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关于“一中各表”的问题(“一中各表”绝非两岸共识具体是什么情况?)

因为以前两家互相不承认,现在也不能承认对方。但是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必然要让北京和台北互相联系,但是我们不去关注身份问题,而更多的关注实际的问题,所以就采用一中各...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一中同表和一中各表是什么意思”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关于“一中各表”的问题(“一中各表”绝非两岸共识具体是什么情况?)

关于“一中各表”的问题

因为以前两家互相不承认,现在也不能承认对方。但是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必然要让北京和台北互相联系,但是我们不去关注身份问题,而更多的关注实际的问题,所以就采用一中各表。

我们在和韩国建交前一直都不承认韩国,把韩国当成伪政府。但是后来不是也建交了!历史书的说法只是一个时代的说法,两岸实际上是分裂的,这是事实。

一中同表的概念简介

2015年5月15日,洪秀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认同本土不一定等于支持“台独”,但不可否认,由于受到教科书“去中国化”的影响,尤其某些政治人物和特定媒体对大陆的丑化扭曲,使台湾年轻世代对中国大陆日益疏离。我认为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就是要把两岸的现状、定位、分歧与未来的出路找出来,告诉人民真相,让人民选择,我们一定要为两岸指引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也必须为下一代的未来负责。

她主张“九二共识”的成果必须巩固与深化,“九二共识”的阶段性功能已经完成,在两岸已经进入深水区时,两岸必须要认真地处理两岸的政治定位问题。我主张两岸应该提升“九二共识”,从“一中各表”、“一中不表”,走向“一中同表”,而“一中同表”的具体内容就是“两岸均是‘整个中国’内的一部分,其主权宣示重迭、宪政治权分立”。我主张深化或升级两岸“九二共识”的做法就是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以确保两岸的和平发展。

在她的参选声明中提到,两岸必须“确定两岸政治定位,展开政治对话,签署平等尊严的和平协议,确保台湾的国际参与及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以增进两岸的和平发展”。我的两岸政治论述具体主张,完全以事实现状为基础,并顾及到彼此的核心坚持、利益尊严。我衷心地认为,没有两岸关系的伟大和解,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不会有台湾的美好愿景;两岸能够用理性、尊重、包容的态度签署和平协议,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树立典范。

郭台铭说重点在“各表”?乱表“两国”会漏气

爱台反“独”,有志一同!敬请关注你好台湾

你好台湾网6月26日消息? 郭台铭 25日晚在 *** 政见会上,重申两岸要和平,称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重点在各表,没有各表,就没有共识,这就是我的坚持!”

郭台铭

怎么表?他这次没说。 此前,郭解释所谓“各表”时曾抛出“两个中国”谬论。面对各界 善意规劝 ,他说会在 *** 政见会上“清楚叙述”。

小好简评: 重点在两岸一国。 妄图破坏或阳奉阴违,谁的 “霸气”都会漏气! 这,就是两岸爱国同胞的坚持!

“一中各表”绝非两岸共识具体是什么情况?

据香港中评社今天发表“快评”指出,“一中各表”是过去国民党的坚持,但绝对不是两岸的共识,也不是国共两党的共识。大陆过去从未接受“一中各表”,未来更加不可能接受。

文章指出,大陆从未接受,也不同意一中各表,更不存在现在改变政策的问题。大陆强调的九二共识,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而不是一中各表,甚至只强调“各表”不讲“一中”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过去国民党的坚持,但绝对不是两岸的共识,也不是国共两党的共识。

文章表示,无论是两岸之间,还是国共两党之间,都还存在很多分歧,大陆也没有否认这些分歧;大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基础上,国共之间就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基础出协商处理。

针对传出大陆不接受“一中各表”的说法,台湾义守大学副校长表示,“一中各表”是马英九一贯坚持的政策,现在如何要吴敦义把“一中各表”拿掉?当初吴竞选党主席的主轴就是凸显跟洪秀柱的不同;如果吴敦义修改“一中各表”路线,不就发夹弯自打嘴巴?李梁坚还说,他相信吴敦义会透过相关人士去跟大陆沟通延续马英九政策的想法与理由。

一中各表的海协主张

海协成立后,根据国务院台办的授权,坚持以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从1992年3月至1993年4月,与台湾海基会主要就“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开办海峡两岸挂号函件遗失查询及补偿业务”两项议题进行商谈。中国公认员协会和中国通信学会邮政专业委员会分别参加这两项商谈。

商谈初始,如何对待一个中国原则,就成为两会交锋和斗争的焦点。海协主张,一个中国原则是两会交往、事务性商谈的基础,两岸交往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特殊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通过协商加以妥善解决。但海基会一方面按照台“陆委会”的要求,表示“没有受权谈一个中国问题”,另一方面又在商谈中提出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解决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中,海基会主张按照国际标准以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做法来处理大陆公证书在台湾的使用;在开办两岸挂号函件业务问题中,援引国家间通邮的做法,大陆做法亦然。所以这样客观上造成了“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做法,使两项本来单纯的事务性议题复杂化。

事实表明,要进行两岸商谈,首先要确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没有这样一个共识作为基础,两岸事务性商谈无法进行。因此,在两会1992年3月第一次工作性商谈结束后,针对台湾当局的理解,并考虑到部分台湾民众的疑虑,海协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就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

唐树备指出,首先,商谈要反映现实,一个中国是客观事实。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考虑到两岸存在不同制度的现实才能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真正维护两岸同胞的正当权益。

第二,本来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没有分歧,这见之于中共***的谈话,见之于中国国民党***的谈话,见之于台湾当局公布的有关文件。

第三,我们提出在事务性商谈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只是要双方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并不是要与海基会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至于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的方式,双方可以协商。

此后,海协将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概括为: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讨论,并愿意听取海基会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

“一中各表”和“九二共二”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所谓“一中各表”,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意思。 1992年,两岸代表(大陆的“海协会”及台湾的“海基会”)首次进行会谈,并发表了“九二共识”的宣言。宣言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意思是指两岸都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但对于一个中国的定义,两岸采用各自的表述方式:大陆方面的解释是:“中国”就是解放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澎金马是前“国民政府”控制的地方,但仍然是中国的领土;海基会先后提出5种文字表述方案和3种口头表述方案,其中最后一种口头表述方案的内容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双方表述文字都包含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容,但因文字表述有歧义,以致会谈结束后两会仍没有达成协议。 “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记得采纳啊

关于“一中各表”的问题(“一中各表”绝非两岸共识具体是什么情况?)

好了,今天关于一中同表和一中各表是什么意思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一中同表和一中各表是什么意思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一中同表和一中各表是什么意思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