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八分辅国公是如何来的,当时为何要设立这样的爵位?(安国公和镇国公的关系)
镇国公、辅国公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但一直都是作为公爵的?额外加码?存在的,并没有成为常设爵位。明武宗朱厚照就曾经自己给自己封了一个镇国公,可明王朝的爵位体系...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镇国公是什么官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不入八分辅国公是如何来的,当时为何要设立这样的爵位?
镇国公、辅国公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但一直都是作为公爵的?额外加码?存在的,并没有成为常设爵位。明武宗朱厚照就曾经自己给自己封了一个镇国公,可明王朝的爵位体系中压根儿就没有镇国公这个爵位直到清王朝,镇国公、辅国公才作为常设爵位形成了定制。
清王朝的镇国公、辅国公
清王朝的镇国公、辅国公虽然名为?公爵?,但却不属于功臣爵位系统,清王朝的功臣爵位系统中只有一等公兼一云骑尉、一等公、二等公和三等公,没有镇国公、辅国公。入八分和不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这四个爵位是宗室爵位系统的专属爵位,只授予宗室?黄带子?、也就是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后裔,连爱新觉罗的远支觉罗?红带子?都没份!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所谓觉罗?红带子?指的是清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六祖)除了塔克世一脉之外的其他后裔。虽然都是爱新觉罗,但这些人不属于宗室范畴;血缘再远的爱新觉罗,甚至连觉罗?红带子?都不算、压根儿不能算?皇族?!
清王朝的宗室爵位系统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入八分镇国公、入八分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以及一至三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没有爵位的宗室被称作闲散宗室,自乾隆年间起,赏穿用四品武职顶戴袍服。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闲散宗室只是赏穿用四品武职顶戴袍服,待遇另算、不参照四品武官。换言之,闲散宗室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四品武官?。
入八分镇国公、入八分辅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属于清王朝宗室爵位系统的第五至八级,应该算是?中层?吧,不算高、但也不低了。清王朝规定,宗室爵位中的公以上爵位,无论入不入八分,都属于超品,也就是在正一品之上,这级别足够高了!要知道,清王朝的殿阁大学士也不过文职正一品而已。
除了宗室爵位系统中的入八分和不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之外,清王朝的外藩爵位系统中也有镇国公、辅国公爵位,但不分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主要授予外藩蒙古、回部等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属于典型的?统战?性质,这里就不铺开说了。清王朝的外藩爵,除了在朝中有职务的之外,说白了其实就是?地头蛇?,离开了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朝中没有谁会真正把他们当道菜!这也是为什么电视剧《大宅门》里连常太监都敢不拿失势的詹王爷当回事的原因所在,因为詹王爷就是外藩蒙古的亲王或郡王。在朝中失势之后,他就是一个?地头蛇?罢了,离了他在蒙古的一亩三分地,朝中根本没有谁会真正拿他当道菜
