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水浒传母大虫性格(司马迁的相关资料)

顾大嫂是小说《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人物,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武器为雌雄虎头刀,擅长雌虎震天吼、双虎回旋斩。 她与丈夫孙新以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英雄所见略同下一句怎么接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水浒传母大虫性格(司马迁的相关资料)

水浒传母大虫性格

顾大嫂是小说《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人物,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武器为雌雄虎头刀,擅长雌虎震天吼、双虎回旋斩。 她与丈夫孙新以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她在梁山大聚义时,排第101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

性格分析

性格豪爽火辣

具体事例与性格的综合:

大虫即老虎,母大虫即母老虎,老虎是凶狠的,是要吃人的。顾大嫂是否凶残,是否像孙二娘一样,也是开黑店吃人的呢?看看《水浒传》,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了。[1]

《水浒传》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中,解珍请乐和带口信就介绍了顾大嫂:

“我有个房分姐姐……见在东门外十里牌住……叫做母大虫顾大嫂,开个酒店,家里又杀牛开赌。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他……只有那个姐姐和我弟兄两个最好……把我的事说知,姐姐必然自来救我。”

这一席话至少告诉我们:顾大嫂是开酒店的,但不是黑店,还是多种经营,卖酒卖牛肉、开赌房。只求财,不害命。顾大嫂很有本事,能与三二十人对打,与解珍解宝关系密切,最后是顾大嫂是个热心肠。“必然自来救我”,不但补充说明了与解珍兄弟最好,还透出她是个豪爽、性急之人。[2]

在乐和的眼中,顾大嫂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书中这样写道:“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前面写的是她的装扮,与孙二娘有异同之处,比孙二娘美点,比孙二娘时兴,但没有孙二娘那副凶相。后几句是作者虚写,她老公孙新此时还未出场,乐和怎么“用眼看”到她提井栏便打老公呢?乐和一进店便和顾大嫂交谈,怎地又看到她拿石碓敲翻庄客腿呢?别说是看到,就是听说都不可能,因为乐和过去不认识顾大嫂,这次是第一次见面,也没时间听到这些。《水浒传》作者却偏要通过乐和“用眼看”到,作者把这两句放在此处,可以说明顾大嫂是个母大虫。这两句能说明她有点粗鲁、性急。

性急是顾大嫂的性格特征之一。当她听完乐和的口信后,她是“一片声叫起苦来”,这是着急,接着叫伙计“快去寻得二哥家来说话”,这个“快”字,可见她风风火火的泼辣劲,写出了她心急。当孙新分析道毛太公有钱有势,怕解珍解宝出狱后报复,必然要置兄弟俩于死地,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劫狱。顾大嫂马上提出:“我和你今夜便去!”这是性急,既不计后果,又有点鲁莽,又证明她与解氏兄弟的关系。顾大嫂的性急还表现在要孙新连夜去请邹氏叔侄。邹氏叔侄说出救人之后,这里是容身不得,只有去投奔梁山水泊入伙,问顾大嫂意见如何。顾大嫂不假思索回答:“最好!有一个不去的,我便乱戳死他!”一个“最好”,足见其豪爽、干脆利落;后一句泼辣,有点黑旋风李逵的风范,听起来耳熟。李逵在江州劫了法场、活捉黄文炳后,当宋江问大家请求众好汉一起上梁山时,宋江问大家意下如何,李逵不也是说:“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相互对比,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也是性急之人之性急语,也可看出其态度之坚决。

急中有智,又是顾大嫂性格上的另一特征。要到大牢里去劫狱。光靠顾大嫂夫妇及邹氏叔侄带点庄客是势单力薄的,弄不好,狱未劫成,反成狱囚。孙新决定请在登州当兵马提辖的哥哥孙立来帮忙,硬请是不行的,只有智请了。临行前,顾大嫂再三吩咐伙计:“只说我病重临危,有几句紧要的话,须是便来,只有几番相见”。顾大嫂本是个粗人,急性之人,想不到“大虫口中又能作此情语,奇妙无比……骤读此言,不觉泪下”(金圣叹语),真是粗中有细,急中生智。她也知道,孙立是兵马提辖,吃的是朝廷的俸禄,要他来干这劫狱的勾当,她是断然不肯的,顾大嫂早料到这一点。一句“只依我如此行”,便知瞬间她已有良策安排。孙立夫妇进屋看病人,“病人”顾大嫂却带着邹氏叔侄从外面进来,大有逼宫的架势。接下来没有客套,而是正面出击:

“我害些救兄弟的病!”

“救甚么兄弟?”

“伯伯!你不要推聋装哑!你在城中岂不知道他两个?是我兄弟偏不是你的兄弟!”

