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严嵩、和珅这么贪,嘉靖和乾隆不杀他们反而委以重任呢?(嘉靖为何不杀严嵩?鲜活的严嵩和你想的不一样,对嘉靖非常忠心)
中国古代在道德层面上对人是提出了严格规定的,比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个有名的“朱子八德”,就是对一个人,尤其对一个读书人(士人),以及在读书人中选拔出来的官员...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嘉靖帝为何不杀严嵩”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为什么严嵩、和珅这么贪,嘉靖和乾隆不杀他们反而委以重任呢?
中国古代在道德层面上对人是提出了严格规定的,比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个有名的“朱子八德”,就是对一个人,尤其对一个读书人(士人),以及在读书人中选拔出来的官员(仕人)的严格要求。可是,在中国古代,同时又发生另外一种现象,就是皇帝常常容忍身边存在贪官。
他们明知道他们身边的那些官员们很贪腐,但是从来没有真正打击过。就算是打击,其实也是打击这个官员另外一方面的问题,连带着把贪腐的问题提出来说一说。
比如我们讲到的朱元璋治理贪腐的问题。实际上,朱元璋不过是借贪腐这件事,来杀掉他认为对他有威胁的那些大臣而已。他在给那些官员们定罪的时候,都是把“谋逆大罪”摆在第一条,而且其它那些罪行,也都是围绕谋逆罪来说的。再比如和珅。嘉庆在处理和珅的时候,依然是把“谋逆大罪”摆在最前面。实际上,嘉庆要处理和珅,只需要说他贪污就够了,用不着说其它。
而且,和珅最值得拿出来说的,也是贪污。最不值得拿出来说的,恰恰是和珅“谋逆”。因为和珅实际上从来没有谋逆的行为。可是,嘉庆为了让和珅“谋逆”这个罪名成立,用了长篇大段来论证。反而是贪污的问题,放在最后面。
当嘉庆把他给和珅列出的二十条大罪公布出来的时候,由于要努力证明和珅是谋逆,反而给人感觉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或者说是“声东击西”。所以民间的老百姓直截了当地说这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那么,既然从读书的时候开始,就特别强调人在“廉洁”方面的品德。为什么皇帝却能容忍身边的官员贪腐呢?
一、皇权的特点。古代的皇权政治,本质上是一种独裁政治。而所有的独裁政治,实际上都是极端自私的。因为所谓的“独裁”,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的权力最多,让别人拥有的权力最少。因为拥有的权力最多,因此获得的利益就最多,获得的享受就最多。比如,皇帝是需要高房大屋的,是需要娇妻美妾的,是需要巨大的排场的,是需要莫大的功绩的。所有这些的取得,都需要从老百姓那里去剥夺。
无偿掠夺老百姓的劳动所得,变成自己所有。皇权政治既然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它天然就与“廉洁自律”是相抵触的。皇帝不可能自己穷凶极欲,然后要求官员们廉洁自律,这是说不过去的。而且,如果官员果然廉洁自律,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给皇帝搞到那些让他享受的东西。比如海瑞就是古代非常廉洁自律的官员,但是,海瑞虽然经历了四朝,却没有得到任何一任皇帝的重用。
海瑞还曾直接指责嘉靖皇帝贪图娱乐及追逐长生不老,不理朝政。如果嘉靖皇帝重用海瑞,他还能有那样的享受吗?而贪官不一样,贪官总能搞到皇帝需要的那些享受。比如和珅。乾隆当然知道和珅贪污,但是,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在乾隆本人都需要买官卖官的情况下,只有和珅能够给乾隆提供他想要的那些东西。比如严嵩。海瑞反对嘉靖皇帝追逐长生不老,但是严嵩却支持,还花了非常大的精力,来专门研究“青词”的写法。看看,嘉靖皇帝是喜欢海瑞这样的人,还是喜欢严嵩这样的人呢?