入八分和不入八分到底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看,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区别主要就是有没有资格享受八种?专属待遇?,即 朱轮、紫缰、背壶、紫癜、宝石、双眼、皮条、太监。比如太监,入八分者,府中可以使用人数不等的太监;不入八分者,如果在府中使用太监,那就逾制了,是要受到处罚并责令改正的!顺带说一说,所谓入八分并不专指入八分镇国公和入八分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及以上宗室爵位都属于入八分序列,都可以享受这八种待遇。
但这仅仅是字面上的、礼仪方面的待遇,除了显得更有地位、更有面子,其实实际意义并不大。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也不在这里,二者之间最大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入八分可以分得旗份、不入八分没份儿,这可是实打实的利好!尤其是在清初,八旗的统权和治权还没有被人为分离时。
何谓旗份
最初,八旗各牛录近乎就是八旗各大小旗主的私产,除因罪被削夺、重新分配或进行旗份置换等情形外,八旗各大小旗主及其继承人将一直拥有这些牛录,这对于皇帝而言是致命的!清太宗去世后,多尔衮与豪格争位,靠的是什么?就是手中的八旗牛录,谁手里掌握的牛录多,谁的腰杆儿就硬!为了将八旗的大旗主?化整为零?,清王朝后来的统治者想出了一个类似于汉武帝?推恩令?的东西。在给入八分王公册封爵位的同时,划拨多少不等的牛录给相应受册封者,称之为?旗份?。如年羹尧家族所在的镶白旗汉军某牛录,就在康熙四十八年潜邸时期的雍正帝由贝勒晋封雍亲王时,被划拨给了他作为旗份,雍正帝与年羹尧的?主奴?关系正是由此而来。
更重要的是,划拨给入八分王公的旗份都来自?下五旗?,皇帝亲掌的?上三旗?是不参与旗份划拨的。久而久之,?下五旗?的牛录被越分越零散,很难再有能力对抗皇帝亲掌的?上三旗?了如此分下去,大家嘴里都有甜头,有谁再想要联合起来对抗皇帝,就更加不可能了。说白了,这就是?推恩令?式的阳谋,明知是个坑,入八分王公们却不得不往里跳,原来没有旗份的宗室更加是上赶着往里跳!谁要是反对,那就是犯了众怒,还能有好?清王朝的皇帝们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解决了原八旗旗主对皇权巨大的威胁。
清王朝的亲王、郡王相对较少,但镇国公、辅国公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清王朝实行降等袭爵制度,以亲王为例,第二代只能袭郡王、第三代袭贝勒?一直降到入八分镇国公之后才世袭罔替。同理,郡王降到入八分辅国公为止,贝勒降到不入八分镇国公为止,贝子降到不入八分辅国公为止。如果部分入八分和不入八分,那么,清王朝将出现更多更多有资格拥有旗份的宗室。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八旗各牛录被分拆得过于零散,不利于团结。因此,设置一个?门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既最低程度保障了亲王、郡王们的利益,又不至于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把八旗各牛录分拆得过于零散。既能达到目的、又不至于生出乱子,何乐而不为?
唐朝的官员等级和称呼,比如官人的妻子见皇上应称自己为什么,女子在男子面前又自称什么
他讲了朝臣,我讲军职吧
1 天下兵马大元帅(正一品)
2 统兵大都督(正一品)
3 天策上将(正一品)
4 镇国公(正一品)
5 靖国公(正一品)
6 辅国公(正一品)
7 护国公(正一品)
8 卫国公(正一品)
9 骠骑大将军(从一品)
10 安西节度使(从一品)
11 辅国大将军(正二品)
12 神策大将军(正二品)
13 龙武大将军(正二品)
14 神武大将军(正二品)
15 镇国大将军(正二品)
16 左卫上将军(从二品)
17 右卫上将军(从二品)
18 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
19 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上)
20 羽林将军(正三品)
21 骁卫大将军(正三品)
22 武卫大将军(正三品)
23 威卫大将军(正三品)
24 领军大将军(正三品)
25 金吾大将军(正三品)
26 监门大将军(正三品)
27 千牛卫大将军(正三品)
28 归德大将军(从三品下)
29 云麾将军(从三品下)
30 忠武将军(正四品上)
31 轻车督尉(正四品)
32 壮武将军(正四品下)
33 怀化中郎将(正四品下)
34 宣威将军(从四品上)
35 中郎将(从四品上)
36 明威将军(从四品下)
