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修行(说一个女人是修行人什么意思)
壹、前言 谈到修行,难免会有人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行善积德等事联想在一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里面的意思。修行,应该是一种心性的锻练,一种透...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修行者什么意思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叫修行
壹、前言
谈到修行,难免会有人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行善积德等事联想在一
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里面的意思。修行,应该是一种心性的锻练,
一种透过观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究竟的精神世
界的方式。不论你如何称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论用何法去修行,如它的结果相同
就可以了。
但身为一位修行者,在刚起步之前,必先认清一些基本的观念:
(1).我为什么要修行?
(2).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3).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这三个问题看似易解,仔细研究却又十分模糊,如果不弄明白,一定会陷在
修行的泥沼里,卒至万劫不复。
贰、我为什么要修行
假如一个人生活十分优裕,所求所愿,无一不遂,那他想修行的动机应该是
最少的。因为耽于享乐,不知人生有痛苦,就无法感受修行的重要性。假如一个
人的生活不但贫病交迫、三餐不继、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这人的修行机
会也是很少的。因为食苦成习,已经不以苦为苦,同时日日与生活搏斗,根本自
顾不暇了,那有心思想到修行的问题。因此,一个人会走上修行之路,或者说会
认真去探讨人生的种种,必定是他看到了人生百态有生有死、有苦有乐、有贫有
富、有贵有贱、有寿有夭的相对,发现到自然界的生养万物及毁灭万物,也体悟
人类文明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却又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灾害。于是从观察、
思考,到亟欲设法解决人生的痛苦,这整个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形成了所谓「修
行」的意思。这是从理论上来说的,至于从事相上分析的话,情况就很复杂了。
有人说:「我身体孱弱,想藉著修行来恢复健康。」有人说:「我从小命歹,灾
祸频仍,想改变命运,转祸趋福。」也有人想用修行来安定心神,或使事业成功,
家运腾达。没错!一个虔心修行而持续不断的人,大多会有某些特异的福报,其
实这只不过应了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老话而已,如果修行的内涵就是
这样,我们称它叫人天福业,这只要依十善业的法门去修持就能成办。但从另一
方面看,假如永远把目标订在那里,毕竟还是生死轮回,还是魔王的子弟兵,而
且也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佛法不甚了了,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后,就立刻退
缩不前,或者是刚开始感觉效果还不错,到最后愈来愈无效,甚至还原到未修行
的状况,使你慢慢地失望,慢慢地减退精进心,卒至放弃为止。
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探讨修行最真确的动机,也可以给想从事修行的人一
个正确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要了解四圣谛,首须了解
佛教的创觉者释迦牟尼佛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释尊未出家前,曾有四次出
城郊游的经历,第一次在城里见到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见到一位
因痛苦而呻吟不已的病人,第三次见到了一具尸体,这使他觉悟到人自出生以后,
都要经过痛苦的折磨,然后走向衰老、死亡,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于是他又回
忆童年时代,曾经随著父王去农村举行春耕祭典,见到农夫犁田的时候,从土中
翻起了虫蚁,立即被蛙类争食一空,转眼之间,蛙又被花蛇吞噬,花蛇又被凌空
而下的巨鹰□食,这弱肉强食的景象,使他感受众生的可怜可悲。如此苦难的人
生,假如不寻求一个解脱的办法,那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呢?为了获得最后的答案,
又作了第四次的出游,这一次他见到一位神态安祥的沙门,他深深地感动,同时
也领悟了自己应该走的路,那就是了生脱死,没有痛苦、衰老、情欲,争夺的路。
而当释尊坐于菩提树下,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缘起观,完成圆满的正觉以后,
又从大悲心中流露出对一切众生的关怀,于是把生命的现象予以归纳分析,把修
行的方法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制定成一合理的诠释,这样它就完成一个世间和出世
间的因果关系--(1).苦谛,是世间的果。(2).集谛,是世间的因。(3).灭谛,
是出世间的果。(4).道谛,是出世间的因。
(1).苦谛—生命的现象呈现著迁流变化的情形,叫做「诸行无常」。因为无常,
所以没有一件事物不会毁坏,也没有永远的欢乐,当我们拥有的事物毁坏时,
当欢乐远离悲伤来临时,自因沮丧、失望而痛苦,所以「无常故苦」,若依
照苦的性质来分类,它表现在人生上的可分八类:
1.生苦。生由无明业相而来,纯大苦聚集,是为了承受应受的果报而生,因
此生即是苦。人间的生,从受胎开始,在母腹中窄隘不净,犹如处身地狱。
出胎以后,有冷风、热风吹身,有雷、电、雨、雪袭身,有贫贱富贵、相貌
全缺、美丑的分别。另外,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爱取有诸事,种种的七情六
欲由是而生,懊丧悔恨,缠绵身心,使人痛苦难堪。
2.老苦。从少年至壮年,从壮年至老年,气力逐渐衰羸,形色逐渐枯丑,动
止不宁,精神不振,甚至饱受他人的嫌厌,视为生活中的绊脚石。孤独、饥
寒、踽踽而行,心中的苦岂是身强力壮的人所能体会?