这又急了,急中还带有责怪之意、蛮不讲理之意。接着她说明事由,“今日事急,只得直言拜禀”。因“事急”,才有所冲撞,一句“拜禀”,又有道歉之意。然后摆出劫狱的原因,劫狱后的打算,孙立上不上梁山的得失、厉害,她都说的是清清楚楚,分析的是有理有据,体现出她的智慧。当孙立表示不从时,顾大嫂等便兵刃相见。孙立毕竟是条好汉,又是孙新的亲哥哥,顾大嫂的兄弟遭难,如果不救,在“义”字上说不过去,只有从命。

敢作敢为

敢作敢为是顾大嫂又一优点,劫狱的主意定了,她身藏贴肉尖刀,扮做送饭的妇人,只身进入狱中,等孙立来到监牢门口敲门,她便抽出尖刀,大叫一声:“我的兄弟在哪里?”叫的亲热,喊得威猛,这才有点大虫的威风,她带着解氏兄弟从监牢杀将出来,与孙立、孙新会合,又杀到毛太公家,报了仇,带领人马上了梁山。

大家千万别用中通快递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是这样提醒大家.这是我今天的中通遭遇。

由于一个送快递的人不能晚上送货(我写的是家里的地址),所以我改了单位的地址,使得送货时间加长了2天(其中一天是改网点,第二天是重新分派).但没想到这一改,却遇到了这种快递员.

使得我接完电话最想说的一句是:千万别找中通,服务差死了.因为今天不只把我,还把我同事也给气晕了,态度没见过这么不好的!电话里跟我说:”我不认识你说的地方.”并一再地让我说蓝牌地址.我说:”这个单位这个位置的人都认识,你只要到这儿一打听就知道了,我们是刚搬到这儿的,不知道蓝牌”可他却说:”我算是栽在你手里了!”这种话是服务人员该说的?

再有就是,我说:”因为我原来写的是家里的具体地址,但那边儿的快递员下午4点以后不给送,可4点前我还在单位,才让公司改在单位接的.”听到这话他又急了,说”谁晚上给你送啊?!”……气得我给分送的总站点打电话,问:“我要投诉”,对方却答:“我们这里没有投诉”。再次晕!服务行业怎么能没有投拆,没有投拆谁来约束他?……(这是沈阳市皇姑区的中通,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也不多评论)

后来跟同事说,接过这么多年的快递,什么申通、圆通,都没遇到过这种问题,每次接到东西都是一件开心的事,但这回,东西还没到手上,就已经惹了一肚子气!~哎!~

网红是怎样炼成的,你知道吗?

成为网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打造独特的个人风格。

而打造个人风格其实是一个系统化的东西,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自我矮化

十年前,一位名叫薛之谦的歌手,依靠一档选秀节目,一炮而…不怎么红。但是前几年,微博开始盛行后,他依靠着“娱乐圈第一段子手”的名号重新上位。

在他的微博上,都是这样的微博:调侃自己是“过气歌手”。自嘲“要靠买僵尸粉冒充有人气”。“被菜市场大妈嘲笑”。说自己“不爱干净,袜子要攒到40双才洗”。“打完瘦脸针,穿上增高鞋垫,才勉强能看”。

所有这些段子微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一个本来高高在上的娱乐圈男神的形象,通过“自我调侃”,矮化成一个更具象、更可感、更接地气的普通人形象,从而博得大家的好感

(薛之谦上传在微博的自黑照)

这是一个厌倦权威的新时代,没有多少人想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伟光正的完美形象。大家需要看到的是更接地气,更立体的“人”的形象。所以适当的暴露出缺点,不仅能降低距离感,更重要的是,塑造出更具象可感的魅力人格。

2. 寻找和建立“大众共同点”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人会倾向于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王思聪。

王思聪的受众,基本是和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而他不管是在财富、社会地位、学历、个人能力、知识水平上,都碾压他的受众,这对于他成为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顶级网红,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

而他做了什么事来克服这个障碍呢?答案是,建立大众共同点。

王思聪最喜欢发的微博是什么呢?打游戏!

这可是我等同龄屌丝人群最喜欢做的事情。能跟首富公子英雄所见略同,一下就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再比如说,王思聪喜欢吐槽“绿茶婊”,这又是一个建立大众共同点的好办法。

对于高高在上的美女们,大家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而某个能吃到葡萄的富家公子,居然不仅不跟我们炫耀他吃过多少“甜葡萄”,也像一个一无所有的屌丝一样吐槽“绿茶婊”,这简直是戳中了屌丝们集体人格的痛点。

王思聪在成名前,其实发的微博内容和富家公子差不多,晒跑车、炫财富、出入各种高端场所。但后来他发的微博也开始越来越接地气。让大家觉得,他就是网吧邻座那个一起喝酒抽烟打dota的好兄弟

3. “战斗英雄”模式

看一下互联网红人的演变史,从2013年的留几手,2014年的马佳佳,再到2015年的王思聪,2016年的papi酱、咪蒙,基本都是靠着“战斗英雄”的模式蹿红的。

发起一场战斗,是最好调动群体情绪的办法。社会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里谈到:大众群体只有情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所以从理智、从道理上调动大众,非常困难;但如果挑起情绪,特别是人性中恶的一面,相对就会容易很多

你如果看网上那些疯转的文章,基本都是吐槽骂街的文章。要做到全人群、大范围的覆盖和传播,做深度、玩情调、讲情怀的方式基本不可能;骂一句“XX是傻X”、“XX是做小三”“XX是恶棍,我们一起消灭它”,大众情绪就爆了,要红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4.给粉丝“戴帽子”