37 归德中郎将(从四品下)
38 定远将军(正五品上)
39 骑都尉(正五品)
40 宁远将军(正五品下)
41 怀化郎将(正五品下)
42 游骑将军(从五品上)
43 游击将军(从五品下)
44 归德郎将(从五品下)
45 昭武校尉(正六品上) 46 骁骑尉(正六品)
47 怀化司阶(正六品下)
48 振威校尉(从六品上) 49 飞骑尉(从六品)
50 致果校尉(正七品上) 51 云骑尉(正七品)
52 怀化中候(正七品下)
53 翊麾校尉(从七品上) 54 武骑尉(从七品)
55 归德中候(从七品下)
56 宣节校尉(正八品上)
57 宣节副尉(正八品下)
58 怀化司戈(正八品下)
59 御侮校尉(从八品上)
60 御侮副尉(从八品下)
61 归德司戈(从八品下)
62 仁勇校尉(正九品上)
63 怀化执戟长(正九品下)
64 陪戎校尉(从九品上)
65 归德执戟长(从九品下)
66 军曹
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有趣的是在唐代,女子称呼其婆婆亦呼为“大家”。至于像唐明皇这样的风流天子,则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而呼太真妃为“娘子”;至于皇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皇子封王,则被左右称为“大王”,而公主被称为“贵主”,例如薛用弱《郁轮袍传》中,“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宴’”。
太子、诸王有时自称为“寡人”,此称呼多见,聊举几例,《隋唐嘉话》卷上有记载太宗为秦王时与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对话,秦王说:“寡人持弓箭,公把长枪相副,虽百万众亦无奈我何”,另《旧唐书-永王璘传》中永王说:“寡人上皇天属,皇帝友于”;国公会自称为“孤”,此可见《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时为唐国公的李渊的讲话。例如,在起兵的那年夏五月甲子旦,唐国公对大家说:“当今天下贼盗,十室而九,称帝图王,专城据郡。孤荷文皇殊宠,思报厚恩,欲与诸贤立功王室”。
而对于太真妃和太子的“娘子”、“郎君”之呼非凭空无据,在唐代,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或“郎”等;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称呼主母和**俱为“娘子”。但是,“娘子”、“郎君”并非只用于奴仆称呼主人,旁人见了女子亦呼其为“娘子”,见了少年女子也有呼为“小娘子”者;年长者也会叫少年人为“郎”或“郎君”,像李白的一句诗中就描写有:一个老人问李白“郎今欲渡缘何事”?然后告诫他“如此风波不可行”。
另外,唐代的皇帝称呼其姑姑等女眷时候,也会像民间一样呼为“姑”、“姊”等,例如《李德裕全集校笺》中,收载的李德裕为唐武宗写《赐太和公主敕书》中有:“姑远嫁绝域,二十馀年,跋履险难,备罹屯苦,朕每念于此,良用惘然……想姑见旧国之城邑,能不销魂,望汉将之旌麾,必当流涕……”。
而皇帝在称呼其叔伯及兄弟时,常常将封号贯于称呼之上,例如,《朝野佥载》卷三有:腾王婴,蒋王恽皆不能廉慎,大帝(高宗)赐诸王,名五王,不及二王,敕曰:“腾叔、蒋兄自解经济,不劳赐物与之”。《酉阳杂俎》卷十二:上(明皇)知之,大笑,书报宁王:“宁哥大能处置此僧也”。又如,《因话录》中载:宁王对御座,喷一口饭,直及龙颜。上曰:“宁哥何以错喉。”
皇帝称呼子侄辈,常用其封号加上行第以呼之,例如,元稹之《连昌宫词》自注有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邠二十五郎者,章怀太子男邠王守礼之子嗣邠王承宁也,明皇之从侄。
在唐代,称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呼之,例如,白居易呼元缜为“元九”,唐德宗曾呼陆贽为“陆九”;而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等叫法。而“萧郎”和“萧娘”作为普遍的代称,早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另外,既讲到了“郎”,另两个称呼也不可不提:当时,女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而女婿又被称为“郎子”,就如《无双传》中,无双家人从小就戏呼王仙客为“王郎子