3.病苦。因为业障临身,或四大不调,造成身心诸般不适,终日辗转病榻,
忽冷忽热,时痛时昏,人间地狱莫此为甚。
4.死苦。将死之人,便有无始劫来的业相现前,在那一刹时,令人生起大怖
畏。死后,缥缥缈缈投生他处,转驴胎、堕马腹,或化作饿鬼,食入成火,
或进入地狱,受无尽的刑。
5.爱别离苦。所喜爱的人事物,因消失、毁灭或离开,朝暮思恋,使得身心
交瘁。
6.怨憎会苦。所嫌怨的人事物,因相遇而愤懑不已,咬牙切齿,常思仇报。
7.求不得苦。爱乐某事某物,极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丧志的苦。
8.五阴炽盛苦。前面七苦,都由七情六欲所生,由情欲的执持,表现在身心
方面,为色、受、想、行、识五阴的显现,是苦的总内容。
这种种的苦,像一条无形的锁练,紧紧的缠绕著身心,令人烦恼、无助、陷
入无法自拔的痛苦深渊。
(2).集谛—爱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爱欲的核心是由「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
」,再由「我见」的坚执,才会去造种种的业,而生出一切苦果。现在我们
深一层分析我见的特质,得知它是从贪嗔痴等烦恼的聚集而成:
1.贪:对于五欲尘境迷恋不舍,也就是见到爱欲顺情的事物,便起了贪著的
心,见到憎恶违情的事物,便起了弃舍的心。
2.嗔:对一切的违情逆境生出嗔恚的心,不能容忍。
3.痴:又名邪见。因为心性暗昧,不能察觉一切的事理,所以邪正不辨,是
非不明,认假做真。
贪嗔痴三者合称叫三毒,因它能毒杀一切有情众生的法身慧命,而一切的烦
恼迷惑无不从此三毒流出,所以叫「集」。
(3).灭谛—灭不是毁坏消失,而是灭去烦恼,证得了寂静安乐境界。灭的梵语叫
涅盘,它有几个涵义:
1.灭度。是生死大患永灭、度脱一切的烦恼痛苦。
2.无生。从此脱离六道,不受轮回。
3.安乐。不受轮回,自由自在,当然是安乐了。
4.解脱。四大五蕴,一切的束缚全部消除。
5.圆寂。不但自己获解脱,也要使一切的众生得解脱,这自觉觉他都圆满的
境界叫圆寂。所以「灭」的究竟义不在求自身的灭,更要求一切众生的灭。
(4).道谛—既然了解烦恼生死的苦是由集的业惑所成,又知道了寂灭涅盘的安乐,
就必须探求断集的方法。在理论上可以区分繁简,从菩萨的行道说,叫六度
万行;依众生学行的分科,叫三十七道品。总括地说叫戒、定、慧三学。戒
学是防非止恶,定学是静心之乱,慧学是去惑证理,如用八正道来对照,正
见、正思惟是慧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精进
总持三学。依此修行便可以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盘。
上说四谛,为什么叫「谛」呢?谛是审察真实的意思。审察三界,的确充满
了诸苦,有逼迫性,所以叫苦谛;审察苦从何处来?原是众生依业受报而来,有
招感性,所以叫集谛;审察知苦断集的方法,是可修性,所以叫道谛;审察修道
的结果为寂灭涅盘,是可证性,所以叫灭谛。凡夫迷惑这个谛理,不知生死的苦,
因此而认苦作乐,起惑造业,依业受报,轮回不息,因此永远做众生,不肯学佛
修行。圣人了悟这个谛理,觉知三界生死是苦,苦的源头是集,同时知道有涅盘
可证,有入涅盘的道可修,从此精进不已,达到断证的究竟。
由此可知,明白了四圣谛的道理,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要修行」了。当然,
身为一位修行者,除了拯救自身之外,更要擎起智慧的明灯,去拯救沈溺于痛苦
的众生,所谓自觉觉他己立立人,这才是修行最崇高的目的。
参、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佛法在世间流行,自有其本然的条件,一个是「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一个是「众生平等」。但众生虽皆有佛性,假若不经由正确的修行,仍旧成不了
佛道,而众生平等,也是站在本具佛性的立场来说。如纯就世间的现象去看,众
生应该是不平等的,如天上的欢乐不同于地狱的极苦,人间贫富贵贱美丑的差别
也是不同,这些不平等的现象,即是苦谛的差别果报。从你造什么样的「因」,
生什么样的果的道理去探求,「自作自受」,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因此就这个
观念可以理解「众生平等」才是究竟的真平等。然后更能肯定「众生皆有佛性」,
只为无明烦恼所盖覆而不能显发,呈现看似不平等的假象。等到修证成佛了,原
