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时十六国有哪十六国?(五胡十六国和五胡十九国比多了哪几个,为什么有两种说法)
十六国 十六国:在中国北方和四川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建立了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燕、南凉、北凉、西凉、夏和北燕十六个政权。...
十六国是哪十六国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十六国是哪十六国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晋时十六国有哪十六国?
十六国 十六国:在中国北方和四川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建立了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燕、南凉、北凉、西凉、夏和北燕十六个政权。 国名 民族 君主人数 首任君主 末任君主 国祚 领土范围 国都 亡于 前赵、或称汉赵 匈奴 6 刘渊 刘熙[1] 汉304年-318年 陕西渭水流域、山西、河南、河北、部分甘肃 平阳(山西临汾)、长安(西安) 后赵 赵318年-329年 成汉、或称前蜀 氐 5 李雄 李势 成306年-338年 四川东部、部分云南、部分贵州 成都 东晋(桓温) 汉338年-347年 前凉 汉 8 张寔 张天锡 314年-376年 甘肃、宁夏西部、新疆东部 姑臧(甘肃武威) 前秦 后赵、或称石赵 羯 6 石勒 石祗 319年-351年 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部分江苏、部分安徽、部分甘肃、部分辽宁 襄国(河北邢台的西方)、邺(河北临漳的西南方) 冉魏 前燕 鲜卑 3 慕容皝 慕容暐 334年-370年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辽宁 龙城(辽宁朝阳)、邺(河北临漳的西南方) 前秦 前秦、或称苻秦 氐 6 苻健 苻崇 351年-394年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陕西、江苏、四川、贵州、湖北、辽宁、甘肃、宁夏西部、新疆东部 长安(西安) 后秦、西秦 后燕 鲜卑 8 慕容垂 慕容云 384年-409年 河北、山东、山西、部分河南、部分辽宁 中山(河北定州) 北燕 后秦、或称姚秦 羌 3 姚苌 姚泓 384年-417年 甘肃、陕西、山西、河南 长安(西安) 东晋(刘裕) 西秦 鲜卑 4 乞伏国仁 乞伏慕末 385年-431年 甘肃东部 金城(甘肃兰州) 胡夏 后凉、或称吕凉 氐 4 吕光 吕隆 389年-403年 甘肃西部、部分宁夏、部分青海、部分新疆 姑臧(甘肃武威) 后秦 南凉 鲜卑 3 秃发乌孤 秃发傉檀 397年-414年 青海、甘肃西部 乐都(青海省境内) 西秦 南燕 鲜卑 3 慕容德 慕容超 398年-410年 山东、部分河南 广固(山东青周) 东晋(刘裕) 西凉 汉 3 李皓 李恂 400年-421年 甘肃西部及部分新疆 敦煌 北凉 北凉 匈奴 2 沮渠蒙逊 沮渠牧犍 401年-439年 甘肃西部、部分宁夏、部分新疆、部分青海 张液(甘肃境内) 北魏、柔然 夏、或称胡夏 匈奴铁弗 3 赫连勃勃 赫连定 407年-431年 陕西、部分内蒙古 统万城(陜西境内) 吐谷浑、北魏 北燕、或称冯燕 汉 3 慕容云 冯弘 409年-436年 辽宁、河北 和龙(辽宁朝阳) 北魏
前凉、 后凉、 南凉、 西凉、 北凉、 前赵、 后赵、 前秦、 后秦、 西秦、 前燕、 后燕、 南燕、 北燕、 夏、 成汉
参考: greatchinese/emperors/wuhu
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等十五个政权,连同西南氐族建立的成汉,总称十六国。
参考: ebaomonthly/window/history/china/h12/hd12_fr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五胡十六国年表
十六国有: 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参考: ebaomonthly/window/history/china/dn_16
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燕、南凉、北凉、西凉、夏和北燕
历史中两晋十六国,是哪十六国?