当时称呼女子,也常常将女子的姓氏前加上“阿”字称呼,例如在《齐推女》(作者牛僧儒),中有:“元和中,饶州刺史齐推女,适陇西李某。……先生诘之,不伏。乃命追阿齐旨”。夫妻之间,丈夫称呼妻子也可如此称呼,这个也是从古传承下来的,例如《酉阳杂俎》中记载了魏韦英卒后,妻梁氏嫁向子集。嫁日,英归至庭,呼曰:“阿梁,卿忘我耶”?《旧唐书-卷一O一-辛替否传》,辛替否在给睿宗的奏折中有:“昔陛下为皇太子,在阿韦之时……”《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附从祖兄子巨源传》中有:“于是太平公主矫为陈谟,上官昭容绐草遗诏,故得今上辅政,阿韦参谋……以阿韦临朝,以韦温当国”。
另外,唐代妇女嫁人后,一般被尊称为夫人,但是前面所贯姓氏为女子姓氏,例如《唐国史补》写道:“苗夫人,其父太师也(苗晋卿),其舅张河东也(张嘉贞),其夫延赏也,其子弘靖也,其子婿韦太尉也”。又如《朝野佥载》卷一,杭州刺史裴有敞疾甚,令钱塘县主簿夏荣看之。荣曰:“使君百无一虑,夫人早须崇福以禳之。”崔夫人曰:“禳须何物”。再如《北梦琐言》卷八:张褐尚书典晋州,外贮所爱营妓,生一子。其内苏氏妒忌,不敢取归……苏夫人泣而谓诸子曰:“诚有此子,吾知之矣”。而正史如《旧唐书》中亦多有此记载,例如《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中亦有记载:“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书学”。《旧唐书-卷一七一-李渤传》中称呼崔发的母亲为“韦夫人”:“逢吉等奏对曰:‘崔发凌轹中人,诚大不敬。然发母是故相韦贯之姊……韦夫人号哭,对中使杖发四十,拜章谢恩,帝又遣中使慰安之”。而《新唐书》,中亦复如此《新唐书-卷七七-后妃传上-昭德王皇后传》:“将葬,后母郕国郑夫人请设奠,有诏祭物无用寓,欲祭听之”。《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附玭传》:“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事姑孝,每旦,栉纵笄拜阶下,升堂乳姑,长孙不粒食者数年”。而未见从夫姓称呼者也。
说了这么多,才发现还没有讲到当时的自称。当时的男子多自称为“某”,也有谦称“仆”的,称呼就比较多了。而女子除了像后来的女子那样谦称为“奴”外,更多的是自称为“儿”,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像后来那样用的普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相互之间称为“阁老”;刺使被尊称为“使君”;县令的尊称为“明府”;至于县丞等则被称为“少府”。而他们都常被尊称为“明公”。
另外,看看唐代官场中的相互称呼和百姓见了皇帝或官员的称呼,就感到那时人们间的关系远较明、清时代更加平等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当时,对于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呼其官职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称其“行第”。宰相见了一个刺使会自称为“某”,而称呼此刺使为“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这个刺使对宰相的自称亦是“某”,同样,这个刺使治下之民称呼这个刺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对百姓的自称亦同百姓对刺使的自称——“某”。
例如,像郭子仪这样地位的人,对给他家修墙的工人讲话时,自称为“某”,而工人回话是也自称为“某”。
同样,对于一个侍郎,无论是其长官或是其下级以至于百姓,俱呼其为“某侍郎”,而对于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狱中待审的囚犯,也是称呼其为“某卿”,例如,张文瓘为大理寺卿的时候,获罪的人都说:“张卿所罚,不为枉也”。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称为“某”,而女子亦自称“儿”同常时一样,例,《开元传信记》中记载,裴宽审案,曾接到状纸,为两女子争猫,其状纸云“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不是儿猫,即不是儿猫”,这状纸也可为一笑。
唐代官员有自称为“卑官”者,但记载中很少见。《大唐新语》卷三有拾遗王求礼谓钦望说:“卑官贫迫,奈何不使其知而欺夺之,岂国之柄耶?”