来又是真平等。
因此,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本应「只管修行,不管余事」的,但由于受到业
障(所知障、烦恼障)的种种牵绊,又堕入分别固执的坑堑里,造成了言行的不
相应,或者缺乏自信,不能精进不懈,始终如一。在此把一些修行上的心理障碍
列成三个项目:第一是关于根机的问题。第二是关于信心的问题。第三是关于生
活的问题。
第一、关于根机的问题。关于根机的问题,又分成三个:
(1).出家与在家—有人认为要修行一定要出家,或弘扬佛法是出家人的责任。其
实从大乘的义理看,在家与出家为因缘或愿力的区分,不是修行能否成就的
界线。像胜蔓经里的胜蔓夫人、维摩结经里的维摩诘居士、梁武帝和傅大士、
唐朝的白居易和裴休、清朝杨仁山、民初欧阳渐、还有近年的李炳南等人,
都是相当杰出的在家修行人。现存大乘经里,大部份也以在家菩萨为主,不
但说法的是在家菩萨,连闻法的也部份是在家。现在的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
菩萨像,除了地藏菩萨现出家相外,其余如文殊、普贤、观音等都现在家相。
小乘以出家为重,因此说出家得阿罗汉果,在家最高证阿那含果;大乘以居
士为多,因此说在家菩萨所入不思议境界,非小乘声闻能知。崇出家而抑在
家,实有失佛法平等的真义;崇在家而抑出家,也恐非佛陀之本意,且易流
于低级的民间信仰,或只重学术研究,不重实际修持的世间知识,沦为文字
的游戏。应该说在家与出家平等,才是大乘佛法的特徵。
(2).男人与女人—过去佛教受世间重男轻女的影响,以为女人的业障较重,较难
修行,尤其在佛陀时代,又立有八敬法来限制女人出家,其实这是适应印度
当时的环境使然,并非佛陀不主张男女平等。我们从经上或历史可以看到许
多有成就的女众,如胜蔓经的胜蔓夫人、妙慧童女经的妙慧童女、法华经的
龙女、以及佛陀的姨母摩诃波□波提、佛陀俗家妃子耶输陀罗、禅宗初祖达
摩弟子尼总持、近代长沙复律尼师等,都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道风高妙的女
性大德。所以,就修行而言,经上的意思应为平等摄受,胜蔓经说:「摄受
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法华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经乃至受持
一四句偈,读诵解义,如说修行,功德甚多」。甚至摩诃波□波提比丘尼去
世后,佛以「大丈夫」来称呼他,因为「大丈夫」是不拘形相的,凡能依佛
法去做,而且做得彻底的,不论男女都叫「大丈夫」。
(3).智慧与愚痴—从世间的观念看一般学问家、科学家、哲学家都是众所公认智
慧高超的人,若从佛法的观念看,那不过是一种世智辩聪,不是真正的智慧。
因为世间的智慧纵能促使人类文明进步,却也带给人类各种的灾难,又如哲
学家虽能推论宇宙人生的部份道理,道德家依社会需要规范人类伦理行为,
但归根究底的说,皆为世间有漏智所成的有为法,不能令人明心见性,了生
脱死,获得究竟的安乐。因为世间智是由第六识妄心分别出来的一种妄知妄
见,是相对杂染的我执,所以由此所生的理论,非但有限,而且钻不出矛盾
的桎梏,它只可称为「知识」—由经验和不断学习累积而成的知识,不可称
做「智慧」。那么怎么才够资格称做「智慧」呢?智慧有照了和监别的功用,
能勘破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缘起幻相,其中并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
存在,又能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妙理,证同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真
心佛性。修行人有了智慧以后,于己可以断惑证真,离苦得乐;于他可以普
度一切,同超生死苦海。这个智慧是三世「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一种圆明
本觉智」、「清净无分别智」、「无所得智」、「真空无相智」。不论你的
知识有多丰富、学问有多高明,只要不达前说的智慧内涵,就是世间智,不
是出世间智,仍旧终日与烦恼为伍,而不得脱离,从前禅宗六祖慧能,近代
高僧慧明和广钦,率皆目不识丁,却能成就一番道业。修行人于修行之初,
更不必妄自菲薄,怀疑自己有无慧根了。
第二、关于信心的问题。关于信心的问题。可以分成两项:
(1).佛法是不是究竟?
