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的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什么意思)
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有的史书也称“陈桥驿兵变”或者“黄袍加身。”唐朝灭亡后,中国开始了一个政治更迭的时代,当时很多拥有兵力的节度使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权。在这五十多年间...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故事陈桥兵变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陈桥兵变的典故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有的史书也称“陈桥驿兵变”或者“黄袍加身。”
唐朝灭亡后,中国开始了一个政治更迭的时代,当时很多拥有兵力的节度使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权。在这五十多年间,北方的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
到了五代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改革,实力逐渐增强。
当时的后周有一名善于打战的将领叫赵匡胤,他凭借自己的能力,逐渐成为了君主身边的禁军统领。因赵匡胤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深得世宗的赏识,赵匡胤因此慢慢掌握了禁军的大权。
公元959年,世宗不幸病逝,他7岁的儿子继位。由于皇子年龄较小,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赵匡胤在处理。
年末当时的后汉联合契丹准备攻打后周,后周皇帝只能派禁军统领赵匡胤率军出征。赵匡胤接到命令,马上率领自己的军队往北应战。
有一天晚上赵匡胤他们的部队停留在陈桥宿营,突然之间赵匡胤的将士突然拥进赵匡胤的屋子,将士纷纷说皇帝年幼,应拥赵匡胤为皇帝。
于是赵匡胤的的心腹赵普见时机成熟,怂恿将士将皇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当时赵匡胤非常的害怕,因为黄袍一直以来只有当皇帝的人才可以穿,不然是有杀神大锅的。
但是将士们一直坚持拥立赵匡胤为帝,赵匡胤没有办法拒绝,只好同意将士们的请求。后来赵匡胤率领部队回来,夺取了皇位,960年,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局面。
陈桥事变是怎么回事
事件:陈桥事变
时间:公元960年(后周恭帝显德七年,宋太祖建隆元年)正月初四凌晨
人物:赵匡胤及其将校
地点:京城东北郊陈桥驿
过程:公元959年(显德六年)周世宗去世,其7岁幼子柴宗训继位。柴宗训年幼无能,赵匡胤和其弟赵匡义、谋士赵普等人秘密策划试图用武装夺取皇位。
公元960年(后周恭帝显德七年,宋太祖建隆元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恭贺新春的朝见大礼上,匡胤等人的指使镇州和定州(今河北正定县和定县)的密报到汴京谎报军情,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声势很大。后周宰相范质和王溥等人不辨情报真伪,急派赵匡胤率领大军前去抵抗北汉和辽国联军。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领大军从汴京出发。部队行至京城东北郊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休息。在赵匡义和赵普的带领下众将士密谋:非要请点检(赵匡胤职为殿前都点检)即位不可!
正月初四,天色将明,喝醉了的赵匡胤仍在呼呼大睡。这时,一群将校拥入赵匡胤的寝帐将他摇醒,然后把他架到椅子上。赵匡胤还没有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表示尊贵的皇帝专用**的袍子披在了上去。众将校跪在地上,高呼“万岁”。面对跪在地上的将校,赵匡胤装出怒不可遏的样子,说:“别胡闹,这黄袍加身的玩笑也能开?”一将校高声说:“如今先帝驾崩,少帝年幼,朝廷昏弱,全军上下愿拥戴点检您为天子。您如若不从,我们就成了叛逆之臣,论罪当死。点检您忍心这样做吗?”将校的话音刚落,赵匡胤寝帐内外的众将校又一次跪下,高呼“万岁”。看着长跪不起的部下,赵匡胤装得无可奈何,他说:“诸位强人所难了。好吧,我答应大家的要求。皇上啊,我无颜见您!”,史称“黄袍加身”事件。
这时汴京后周君臣们还蒙在鼓里。为迅速进京城登基,赵匡胤派赵匡义、节度掌书记赵普火速回到汴京,联络赵匡胤的心腹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以作内应。
在向汴京进发前,赵匡胤向广大将士发布命令:到了京城后,要保护好周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