二、贪官的特点。皇帝除了需要贪官给他带来享受外,他们喜欢贪官,还因为贪官很好驾驭。如果一个官员本身廉洁正直,皇帝其实是很害怕的。为什么呢?一方面,因为这样的官员,他既然追求品德高洁,自然对皇帝就不害怕,正所谓“无私者无畏”,就是这个道理。魏征为什么敢于对李世民直谏,就是魏征本身没有什么值得被别人挑剔的,他不害怕李世民打击他。
另一方面,廉洁正直的人,很容易获得百姓的拥戴。当年刘邦杀功臣杀得起瘾的时候,他也开始怀疑萧何。萧何派使者去见刘邦,刘邦就问使者,萧丞相在干什么。当使者把这个话回传给萧何以后,萧何做了一个“自污”的事情。也就是学着“贪财”。萧何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因为他明白,刘邦是担心自己太廉洁了,因而在老百姓那里,获得巨大的威望。而这种威望,明显是让刘邦很担心的。所以他要通过“贪财”,来降低自己的威望。而贪官不一样。
因为贪污,因此他害怕被皇帝打击,所以一切都会顺着皇帝来。皇帝要求他干什么,他就会干什么,绝对不会和皇帝对着干。同时,由于他贪污,因此,大家对他很不满,他自然在朝中不可能有威望。贪官的存在,还可以转移视线。大家对朝廷的不满,可以转移到贪官身上。都觉得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贪官,国家才变成那个样子,连皇帝也被蒙蔽了。这样一来,就没人指责皇帝了。所有这些,都是贪官存在的好处,皇帝怎会不喜欢贪官呢!(
参考资料:
嘉靖帝为何杀严世藩而留下严嵩的性命?
嘉靖四十一年,担任内阁首辅、把持朝政20年之久的一代权臣严嵩轰然倒台。明世宗朱厚熜下旨,将为自己卖命的严嵩削官抄家,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被当众斩首,最终八十七岁高龄的严嵩在饥寒交迫中死于老家的墓地,都没有棺木下葬。嘉靖帝不杀严嵩是因为严嵩毕竟劳苦功高、身份显赫,但是嘉靖让严嵩老年丧子、死无葬身之地也不能说是有善心吧。
在很多史书上都说严嵩能够获得嘉靖帝宠信数十年是因为他擅长写青词,但我觉得这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还是严嵩听话,能够敛财满足嘉靖皇帝的奢侈无度。
嘉靖帝朱厚熜是中国历史上有数的聪明帝王之一,精通政治权谋之道;同时也是最任性、倔强的一位皇帝,不允许任何人反驳自己。而嘉靖任用过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等人中,严嵩是最没有底线、不顾虑文官集团利益、对皇帝的命令百分百执行的人,这样的人用着舒服。
另外嘉靖帝痴迷修仙练道,大肆营建宫殿、道观以及祭祀场所,每年要征用民夫、役匠数十万人,花费二三百万两白银,劳民伤财,造成严重的财政亏空。而严嵩成为内阁首辅后,一方面能够满足嘉靖帝的挥霍无度;另一方面还能维持大明朝的运转,支持胡宗宪、戚继光等人完成东南抗倭大业,这是个能人啊!某种程度上来说严嵩就是嘉靖帝的和珅。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道士蓝道行的扶乩和内阁大学士徐阶的手段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还是严嵩老迈昏聩,严世蕃贪婪无度、不堪大用,被嘉靖当成替罪羊而抛弃。至于只杀严世蕃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首先严嵩身上贪婪敛财、祸国殃民的骂名最起码有一半是替皇帝背黑锅,平民不知道但是文武百官是了解的,嘉靖要是杀了严嵩就显得太冷血了,官员谁还敢给他卖命、背黑锅?杀严世蕃已经能平息民怨了,严嵩就留着吧。
其次古代医疗技术不行,人均寿命极低,能活过50岁都是少数人,因此对于年老的长者都是有各种礼遇的。嘉靖四十一年的时候,严嵩已经85岁了,在古人观点中杀之不详,更何况一心悟道的嘉靖更不愿意犯忌讳。
最后严嵩毕竟是秉政长达20年的内阁首辅,地位尊崇,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古代封建社会可不讲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严嵩这样的人治罪也会留个体面。
说实话不考虑严嵩是奸臣和对于明朝的危害,但是严嵩对于嘉靖帝个人绝对是有功的。这对君臣最终没能善始善终,严嵩白发人送黑发人、死后无人将其安葬,不得不说嘉靖皇帝的心是真狠啊!
嘉靖帝为何杀严世藩而不杀他父亲严嵩?