另外,百姓见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样自称为“臣”,这可见于明皇逃难时和一蓍老的对话,以及德宗出巡时与一农民之对话
比较奇怪的是唐代对于“殿下”一词的使用,这个词似乎只是使用在太子身上,而对诸王没有见到过使用。
然而,自三国时期以来,历经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北朝诸朝,“殿下”一词都可以使用于诸王身上。而隋更是以规定的方式确立了这个称呼,《隋书》“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
唐承隋制,难道殿下的用法一下子会做出和前诸朝这么大的改变?
在唐朝,帝王将相对自己的亲人的称谓与其他朝代亦不一样。比如,唐朝皇帝自称为“朕”,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对儿子的称呼,亲昵一点则可叫小名,平时可叫他的名或者称呼其排行,如九郎之类,对自己的姑姑等女眷,会与民间老百姓一样称呼。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古代称呼多为明、清两代的称呼。从唐代到明朝、清朝,中国的称谓有着很大的改变,唐朝的称呼甚是有趣。
在中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相传此称呼最早便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有位名叫麦爱新的人,考中功名后嫌弃妻子年老色衰,便想另结新欢。但老妻毕竟照顾了自己大半辈子,直言休妻太过残忍。于是写了副上联故意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给为他整理书房的老妻看。妻子看了后,提笔续写下联道:“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很是惭愧,便放弃了休妻的念头。
见丈夫回心转意,麦爱新的妻子又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亦挥笔续写道:“老婆一片婆心。”“老公”“老婆”也就这样在民间叫开了。
在唐朝,帝王将相对自己的亲人的称谓与其他朝代亦不一样。比如,唐朝皇帝自称为“朕”,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对儿子的称呼,亲昵一点则可叫小名,平时可叫他的名或者称呼其排行,如九郎之类,对自己的姑姑等女眷,会与民间老百姓一样称呼。
姬水客在《唐代称呼漫谈》一文中提到:皇帝称呼自己的姑姑等女眷,会像民间一样呼为“姑”、“姊”等。《李德裕全集校笺》收载李德裕为唐武宗写的《赐太和公主敕书》中有:“姑远嫁绝域,二十馀年,跋履险难,备罹屯苦,朕每念于此,良用惘然……想姑见旧国之城邑,能不销魂,望汉将之旌麾,必当流涕……”。
而皇帝在称呼其叔伯及兄弟时,常常将封号贯于称呼之上,《朝野佥载》卷三有:腾王婴,蒋王恽皆不能廉慎,大帝(高宗)赐诸王,名五王,不及二王,敕曰:“腾叔、蒋兄自解经济,不劳赐物与之”。《酉阳杂俎》卷十二:上(明皇)知之,大笑,书报宁王:“宁哥大能处置此僧也”。又如,《因话录》中载:宁王对御座,喷一口饭,直及龙颜。上曰:“宁哥何以错喉。”
皇帝称呼子侄辈,常用其封号加上行第以呼之,例如,元稹之《连昌宫词》自注有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邠二十五郎者,章怀太子男邠王守礼之子嗣邠王承宁也,明皇之从侄
清朝镇国公、辅国公等宗室俸禄是多少,为何有的爵位低俸禄却高?