将士们遵从赵匡胤的命令,军容整齐,秋毫无犯。赵匡胤率部到汴京后,内应开门迎接,顺利地进京。这时后周群臣方知道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皇位的消息,已经无力回天。
正月初五下午,在崇元殿举行了禅代大典。崇元殿上,聚集着后周的文武百官。一位官员拿着事先以柴宗训的名义写好的诏书,宣布把皇帝位禅让给赵匡胤。赵匡胤正式登基。赵匡胤曾担任过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因此,他把国号定为“宋”,定都汴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给个辛苦分呗,打了半天了。
陈桥事变故事简介
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政治事件,发生于公元960年。当时,中国北方处于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朝廷的地位不断下滑,社会秩序混乱。
赵匡胤在陈桥驻扎的时候,看到了当时的朝廷腐败无能,士兵和百姓的生活异常困苦,决定发动兵变。他带领部下在夜间突袭朝廷,攻克开封,推翻了当时的后周朝廷,自己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宋朝。
此后,赵匡胤积极进行政治改革,稳定了国家局势,推行了多项政策,开创了宋朝的繁荣时期。他实行勤王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的领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他也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标志着五代十国的结束,也标志着宋朝的开始,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匡胤早期经历:
赵匡胤为涿郡人,于后唐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赵匡胤为赵弘殷(宋宣祖)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弘殷“好儒事”,喜“访求书籍”,又意识到了“文武为立身之本”;杜氏本人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在父母的影响下,赵匡胤最初投入夹马营“陈学究”的学馆中读书,后来赵家又聘请了“赵学究”教导赵匡胤。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什么意思
陈桥兵变是指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这个典故又称为“黄袍加身”。
“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正月初三,赵匡胤便领着大军出了开封城,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东北40里地陈桥驿。就在当晚,军队哗变,不容赵匡胤反抗,将黄袍强行披在了他的身上。”
影响
在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因赵匡胤注意严肃军纪,一回开封就下令军队各归兵营,开封城中没有发生以往五代改朝换代时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
北宋建立伊始,后周一些带重兵在外执行巡边使命的将领,如慕容延钊、韩令坤,都表示拥护宋太祖登皇帝位,只有盘踞潞州(今山西上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及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抗,于是宋太祖亲率大军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击败李筠和李重进。
他们的失败,使得一些势力较小,又对赵匡胤代周不满的地方藩镇更感到无力与中央抗衡,也只得表示屈服。这样,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已基本上稳定了局势。
忠君、爱国、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深入人心,是社会道德规范。任何篡夺权力和权力的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鄙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因此,想采取这一立场的人首先应该为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让事情有理由发生,减少舆论压力。因此,“黄袍加身体”也可能是自我指导和自我表演的。
赵匡胤是怎么发动陈桥兵变成为皇帝的?