说到明朝的嘉庆帝很多网友都说了其实这个人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他的历史功绩很大,对明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倭寇战役中有着巨大的胜利,对内朝政方面也是有着自己见解,减轻赋税还有减少宦官的数量等等,简直就是一位大明君啊,最近我在网上有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嘉靖帝他是没有杀严嵩的,但是他却杀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在语文课本中曾有一首明朝歌谣《京师人为严嵩语》:“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讲的就是严嵩贪赃枉法,家中金银堆积如山,又横行霸道,残杀忠良。
光史书所载被严嵩陷害残杀的忠直大臣就有张经、李天宠、王忬、杨继盛、叶经、沈炼,因弹劾严嵩父子而被贬的大臣有谢瑜、童汉臣、赵锦、王宗茂、何维柏、王晔、陈垲、厉汝进、徐学诗、周鈇、吴时来、张翀、董传策等。
因此严嵩被《明史》列入奸臣传,成为明朝首屈一指的大奸臣。
1.十年钤山
历史上的奸臣其实基本上都是才华卓越之辈,严嵩也不例外,他五岁开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十五岁的严嵩就高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前途一片光明。
但在正德三年(1508年),严嵩突然便生了场“大病”,因此只能回家养病,这一养就是十年。这期间,严嵩在钤山读书写诗,颇赢得了一些清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倒台,两年后袁州府修志,请严嵩为总纂,正德九年(1514年)严嵩任总纂,志成后严嵩北上复官。
可见,严嵩的病根不是其他,正是为了躲避刘瑾,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内,严嵩也完成了从一个普通读书人向大奸臣的转变。
2.谄媚升官
回京后的严嵩先后在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任职。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明世宗嘉靖皇帝即位。礼部尚书夏言受到嘉靖的宠幸,因此严嵩利用同乡关系疯狂的讨好夏言。
就在嘉靖继位几月后,严嵩升南京翰林院侍读,署掌院事。
嘉靖四年( 1525年),升国子监祭酒。
嘉靖七年(1528年),任礼部右侍郎,奉嘉靖命祭告显陵,回来后说:“臣在恭上宝册及奉安神床时,都及时的雨停天晴,群鹳环绕飞翔,等将碑文投入汉江,河水突然上涨,请陛下命人撰文刻碑,以纪念上天的眷顾。”这番话把崇信道教的嘉靖哄的龙颜大悦,从此记住了严嵩这号人物。
嘉靖十一年(1532年),升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南京吏部尚书。
3.投机获利
在南京的第五年,严嵩以庆贺嘉靖生日入京。当时正在廷议修《宋史》,于是宰辅就提议把严嵩留下,让他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的身份总领其事。此后夏言入内阁,就命严嵩回去执掌礼部事务。
不久,嘉靖想要给自己的亲身父亲上宗号,并放入太庙供奉,爆发了大礼议之争。开始严嵩和群臣一样反对,但嘉靖马上写了《明堂或问》一书给大臣们看。严嵩立刻见风使舵的转换了态度,还详细的为嘉靖规划好相关的礼仪议程。不久又称庆云显现,写《庆云赋》、《大礼告成颂》上奏嘉靖。
严嵩的一系列政治投机果然获得丰厚的回报,被封为太子太保,获得赏赐待遇也和宰辅大臣相当。
4.独揽大权
此后严嵩日渐骄横,甚至向宗亲藩王索取贿赂,因此两京的御史弹劾贪污大臣时都是将其放在第一位。但当时夏言等大臣在崇道的问题上经常忤逆嘉靖,严嵩却每每谄媚迎合,而所有青词又只有严嵩的能满足嘉靖的心意,使得嘉靖偏向严嵩。严嵩又令儿子严世蕃打通各部关节,因此每每弹劾都不了了之。
此后,夏言离职。二十一年(1542)八月,严嵩拜为武英殿大学士,入文渊阁值班,仍掌管礼部事务。此时的严嵩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精力旺盛和青壮年无异,早晚在西苑的板房值班,也不回家洗沐。不久甚至直接辞掉了吏部的职务,专门待在西苑的值班房,嘉靖还以为严嵩勤勉,加封为太子太傅。
此后严嵩指使言官弹劾资历更高的翟銮,又侵夺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的权利,独揽朝政大权。
5.诬杀夏言