(2).修行能不能解脱?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在佛陀生时,本为自然天成的,
但于佛陀灭后,众生因根机不同,所解互异,有的「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有
的「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有的「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有的「心乐
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既能解,即为能信。有的虽学法义,却始终不得其
解,心生疑惑,即对佛法缺乏真正的信心,这是修行首要的难题。如欲消除,只
有先教修习十善,从人性的善念中不断薰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善根力,
直到机缘成熟了,决定能信得及。也就是说要了解佛法是不是究竟,除了读诵听
闻、思惟以外,应先自基本的人伦著手,所谓「人道成,即佛道成」,当一个人
广行十善而成就时,就是信心成就时,信心一成,「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绝对毕竟不退转,绝对深信佛法是究竟的理趣。但假若一味坚执必得佛法究竟才
肯去修,于是终日推寻义理,「百年钻故纸」,到头来定无所获,甚至连起码的
信也无,比起那只会念佛,诚信有西方极乐的老太婆还更不如,原因何在?永远
不尝法味而已。至于修行能否得解脱,就要看修行的观念和态度了。俗话说:「
心正法正,心邪法邪」,一个人心诚意正,即使学到了邪法,也不会被邪法引诱,
反能从中了知邪法的弊端;若心存邪念,即使学到正法,也会利用所学的法来博
取名闻利养。心正的修行人定能一路向上,证得涅盘极果;心邪的修行人学法造
业,终究是生死轮回。另外,修行的法门有八万四千,法法可修,法法方便,要
皆不违八正道的原则,同时具有恒心、精进心,必然达到解脱的境界。
第三、关于生活的问题。关于生活上的问题,也可分三项:
(1).时间的有无。(2).环境因素。(3).经济能力。
有的人一听到修行,就忙说:「我没时间!」「我整天工作,忙碌不堪!」
这是对于修行一事误解的缘故。其实修行的真义不只于念佛打坐,或读经听学,
而是「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如能做到平常日用之间,历六缘—行、
住、坐、卧、言语、作作,对六境—色、声、香、味、触、法,「悉当观察,应
做不应做」,即是于二六时中,随机随缘修行,并无时间久暂有无的限制了。有
的人又说:「我想修行,但先生(老婆)不准许。」或说:「孩子太小,需要我
来照顾。」这应从佛法的因缘观作解析,了知今日障碍,无非过去世障碍他人,
今日结为所亲所爱,也是过去的恩爱仇怨所致,现在如不赶紧修行,珍惜难得的
人身,难闻的佛法,等到他日无常一到,又是恩仇缠绵,生生死死永远无了期。
然而此身既为情牵爱缚,又将如何解冤释结呢?
若从修行方法来说:
第一,对于所亲应当心柔语软,切勿恶言相向,或处处挑剔。
第二,凡事应为所亲设想,不可藉故逃避(即使是修行也不可)。
第三,若所亲能赞同是最好,若不赞同,可暗中代其行善布施,阴结佛缘。
第四,在家利用时间或读经、或念佛(出声念或默念),或如上说于作息中
安心息妄。
第五,任何逆境临头,都应泰然处之,不可扰乱所亲,影响家庭生活。
如果做到上述五点,可称为会修行的人,即刻摆脱因环境所造成的障碍。另
外又有人说:「我三餐都已不得温饱,那有余力修行?」或说:「等我钱赚多一
点,再来修行。」或说:「现在的修行处处要钱,没钱怎么修?」没错!合理的
经济生活是修行的要件之一,但「有钱有有钱的修法,没钱有没钱的修法」,两
者所获致的效果完全一样,主要在修行人的心念上有无贪吝之心,至于修行实务
的问题,可以向亲近的善知识请益,切勿固步自封,或因贫困而自惭形秽,大大
违反修行真谛,错失良好的机缘。
上述旨在建立修行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修行态度,最后再辅以修证成佛的根本
「发菩提心」,即完成修行人应具备的心态了。什么叫发菩提心?菩提是觉的意
思,全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境界唯佛一人能称,
所以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
然要成佛先须薰习佛种,这应从汇聚菩提心的前方便—信成就发心做起,起
信论将此发心的行相分成三种:
(1).直心—依八正道里的正见、正思惟,即是远离二边戏论的中道正观。但依真
理而行,心念贤直,没有谄曲心、分别心、虚妄颠倒的心。
(2).深心—乐念真如法,并能广集一切善行,备足福慧的资粮。
(3).大悲心—诸佛皆以大悲为本,若无大悲,即不与菩提心相应,即不是成佛的
正因,所以修行人于世间最重要的心态,就是「欲拔一切众生苦」的大悲心。
此三心相应,才能圆发菩提心。
肆、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先决条件有四:(1).明信因果。(2).严持戒律。(3).坚固信心。(4).