赵匡胤(公元927~976年),宋王朝的建立者,960年至976年在位。州(今河北涿州)人。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
赵匡胤,生于洛阳的夹马营。从小受家庭和社会风尚的影响文习武,胸有大志。
20岁那年,他投到枢密使郭威手下,当了一名偏将。由于他武艺娴熟,又通兵法,受到郭威的赏识。乾柘四年(公元951年),郭威被部下拥立为皇帝,在拥立过程中,赵匡胤出了不少力,因此被升为后周禁卫军的军官。
公元954年,北汉联合辽国(即契丹)进攻后周。赵匡胤随柴荣出征,与汉辽联军交战于高平(今山西晋城县东北)。周将范爱能、何徽,竟一触即溃,争相南逃。在这危急的关头,赵匡胤大喊一声,拍马上前,当先冲入敌阵。北汉军队大乱,而周军士气大振,人人奋力厮杀,终于大获全胜。高平之战,反败为胜,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从此赵匡胤深受周世宗柴荣的器重,并给他记了大功一次。以后一系列的南讨北伐,总把他带在身边。在这些战争中,赵匡胤立了不少功劳,被提拔为殿前都虞侯(皇帝亲军的高级长官)。从此,赵匡胤开始掌管后周的军事大权。
显德六年,柴荣率领大军北攻契丹。此次亲征,赵匡胤一直随驾左右。
公元959年柴荣病死了,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当时兼任宋州(现在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防守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匡义、幕僚赵普等人,看到柴宗训年幼无能,就秘密策划准备夺取皇位。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后周的君臣正在庆贺新年,在赵匡胤的指使下,镇州和定州(现在的河北省和正定县和定县)有人到开封谎报军情,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声势很大。后周的宰相范质和王溥等人,不辨真假,急忙派赵匡胤带领大军,前去抵抗,赵匡胤率军队走到陈桥驿停了下来。在他的导演之下,发生了陈桥兵变的故事。
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后,假意推让一番,众将哪里肯答应。赵匡胤乘机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我发出号令,你们能听从吗?”“愿听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接着,赵匡胤带领大军,掉转马头,回到了开封。
正月初五下午,赵匡胤举行登基仪式。由于赵匡胤原来担任过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因此,他把国号定为“宋”,仍旧把开封作都城。历史上将其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为了尽可能消除后周旧臣宿将结盟反叛,对后周将官赵匡胤一概留用,给予优厚待遇。同时,在暗中密切注意手握重兵的藩镇将领,预防不测。果然,宋朝建立不出三个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就会师北汉大举反宋,赵匡胤深谋远虑,守住关隘,一举平定李筠。之后,淮南节度李重进蠢蠢欲动,赵匡胤下诏亲征,李重进自焚身亡。
赵匡胤在一年内两次亲征的胜利,基本解决了新王朝与旧王朝残余势力的矛盾,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安心,相反,他更时时刻刻感到另一种潜在的威胁。
赵匡胤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大宋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而成为宋太祖,这一基本史实并不存在疑点。而令人不解的是此次政变过程中,有关史籍的一些细节方面描述充满着矛盾,主要围绕赵匡胤是完全被动接受黄袍加身,还是其集团进行的一次早有预谋和准备的政变?有关的史料与素材矛盾百出,使这一事件的进程变得扑朔迷离。