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夏、成汉,总称十六国。
国名 民族 都城 今地
前赵 匈奴 长 安 陕西西安西北
后赵 羯 邺 县 河南安阳市北
前燕 鲜卑 邺 县 河南安阳市北
前秦 氏 长 安 陕西西安市西北
西秦 鲜卑 苑 川 甘肃榆中北
夏 匈奴 统 万 陕西横山西
前凉 汉 姑 臧 甘肃武威
后燕 鲜卑 中 山 河北定州
后秦 羌 长 安 陕西西安市西北
后凉 氐 姑 臧 甘肃武威
南凉 鲜卑 乐 都 青海乐都
南燕 鲜卑 广 固 山东青州市
西凉 汉 敦 煌 甘肃敦煌西
北凉 匈奴 张 掖 甘肃张掖
北燕 汉 龙 城 辽宁朝阳
成 氐 成 都 四川成都
中国历代王朝中的十六国各是什么,皇帝名称
/view/438c60ea19e8b8f67c1cb909.html最低下有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view/50050.htm
成汉(也称成、后蜀;304年-3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公元301年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地领导西北难民反抗晋朝的统治,304年其子李雄称成都王,二年后称帝,国号“成”,都成都。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有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一部。347年为东晋桓温所灭。
大夏国是十六国时期在鄂尔多斯内陆建立的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割据政权。公元407年,郝连勃勃仿照中原王朝政制,设立百官,建立大夏国,并在河套南端建立都城,名曰“统万”(今乌审旗南靖边县北白城子)。自建国至公元431年为北魏所灭,立国凡25年。其最强盛时期,疆域“南阻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大致包括今陕西渭水以北、河套地区、山西南部及甘肃东部,河套地区是其统治的中心。公元431年正月,赫连定攻灭西秦,同年六月胁迫西秦民众十余万人,至今甘肃临夏西北黄河南岸,正欲渡河时,遭遇吐谷浑首领慕璝率领的十万骑兵袭击,赫连定被俘,大夏灭亡。夏自赫连勃勃称帝至赫连定被俘,历二代三王共25年。
北燕第一代皇帝是高句丽人高云,实际的建立者是鲜卑 北燕
化的汉人冯跋。都龙城(今辽宁朝阳)。盛时有今辽宁西南部和河北东北部。历二主,共二十八年。 冯跋(?~430),字文起,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父冯安,慕容永时仕西燕为将军。西燕亡,冯跋东徙龙城,为后燕禁卫军将领。
南燕(398~410)是中国十六国之一[1] 中国十六国之一[2]。鲜卑族慕容德所建。都广固(今山东益都)。盛时有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后燕 南燕国
慕容宝在位时,叔父慕容德镇守邺城。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宝北奔龙城(今辽宁朝阳)。十月,北魏破中山,后燕被截为两部分。德以魏将来攻,邺城难保,于398年率户4万南徙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自称燕王,史称南燕。399年滑台为北魏攻占,德率众向东,攻取青、兖,入据广固。400年德改称皇帝。405年,德病死(谥世宗献武皇帝),兄子慕容超(末帝)嗣位。超好游猎,委政宠幸,诛杀功臣,赋役繁多,百姓患苦。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次年二月攻下广固,超被俘斩,南燕亡。
后燕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由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政权,都中山(今河北定县),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历七主,共二十六年,是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最强盛的一个王国。前燕慕容暐在位时,慕容垂因宗室内部矛盾投奔前秦,为苻坚将领。淝水之战后,垂至邺拜谒先人陵墓。时丁零族翟斌于河南起兵反秦,镇守邺城的苻丕(苻坚庶长子)命垂及宗室苻飞龙前往镇压。途中垂袭杀飞龙,与前秦决裂。384年,垂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建元立国,史称后燕。有众二十余万,进围邺城。385年苻丕自邺城撤往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河北之地尽属后燕。386年,垂自立为帝,定都中山。392年消灭割据河南的丁零族翟魏政权,394年灭西燕,基本上恢复了前燕版图。
前燕(337年-370年),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为「燕」。为区别同期的慕容氏诸燕,历史学家把它称为前燕。其统治地区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各地一部分。
西秦(385——400年;409——431年),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酋长乞伏国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盛时有今甘肃西南部和青海一部。历四主,共四十七年。
后秦十六国之一。羌族姚苌所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盛时控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历三主(姚苌,姚程佳,姚泓),共三十四年。
前秦(351~394),十六国之一。氐族苻健所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盛时疆域东至大海,西抵葱岭,南控江淮,北极大漠,东南以淮﹑汉与东晋为界。历六主,共四十四年。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且像孙功达《氐族研究》所称,还是“最早尝试由少数民族来统一全国”的历史政权。