给粉丝戴帽子是指,通过对外宣传,赋予粉丝群体相应的称谓和人群属性。

马佳佳总强调,她的粉丝都是反传统、真女权、三观超级正确的新新人类;

“武大校花”黄灿灿总调侃,她的粉丝都是跟她一起“砍人”的小弟。

当网红赋予了他的粉丝群某种特定的人群属性,每个群体里面的个体也就会感觉自己也被贴上了这些标签,内心会有相应的积极感受,因为能够极大的提高粉丝忠诚度。

5.重中之重,你得长得好看。

司马迁的相关资料

司马迁

(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87年,48岁终。现司马迁墓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补注1:关于司马迁出生年份的争论

前145取自《太史公自序》的《正义》,所依据的是唐代张守节《正义》注称:“太初元年,迁年42岁。”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往上推42年,则是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王国维,梁启超等主此说。前135取自《太史公自序》的《索隐》,依据晋代张华《博物志》称“大夫司马迁,28岁古六月乙岁卯,石也”。也就是说,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升为太史令,年28岁,由此上推二十八年,即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应为司马迁生年。郭沫若等主此说。一般采用前说。

持“建元六年说”者,千方百计证明《博物志》是对的,而认为张守节《正义》的记载是错误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博物志》该条所录的是汉代记籍簿,它记载着司马迁的姓名、年龄、居住地、官爵、拜官年月和俸禄等等。如此详细而真切,是录自汉代文书,其真实无疑。这是一种原始材料,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一般史书中的材料。其二,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一句话:“今仆不幸早失二亲。”如按《正义》所言司马迁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其父司马谈死时,司马迁应是36岁。按常理,36岁死去父母说不上“早失二亲”。如按《博物志》所言,司马迁生于武帝建元六年,即26岁父死,说早失父母尚说得过去。其三,司马迁《报任安书》作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如果他生于景帝中元五年,这一年应是55岁,他做郎中是在20岁左右邀游各地回来后的事,那么,他应该说待罪辇毂下30余年了。显然,司马迁不会连自己做过的事都记不清楚。只有晚生10年,即武帝建元六年,才符合其说。

持“景帝中元五年说”者除依据张守节的《正义》外,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或论据。其一,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认为后人引用《博物志》所以年“二十八”应是“三十八”之误。《正义》注称太初五年,司马迁“处四十二”是正确的。其二,根据〈史记?游侠列传〉所载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下令将各地毫强和资财三百万缗以上的富户迁往茂陵,郭解财产不多,也被强行迁徙,司马迁也见到郭解,他说:“吾观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若司马迁生于建元六年,当时年仅九岁,决不可能对人有如此深刻的观察和心理活动。如果按司马迁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年龄为十九岁,似更合适。其三,根据《汉书?儒林传》,司马迁曾向孔安国学习古文,然据《史记?孔子世家》和《资治通鉴》,孔安国在元朔二年为博士,元朔二年司马迁年方九岁,一个九岁的孩子是不可能去太学向一个经学大师求教和商量问题的;如果生于景帝中元五年,此年十九年,似较合理。

补注2:司马迁出生于何地?

《太史公自序》云:“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此龙门在何处,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说在今陕西韩城,一说在今山西河津县。

最早持陕西韩城说者是唐代的张守节,他在《史记》“正义”中说:龙门山在夏阳县(今韩城)。同时,韩城鬼东乡徐村住有冯、同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他们自称,原本为司马姓氏,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感到不光彩,改了姓氏:在司马的“司”字左边加一竖,成为“同”字;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成为“冯”字,并列陕西韩城芝川镇司马迁庙为佐证。

持山西河津县说者认为,自古以来,龙门(包括龙门山、禹门口)都记载在山西河津县。黄河自西北而东南出禹门口,急转弯由北而南流去,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耕牧河山之阳”的地方。据悉此处曾有“汉太史司马故里”碑,只可惜此碑兴修水利时被毁之。而且现在该村仍有司马姓氏的居民。

司马迁生平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继父志,任史官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在他们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们为此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

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他又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悲痛而坚定地应允道:"儿子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愿。"

司马迁做了太史令以后,就有了阅读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的机会。这为他以后著史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是,资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复。由于当时的那些藏书和国家档案都杂乱无序,连一个可以查考的目录也没有,司马迁必须从一大堆的木简和绢书中找线索,去整理和考证史料。司马迁几年如一日,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几乎天天都埋着头整理和考证史料。

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

二、直言受宫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三、 发愤著《史记》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史记》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 "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它的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华。

1、力求真实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2、爱憎分明

司马迁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记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评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陈涉出身贫农,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可司马迁却将他和诸侯并列,放在"世家"当中来叙述。对于一个封建史学家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同时明确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陈涉领导的这支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无道统治。对陈涉首先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功绩,司马迁是完全持肯定态度的。

