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组全部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内囊体的双层薄膜上这句话哪里错了(光合作用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吗)

类囊体薄膜没有分外膜和内膜哦..外膜和内膜是叶绿体膜。并不是双层膜。附加:高等植物 1光合色素色素都在类囊体薄膜上,粘稠的类囊体溶胶中无植物光合色素;是...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光合色素分布于哪里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组全部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内囊体的双层薄膜上这句话哪里错了(光合作用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吗)

组全部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内囊体的双层薄膜上这句话哪里错了

类囊体薄膜没有分外膜和内膜哦..外膜和内膜是叶绿体膜。并不是双层膜。

附加:

高等植物

1光合色素色素都在类囊体薄膜上,粘稠的类囊体溶胶中无

植物光合色素;是光反应用的,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光能---为活跃的化学--并储存在ATP

2光合作用必需的酶在基质,内膜上、基粒片层结构薄膜上

酶(进行暗反应不需色素)在叶绿体基质,使得化学能--转化--糖类等

-

-------------------------------------------------------------------------------------------------------

另外在 原核的蓝细菌中光和色素 因为无叶绿体,只有蓝细菌在类囊体内进行光合作用

其他光合细菌在细胞膜内褶的膜系统上进行光合作用

--------------------------------------------------------------------------------------------------------

附加

光合色素 类囊体中含两类色素:叶绿素和橙**的类胡萝卜素,通常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约为3:1,chla与chlb也约为3:1, 在许多藻类中除叶绿素a,b外,还有叶绿素c,d和藻胆素,如藻红素和藻蓝素;在光合细菌中是细菌叶绿素等。 叶绿素a,b和细菌叶绿素都由一个与镁络合的卟啉环和一个长链醇组成,它们之间仅有很小的差别。类胡萝卜素是由异戊烯单元组成的四萜,藻胆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其生色团是由吡咯环组成的链,不含金属,而类色素都具有较多的共轭双键。全部叶绿素和几乎所有的类胡萝卜素都包埋在类囊体膜中,与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一条肽链上可以结合若干色素分子,各色素分子间的距离和取向固定,有利于能量传递。类胡罗卜素与叶黄素能对叶绿素a,b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几类色素的吸收光谱不同,叶绿素a,b吸收红,橙,蓝,紫光,类胡罗卜素吸收蓝紫光,吸收率最低的为绿光。特别是藻红素和藻蓝素的吸收光谱与叶绿素的相差很大,这对于在海洋里生活的藻类适应不同的光质条件,有生态意义。

光合作用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吗

光合作用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1)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在叶绿体内部类囊体膜上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所必需的酶.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光合作用⑥阶段利用⑤阶段产生的①[H]和②ATP将③CO2转化为C3,进而形成④有机物.

(3)由于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分解后能释放出氧气,所以若用18O标记H2O中的氧,则18O会出现在光合作用产物O2中.

(4)图中⑤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图中⑥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叶绿体基质.

故答案为:

(1)叶绿体 色素 酶

(2)[H]ATP CO2

(3)O2

(4)光反应 类囊体薄膜 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

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的什么部位

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的基粒膜上面.

同时: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一般呈圆盘形或椭圆盘形,直径3um-6um,厚2um-3um ,每个细胞含有20 个至200 个叶绿体,主要集中在叶肉栅栏组织细胞中.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极为复杂和精细,叶绿体外部是由两层单位膜围成的被膜,被膜以内是透明的基质,基质里悬浮着粒状结构,叫基粒.基粒由类囊体垛叠而成,类囊体是由单层单位膜围成的扁平具穿孔的小囊.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基粒片层,连接基粒的类囊体叫基质片层.构成类囊体的单位膜上分布有大量的光合色素,是光能的吸收与转化的主要部位,所以类囊体膜也称光合膜.基质片层与基粒片层相连,使各类囊体之间相互沟通,利于光能的吸收与转化,也促进了物质代谢的进程和光合产物的转运.

祝好!

组全部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内囊体的双层薄膜上这句话哪里错了(光合作用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吗)

好了,关于“光合色素分布于哪里”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光合色素分布于哪里”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