看过《甄嬛传》等清宫剧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雍正在登基之前,被康熙封作雍亲王,但其实雍亲王的全称应该是和硕雍亲王,即雍亲王是和硕亲王中的一种。
对于清朝的爵位体系,是清朝在入关正式定都北京后才逐步完善的。清代的爵位体系主要有三大核心系统,分别是由宗室爵位体系、异姓功臣爵位体系和蒙古爵位体系,而和硕亲王就是宗室爵位体系中的第一等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关于清代宗室各等级爵位的俸禄问题吧。
作为爵位体系中最尊贵的宗室爵位,也分为两个体系,分别是宗室体系和觉罗体系。
宗室体系和觉罗体系中的人都属于皇族,但宗室体系中的人是清显祖塔世克的直系子孙,称为?黄带子?。剩下的分支子孙就是觉罗体系的一员,被称为?红带子?。
宗室爵位是可以世袭王爵的,而非宗师爵位体系的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则分为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等一系列等级。
从宗室和非宗室的承袭和品位待遇我们可以看出,清代的宗室要享有更高的等级和特权,果真是?考得好不如生得好?啊。
对于宗室爵位之下到底分几个等级,根据《清朝会典》和《清史稿》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答案,《大清会典》中将宗室爵位等级分为14种,分别是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工、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等14种,而《清史稿》中则省去了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总共有12种,总的来说差别不大。
其中不入八分镇国公以上的爵位都属于?入八分?,即享有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等八种待遇,除此之外,?入八分?更指的是更进一步的政治特权,即可以参加满清前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参与国事处理的权力。
清代的俸禄分为发俸银和禄米两种,既给钱又给粮食,在每年的春秋两个季节分发。
在《清朝会典?禄秩》里有关于宗室爵位的俸银和禄米的记载,宗室爵位按等级所分发的俸禄如下:
和硕亲王分发银一万两米五千石;
亲王世子分发银六千两米三千石;
多罗郡王分发银五千两米二千五百石;
郡王长子分发银三千两米一千五百石;
多罗贝勒分发银二千五百两米一千二百五十石;
固山贝子分发银一千三百两米六百五十石;
镇国公分发银七百两米三百五十石;
辅国公分发银五百两米二百五十石;
而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之中又设品级,分别设为一等镇(辅/奉)国将军、二等镇(辅/奉)国将军和三等镇(辅/奉)国将军等三个等级,一等的俸禄最高,其余依次减少。其俸禄如下:
一等镇国将军分发银四百一十两米二百五石;
二等镇国将军分发银三百八十五两米一百九十二石五斗;
三等镇国将军分发银三百六十两米一百八十石;
一等辅国将军兼云骑尉分发银三百三十五两一百六十七石五斗;
一等辅国将军分发银三百一十两米一百五十五石;
二等辅国将军分发银二百八十五两米一百四十二石五斗;
三等辅国将分发军银二百六十两米一百三十石;
一等奉国将军兼云骑尉分发银二百三十五两米一百一十七石五斗;
一等奉国将军分发银二百一十两米一百五石;
二等奉国将军分发银一百八十五两米九十二石五斗;
三等奉国将军分发银一百六十两米八十石;
而剩下的奉恩将军如果兼云骑尉的话每年的俸禄为银一百三十五两米六十五石七斗,不兼云骑尉的话俸禄则是银一百一十两米五十五石。
从中我们看出无论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还是奉恩将军,若是兼任了云骑尉这个官职,俸禄就会比同品级爵位的俸禄高,这体现了职位对爵位俸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从宗室爵位等级的俸禄中也可以看出来,虽然镇国公和辅国公的爵位等级要比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高,但是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的俸禄是一样的,而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的俸禄也是一样的,即辅国公虽然比不入八分镇国公的等级地位高,但是不入八分镇国公的俸禄要比辅国公高,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三个方面来看:
1.爵位体系与俸禄体系其实是两种独立的体系虽然在我们的意识中,总会不自觉的认为爵位等级越高,自然而然地享受的经济特权就应该越高。但其实在历朝历代中,爵位体系和俸禄体系一直都是两种独立的体系。虽然宗室爵位的等级高低与俸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说爵位等级高低决定爵位俸禄多少,二者之间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爵位体系本质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体系,而俸禄体系更能代表的是经济上的特权地位。所以二者之间出现不对应的情况也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2.爵位等级更重要的是政治待遇上的区别清代宗室爵位之所以分14(或12)个等级,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在宗室的政治待遇上有区分。所以在宗室爵位中才会有宗室体系和觉罗体系、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区别。