对于历史上许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马迁也大加赞赏。他当年游历时,曾到过湖南长沙北面的汨罗江,并在江畔凭吊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次凭吊极大地影响了司马迁,他的心灵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诗篇和一生的遭遇。在给屈原作传时,他认为屈原可以同日月争辉,并愤怒地谴责了楚国贵族统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恶行径。当年,司马迁还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对舜的事迹作了实地考查。后来在写史记时,他便把舜的事情写在《五帝本纪》里,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和"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赏。

在史记中,司马迁还歌颂了那些为了反抗强暴,置自身性命于不顾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比如"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只身刺秦王,最终血溅秦廷。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进行大胆的歌颂,实际上便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赏人民反抗强暴的愿望。司马迁对名医扁鹊、谆于意等有益于人民的人,用很长的篇幅记录了他们的生动事迹和医学理论。这些人在当时都没有社会地位,可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他们远比某些王侯将相高贵。

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貌,司马迁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比如《酷吏列传》一共为十个残暴冷酷的官吏作传,其中汉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汉武帝当时重用张汤,而"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王属交私"。所谓"乾没",即空手得到的意思。这里描写的是张汤为小吏时好用计谋以制服人的情况。张汤得势后,与赵禹一起制定了各种残的法令,其中有一条叫"腹诽之法",即不管有罪与否,只要被指控为对朝廷心存不满,就可以据此治罪。张汤不仅善于巧立法令名目,而且还会迎合汉武帝的心意去处置"犯人"。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个案件会使无数人家受到牵连,以致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这些人的罪恶活动都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他便是通过这些对汉武帝时期专制统治的残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诉的。

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和敢于揭露帝王过失的大胆作风值得肯定。对于历史的演进过程,他的思想也比较完整。他在给予历史正确的评价后,又充分肯定了历史是不断发展进化的这一结论。

3、史家绝唱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例如,对《田单列传》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使齐国得以恢复。"火牛阵"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晚上,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再用火点着。于是,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而齐国士兵也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高声喊叫,以壮声势。摸不着头脑的燕兵吓得争相而逃,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齐国大获全胜。司马迁虽着墨不多,可"火牛阵"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

司马迁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巨鹿战役中,项羽率领大军渡河,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项羽的军队一个抵十个,消灭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秦军,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羽在战斗结束之后,召见各路将领,当他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走路。这是对项羽威风的描写。对项羽被围的场景,司马迁描绘得更是感人。项羽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司马迁通过这歌声,完全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以后时慷慨悲壮,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接下来,司马迁又对项羽突围后,在东城决战时的勇猛作了描绘。当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当几千名追兵迫近时,项羽圆睁双目,怒喝一声,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看到这样的描写,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民众约法三章,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而汉高祖也具有好谩骂的流氓习气和随机应变的性格。有一回,韩信给汉高祖写信,要求封自己为假齐王。汉高祖非常生气,刚想发作,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别发作,他立即转过口风说:"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呢?"这里用字也不多,却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汉高祖善于随机应变和玩弄权术的性格。

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语。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方言",通常叙述和人物对话和谐一致,虽明快但含蓄,话外有音,值得玩味;繁复而简洁,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为人物特征的描写服务。他刻画人物说话口吻的描写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态度。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比如,《高祖本纪》:"(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这一段汉高祖让帝位的话,是直接模拟当时的口语,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高祖惺惺作态的样子,读完不禁觉得汉高祖说话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马迁使用古史资料时,一般以当时通用语翻译古语。如《五帝本纪》写尧舜的事迹,取材于今文《尚书?尧典》,把书中的"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等语,翻译为"百姓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信伤百官,众功皆兴"等,译文与原文相比较,就会发现更容易读懂。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这么出色,是与司马迁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分不开的。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 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古史杂识之 不可鄙薄司马迁

葛剑雄先生《货殖何罪》(《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九期)纵横恣肆,古今事例信手点化,可谓文理俱佳,令人获益匪浅。但说“深感太史公的远见卓识,不仅在一般学者之上,也比当代某些史家高明”,很有模拟不当的意味。司马迁何止比现在某些史家高明。关于为史一道,司马迁无人可及大概已是古今共识。再往宽泛处看,司马迁身后还没有任何学人能在对历史、社会、人事诸多方面的综合把握上可与之比肩,这恐怕也不算妄言

司马迁说过:“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诏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向来将其著述之举视为同《春秋》等量齐观的事业,这一点应该说也做到了。恕笔者孤陋,似乎还没看到什么人对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自许说三道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迁应该算是完成了圣人般的事业。既然司马迁功同《春秋》,他是否享有过哪怕片刻,如同孔圣人般的社会崇敬呢?答案是,从来没有。于是,司马迁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沉重的命题:为何写出过“圣人级”专著的作者,得不到圣人级的待遇?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葛先生的上述句式,绝不会转换成“才深感孔夫子的远见卓识……也比当代的某些……高明”。而且从古至今,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转换句式。