拣择行门。
(1).明信因果
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在楞严经里列举出十种恶因得恶果的事相,
但众生虽畏恶果,却不知断除恶因,而菩萨知因知果,就不会去造恶因。若自修
行的方面看,修十善业种人天善因的,必得人天善果;修四谛十二因缘种二乘因
的,必得声闻、辟支佛果;修六度、十度发菩提心种成佛因,必得究竟佛果。另
外,尚有某类外道,不知正道的因果,有的执断执常,有的拨无因果,有的非因
计因,非果计果,由于他们修行的「因地不真」,造成了证验上的「果招迂曲」,
以致永远不成佛道。所以修行人不但要相信因果,而且要正信,不可邪信或盲信。
(2).严持戒律
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戒的真实大用,从自利
来说可以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从利他来说,可以严净毗尼,宏范三界。又毗尼
藏为佛法寿,毗尼久住为佛法久住。佛临入灭前,殷殷劝勉修行人以戒为师,大
有深意。然持戒的类别虽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而持戒的观
念却非条文式的律法所能规范。
佛遗教经中除了要修行人奉持根本的毗尼外,又谈到一般生活上的方便戒:
1.凡夫戒—「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
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
2.比丘行者自律—「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与世事,通致使命,咒术
仙药,结好贵人,亲厚矫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
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
根本戒有轻重戒的分别,是依所受戒而持;方便戒为轻遮戒,是站在出家修
行的立场设立。若不出家,当依职业、身份和环境的需要去变通,但于原则上仍
应谨守善法,不得逾越了该遵循的分寸。另外从生活的历缘对境中,修行人必须
去除五欲和弃舍五盖,才能掌握持戒的基本观念。
去五欲—五欲是指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境。因能起人贪欲之心,
所以叫欲;能使人蒙昧真理,离净就染,所以叫尘。五欲恰似地狱的五条根,常
能诳惑修行人,使其心生爱著,去造种种的恶业,而堕落三途恶道,因此修行人
于精进道业时,一定要加以去除。
1.去色欲—色指男女端正美好的形貌,以及金银琉璃等世间宝物,或使人见
了心生喜爱的颜色。大智度论认为一个人若贪著色相,便会使烦恼欲火炽盛
燃烧,譬如「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烧身烂口」,所以应当去除
色欲。去除的方法,应观色相本体,都由因缘假合,并无一定的真实存在,
而人对色相的好恶,全凭心念的移转构成。如游子离乡背井,见中秋月而伤
心落泪;当阖家团圆赏月时,都夸赞月光皎洁美丽。同一秋月,因人心境遇
不同,所感亦互异。又如见到所亲所爱,就生出爱心;见到所嫌所怨,就生
怨害心;见到一般人,就无怨也无喜。这同一人、同一心,却因事物的迁变,
立刻感受不同的心情。由此可知,这个心是妄想心,境是妄想心所对的妄境,
妄心妄境所形成的「妄色」,使修行人惑乱。如今既知妄色和妄心的不实,
便须一时俱舍,不得贪爱染著。
2.去声欲—声指乐器声、男女歌声、言语声,或大自然所发殊妙音声,如幻
如化,由耳入心,使人妄生好乐。其实声相无常,刹那不停,声声之中暂闻
即灭。去除的方法如前去色欲法。
3.去香欲—香指男女身香、饮食馨香、一切的草木熏香,乃至世间制造的香
水、香粉等等。大凡世人一闻香气,便自神识昏迷,从此开结使门,起惑造
业,因此香欲的过患甚重。去法亦如前说。
4.去味欲—味指酸苦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审观举世人群,谁不是
为了贪口腹而残杀生灵,滥捕水陆空行。如此伤天害理,断大悲种的行径,
若不受诸恶报,岂非不伦?大智度论说:「当自觉悟,我但以贪著美味的缘
故,应当承受众苦,永远在地狱中遭到洋铜灌口、[口+敢]烧铁丸的折磨。」
去味欲法亦如前说。
5.去触欲—触指男女的身体柔软细滑,寒冷时接触的温暖,炎热时接触的沁
凉,以及许多美妙触感。触感是产生烦恼主因,也是系缚心的根本。因前四
欲各有各的界限,色属眼分、声属耳分、香属鼻分、味属舌分,此为四根对
四尘的摄受各持分际,惟独触欲却是周偏全身,「虽知不净,贪其细软,观
无所益,是故难离」,因为难舍难离,就常造作重罪,而堕入了两种大地狱,
一叫寒冰、一叫炎火,这二大地狱都是因身触受罪,苦毒万端,所以触又叫
「大黑暗处」。
去触欲法皆如前说,但用功却须加倍,兼修禅定,才能奏效。
小止观说:「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耽著五欲的人,
形同畜生,名叫「五欲奴仆」,修行要去五欲,除了上说观法,并须观察此身「
九孔流不净」,死后身臭虫[口+敢],一无可取。又于生活当中常能「少欲知足」,
心中不行谄曲求取,不为眼等诸根所牵,安隐淡泊,即可除破五欲的过患。
弃五盖—前说五欲是指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境生起爱欲染著。若前尘落谢的
影子转入意根,追缘过去,逆虑未来,虽然无境可对,而内心中妄念丛生,盖覆
了修行人的真心,使得道业不进,善法不生,所以应当立予弃舍。
1.弃贪欲盖—引取顺情的尘境而无厌足,不知本来所愿,不辨善恶好丑,一
切依自己的情意所趋,狂醉于渴爱的漩涡里,不知惭愧忏悔,不能摄受正法,
这样的人永远处身污秽,远离涅盘圣域,永远不得禅定的境界。因此贪欲是
「贤圣所不亲,愚□所爱近」,应当修「不净观」加以除灭。
2.弃嗔恚盖—对于一切的苦境,违理境等生起憎恚,「思惟此人恼我,及恼
我亲,赞叹我怨,思惟过去未来,亦复如是」,由嗔而生恨,常思仇报,于
是身心热恼,造出了无边恶业。对治当修「慈忍观」加以除灭。
3.弃睡眠盖—心智昏沈而失去觉知叫「睡」,缘境不动,五识暗冥叫「眠」。
睡眠的时候无觉无知,犹如死人,因此是最下的恶法。对治当如遗教经说,
于二六时中勤修善法,思惟人生无常迅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必须
用持戒的方法加以摒除。
4.弃掉悔盖—坐立不安,心口不能专一,六根不能收摄,终日随情放荡,纵
意嬉戏,叫做「掉」。为了修行,知有掉举诸事,于是产生懊悔,使心中不
得安静,叫做「悔」。「掉」是凡夫的通病,为定心不够,戒行不足及缺乏
智慧的现象;掉后生悔为修行人本有的,这个「悔」如能配合忏法,于事理
两忏后,即能万缘放下,安心修道,未免不是美事一桩,但凡夫终归凡夫,
不但缺
修行是什么意思?
