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叛逆学生(教师对于不听话的学生如何管教?)
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很多。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更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心急冒...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班主任如何应对叛逆期学生”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怎样对待叛逆学生
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很多。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更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心急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对叛逆心理的学生须真诚相待,并主动与他们沟通思想。事后通过交谈,他还告诉我:他也知道很多是自己的不对,也曾有几次想改掉的,比如有次打烂玻璃时,也想承认自己的错,可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大骂了我一通,没给我解释的机会,我干脆就不说了,留她骂吧,骂吧!我就是一句话不说。后来他也把他曾经如何打烂玻璃的事告诉了我,经分析也有一半责任不在他,可他全赔了,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了解这后,让我深深知道,是他教会了我:要尊重学生人格,留给学生解释的机会。对他的教育,我也改变了很多的看法,及时发现闪光点,给予信任和激励,用其所长,启迪其自爱自强。 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除了我们平时的言行和对某个同学思维的定势外。我还从原来老师的口中得知,他父母是做水果生意的。每天天还没有亮就出去收水果了,晚上10点以后才回来,在家的时间他都是在梦中。多年来都如此,而家长管教甚严,一听到老师说他做得不对,就大打出手,有时从梦中把他揪起来就打。最终导致矛盾尖锐,常与老师对着干。针对其特点,我先与其家长交谈,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特点;尽量做到做生意与陪孩子两不误,你想一个现在还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怎能不叛逆呢?又通过和他本人交谈,使其理解家长的苦心。现在,大多数老师反映周小永同学比以前听话多了,懂事多了,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对待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很多与家庭关系有关,也与班主任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班主任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甚至把他们当着自己的孩子。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 更要合理利用学生叛逆心理的正效应。班主任要大胆利用小学生叛逆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切忌偏颇,讲道理既要讲有利或好的一面,也要讲有害或坏的一面,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打了二年级的一个小同学,我是这样和他谈话的,“你读几年级?”“四年级。”“他读几年级?”“二年级”,“那你们俩谁读的书多?”“我!”“既然知道就好,读书多的应该懂事呀!”他的脸就红了。低下了头。让他们自己找到错误所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抓住青少年学生叛逆思维的特点,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也要注重对产生负向叛逆心理的学生的疏导工作。对学生中已经或既将发生的负向叛逆心理,教师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制服从的办法,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小学生产生负向叛逆心理,内在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但他们思想开放,单纯耿直,敢想敢说,因为他们其实根本不懂。只要道理明白了,转变态度也就指日可待了。对这类学生的疏导重在讲明道理,消除错误的认知因素;其次,要把握和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打动学生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其三,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媒介,树立榜样。提高疏导工作成效。
老师怎么管叛逆期学生
摘要:大多数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都比较叛逆,因为在这个时期他们都对自己比较有自信,觉得没有人可以舒服他。而且极其容易跟老师、父母对着干,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好教育,但是又必须教育。改正他们的态度,平稳度过这个阶段。下面就来看看老师应该怎么管理叛逆期的学生。叛逆期学生老师怎么管叛逆期学生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学生
老师如何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学生青春期,是孩子的烦恼期。他们的身体发育趋于成熟,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又知之不多;思想上要独立,经济上又独立不了;充满对异性的渴望,心理又很封闭;理想与现实经常冲突?
烦恼很多,特别是异性交往的困惑,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常常使青春期的孩子苦恼。假如我们父母能与之沟通并正确引导,那么孩子的心理冲突、心理困惑就会少得多。作为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和学生交朋友
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他谈谈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在交流时注意以理服人,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第二、要转变理念,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和班级工作艺术水平。
在新课程下班主任要找准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班主任是学习者,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是学校与家长、社会之间的协调者,因而,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养、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
班主任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班主任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地化解师生冲突。对学生要适当适时地给予肯定,不要盲目地否定学生的一切行为。对学生违背道德与做人准则的方面要选准时机将其向正确的方向引导。更不可对学生有过激(如体罚)的行为。要多多激励其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增强,树立“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管理理念。
第三、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情境。
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是学生受教育的外部条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良好的班级里,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班级活动,能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教育的效果。发挥集体活动对每位学生的教育、评价和激励作用,是造成积极的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心理产生的有效途径。
第四、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而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成功归于内因,对自己的失败归于外因。即总是赞赏自己学习的成功,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强或自我努力的结果;对学习上的失败,常常将责任推在题目太难,老师偏心,运气不佳等情境因素上面。而对其他同学学习的成败却作出相反的归因。这种归因偏见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或心理的不相容,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因此,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学生对自我心态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正确归因和教会学生简易的自我疏导方法。如让学生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用情境转移法和心理转移法、归因客观法和自我宽容法来减轻过分的心理压力、痛苦和自责。并教会学生对别人正确认识,公正评价,使学生既会自我调控,又善于自我解脱,自我振奋,从而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避免产生消极逆反心理。
第五、要注重了解学生心态,努力体现班主任工作艺术。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捕捉教育时机,以优良的班主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防止和克服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重要途径。
首先,班主任要经常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应,来了解学生的心态与变化,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契机,如某生自尊心受伤害而又渴望自强时,或者自己的努力受挫而又不甘失败时,对自身的过失感到内疚时等等,这就是学生处于心理不平衡以至剧烈冲突却又渴求矛盾与冲突得到解决达到心理平衡时,就是班主任应把握好的教育良机。如能在此时此刻对这学生加以引导,就能渐渐消除逆反心理,使之向积极方面转化。
其次,是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等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时间、条件和情境,因人因时因地地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等方法进行正面引导,重在提高学生的认识,使之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再者,是要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只有班主任关注这些优点和长处时,学生才会产生上进心。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往往交错在一起。班主任要善于用辩证的观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用优点克服缺点,从而强化优点,增强学生自信,融洽师生关系,形成积极上进的心态。
叛逆期孩子如何教育?
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学生情绪变化大,又比较叛逆,是很难教育和管理的。
那么,作为一名老师,该怎么跟这些青少年进行有效沟通呢?
首先,不要动不动就摆老师的权威,要学会打感情牌。
有些老师的教育思想是比较僵化的。他们在教育十几岁的学生时,总是一副“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你必须听我的“。这种态度,吓吓小学生还行,吓唬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一般真的没效果。
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一定不要动不动就摆出老师、家长的权威。这么做,很容易让你丧失教育的主动权。你的学生或者孩子是不会真正服气的。
我们要做的是打感情牌。尤其是一名班主任,一定要了解你的学生。他的性格、家庭情况、他在意的人和事是什么,你都要了结得清清楚楚。
其次,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和耐心。
在跟学生的接触中,有些老师总是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学生一时改变不了,老师就会变得急躁。一急躁就容易把师生之间的沟通变成老师单方面对学生的批判。
一旦沟通变成了批判,就不会再有良好的交流效果了,剩下的只有师生双方的愤怒。
最后,要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最让人气馁的就是你跟学生已经沟通好了,并且也起到了教育效果。等到学生一回家,又变回原状。
所以,家长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跟家长做好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
教师对于不听话的学生如何管教?
1、切勿再用传统的打骂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
2、树立自己作为老师的威信;
3、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自尊心;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
师生地位
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确定。
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是孰为主体孰为客体的关系。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
第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绝对的受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
第二,学生为主体,教师完全受制于学生的要求。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被支配的位置。这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
第三,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
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承担起了一定的教育任务,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
好了,今天关于“班主任如何应对叛逆期学生”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班主任如何应对叛逆期学生”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