其实,司马迁留下的这个命题,他自己已先行破解过,他说:“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原来大质已亏的刑余之人已失去了受人尊敬的资格。所以,司马迁又说:“虽累百世,垢弥甚耳。”看来司马迁椎心疾首还不仅仅是因为尘世间的屈辱以腐刑为最,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创,其人其书再也不会被后人视为圣人圣物。果不其然,不仅后世学人每每发出“史迁不察”之类的词句,即使高明如葛先生者,也不自觉地将他所不值之人以司马迁这杆大秤掂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迁的伟大不仅在于能打理前史,也在于其能预见其身后之事。当人们为司马迁惊天地泣鬼神般的文思欷嘘不已的同时,又免不了堕入其生前已存在、身后仍延绵不去的世俗观念中去,从而不会以虔诚的崇敬面对司马迁。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司马迁已先行预见了两千年之后的世态,但也无法料定自己的命运。或许会有人说,司马迁受宫刑是咎由自取。这种认识无疑是指责司马迁烧糊过洗脚水,完全是厚颜无耻地替统治者的残暴张目。且不说司马迁受刑时李陵降否不明,即使坐实,两国交兵,叛来降去,在汉代也是寻常之事,至少在司马迁时代还不是当局用以定罪的名目。在《卫将军骠骑列传》里就记有一个赵破奴,曾被匈奴俘去十年,未闻失侯夺爵。所以对司马迁的受刑原由还应当遵从他本人的说法,即“上以为仆沮贰师”,也就是蒙受了莫须有的腹诽罪。因此,可以断言,两千年前司马迁蒙受的冤屈,是.的罪过。

当然,葛先生丝毫没有认为司马迁是罪有应得。这可以从文章处处表现出来的对.统治的厌恶及对司马迁的崇敬之情上得出结论。但葛先生的无意识还是受了世俗观念的影响,以至于他把自己不以为然的人和现象与司马迁扯到了一起。须知,不论对什么人来说,只要能与司马迁放在一处较高下,都是一种抬举,而不是相反。另外,有关货殖问题,胡适先生曾有过与葛先生类似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

如何机智的化解尴尬?

用幽默化解尴尬的故事 30分

楼楼的故事好像说的是,在一艘海上航船上,船长把一组重要的航海密码托给一个人保管,人名我忘了,很多人都想知道密码是什么,但是那个青年一直守口如瓶,不肯透露,有一天他的好友也向他询问密码,青年面对好友,不好直接拒绝他,也不能透露密码。于是,他问朋友:“如果我告诉你,你会替我保密吗?”朋友立即回答:“当然,我能。”青年一笑,说道:“我也能。”

时间太久了,我只能记得这么点了,那本书也不知道是哪一本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楼楼要的。

类似的故事:

1、有一次,萧伯纳因脊椎骨有毛病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来弥补脊椎的缺损。手术做完以后,医生想多捞点手术费,便说:“萧伯纳先生,这可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新手术啊!”萧伯纳笑道:“这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我多少试验费呢?”

2、相传乾隆皇帝同刘墉等大臣登上城楼观景,恰巧有一人家出殡,擡著棺材向城外走。不一会儿,又见一人家娶媳妇,擡着花轿走过城楼下。乾隆皇帝就问刘墉:“刘爱卿,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问你,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乾隆疑惑不解,刘墉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是一个属相,死的确实十二种属相。”

不知道楼楼要的是不是这样的故事,一个一个码字也挺累的,楼楼如果想要再听的话,我再码字吧,还有《阿凡提的故事》讲的基本上也是阿凡提用机智幽默化解尴尬的小故事

如何化解尴尬,好机智,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交官故做惊讶地说:"林肯先生,您怎么擦自己的皮鞋?" 林肯反问道:"哦?难道您擦别人的皮鞋吗?"

如何化解尴尬,机智的到不行,哈哈哈

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交官故做惊讶地说:"林肯先生,您怎么擦自己的皮鞋?" 林肯反问道:"哦?难道您擦别人的皮鞋吗?"

机智幽默化解尴尬的经历有吗?

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交官故做惊讶地说:"林肯先生,您怎么擦自己的皮鞋?" 林肯反问道:"哦?难道您擦别人的皮鞋吗?"

名人用有趣的话来化解尴尬的场面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学者、诗人、散文家。有一次,在台湾一项文艺大奖中,获奖者大都是黑头发的晚辈,只有余光中年届花甲,白发染霜。相形之下,余光中颇不自在。在致辞中,余光中风趣地说:“一个人年轻时得奖,应该跟老头子一同得,表示他已经成名;但年老时得奖,就应该同小伙子一同得,表示他尚未落伍。”话音刚落,满堂喝彩。赏析:花甲之年跟年轻人同台领奖,难免会尴尬,然而机敏的余光中用充满诗意的话语将尴尬消解。先是不动声色地称赞年轻人功成名就,而后恰到好处地表明自己宝刀未老。机灵的应变能力和谈吐的非凡魅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尽显豁达,尴尬当然随之消失。

著名诗人莫非应邀到首都师范大学举办学术讲座。由于是阶梯式教室,莫非上台阶时,一不留神一个趔趄倒在台阶上,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莫非稳住身子,转向同学们,指著台阶说:“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亦如此。”这一哲理性的话语顿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莫非笑了笑,接着说:“一次不成功不要紧,再努力!”说著,装着用力的样子走上讲台。赏析:当众跌倒在台阶上,莫非不可谓不尴尬了。然而莫非却藉著情境,及时转换角度,将尴尬的处境转化为哲思妙语:“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不但给自己找到台阶,更显示了自己的急智。