美好的品行、泛指操行、遵行、出家学佛或学道、行善积德。
1、美好的品行:《吕氏春秋·赞能》:“ 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 刘向《说苑·善说》“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
2、泛指操行:《东观汉记·第五伦传》: 第五伦 、字伯鱼 , 京兆长陵人,修行清白。
3、遵行:《史记·殷本纪》:封纣子武庚禄父 ,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
4、出家学佛或学道:《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为性率达,不拘小检,修行者颇共疑之。”唐 王建《赠太清卢道士》诗:“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
5、行善积德:《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我们公门里好修行,所以通个信给他,早为料理。”清代李渔 《奈何天·焚券》:“凡在佃户债户身上,都要施些小恩,存些厚道,一来替主人积德,二来当自己修行。
扩展资料
修行形成的学派: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和道家两大派。
1、以孔子为首的儒家继承和发扬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入世之法。其门徒曾子所著的《大学》,子思所著的《中庸》,阐述儒家的养生。
2、曾子谓:“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道家以老子为首,其《道德经》已成为道教之祖书。列御寇的《冲虚经》、庄子的《南华经》、文子《通玄经》,庚桑子《洞灵经》、《河上公老子章句》、《老子指归》、《周易参同契》,以及后来的“丹经、道书”,无不阐述发扬养生修道观。
参考资料:
修行的意思
修行的意思有修养德行;美好的品行;操行;遵行;出家学佛或学道;行善积德。
一、释义
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二、例句
1、修养德行。
(1)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彼二人情事难识,修己德行,无有礼仪,而忘外形骸。
(2)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3)心若怀冰,战战栗栗,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
(4)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也,笃学修行,不坠门风。
2、美好的品行。
(1)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
(2)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
3、泛指操行。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修行清白。
4、遵行。
(1)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
(2)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5、出家学佛或学道。
(1)为性率达,不拘小检,修行者颇共疑之。
(2)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
(3)你不在南海修行,却来此见我做甚。
(4)大王位极人臣,何不退步,跟贫道往峨嵋山中修行。
(5)什么恋爱,她是勘破了的。她说,将来进尼姑庵修行。
6、行善积德。
(1)凡在佃户债户身上,都要施些小恩,存些厚道,一来替主人积德,二来当自己修行。
(2)_宜公门修行,庶还落蓐之身;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弥天之孽。
(3)我们公门里好修行,所以通个信给他,早为料理。
说一个女人是修行人什么意思
“女人是修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女人正在进行修行,以提高自己的德行和修养水平。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和社会活动,旨在达到比现阶段更高的境界、更广的胸怀和更宽的视野。在宗教生活中,修行是实现生活上之统制、调节、规定等的重要方式。例如,在佛教中,修行者自身欲实现佛陀体验之境界,因此特别重视修行方面,并发展出了各种详细的戒律条文、生活规范和精神修养方法。
佛门修行者能成就的果位究竟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称为佛果。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走上涅盘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一、初果: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恼。 ①、我见结:执著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②、戒禁取见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会做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③、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生怀疑,证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心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心,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到初果了。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会有怀疑,既是说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绝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见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脱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生死之道。我们没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着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这些道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讲中学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只不过是如此罢了。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人的因缘好,烦恼薄,今生就可证悟阿罗汉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证得阿罗汉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间逢无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证阿罗汉果,证果后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二、二果: 梵文称为斯陀含果。证初果圣者断除三结后,必须继续修行,到另一阶段,贪瞋痴减薄,便证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称为"一来果"因为对欲界烦恼未完全断除,还必须在欲界的人间天上来往一次。在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继续修行而证阿罗汉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证悟初果,可以直接证悟斯陀含果,那是因为各人因缘不一样,烦恼轻重不同之缘故。果位越高,烦恼就越轻。故证果并非得到什么,而是把烦恼放下。三、三果: 梵文称为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所有的烦恼,故在欲界死后,生色界五净居天,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为不来果。在彼天继续修行,证阿罗汉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与瞋;欲界中有瞋,进入色界后就没有了。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但还有色界与无色界的贪。因为有色界的贪,故今生舍报之后,就生在色界。 