嘉靖虽然整日修玄,却是一个天生的权谋家,他渐渐察觉到严嵩在朝中已经缺少制衡,日渐骄横。于是他召回夏言,同时封严嵩为少师作为安慰。夏言回来后,先是斥退了很多严嵩党羽,又想要揭发严嵩父子的罪行。
严嵩闻讯非常恐惧,和儿子长跪在夏言面前,痛哭求饶。夏言被严嵩父子虚假的表演蒙蔽,放过了二人,却最终导致了自己日后身死。
暂时解除危机的严嵩,一心想除掉夏言,他得知陆炳与夏言不和,便与他勾结。在察觉皇上对夏言开始失去宠信后,马上指使言官弹劾收复河套的计划会“轻启边衅”,又勾结仇鸾诬曾铣掩败不报,克扣军饷,贿赂首辅夏言。
嘉靖二十七年一月,夏言、曾铣入狱,最终被判斩刑。
6.君臣利用
严嵩在处理政事上的能力实际平平,蒙古俺达汗逼近都城,傲慢地投书要求朝贡。嘉靖召严嵩、李本、徐阶商议,严嵩毫无规划只会交给礼部讨论,而徐阶却能提出很多建议并全部被嘉靖采纳。
但是严嵩好权谋,善于猜度人心,谄媚皇帝,能够顺从嘉靖的心意帮其做很多事情。嘉靖十八年(1539年),葬章圣太后以后,便不再临朝听政,二十年又因为差点被宫女勒死,便移居西苑万寿宫,不再入大内。从此除了严嵩其他大臣很难见到嘉靖,严嵩也借此恣意妄为把持朝政。
每当要解救谁的时候,严嵩总是先顺着皇帝的心意诋毁他,然后再委婉的解释,使嘉靖不忍心加罪他。到要害谁的时候,先是称赞他,然后在小事上中伤诋毁,使得嘉靖忌讳他。
但是嘉靖真的就被严嵩玩弄于股掌之中吗?其实嘉靖对于严嵩也只是一种利用,所有的事务并非完全依靠严嵩,经常抽取一两件事情自己亲自处理,或者在某件事上做出和严嵩完全相反的决定,以此敲打他。在察觉到严嵩渐渐势大后,通过亲近扶持徐阶,抑制严嵩的权利。
吏部尚书空缺时,严嵩极力推荐欧阳必进,但仅任职三个月就被罢免了。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被贬职,不久后暴病而亡。这些严嵩都无能为力,说明了嘉靖对严嵩的压制。
7.年老失宠
严世蕃,严嵩之子,史载其“短项肥体,眇一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典型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但其貌不扬的严世蕃不仅继承了严嵩的精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严嵩在七十多岁后,便开始越来越昏聩,已经开始猜不动嘉靖的想法了,也没有精力亲自写青词。偏偏嘉靖的诏书又都晦涩难懂,普通人压根都看不懂。所以到了晚年,嘉靖所有的旨意都开始由严世蕃回复,并每每能合嘉靖的心意。
后来,严嵩的夫人欧阳氏去世,严嵩上请本应归葬的严世蕃留下侍奉自己。嘉靖皇帝同意,但又禁止严世蕃进入办公室帮严嵩处理政事。严世蕃只能每天呆在家里玩乐。
但是失去了严世蕃的帮助,严嵩只能亲自回复嘉靖的诏书,以至经常会错意而出错。加上这时候的青词已经都是别人代写,都不能符合嘉靖的心意。
当时正好万寿宫失火,严嵩建议暂时迁到南城离宫居住,但那是明英宗做太上皇时居住的地方,导致嘉靖很不高兴。而徐阶营建的万寿宫却很合皇上心意。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阶将山东道士蓝道行介绍给嘉靖,并受到信任。一日蓝道行扶乩称:“今日有奸臣奏事”,而刚好恰逢严嵩经过,于是严嵩更加失宠。其实那时日常只有严嵩可以见到嘉靖奏事,只要掌握规律很容易就能创造这种巧合。
严嵩察觉到了嘉靖对自己的疏远,于是在家摆下酒宴,宴请徐阶,并让家人像徐阶下跪,并说:“我严嵩是将死的人了,这些人还望您哺育他们。”徐阶推辞说不敢。
另外,夏言是徐阶的恩师,而徐阶的孙女又嫁给了严嵩的孙子。
8.贫死墓舍
御史邹应龙在一个宦官家避雨时,了解到了其中的变化,便马上上书弹劾严嵩。皇上降职安慰严嵩,认为严嵩是过分溺爱严世蕃,而有负自己的眷爱和倚重,令其退休回家,给他每年一百石粮食养老,而将严世蕃依法审判。
当时御史林润等人揭发他的罪状,提到他冤杀杨继盛、沈炼的情况。严世蕃知道后非常高兴,而徐阶却对他们说:“你们是想让他活下去吧!”大家都说:“我们都想将他置于死地。”
徐阶说:“但你们这样做,正好是让他活下来。杨沈二人的罪案,都是严嵩巧取皇上旨意办成的。现在揭露此案,是暴露皇上的过失。如果是这样,则各位将有不测之祸,而严公子将骑着马悠然地走出都门。”
于是徐阶为他们删减草稿,单提罗文龙和汪直是亲家,通过贿赂严世蕃为汪直求官。又说严世蕃按照王制为自己建府邸,又招揽死士,勾结汪直余部企图投奔日本。
当严世蕃听到徐阶更改后的内容后,惊讶的说:“这回死定了!”果然,严世蕃被判斩首。在抄严世蕃家时,获得黄金达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余万两,其他珍宝服装和玩好之物,其价值又达数百万。
严嵩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庶民,之后老病的严嵩只能寄居在墓园的茅屋中,以贡品为食,两年后死去。
9.嘉靖帝为何杀严世藩而留下严嵩的性命?