《天下无贼》作者、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赵本夫,应南京大学的邀请做了一场讲座。现场有人尖锐地提出,赵本夫是沾了**《天下无贼》的光才开始逐渐被人关注,会不会因此而觉得悲哀呢?对此尴尬问题,赵本夫妙答出口:“这有什么好悲哀的呢?说我‘沾了**的光’,我觉得这说法似乎本末倒置了吧。就好像我种的一棵树上长了颗果子,我吃了这果子,你说我应该觉得惭愧吗?”精彩的比喻惹来台下掌声雷动。赏析:针对质疑,赵本夫借用譬喻,巧用反问句巧说妙解,以“种树长果子”这般诙谐幽默、充满妙趣的话语来应对,驳倒了尖刻的质疑之词,言语不止令人回味,更充分显示出他的机智风趣。

“好运北京”2007国际乒联年终总决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美国记者尖刻地问中国男乒名将马琳:“在美国,人们最熟悉的中国运动员是姚明和刘翔,但你在中国的影响力似乎不比他们差。为什么你对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吸引力有这么大的反差呢?”马琳笑容可掬地解释:“姚明和刘翔,一个代表了‘高度’,一个代表了‘速度’,这决定了他们受世界瞩目的程度更高、更强。而我受欢迎是因为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人喜爱乒乓球就像美国人喜爱NBA一样……”马琳的回答立刻引来了热烈的欢呼,一位外国人还由衷地赞美道:“中国的运动员很幽默。”

著名演说家柏君曾经在一个论坛演说的时候说:如果我的演讲与很多高手相同,那说明是英雄所见略同;如果我的演讲与大家不同,那说明柏君的特点有与众不同之处。柏君先生早年在江苏徐州结识了自己心中的女神,在追逐过程中,女孩子就问:你牙黑,走路还弓腰驼背,这么劣质的男人,怎么能配得上我呢?柏君听了之后哈哈一乐,一句话让女神心花怒放:柏君我牙黑心不黑,虽然我走路弓腰驼背,那是谁嫁给我,我就对谁鞠躬尽瘁;赏析:针对拒绝和挑衅式的问题,只需要一句正能量的话就可以化解尴尬,并且成为千古良言。

知名企业家马云先生在校园时候喜欢了一位女同学,却始终不去行动追求;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位男生要去追求,马云这下可以着急了,就跑到所有男生宿舍大声告诉同学们:那个女生,是我马云的媳妇,你们谁都追不去。第二天马云的事情在校园里传的风风雨雨,这个女孩子也认为这个事情太过了。马云三次到这位女生宿舍门口追求都无功而返。在临走时,女生说了一句,你身材瘦小,长相完全在正常人之外,咱俩不合适。马云立刻回复一句:这个世界......

中秋节如何机智巧妙幽默地约喜欢的女生晚上出来陪我并且如果拒绝了的话可以化解尴尬冷场可进可退 5分

骗被,根据自己在的环境,说这里有派对,啥啥的都来了。你来吗 在这等你!