备注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欲。 色界位于欲界之上。相传生于此界之诸天,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所谓色即有质碍之意。由于此界众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生于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分为四层,分别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色界分四禅十八天:一、梵众天、 二、梵辅天、 三、大梵天(初禅三天); 四、少光天、 五、无量光天、 六、光音天(二禅三天); 七、少净天、 八、无量净天、 九、偏净天(三禅三天); 十、福生天、 十一、福爱天、 十二、广果天、 十三、无想天、 十四、无烦天、 十五、无热天、 十六、善见天、 十七、善现天、 十八、色究竟天(四禅九天)。 大凡生到这色界十八层天的天人,只有男性没有女性。 自然没有男女情欲的存在。不过那些人的身体颜色和形状仍然可以看得见。无色界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是通过修习厌离物质的四无色定,或称四空处定而获得的天界果报。无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浅而分四种差别,即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处称为四空处,四空天,或四无色处、四无色天等。 三果圣人断除五下分结,既是我见、戒禁取见(邪行)、疑、欲界的贪以及瞋心。我们可试探证果的圣者,如果还有瞋(怒)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经上说在家居士可证得三果,证果后自必绝男女之欲。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他们虽然断除了一些烦恼,但还必须继续修学圣道,故称为有学圣人。(四)、四果: 梵文称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译义有三:一者、杀贼;二者、应供;三者、无生。 意思是阿罗汉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之生起,是应当受人天供养的圣者。由于已断烦恼和证得涅盘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故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此圣者断除的烦恼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贪。 ⑵、无色界取:无色界的贪。 我们凡夫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称为三有的贪。三果圣者断除欲界的贪,初果与二果的圣者都还没断除它;阿罗汉却完全断除了这三界的贪。 ⑶、我慢:阿罗汉断除了我慢,既是我们凡夫在心、境对立时,会认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够知道的是我,这跟身心无关,这是一种知觉上面的执著,这个"我"称为我慢。 ⑷、掉悔:阿罗汉断除了不安--掉悔。学佛者在修行过程当中,每当他进入某个境界时,要把那个境界舍掉,才可以进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禅定,进入初禅者,要舍掉初禅的境界后,继续修行,才可进入二禅。如果不放弃,他就会执著初禅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他放弃初禅,要进入二禅时,心退回初禅去的心理,称为"掉";另一方面,因为他放弃初禅想要进入二禅,当他还没进入二禅时,他很后悔放弃初禅,称为"悔",这两种心理合称为掉悔。同样的,我们世间人作了一件事情,过后一直怀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痴:阿罗汉断除了痴的烦恼,所谓痴是无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称为痴。 阿罗汉断除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种烦恼,它们称为五上分结。阿罗汉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时候,听闻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听闻一句佛法就觉悟,故称为声闻。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⑴、慧解脱阿罗汉:依智慧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阿罗汉,然而未能证得灭尽定乃至二禅,由于不能解脱定障,所以有些阿罗汉没有五通,只有漏尽通。 ⑵、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于定、慧都究竟解脱,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在经典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她在睡觉时,有一个恶人进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时把她囚困起来,她没有神通,逃不出去。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导她修神通,结果那个阿罗汉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她并没有破戒,因为她当时并没有*欲心。解脱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禅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会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罗汉都能够进入初禅,有些阿罗汉没办法进入灭尽定,他们被称为慧解脱罗汉。阿罗汉断除所有的烦恼,无需再修学,所做已办,故称为无学。在经典中又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来这世间受果报了。三、辟支佛: 译为独觉;也作缘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多生于无佛、无佛法的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入缘起的寂灭(涅盘),既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圣果。因其观因缘而觉悟,故称为缘觉。 辟支佛之所以称为独觉,是因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众生的根器很差,在当时能觉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证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发过头陀生活,由于没有同等根器的众生,所以辟支佛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也没有弟子,故称为独觉。此类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导,就可以觉悟,故他的智慧比声闻果位的圣者更高一筹。辟支佛过去世有修学的因缘,他们多数是佛陀住世时的初果或二果圣人,这些圣者投升天上,再回来人间时,多数佛法已经灭了。因为他们过去证果的善根,最后一生在人间,虽然没有佛法,然而会自动自发去修道,自发的觉悟,所以被称为缘觉。四、三藐三佛陀: 既是佛,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既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前面所讲的四果圣者,断除烦恼证果,只是自己觉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觉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觉悟,不但如此,他的觉行最圆满。 一、自觉:佛陀自己觉悟,他觉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觉悟万法皆空,故成为正觉。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觉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圆满。 二、觉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觉悟,而且能令他人觉悟。