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谁?(百度的logo513是啥日子)
北魏——胡太后。内容介绍:515年,北魏宣武帝驾崩,时年六岁的肃宗孝明帝即位。由于肃宗年幼,其母胡太后临朝听政。孝明帝十九岁时密谋逼迫太后归政于己,没想到机密泄...
我很了解513是什么日子这个话题,并且可以为您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和建议。请告诉我您需要了解什么。
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谁?
北魏——胡太后。
内容介绍:
515年,北魏宣武帝驾崩,时年六岁的肃宗孝明帝即位。由于肃宗年幼,其母胡太后临朝听政。孝明帝十九岁时密谋逼迫太后归政于己,没想到机密泄露,胡太后先下手为强,将孝明帝的嫔妃刚生下的女孩谎称男婴,立为“太子”,并大赦天下。不久,胡太后又毒死了孝明帝,立假太子为帝,改年号“武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早于武则天一百五十六年。
这个事情要从胡太后说起。胡太后名叫胡承华或胡充华,她的发迹纯属偶然。她本是一介平民,历史记载她进入皇宫是因为她的母亲,还有一说是因为她的姑姑是个比较有名气的尼姑,而北魏是非常推崇佛教的,这个尼姑便利用经常进宫讲经的机会推荐胡承华进了皇宫。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女人肯定都是有本事的。胡承华的魄力在她怀孕之后就体现出来了。早在北魏开国君主拓跋珪建国之初,因为看多了汉、晋时代的外戚专权,于是立了一个规矩:立太子则杀生母。胡承华进宫时,这个规矩还存在。
那时候后宫的妃子们因为怕生下太子而丧命,在怀孕后就想办法把胎儿打掉,没在肚子里弄死的就在出生后弄死。胡承华有了身孕后,有人劝她把孩子弄死,她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天子哪能没有儿子!你们怎能那么自私,只顾个人生死而不顾国家前途!”而且祈祷能生个儿子,并立为太子。可见这个女人不简单。
她后来真生了个儿子,并立为太子,叫元诩。按规矩胡承华是要被杀头的。但是宣武帝爱极了这个女人,最后竟然让她在后宫、朝廷的斗争中活了下来。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很快,太子元诩当上了皇帝,这时的胡氏已成了胡太后,把持了朝政——开国皇帝拓跋珪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刚开始,胡承华勤政爱民,为她获得了声誉。接着,她开始铲除异己,独掌大权。
权利会让人失去理性。小皇帝长大后,按道理胡承华要还政于帝,但是谁愿意放开手上的权利呢?于是,胡承华毒死亲生儿子,立了皇帝刚生下一个月的女孩为皇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胡承华当然不会错把女孩当男孩,她只是为自己称帝做铺垫。后来她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把这个小女皇帝废掉了,立了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做了皇帝。虽然胡承华没有称帝,但是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她自己也自称为“朕”“寡人”。历史上把持朝政的女人很多,但是敢自称“朕”“寡人”的除了武则天,就是这个胡承华了。
也就是说,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女婴在另一只手的操弄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而是操弄这场闹剧的胡承华,却借这个婴儿成了名义上的皇帝。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宣武灵皇后(?—528年),胡氏,名失考(《北史演义》称胡仙真,一说名胡承华,史书多称之灵太后),安定临泾(甘肃镇原)人,司徒胡国珍的长女,母亲是秦太上君皇甫氏。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生母。
公元515年,宣武帝去世,孝明帝即位。尊胡氏为皇太后。因孝明帝年幼,由胡太后临朝听政。胡太后为太后之后,曾下令造申讼车,以接受投诉冤情。又在朝堂亲自策试孝廉、秀才、州郡上计簿的官吏。
公元528年,孝明帝去世,胡太后立孝明帝之女元姑娘为帝,对外谎称是皇子即位。几天后废黜元姑娘,立临洮王元宝晖之子元钊为帝,史称幼主。同年四月,胡太后及幼主被尔朱荣沉河而死。胡太后之妹将她收殓埋葬在寺庙。北魏孝武帝时,才以皇后礼仪安葬胡太后,追加谥号为灵皇后。
参考资料:
宣武灵皇后—百度百科
中国第一个女皇帝不是武则天—人民网
513是什么日子
5月1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3天(闰年第13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32天,金牛座。2020年5月13日没有什么特别的节日。
5月13日重大事件:
1、1779年——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在俄国与法国的调停下结束。
2、1830年——厄瓜多尔脱离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独立。
3、1846年——美国向墨西哥宣战,美墨战争正式开始。
4、1848年——芬兰作曲家帕修斯作曲的《我们的国家》首次被公开演奏,后来成为芬兰的国歌。
5、1883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现,在真空玻璃泡中可从金属板极通电流到热灯丝极,但反之不能。这是热电极发射现象的最早发现,实质上也是二极真空管整流作用的第一次发现。
6、1888年——巴西废除农奴制。
7、1912年——英国成立空军。
8、1954年——我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永定河官厅水库竣工启用。
9、1955年——胡风集团第一批材料发表。
10、1964年——美国天文学家彭色列和威尔逊在7.35厘米的波长上测到宇宙空间的各向同性辐射。此后又在1毫米到21厘米的射电波段以及在X和γ射线波段上观测到了这一现象。这个现象后来被命名为宇宙背景辐射,是60年代天文学上的四大发现之一。宇宙背景辐射被解释为来自原初火球的残余辐射,它的相应的红移值约为3000。彭色列和威尔逊也因此获得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把青》:听闻民国爱情十有九悲
奇怪** queer girls
象牙塔里看世界
以法学的理性 以传媒的温度
校对:漠雪
编辑:小开
图源:网络侵删
《一把青》
白衫,蓝裙,不知名姓,黄昏好风景。
“
朱青,队友皆殉职,我难逃一死,误你青春,悔不当初,不愿委身小顾,请将我抛脑后,快意余生,勿祭,九泉下见你孤单,我必通入骨髓,魂飞魄散。
-----郭轸
故事开始于一张字条 “因缘负伤共床枕,愿求佳人度此生” ,故事结尾是曲终人散 “ 留我一人,让我快意余生” 。
《一把青》的故事在描述1945年代空军爱情故事,众人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时,马上面临继起的国共内战,再次被战火无情催逼、生死两隔的动人情感。
在国共内战当时的许多飞官的家庭, 当妻子看著丈夫出门时,一颗心却悬著等待任务的结束。
以三位空军家庭在战争中的流离为主要视角,从细微处入手,从而描绘出整个战争大环境下三对恋人在面对残酷命运时的无奈心酸。
南京有飞行员,是撒旦派来的....
因缘际会,在抗日战争中,十一大队分队长郭轸被日军击落,飞机落在了朱青的学校。
郭轸在女生宿舍养伤,并写下了“因缘负伤共床枕,愿求佳人度此生,513”的字条。
朱青捡到字条,千里迢迢来到南京找寻编号为“513”的郭轸,从此,一辈子,误一生。
“513,513”有的人说是“勿要散”的谐音,有的人说是“误一生”。
人们希望故事中的主人公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所以倾向于前面的说法。
但是郭轸没能回到他的“导航塔”身边,大概“误一生”更能描述朱青的一辈子。
剧中有这样一句话, “男学生总是急着创造世界,然后再亲手,把它摧毁成一地碎片,然后,女学生捡起那些拼不回去的碎片,保存着”。
飞 行员的死亡只有那一秒,而他们的女人却要花一辈子去捡散落一地的碎片。
这部剧我后悔看的太晚,又后悔不应该看。
这些剧中的人故事像真实的发生过,存在过,无奈的是不管是剧中人,还是局外人都无力去改变什么。
他们的身影在历史的缩影中渐渐消失,甚至连冰山一角都没留下...
史书的笔墨太珍贵了,珍贵到寥寥几笔带过一个人的一生。
何况战火纷争中狼狈逃难的女人.....
炮火连天,动荡不安的年代,连安稳都是奢求的。
朱青和郭轸在短暂的幸福后,迎来的是生离死别。
师娘和大队长祈求家踏实地,回老家教书平凡度日,却得了个苟延残喘的下场。
小周两次嫁人,承受了两辈子对丈夫的担忧,之后也算阖家幸福,算是三人里结局最好的那个。
郭轸说: “初雪,我就飞513来看你,也算有始有终”。
他说: “不论在哪里,我一定会找到回来的方向,你是我的导航塔,我一定会朝着你飞过来”
但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着血迹斑斓贴在飞机上朱青的婚纱照说:
“我要是回去了,我们就一辈子,一直到老,只看前面,要是没回去,背面就是我交代你的话,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十一大队,没有了,在一场错误的战争,错误的指令,错误的战火中消失了...
随之消失的还有无数无辜的生命。
每一个去往东北战场的飞行员都预见了战争的失败,他们拿着长官错误的指令,注定要成为战场上了孤魂野鬼。
不幸的是,在战争中牺牲的空军,不配进空军陵。
最虐心的画面是朱青去东北找郭轸。
雪花纷飞,一如初雪那天,郭轸盘旋驾驶着513盘旋了金陵女大的上空。
只是这场雪,像是葬礼的颂歌——
残破的飞机,被烧焦的铜牌,一封残破的信,和鲜红如索命符的横幅,村民捡起地上的石头大喊:“人民公敌”。
朱青就站在人群里,无声的哭着喊着,拿着石头向飞机扔去。
郭轸的遗物她一件也带不走,连同骨灰都留在了东北。
为了回家,在寒冷的战场,他们炸死了无数的普通人,空中接受错误的命令,地上将军参谋如儿戏般指点江山。
所以郭轸死了,大队长疯了,小邵九死一生....