赵匡胤像五代末,显德七年(960)的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接到镇、定二州的军情急报,说北汉勾结契丹,大军声势甚盛,南下侵入边境,形势十分危急。宰相范质、王溥等商讨后奏准太后,立即派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诸将领兵出征。大将慕容延钊简选精锐,率前军先行启程。赵匡胤调集各路人马,领大军也即将北征。初三,军队驻扎于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诸将聚谋,以为主上幼弱,我们出死力破敌,有谁知道?也为国家着想,不如立太尉为天子,然后北征也不晚。乃找匡胤之弟、时任供奉官都知的赵光义和掌书记赵普商议。光义以为:哥哥忠赤,不会同意。赵普认为:外寇压境,大敌当前,应先御敌,战归再议。而众将坚持,说:“若太尉不受命,六军难以向前。”此时,赵匡胤却醉酒卧营不省,众有拥立之意的将士便环立待旦。次日黎明,军营四周呐喊声起,震动原野。光义与赵普入营告知,而诸将士也直叩寝帐之门,高呼:“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惊起披衣,未及应酬,便被扶到议事厅,有人把皇帝的黄袍加披到他身上,众人都罗拜庭下,口称万岁。匡胤要推辞,众人不答应,并相与扶匡胤上马,拥逼南行。赵匡胤在马上说:“你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那就必须听从我的命令,不然我就不做这个皇帝。”众将下马回答:“惟命是从。”然后赵匡胤严肃颁布了有关入京以后士兵秋毫无犯的约法,并令众立誓,这才率军返回开封城,遂取代后周政权,建立了大宋王朝。
上述故事情节,主要意译自宋代最具权威的史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其他重要史料记载也所差不多。从其具体过程考察,此次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似乎是一次偶发事件,是遵循五代将士拥立主帅的旧例行事,赵氏集团事先并不知情,赵匡胤完全是被动接受众将的请求,不得已才同意做皇帝。然而从其他相关史料分析,却使人感到其描述是大有疑问的,黄袍加身应是一次有预谋有准备的政变,所谓“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岳蒙泉《绿雪亭杂言》)。
赵匡胤出身将门,22岁时投到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效力,因战功卓著,30岁就升至殿前都指挥使。他以拜把子兄弟的方式,团聚了一批生死与共的高级将领铁哥儿们,号称“义社十兄弟”,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显德六年(959),33岁的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执掌碟军最精锐部队。六月,周世宗去世,恭帝即位,时才7岁,太后也年轻少谋,孤儿寡妇无能力执政,几位宰相也较懦弱。而这时在京城的禁军两司将领,除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外,基本上都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或好友。可以说一场政变在如此成熟的条件下已开始酝酿,问题只在于找一个怎样的契机发动而已。
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故富室或挈家远避于外州,独宫中未之知也。”《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说:“时都下欢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士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惟内庭晏然不知。”说明此事,早在政变之前已于京城一带传得沸沸扬扬,且能断定政变将发生于“出师之日”,此绝非普通民众所能猜测和指定的。所谓只有“宫中未之知”,应指宫廷中后周皇帝的孤儿寡妇还被蒙在鼓里。不能判定的是:这些传言是赵氏集团为政变故意所做的舆论准备,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在有关征兆的预见中所做的推测?大军在开拔途中,一个号称谙知天文的军校苗训,也指点了当时“日下复有一日”的天象,是即将改朝换代的“天命”。这一宣传与京城传闻相配合,使人有故意做舆论准备之感觉。
此传闻在京城造成民众如此的恐慌,应该说绝大部分人都会听说,那么宰相范质、王溥等大臣是否知晓呢?如果知晓,他们仍派赵匡胤率军出征,是否与赵氏集团同谋呢?不过从后来事态的发展来看,范质与王溥似乎又不知情。据有关记载,兵变消息传到京师,范质受到太后的谕责,退出朝门,握住王溥的手道:“仓促遣将,竟致此变,这都是我们的过失,为之奈何?”王溥听了发愣而无法回答,忽口中呼出呻吟声来,原来范质握手之指甲已掐入他的手腕,几乎出血。赵匡胤入城后,还对范质等人“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范)质不知所措,乃与(王)溥等降阶受命”(《宋史·范质传》)。等到赵匡胤诣崇元殿行禅代礼之时,召文武百官就例,班定礼仪程序之时,独缺周帝禅位制书,这时翰林学士承旨陶谷出诸袖中,进曰:“制书成矣。”遂完成此禅位之礼,使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其中,像翰林学士之类的官员已早有准备,而宰相范质等居然一点也不知情,似乎又很难说得过去。
