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原型是哪个宅子?(白家大宅门确有真人真事吗?)
《大宅门》剧中百草厅的原型就是大清末年的同仁堂。该剧的导演和编剧郭宝昌在同仁堂这个大宅门里生活了整整26年。出于各种考虑,同时也为了保护这部作品,郭宝昌不仅将同...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大宅门原型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大宅门原型的问题。
大宅门原型是哪个宅子?
《大宅门》剧中百草厅的原型就是大清末年的同仁堂。该剧的导演和编剧郭宝昌在同仁堂这个大宅门里生活了整整26年。
出于各种考虑,同时也为了保护这部作品,郭宝昌不仅将同仁堂改成了剧中的百草厅,还把同仁堂原本的4个房头改成了3个房头,在创作人物的时候也都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加工。
《大宅门》中男一号白景琦的生活原型就是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现实生活中的乐镜宇自幼顽劣,个性张扬,靠刻苦学习自学成才。他不仅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个发明了很多中成药的中药学家,阿胶、乌鸡白凤丸等配方都是乐镜宇研制、发明的。
《大宅门》主要角色
1、白文氏
演员:斯琴高娃
果敢决断、大度仁义、深谋远虑。她是医药世家白府的二儿媳。白家家道没落,陷入绝境,老太爷白萌堂悲愤交加撒手西去,全府重担压在了白文氏一人肩上,她于内外交困中运筹帷幄,费尽心机终于将老号盘回,终使白府复兴,白文氏一举成为白府的权威和当家人,然而她却管教不了自己的儿子白景琦。
2、白景琦
演员:陈宝国、王冰(少年)、刘慈航(童年)
个性张扬,天马行空,聪敏绝顶,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他从小顽劣,交日本朋友,杀德国兵,与仇家女私订终身。青年时代被亲生母亲赶出家门,发明了32张药方,光宗耀祖。他一生与四个女人有感情瓜葛,他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大宅门》原型真实历史是什么?
《大宅门》中的百草厅白家是以乐家的同仁堂为原型改编的电视剧,编剧导演郭宝昌就是其中香秀和白七爷的养子李天意,但是乐家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这部电视剧中的故事是自己家的故事。
根据后来采访郭宝昌以及很多其他资料也确实显示《大宅门》剧中人物是多个人压缩的,可能把乐家多个人人做的事发生的故事都放在了一个人身上。全剧中据说只有一个人几乎是按照原型来写的,重合度可以达到80%,但是这个人却不是白家人。
剧中白七爷
白七爷这一辈的乐家不是兄弟7人而是17人而白景琦是兄弟中最不受父辈待见的,父辈曾经不允许他进药品这一行为他捐了个官,这个在电视剧有所提及。乐镜宇捐官做的是山东的候补道因此来到济南不是被赶出家门,也正是在济南当官时盯上了济南的官药局,乐镜宇承办了官药局改名宏济堂又研制了“九昼夜提制法”阿胶(应该就是《大宅门1912》里提到的九朝贡胶)畅销全国。
还有杨九红据说原型不是妓女,而是济南当地很有实力人家的姑娘,乐镜宇能在济南立足全靠杨九红家(有可能是山东巡抚杨土骧的女儿),当时乐镜宇开办官药局的第一笔钱还是杨土骧给的。
大宅门原型是同仁堂吗
在《大宅门》一剧中出现的百草厅的原型是北京同仁堂,大宅门的原型也是北京同仁堂。
根据郭宝昌自己的口述说,“我就是在同仁堂这个大宅门中生活了26年,但40年来,我从来没有对人说过,写的《大宅门》就是同仁堂。我不愿透露写的是自己的家史,因为这个京城望族如今老老小小有上千口人,每个人对这个大宅门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估计有不少人像我养母一样,出于各种考虑,不一定同意我写这个剧本。为了保护这部作品,我不仅将同仁堂改成了百草厅,还把同仁堂原本的4个房头改成了3个房头,当然,人物也都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加工。恐怕现在同仁堂这个大宅门中很难有人能够真正对号入座了。”
同仁堂由乐显扬创建于中国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历代同仁堂人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乐氏祖籍浙江宁波,明朝永乐年间迁至北京,最初以摇串铃走街串巷行医、卖小药维持生活。
到了1954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是乐松生,1955年乐松生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1957年成立同仁堂中药提炼厂。199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1998年,中国全国总工会授予同仁堂“全国五一奖状”。1999年成立同仁堂发展委员会。2000年10月在香港上市。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家大宅门确有真人真事吗?