队员全留在了错误的战场上。
死去的人结束了循环往复的苦日子,活着的人拼尽全力想要过好新日子。
师娘常说:“日子过了就好了”。
但是一次次战争后,她再也没说过,日子没有变好,而是重来了。
郭轸死后,三人再次见面,是一次舞会上,小朱青妩媚的在台上唱着《东山一把青》。
师娘和小周远远看着,台子上一举一动风情无限的美丽妇人。
她们想从她的脸上看到当初娇羞扭捏的女学生的影子,但是再也找不到了。
活下来,用尽一生力气。
朱青再次看到汪影时说道: “有时候,我好想郭轸”。
郭轸死后,再也没人能护得了小朱青。
师娘,小周,朱青,也在时代洪流簇拥下渐行渐远。
墨婷的独白说: “那个年代,后来,想起来像传说,传说,传说很多人听过,看过,那些真真假假混在一起的事,没人知道最后怎么样了”。
我寄人间雪满头,君埋泉下泥销骨。
-END
百度的logo513是啥日子
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后EMBA)特训班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
1898—京师大学堂,1902—大学堂商学科,1912—国立北京大学经济学门(系),1985—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百余年历史,大师如林,人才辈出,贡献卓著。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的经济系科(学院)之一,是现代经济思想和管理思想在中国最早的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是我国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首开国内公司企业管理者高端培训之先河,创办中国企业家特训班,引起社会巨大反响,至今已经开办四十多期,学员近万人。规范的管理与运作、高质量的教学与研讨、热情周到的服务,使中国企业家特训班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学员的由衷赞誉。
让我们一起,共享北大优质教育资源。与北大共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北京大学的大门在你面前即将开启。“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后EMBA)特训班”将引领你徜徉于北大自然天成的水丘林树之间,吸纳着百年名校酝酿的厚实淳朴自由清新的学术空气,于华山论剑、思想交锋,偱循善诱间存道于心,于巅峰处放眼,一览众山皆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期待您能通过融汇着人文关怀的企业管理学习讨论与领导智慧开拓,在暗潮涌动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能随波而击流,随心达所欲,以至经世济民,利国安邦。和谐社会的开创与建设需要我们共同担当。
感悟新知,碰撞智慧,演绎梦想,拓展人脉,把握人生,促进发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企业家特训班”欢迎您!
特别提示: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代表北京大学对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管理,中国企业家特训班由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为维护学员利益,特公布咨询投诉电话如下:
培训目标
深入融汇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全面了解最新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技能。交流探索企业管理经验与教训。积极拓展战略思维,充分激发潜能才干,以求升华实战型领导智慧,辅以哲学及心理学的体认及训练,真正达到研修目标。
培训对象
各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中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企业管理有兴趣与发展志向的各界人士。
课程特色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专家、博士及外聘专家学者、商界精英强力联手打造高层管理人员的高端课程。
2. 大量准确的前沿信息介绍,丰富新颖的实战案例分析,详细可行的实务操作演练,精彩多样的互动交流探讨。
3. 突出动态中的研修和学习,实现理论修养与实践经验完美结合,教学效果以求达到学以致用。
增值服务
1. 搭建官、产、学探索与交流互动平台,共享北大同学资源。
2. 享受北大丰厚的人文社科资源,参与校园学术与文化活动,免费听精彩讲座等等。
3. 邀请参加学院组织的高端峰会、学术论坛。
素质训练砥砺意志、激发潜能、凝聚团队、开拓胸怀。
参观考察组织学员到相关国内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和借鉴其经营管理经验。
师资安排(具体授课以实际安排为准)
聘请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博士以及政府部门和商界精英人士授课。拟邀请的部分授课专家:
刘 伟: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
黄桂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章 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导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睢国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导
李庆云:北京大学经济院教授、博导、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务院参士
叶静怡: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曹和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何小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周建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
吕随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副主任
郭梓林: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企业文化问题专家
李左东:国际贸易与商务问题专家
王汉武:著名品牌管理实战专家
王 博: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刘冀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著名战略管理专家
王 平:中国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吴维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著名领导力研究专家、战略管理专家
好了,关于“513是什么日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513是什么日子”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