后赵(319年—351年),后赵最强大的时候统一了中国大部,仅有淮南的东晋,河西的前凉,辽东的慕容燕等地方小政权。石勒从 305年起兵后,辗转归于汉刘渊,为渊部将。 311年石勒军全歼西晋主力,并会同刘曜、王弥之众攻破洛阳。312年以后,石勒以襄国为基地,发展成为今河北、山东地区的割据势力。318年,汉内乱,他率军攻破汉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319年,刘曜自立为帝,建前赵,迁都长安。石勒脱离前赵,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石勒攻灭鲜卑段氏,又进据河南、皖北、鲁北。329年攻破长安、上邽,灭前赵,并有关陇。至此,北方除辽东慕容氏和河西张氏外,皆为石勒所统一。以淮水与东晋为界,初步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30年石勒改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同年称帝。
前赵(304-329),亦称汉赵。这是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政权,由匈奴贵族刘渊所建。国号初期为“汉”(匈奴汉国),后刘曜改为“赵”,建都平阳,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历三主,立国凡二十六年。
北凉(397或401-439)是十六国之一。由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者为段业,此说是以蒙逊堂兄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并改元神玺为立国之始(397年)。401年蒙逊诬男成谋反,段业斩男成,蒙逊以此为借口攻灭段业,亦有人以此为北凉立国之始。北凉都张掖,412年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称河西王。433年沮渠牧犍继位。439年北魏攻姑臧,牧犍出降,北凉亡。后牧犍弟无讳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凉,一般认为已脱离五胡十六国时代之范围,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无讳弟沮渠安周被杀,高昌北凉亦亡。
西凉十六国时在凉州有西凉政权,为汉族李暠所建。都酒泉(今属甘肃)(一说敦煌)。盛时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历三主,共二十二年。
南凉(397年-414年)十六国之一。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所建。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历三主,共十八年。 秃发即“拓跋”的异译。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长统率,从塞北迁到河西,被称为河西鲜卑。在此居住约两个世纪,部众渐盛,务农桑,修邻好,境内安定。至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西北)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初附于后凉吕光。
后凉(386年-403年)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坚淝水兵败后前秦瓦解,吕光据有姑臧(今甘肃武威)于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史称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吕光卒,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又杀吕绍自立。401年吕隆(吕光弟吕宝之子)又杀吕纂自立,国势益衰。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降于后秦,后凉亡。
前凉汉族张寔所建。都姑臧。盛时疆域有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历八主,共六十年。另一说,历九主,共七十六年。即从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始至秦建元十二年(376年)悼王张天锡被迫出降前秦止。十六国中享国最久的国家!
五胡十六国和五胡十九国比多了哪几个,为什么有两种说法
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共有二十国。去掉吐谷浑后就是十九国。
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也有人说“十六国”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此外,北方亦非仅十六国,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的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
魏晋南北朝时的五胡十六国是哪十六国,起止时间与建立者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主要的16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其实还有其他的政权,比如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和内迁丁零之翟魏等。其建立者和起止时间如下:成汉
(304-347)巴氐李雄 ;前赵(304/318-329)匈奴刘渊;后赵(319—351)羯石勒 ;前凉(320—376)汉族张茂 ;前燕(337—370)鲜卑慕容皝 ;后燕(384—409)鲜卑慕容垂; 前秦(351—394)氐苻健; 后秦(384—417)羌族姚苌 ;西秦(385-431)鲜卑族(一说赀虏)乞伏国仁 ;后凉(386—403年)氐族吕光;南凉(397-414年)鲜卑秃发乌孤 ;北凉(401-439年)卢水胡(一说赀虏)沮渠蒙逊; 南燕(398—410)鲜卑族慕容德 ;西凉(400-421年)汉族李暠 ;胡夏(407—431年)匈奴赫连勃勃 ;北燕(409—436年)汉冯跋 ;代国(338-376)鲜卑拓跋什翼犍 ;冉魏(350-352)汉族冉闵 ;西燕(384-394)鲜卑慕容泓 ;西蜀(405-413)汉谯纵 ;翟魏(388~392)丁零翟辽
百度百科上面都有的,希望你以后多进百科
好了,关于“十六国是哪十六国”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十六国是哪十六国”,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