《宋史·杜太后传》载,杜后得知其子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脱口说道:“吾儿索有大志,今果然。”依然谈笑自若,没有任何惊诧之表情。《涑水纪闻》也载,杜后说:“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据说,匡胤年轻时,杜氏劝他好好读书,匡胤奋然回答:“治世用文,乱世用武,现世事扰乱,愿习武艺,安邦定国。”杜氏笑道:“儿能继承祖业,便算幸事,还想什么大功名哩。”匡胤道:“唐太宗也不过一将门之子,后造成帝业,儿想与他一样干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母亲以为如何?”杜氏怒道:“不要信口胡说,世上说大话的人,后来往往没用,还是读书去罢!”而这时,连年老的母亲都变得如此胸有成竹,遇事不惊,说明赵氏集团对这事的准备已相当充分。所以后人以诗讥讽道:“阿母素知儿有志,外人反道帝无心。”
一些宋人笔记记载,赵匡胤早年曾到高辛庙算卦,占卜功名前程,据说自小校以上至节度使,一一掷之,卦皆不应,最后唯剩“天子”时,一掷而得此卦。这事真伪已无法考定,然而从其为当时广为流传的轶闻而言,也或是赵氏集团所作的舆论准备,至少说明赵匡胤自己早已对此事有所谋划。而政变发生之际,赵光义和赵普马上派快骑入京,通知其死党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侯王审琦,让他们在京城做好改朝换代的接应准备。有意思的是,此时赵匡胤居然醉酒卧营不省,而使将士们环立等待,直到次日黎明。这一情节是真实的,还是故意做作,抑或后人编造?也令人颇感困惑。
大军返回京城,城门早在石守信诸将的控制之下,不但入城顺利,整个京城也没有因此发生大的动乱。时正早朝,副都指挥使韩通闻讯,还没来得及集结军队应变,就被入城的殿前司勇将王彦升追杀,并诛灭其全家。这是后周将相中惟一的罹难者,他还没来得及组织起反抗,就被迅速剿灭,如没有事先布置安排,怎么会如此周全。当然,事后还要演饰一番,将韩通以礼葬之,并嘉其临难不苟,赠中书令之职。有意思的是,后来宋太祖幸开宝寺,见壁上供有韩通的画像,立即令涂去,应是内心有愧吧。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本因边境军情告急,这才令赵匡胤率军北征,为何黄袍加身后便率军回京,而不用去抵御强敌了呢?有所谓“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查初白《敬业堂集》)。一般认为,镇、定二州是在谎报军事,以配合此次政变。这样,镇、定二州节度使也理应是赵氏集团的成员了。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镇、定二州军情并没有谎报,《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契丹国志》诸重要史籍都有相关军情记载。而二州节度使郭崇和孙行友,据《宋史》两人的传记所载,宋初,郭“崇追感周室恩遇,时复泣下”。监军密奏:“崇有异心,宜谨备之。”同时,孙“行友不自安,累表乞解官归山,诏不允。建隆二年,乃徙其帑廪,召集丁壮,缮治兵甲,欲还狼山以自固。”被人告密,令举族迁赴都城,审问后削夺官爵,勒归私第,并严惩其部下。可见,两人不可能属于赵氏集团成员。那么,为什么北汉与契丹入寇之军队没有长驱南下,确实令人不解。其后,郭崇曾来报:“契丹与北汉军皆遁。”为什么会自动撤退呢?难道是其趁后周“主少国乱”之机起兵入侵,得知政变后“宋立国安”,就自动退兵了吗?
五代诸帝多由军队拥立,如唐废帝李从珂、唐明宗李嗣源、周太祖郭威等,它是唐代藩镇割据后军人擅废立之权而留下的遗风,自然为儒家正统思想所不齿。所以在宋代官方文献中,都把陈桥兵变说成赵匡胤事先完全不知内情,以洗刷其篡夺王位的千古骂名,由是在有关文献中遮遮掩掩,弄得历史记载矛盾百出,整个过程疑团丛生。再如邵伯温在《闻见录》中引证王禹偁的《建隆遗事》,认为赵光义压根儿就没参与陈桥兵变,那时,他正留在开封城里陪母亲杜氏。而有的史书(《太祖实录》新版)却说,陈桥兵变后军队入城,秋毫无犯,是光义叩马而谏,才有太祖约法立誓之举。这里是乘机烘托宋太宗的高大形象,亦可见官方在有关文献记载中所做的手脚。实际上,赵匡胤后来的开国措施结束了五代动荡和中原分裂的政局,拉开了经济与文化都颇为繁荣的宋代序幕,是有功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人们对其如何取得政权的细枝末节已不太在意了。
好了,关于“故事陈桥兵变”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故事陈桥兵变”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