比如说是学生,就说学生聚会啊。

摔倒了怎么机智化解尴尬

神啊,救救我吧,一把年纪了。

什么都没有

夜凡之公子教化

挤公交时勃起如何机智化解尴尬

妈蛋,你不知道穿有弹性的 *** ,鸡鸡勃起没那么明显。另外,分散精力,不要让鸡鸡一直勃下去。

如何巧妙地化解尴尬

课堂应该是自然的、和谐的、灵动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疙瘩,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此时教师如果及时化解,教学就会“柳暗花明”,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课堂将“黯然失色”。尴尬一:无人应答现象陈述:一位教师执教《艾滋病小斗士》,在初读课文后,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恩科西为什么成为“艾滋病小斗士”?尽管教师一再追问,学生仍无一人举手,大多学生低头不语,不敢正视教师,生怕被老师强行点名发言。这种凝重的课堂尴尬带给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学生在非常不自然、不情愿中熬到了下课。原因分析:1、问题很突然。学生接触文本时间太短,对文章的具体内容不够熟悉,回答教师的这个颇有挑战性的大问题显然是难为学生了。2、保护是自然。“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学生也不想、不敢回答自己心中完全无数的问题,否则换来的可能是老师的质疑、同学的嘲笑和听课者的失望,所以他们不得不以埋头的形式躲避老师,保护自己。3、气氛太紧张。课堂是一种“氛围场”,你不说,他不讲,我也不回答。教师越是追问,学生愈发紧张,所以便有这种尴尬的僵持。应对策略:1、降低难度。教师的这个问题是涵盖全课的大问题,可以将它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小恩科西与病魔的抗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小恩科西的什么表现令你最受感动?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突出小恩科西的英勇的?2、安排读书。“读书是解决疑问的最好法。”多读几遍,课文内容熟悉了,答案自然会出来。同时,读书也是缓解课堂尴尬的有效方式,在自由读书时教师有机会贴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学情,以便调整教路。3、控制僵局。课堂是“心理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怕感回答问题。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考虑,确是无人回答,教师就不要死死地追问,应该打破尴尬的场面:这个问题很难,老师换一种问法大家肯定能回答!尴尬二:旁逸斜出现象陈述:一位教师教学《恐龙》的第二自然段,介绍雷龙、梁龙、三角龙、剑龙的各自特征,突然有一位学生举手抢答:“老师,我知道世界上最小的恐龙是蜥蜴。”面对这位学生的猝不及防的半路发问,老师不知所措,一时接不上话来。而下面的学生倒是活跃了起来,大家争论不休:“不是的,最小的恐龙不是蜥蜴!”“蜥蜴不是恐龙。”……原因分析:1、学生好于表现。这位小朋友显然对恐龙颇感兴趣,在课堂中积极展示自己所懂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表现欲,脱口而出就不足为奇了。2、教师知识欠缺。教师地关注了学生的提问,显然不知道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于是就表现出了迟疑不决,捉摸不定。3、教育机智不够。正因为迟迟不予表态,教师延误最佳的调控机会,将课堂学习的重点由文本的探究转化学生的无关争论。应对策略:1、适时表扬。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对于那位插话的学生,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你肯定对恐龙很感兴趣,懂的知识可能比老师还要多。。2、机智转化。这儿学习、研究的重点显然不是“最小的恐龙是什么”,而是怎样介绍恐龙。所以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请你也选择恰当的方法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这种小恐龙。”提示该生可以仿照课文中的方法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来介绍。3、果断推移。关于到底最小的恐龙是什么?建议学生课后作进一步的探讨。尴尬三:自爆“地雷”现象陈述:一位教师上公开课《鼎湖山听泉》,有这样一个环节:由“悦耳”拓展到“悦目”。教师问学生:“悦是什么意思?”一位学生脱口而出:“悦目”。上课教师不知所措,听课教师也一片茫然。课后了解到教师生怕学生说不出使眼睛愉快就是“悦目”,事先将答案告知了两个学生,谁知一个课前埋下的“地雷”没到时候就“自爆”了。原因分析:1、课前埋“地雷”。公开的教研课、比赛课......

在日常交往中怎么用语言化解尴尬的局面

微笑 以及 谦卑都话 一定要恰到好处的 不要过于卑微

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还会三分天下成为三足鼎立吗?

引言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如果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就不会有机会施展抱负,三国格局也就不会形成;如果没有刘伯温,朱元璋或许依旧能够统一江山,但时间会晚很多。

我给的答案很明确,如果没有诸葛亮,不会形成三足鼎立的三国格局。

分析

在刘备集团成功晋级到一流集团之前的那段时间里,曹魏集团和其他的军事集团相比都具有相当强的优势。

不管是东吴集团、荆州刘表集团、益州刘璋集团、汉中张鲁集团、西凉军事集团,与曹魏集团相比都有着不可跨越的差距。

此时的天下,属于一超多强的格局,不管其他集团在怎么强大,曹魏都对其有碾压性的优势。直到刘备集团的出现。

三足鼎立成立的条件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三足鼎立的时代并不多。

一个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代,一个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北周、南朝的三足鼎立时代,如果一定要再找一个的话,北宋、辽国、西夏也可以勉强算是天下三分。

从这三个时代,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在什么情况下,会形成三足鼎立:

1、三方的实力基本平衡,没有任何一方有能力单独灭掉另一方。

2、三方之中,有一方的实力要略强于另两方,即便是两方联手也不足以轻松灭掉最强一方。

3、三方所占据的地理位置,需要三方互有接壤。也就是说成三角状,而并非呈线状。(如果是线状的,中间一方很容易就被瓜分掉)

三足鼎立,要的就是一个平衡。其中一方过于弱,或者一方过于强,那么这个平衡都会被打破。三足鼎立格局就会被改变为两强相争,然后走向统一。

三国时代的三足鼎立是如何形成的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下,这又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事。三国格局之所以形成,在个人看来,偶然因素要大于必然因素。

说到底,曹操选择攻取荆州的时间没有选择好。曹操攻打荆州的时候,荆州是最为不稳定的时期。正是这个不稳定,促成了后来赤壁之战的爆发。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

之所以我会这么说,咱们需要来看看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大背景:

刘表病死,刘琮继承了他的位置,紧接着就是刘琦带兵投靠刘备,荆州变成了二虎相争的格局。单看这个局面或许没有什么,其实非常的微妙。

这种格局无论是刘琮还是刘备,都不希望他持续下去。两方最终一定会爆发战争。

如果刘琮在战争中获胜,此时的曹魏再攻打荆州,则不会出现联吴抗曹的军事战略。曹操可以轻取荆州。

如果刘备获胜,那么荆州全境则归属刘备。那么曹操再攻打荆州,难度系数会加大。东吴或许就不会再选择组成孙刘联盟对抗曹操,而是选择孙曹联盟瓜分刘备。

孙刘联盟的形成,是因为曹操在攻打荆州的初期过于顺利,孙权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可如果曹操攻打荆州不顺利,那么即便曹操拿下荆州,也无力再攻打东吴。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新的利益分配,而对孙权来说,瓜分荆州比孙刘联盟带来的利益要大。因为一旦荆州被瓜分,东吴的实力范围会大幅度提高,势力会明显增强。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说到这里,我们就需要看看孙刘联盟形成的两个基础了:

1、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都无力与曹操单独抗衡。而且,曹操可以轻易的消灭掉刘备,到时候就是孙权单独对抗曹操了。

2、刘备的力量也明显不如孙权,他对孙权并没有任何威胁。两家联手解决危机之后,孙权可以得到相当的好处。这也是孙刘联盟成立的基础。

孙刘联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之后,一同对抗曹操,解决了危机。而这个危机在解除之后,就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三足鼎立的形成呢:

1、孙刘联盟在对抗完曹操后,双方意识到联盟的维系是相对安全的。而且,孙权也没有实力轻易吞并刘备。

2、刘备在危机解除后,实力得到了发展。起码达到了可以阴取益州的实力。如果刘备还是那个只有一万人的刘备,他是不敢在此之后去谋划益州的。

3、刘备在拿下益州后,一路高走,又拿下了汉中。此时的三足鼎立才算是真正的形成,如果没有拿下汉中,刘备的实力即便发展,可依旧同曹操、孙权有相当的差距。不可称之为三足鼎立。

诸葛亮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大策略、大方针。虽然里面有理想化的一面,但其现实性要远大于理想性。如果没有诸葛亮则没有《隆中对》,无《隆中对》则无天下三分。

《隆中对》与鲁肃的《榻上策》,都是要以天下三分为短期目标的。而且里面的关键人物都是刘备。《隆中对》自是不必说,那么鲁肃的《榻上策》是如何说刘备的呢:

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在这里,我想说一句,有人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盗版了鲁肃的《榻上策》而制定的,个人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可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榻上策》中有这样一句话: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榻上策》并非是一次对话,而是两次对话,一次发生在刘表死之前,一次发生在刘表死后。而孙刘联盟这一策略,则是鲁肃在刘表死后提出的,时间上要晚于《隆中对》。

不管这么说吧,在建立孙刘联盟这件事上,鲁肃和诸葛亮是英雄所见略同。但任何政策都需要有推动者,东吴的推动者是鲁肃,而刘备这边就需要由诸葛亮来推动了。

接着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是如何推动孙刘联盟的:

1、诱导刘琦,孙刘联盟能够形成,刘琦的作用很大。诸葛亮把刘琦推向江夏,给了刘备一颗军事火种:

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如果没有江夏这个军事火种,刘备依旧没有根据地。但江夏这个火种,让刘备能够在曹操攻打荆州时,得以收缩实力,快速建立军事反应机制。为孙刘联盟奠定了基础。

2、出使江东,诸葛亮去江东游说孙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没有诸葛亮迈出这一步,孙权即便想组成孙刘联盟,可不知道刘备什么意思,也不会贸然找刘备谈。

如果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的麾下没有人能够担当的起这个重任。其他人纵使也认为该联合孙权,可没有合适的人做交流,也是一切妄谈。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诸葛亮,则不会形成孙刘联盟,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

孙刘联盟打退了曹操,但此时的刘备依然没有什么实力。也是诸葛亮的推动,让刘备快速发展起来。

1、在诸葛亮的指导下,刘备定荆州四郡,给未来打下基础:

曹公败於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诸葛亮在这一环节中,除了帮助刘备定了荆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政策的制定。

在诸葛亮到达之前,刘备手下虽然有不少勇将,也有几个算得上有头脑的谋士,可没有人制定政策的人才。正是诸葛亮,让刘备有了内务政策上的统筹谋划。

2、《隆中对》里,诸葛亮就明确提出了要夺取益州。虽然刘备在进益州的时候,并没有带诸葛亮。可诸葛亮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如果没有诸葛亮坐镇荆州,刘备就没有后退之路。益州之战如果不顺利,那刘备就是面临灭顶之灾。

虽然刘备带走的是庞统,可正是因为有诸葛亮这个定心丸,刘备才敢这么做。

结语

如果没有诸葛亮,则不会有刘备进入一流集团的可能。可如果不是刘备进入一流集团,其他势力,则无法做到和东吴、曹操三足鼎立。

即便是孙权集团,占据东吴,如果没有刘备的一足进入,他都没有实力和曹魏集团做到南北对峙。

而诸葛亮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总结起来这么几点:

1、隆中对话、定下方针,谋划刘备未来发展道路。

2、诱导刘琦、联络孙权,推动孙刘联盟对抗曹操。

3、平定四郡、坐镇荆州,后方支持刘备夺取益州。

4、总理政务、出台政策,协助刘备完善集团建设。

这四样缺一不可,而这四样也只有诸葛亮能够帮助刘备完成。

水浒传母大虫性格(司马迁的相关资料)

好了,今天关于“英雄所见略同下一句怎么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英雄所见略同下一句怎么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