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为什么也叫百衲衣?(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 “袈裟”...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袈裟为什么也叫百衲衣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袈裟为什么也叫百衲衣的话题吧。
袈裟为什么也叫百衲衣?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
“袈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百纳衣”。
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
不是“百纳衣”,而是“百衲衣”。
和尚的袈裟被称为百纳衣.什么是百纳衣呢?由许多块布补缀而成的.袈裟是梵语,意为杂。凡是混杂(色)都叫袈裟。托钵来的一钵饭,也叫袈裟饭,为什么呢?许多人家供养的,饭菜和在一起。我们这个衣为什么称袈裟呢?各种颜色混合在一块,染的,它不是正色(正色为五色:红黄蓝白黑)。佛弟子不着正色。这个衣叫染色衣,五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染成这个颜色。袈裟是从颜色上来说的。古时候,资源缺乏,布都是手工织的,得一件衣相当不容易。印度人的衣是一块布裹在身上,穿旧了,穿破了,丢弃了,出家人把它捡起来(里面还有可以用的),这样多捡几件,把它们拼拼凑凑。拼成之后,布的料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所以缝制起来之后再染色。这个叫袈裟。
袈裟的真正意义,随缘而不著相,衣食住行都随缘,决定没有挑剔,佛在世间,在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无心,无有分别心,无有执著心,随大家的供养,什么都好,总是以清净心平等心来看待,这也就是自行化他,叫大家在生活上不要过分的执著,不要过分的贪图享受。你一切都能随缘,你的心多清净,多自在,这里头有真正快乐。一切要过分讲求,你的苦就来了,再富贵也是苦日子。所以,知足的人,他一切不讲求,一切都随缘,再贫穷,也快乐。由此可知,苦乐也在一念之间。一切随缘,哪有不自在,哪有不快乐的!所以,这件袈裟用意就很深了。现在,人看到袈裟,不知道这个意思。古时候,人一看到袈裟,他觉悟啊!世间一切贪婪之心,他能够伏住,降下来。
好了,今天关于“袈裟为什么也叫百衲衣”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袈裟为什么也叫百衲衣”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