只有通篇了解经过,我们才能理解嘉靖为什么杀严世蕃而留下严嵩,准确的说嘉靖并不一定要杀严世蕃,要杀严世蕃的是徐阶,严嵩是受到严世蕃案的牵连。
从夏言、到严嵩、在到徐阶,其实都是嘉靖手上的工具而已。夏言正直,但不够狠,最后被严嵩诬陷,而夏言平时又多忤逆嘉靖,最后落得斩首的下场。
严嵩因为顺从嘉靖,而代替夏言,把持朝政二十多年,随着逐渐年老无用,而被嘉靖抛弃。但是严嵩很多实际是为嘉靖办事,如果审判严嵩,如徐阶所说最后都会指向嘉靖。所以嘉靖只是以溺爱儿子指责严嵩,让他告老还乡,至于那些违法乱纪的事,嘉靖是一点也不知道,严嵩也是被蒙蔽的,全是严世蕃私下做的。所以只要审判严世蕃即可。
现在因为扳倒严嵩的关系,徐阶被影视描述成忠臣,但实际上徐阶并不比严嵩好多少,而且更有能力,更有手段。本来严世蕃并不一定死,只要为严嵩和嘉靖担一些罪名,平息朝野的怨气即可。
但是徐阶深知打蛇不死后患无穷的道理,也是亲眼见到自己老师夏言的下场。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没有几天可以活,但是严世蕃正当壮年,如果以后哪天嘉靖又想起他们父子。严世蕃一旦被重新启用,对徐阶就是灾难,所以非常聪明的将和嘉靖有关的案子全部不提,只夸大诬告最被嘉靖忌讳的通倭。最终严世蕃被杀,又牵连波及到严嵩,一箭双雕。
嘉靖为何不杀严嵩?鲜活的严嵩和你想的不一样,对嘉靖非常忠心
之前,有写过严嵩是夏言提拔的接班人。
这两人是江西老乡,本来乡党之间互相照拂都是朝堂惯例。
且两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帅哥一枚,声音都很好听,天然的让人亲近。
只是, 严嵩命运多舛。
二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全国排名第五,妥妥的大明学霸级人物。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大病,无奈离职回家养病,这一走就是10年。
十年,严嵩躲过了刘瑾之祸,寄情文墨很有才名。
后官复原职,虽然蹉跎十年,严嵩只能再次蹉跎,没有突然的逆袭。
回到大明职场的十几年里,严嵩都在挂着闲职混日子,熬资历。
经常性的讨好自己的老乡,嘉靖的宠臣夏言,偶尔为嘉靖董事长唱唱赞歌。
机会很快到来,嘉靖15年,南京备份组织部长的严嵩,到北京汇报工作。
此时,严嵩的大靠山夏言入阁了。
之前写夏言一文讲过,夏言此时正是得意之时,所以严嵩水涨船高。
接过老大哥礼部尚书的位子,一下子 迈入了大明集团的高级管理层。
嘉靖是一位很喜欢研究礼仪的皇帝,严嵩能够做到这个位子可谓前途广阔。
严嵩靠着夏言步步高升,按理说对夏言应该感恩戴德才是。
事实上,严嵩对夏言连同乡之情都没有。
他是一位潜伏者,一位复仇者。
夏言入阁之后,对嘉靖就不像以前那么迎合,开始以家国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但是,在同殿为臣的同事眼中,夏言独揽大权,简直不给大家活路。
在热衷于修仙的嘉靖看来,这位以前的好同志得势之后就变了,脱离了自己的领导。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严嵩悄悄的擦亮了手中的刀。
一边擦着,一边想着自己的委屈。
那是不堪回首的一天 ,严嵩高高兴兴的拿着请柬,请夏言到自己家共进晚餐。
结果大门都没进去,在大门口,跪着念完了请柬。
严嵩可是二品大员,大明集团高层啊,这样的羞辱搁谁都会记一辈子。
所以,站稳位置的严嵩,开始给夏言上眼药。
先是利用郭勋一案,正式举起反夏大旗。