比如证阿罗汉果的圣人,证果之后,知道觉悟是怎么一回事,但很多时候却不懂得教导人,使他人觉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觉者,能运用各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令他人也觉悟,所以佛陀是自觉觉他的圣者。 三、觉行圆满:"觉"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觉行圆满,既是断除烦恼,智慧圆满,佛陀的众德具备,所以称为德行圆满。佛陀觉行圆满的果报是拥有一个佛土;有他所救度的众生;以及佛身相好庄严,佛陀能够令见到他的众生生欢喜心与尊敬心,这是因为佛陀具有世间人最圆满的三十二种好相,八十种随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为智德、断德与恩德三种: ⑴、智德:佛陀觉悟到一切法的法性与道理,并且能够毫无差错的随着众生的根器而说法。 ⑵、断德:佛陀断除一切烦恼,自由自在。 此两种德行阿罗汉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愿力,誓愿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皆有恩德,而阿罗汉却没有,故说佛陀的觉行圆满。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间一切无所不知。但是我们不要误会把佛陀当成上帝,佛陀是觉悟者,他无所不知,但佛陀不是无所不能。佛陀有三不能: 一者、众生度不尽;二者、无缘不能度;三者、定业不能转。 既是说佛陀不能违背世间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顺着世间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觉悟者,并非是主宰者。佛陀不是万能,不能使我们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觉悟的道理开示出来,教导依据佛法去实行,精进不懈,那我们就能与佛一样证悟涅盘,解脱生死--成佛。 五、证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与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种神通。 ①、神境通:能变多为一,一为多;大为小,小为大;入水入地不为山河石壁所障碍,且能凌空飞行自在,来去无碍。 ②、天耳通:能于近处、远处听闻与明白六道众生所说的言语。 ③、他心通:知道其他众生心之所想、所念。 ④、天眼通:能见远处、近处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细表里皆能见,有能见众生的业,知道来世生在何处。 ⑤、宿命通:"宿"既是过去的意思。知道自己与众生过去世的业报,从何处来。 ⑥、漏尽通:"漏"既是还有烦恼的意思;"漏尽"既是断除所有的烦恼。漏尽通是知道自己与他人内心解脱生死烦恼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获,漏尽通是佛陀与一切阿罗汉必有;六神通有深浅不同,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圆满。 二、三明: 宿命、天眼与漏尽三通在断除烦恼的阿罗汉才可称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证得彻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通"只不过有此种能力罢了。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过去世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后果。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天眼清净,他能够看到未来一切世的前因后果,称为天眼明。 ③、漏尽明:阿罗汉圣者知道自己断除所有的烦恼,同时也知道他人的烦恼断除了。有漏尽通一定有漏尽明。 经典上常说,证悟阿罗汉的圣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具足三明六通,他只有漏尽明,因为他没有宿命通与天眼通,只有漏尽通。凡夫也可从修学禅定中得到前五种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与阿罗汉相比,佛陀的三明六通比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还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说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力与阿罗汉、凡夫是不一样的。 三、十八不共法: ⑴、身无失:佛陀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圆满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 ⑵、口无失:佛陀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虽众生之机宜而使他们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 ⑶、念无失:佛陀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 佛陀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为一点也没有过失;阿罗汉的行为就没有那么清净。经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他每天过一条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过河就说:"小婢,请让开,我要过河。"女河神以为这个阿罗汉轻视她,就去找佛陀论理。佛陀就问阿罗汉有说此话否?阿罗汉承认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罗汉对女河神道歉说:"小婢,对不起。"原来这位阿罗汉前五百世都是婆罗门出身,因为种姓高贵,故有傲慢的业习。虽然今世证悟了阿罗汉果,他没有此烦恼,但业习尚存,这不妨碍他证悟,但口业还有过失。 ⑷、无异想:佛陀对众生一视同仁,没有所谓的这个好,那个不好,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阿罗汉还有分别,佛经上有记载:佛陀的弟子须菩提尊者认为:穷苦的人家,生活难以维持,没有多余的饮食供养出家人,所以尊者专门乞富不乞贫,以免增加贫穷人家的负担;反观大迦叶尊者却认为:出家的沙门,守道行法,是人间的福田,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故尊者专门向贫穷人家化缘,免除他们将来贫困。须菩提与大迦叶尊者有分别众生的因缘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⑸、无不定心:佛陀没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卧常在甚深的禅定中,是名无不定心。阿罗汉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们入灭尽定或出灭尽定。 ⑹、无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对一切法已经没有执著,是名无不知己舍。 ⑺、欲无减:佛陀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⑻、精进无减:佛陀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⑼、念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无减。 ⑽、慧无减:佛陀具一切智慧,无时无刻不再观照智慧中,是名慧无减。 ⑾、解脱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处在解脱之中,是名解脱无减。阿罗汉有时还会生起"苦"的感受。 ⑿、解脱知见无减:知道一切修行解脱之方法与道理,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什么意思
您好师兄
译文:
觉悟了的人心中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修行者是用清规戒律来要求自己。能悟道并不是上天注定(而是自己的修持),诚心修心不用去取什么真经(一心从善就行了),人的悲喜,草木的荣枯,没有什么是前世注定的。袈裟其实代表不了什么,性情空灵,红尘就染不上。那深幽的千年古寺,都不是修行的唯一地方,只要在那修行就能得道成正果,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大意:
用心悟道,不必拘于形式,不必计较地点,一心从善,坚持不懈,终必能成
好了,今天关于“修行者什么意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修行者什么意思”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