有故事原型。大宅门说的主要是同仁堂乐家三房的故事,郭宝昌导演说过这部戏7成是真实的,3成是他虚构的,大宅门主要是光绪年间到抗战时期的故事,而戊子风雪同仁堂是1949年前后49天的故事。
其主人公白景琦是郭宝昌《大宅门》创作的艺术形象,其原型便是同仁堂的第十三代掌门,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在郭宝昌的笔下,白景琦是一个个性张扬,天马行空,聪敏绝顶,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人。
他从小顽劣,交日本朋友,杀德国兵,与仇家女私订终身。青年时代被亲生母亲赶出家门,发明了32张药方,光宗耀祖。他一生与四个女人有感情瓜葛,在陈宝国的演绎下,他一生快意恩仇,活得潇洒自在,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扩展资料:
《大宅门》的评价:
有艺术价值:《大宅门》是一部内涵丰富、艺术性强的电视剧;郭宝昌写了他最熟悉的、最拿手的纯京味的生活。。该剧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版的《红楼梦》。 郭宝昌通过在大宅门中成长的26年的经历,把大宅门里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血泪情仇,几度兴衰,淋漓尽致地呈现给了观众(央视网评)。
故事标新立异:《大宅门》的故事从清光绪年间讲起,以北京一个卖药兼行医的大宅门的历史变迁为主干,讲述了一群人的恩怨沧桑。这类故事在中外影视作品中很多见,要有自己的特色,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宅门》却能标新立异,把故事说得精彩纷呈,每一集都有悬念(《北京日报》评)
参考资料:
《大宅门》原型真实历史是什么?
《大宅门》原型是大清末年的“同仁堂”,剧中白景琦是郭宝昌《大宅门》创作的艺术形象,其原型便是同仁堂的第十三代掌门,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
《大宅门》是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无锡中视股份公司联合出品的家族剧,由郭宝昌执导,斯琴高娃、陈宝国、刘佩琦、何赛飞、蒋雯丽、杜雨露等主演。该剧讲述了中国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
《大宅门》评价:
《大宅门》的故事从清光绪年间讲起,以北京一个卖药兼行医的大宅门的历史变迁为主干,讲述了一群人的恩怨沧桑。这类故事在中外影视作品中很多见,要有自己的特色,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宅门》却能标新立异,把故事说得精彩纷呈,每一集都有悬念。
《大宅门》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相当成功,每个人都不是简简单单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该剧人物众多,商人、医生、王爷、贝勒、格格、太监、丫头等等,虽不可能个个鲜活,但一些主要人物是栩栩如生,非常有特点的。特别是白文氏、颖宇、景琪、杨九红,因重场戏多,性格更如浮雕一般清晰,其他次要一点的人物也很生动。
《大宅门》是以谁的经历为原型的?
《大宅门》的主人公白景琦的原型就是郭宝昌的养父。
白景琦自幼顽劣、个性张扬,属于不闹出点儿事来活着就不自在的那种人,年轻时终于被母亲赶出家门。这一来,他更是无牵无挂,满天下闯荡,终于独创了一份家业,衣锦还乡、自立门户。
他宽容大度、处事潇洒的性格救了不少人,但是,他的愚孝、暴戾,及唯我独尊的脾气也毁了不少人。所以,到现在很难说清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扩展资料
创作过程:
1、16岁的时候,郭宝昌决定写他在大宅门里耳濡目染的故事,然而,却不那么顺利。《大宅门》写到三分之二的时候,也就是1964年,那个时候时局动荡,郭宝昌被认定为为资本家竖碑立传,书稿被没收,他也被打成“反动学生”,入狱三年。
2、1969年,郭宝昌又被发配到张家口部队干校接受监督改造,他重新着手写《大宅门》。直到1979年,才被平反。
3、1980年,由于与前妻离婚,《大宅门》手稿被焚毁。
人民网-《大宅门》导演郭宝昌:大宅门再开情依旧
好了,关于“大宅门原型”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宅门原型”,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