所以即使有些爵位等级低的人比爵位等级高的人俸禄高了,也不会被认为是一种僭越。因为真正的等级高低看的都是政治特权的大小,所以虽然不入八分镇国公俸禄比辅国公多,但是辅国公要比不入八分镇国公享有更多的政治待遇。
3.入八分与否的等级变化实际上,在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爵位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最初的时候,不入八分镇国公或不入八分辅国公与镇国公或辅国公的等级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同一级别。不过在同一级别上有的人可以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进行国家大事的讨论,而有的人不可以。所以为了区别这一特权待遇,才将没有这种政治待遇的人称为不入八分镇国公或不入八分辅国公。
后来,随着爵位体系的完善和八旗旗权的进一步统一,以及犯错的皇亲贵族的世袭递降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因此在镇国公和辅国公这两级中才会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等级差异,即政治等级上有差异,但是在俸禄多少上还是不变的。
总的来说,清王朝的爵位体系与俸禄体系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到底还是两个独立的体系。爵位等级体现的主要是政治差异,虽然对俸禄多少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镇国公和辅国公而言,入八分与否对他们的俸禄是没有影响的。
文:瑞秋
参考资料:
1《清朝会典》清代 朝廷编纂
2《清史稿》 中华民国设馆编纂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国公和镇国公的关系
安国公和镇国公都是中国古代的爵位封号,但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安国公是中央政权对安邦定国有突出贡献的将领或重臣的封号。安国公的“安国”可以理解为“安定国家、国泰民安”。
镇国公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是皇亲国戚才有的封号,一般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将军等国家重臣的封号,比如说明成祖朱棣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于永乐元年(1403年)受封为“镇国公”。
因此,安国公和镇国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爵位系统中的特定封号,代表了不同的荣誉地位。
清代的镇国公和辅国公算是公爵的一种么?
清代爵位应该是分三种:宗室爵位、异姓爵位和外藩爵位。
宗室爵位不多说,有十二等(或者加上世子、长子为十四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分、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异姓爵位比较复杂,有公、侯、伯、子、男及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等共计二十五等。文臣封公、侯、伯爵者有:康熙朝的张廷玉为三等勤宣伯,道光朝的孙士毅为一等伯,咸丰时,许诺有大臣能收复金陵封王,后曾国藩克金陵,大臣以文官封王太贵,将王爵改为四,封侯、伯、子、男各一,其中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其弟封一等毅威伯;左宗棠为二等恪靖侯;杨遇春封一等昭阳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薨后晋封一等侯;袁世凯封一等侯,未受。另外还有孔子嫡裔封衍圣公。
除了文臣封爵,还有武臣封王,如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忠勇王黄芳度等,数量有限,且康熙以后少有。
外藩爵位有七等,与宗室爵位差不多,为汗、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外藩爵位尤以分封蒙古为多。
一般情况下,三者各不干涉,但也有例外,如乾隆时福康安封一等嘉勇忠锐公,是异姓爵位最高等级,后追封嘉勇郡王,子德麟袭贝勒,即由异姓封宗室爵,仅此一例,故福康安也被说成是乾隆皇帝私生子。
综上,镇国公、辅国公只是宗室爵位和外藩爵位的一种,与异姓爵位的?公?爵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异姓爵位?公?爵是最高一等,而在宗室爵位和外藩爵位中,镇国公和辅国公都只能算是低等爵位。清代异姓公爵少有(衍圣公、福康安),但镇国公和辅国公无论宗室还是外藩都有很多。
古代镇国公和侯爷谁的官职大
爵位无实权,就像状元不是官一样,只是一个头衔,不是职位,但公的爵位比侯高(公侯伯子男),镇国公要大些,并且侯爷还分几等。 这就好比镇国公爵(一等公)与侯爵(三等侯)相差更大(5级)。
好了,今天关于“镇国公是什么官”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镇国公是什么官”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