萨戒戒体已存在于心中,故而,当心进入空性境界时,菩萨戒也随之而进入空性之中。我们要知道,菩萨戒并非物质,而是一种心的状态,虽然在进入空性境界时,心里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念头,但菩萨戒却是存在的,所以,心与菩萨戒不分彼此,同时都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此时菩萨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菩萨戒,这就是智悲双运。所谓双运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停下来时,心既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与菩萨戒无二无别。如果能这样修,则所有大乘佛法的精华都已包含,再没有什么需要修的法了! 这是初学者的智悲双运修法,如果能这样修,则仅在一个坐垫上、一个位置上或同一时间内,就可以将佛的八万四千法门之精华彻底无余地修完。 菩提心与空性的具体修法在此无须重提,只要将两个修法合并即可。 当然,在大悲心之前,还是要先有出离心。倘若自己对轮回痛苦都没有感受的话,是无法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的,因为慈悲心的来源,即是众生的痛苦。没有慈悲心,菩提心也无从生起。出离心的另一个条件,是希求解脱。当看到众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时,发愿要让他们获得解脱。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都不能先解脱的话,又如何能带众生解脱呢?这样一来,出离心的两个条件就都具备了。 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萨戒,而菩萨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萨戒之后,便开始修空性。当菩提心与空性结合在一起时,即为智悲双运。有了这样的见解,则所有大乘显密教法的精华都已了然于心。 出离心、菩提心要一个个分开修,最后进入空性的境界,这样一来,前面修的出离心与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 此处所说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无我见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当中,又有证悟的智慧。这些智悲双运的见解与修法,囊括了所有佛法的涵义,说起来虽然这么简单,真要做起来时,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出离心的生起,要靠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而生起菩提心的条件,则是积累资粮(修曼茶罗),及清净业障(修金刚萨埵)。显然,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学佛,都离不开外加行与内加行的修法,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修加行的原因。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佛教的真正意义,是智与悲。从今往后,我们学佛就学这两个字,修行就修这两个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学可修的了! 博主添注:菩萨戒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据梵网经卷下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一)十方诸佛愍念守护。(二)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菩萨戒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因此,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均可受持。菩萨戒为诸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是诸佛子的根本。 1.摄律仪戒: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摄护之,使断绝一切诸恶。
2.摄善法戒:总摄一切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
3.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三戒当中,以摄律仪戒为基础,能善摄律仪,即能总摄善法,才能饶益一切有情众生。所谓菩萨律仪,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1.十重戒:杀、盗、*、妄语、酗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瞋心不受悔、谤三宝等。此十重戒为大乘戒的最重过患,若大乘菩萨犯此法,则构成波罗夷罪。
2.四十八轻戒:相对于十重戒,四十八轻戒乃属轻垢罪,内容包括不敬师友戒、饮酒戒、食肉戒等四十八条。
菩萨戒虽有此十重四十八轻戒等戒相,但是其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倘若忘失菩提心,也就违反菩萨的根本精神。
今天关于“智悲双运什么意思”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