利用自己一肚子的委屈,成功的把夏言书造成了欺压良善的大魔王。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63岁的严嵩,在嘉靖身边,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的场景。
这一哭,夏言落马老家。
这一哭, 严嵩高升阁老。
上位的严嵩虽然大把捞钞票,但是充分的吸取了夏言的教训,对嘉靖更加恭顺。
嘉靖远程办公,严嵩每天打卡。
对皇帝修仙,也是大力支持,青词立等可取。
靠着嘉靖的宠幸,严嵩掌控了朝堂。
嘉靖见状又召回夏言平衡朝局,结果严嵩战斗力拉稀,夏言东山再起了。
直到嘉靖27年,通过河套问题,严嵩抓住机会一举除掉了夏言。
夏言即死,严嵩当立。
此后十数年,严嵩安坐首辅之位。
严嵩能够安安稳稳占据高位,主要还是能够恰到好处的迎合嘉靖的喜好。
随着严嵩年老迟钝,他越来越倚仗自己的儿子严世蕃的才智。
严世蕃应该是最出名的首辅之子,人称小阁老。
嘉靖董事长好修仙,发的旨意也包含着玄而又玄的大道,一般人看不懂。
可是严世蕃那是瞄一眼就能知道董事长的意思, 一目了然这个成语十分贴切。
嘉靖41年,严嵩的妻子死了,严世蕃在家守孝。
身边没了小阁老,严阁老浑身不得劲。
嘉靖但有手诏,只能快马加鞭征询严世蕃的意见。
但是,小阁老在家经常举办多人运动,时间管理不太高明。
不能及时给出参考答案,嘉靖不耐烦时,严嵩只能自己作答。
没了小阁老智商加持,严阁老常常拿不到及格分。
严嵩渐渐的不受嘉靖董事长宠信,毕竟新人在一茬一茬的冒出来。
永寿宫大火,嘉靖没了住处,董事长肯定是不能住酒店的。
所以, 嘉靖睡觉问题被交给了一众大明管理层。
严嵩交上自己的答卷,建议董事长搬到重华殿。
嘉靖在严嵩的考卷上先是打了大大的叉,然后写上了0分。
严嵩忘了重华殿有段故事,大明曾发生过夺门之变,主角之一的英宗皇帝被软禁在此。
这对于相信神秘力量的嘉靖来说,代表不祥。
不过,嘉靖很快就高兴起来, 新晋好同志徐阶给出了超出满分的答案。
当时,大明正在修建三大殿,徐阶抖了一个机灵。
建议用三大殿的余料修复永寿宫,一举两得,精打细算。
其实这个建议也就听着不错,修三大殿的余料,都能修一个宫,这是有多瞎才能做到。
但是,没人在乎。
永寿宫修完,严嵩就被解雇了,徐阶上任新首辅。
严嵩虽然罢官,但是严家还没有倒。
被徐阶偷了老家,依靠之前的威望,还能立得住脚。
但是,严嵩不曾在意的神棍,发出了最后一击。
嘉靖爱修仙,身边装神弄鬼的道士不曾断过。
此时,受到嘉靖信任的叫蓝道行。
蓝道行的大招是请神上身,通过勾结太监。
他知晓嘉靖烧给神仙的问题,然后给出玄而又玄的解答。
嘉靖董事长见他,总能言之有物甚是满意。
一天,大神附身之后说严嵩父子皆是奸臣。
恰巧监察部邹应龙处长弹劾严世蕃,嘉靖立刻把严世蕃送进了大牢。
然而,严党这颗大树没这么容易倒掉。
之后,双方你来我往斗个不停,蓝道行甚至搭上了性命。
虽然,嘉靖对严嵩一直有着眷顾之情。
但是严世蕃的作死大赏一直不断,徐阶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嘉靖44年,严世蕃斩首弃市,和夏言一样的下场。
严家被抄,严嵩虽然没有被定罪,却是无家可归,只能吃别人坟上的供品,次年就过世了。
他死的时候,无棺木下葬,无人吊唁。
曾经有多么辉煌,如今就有多么凄惨。
如此,应该怎么评价严嵩呢?
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写道:
建文君深以为然,纵观严嵩一生,他忠实的做着嘉靖皇帝的工具人。
当了45年大明董事长的嘉靖,应该没人质疑其对朝堂的掌控力。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应该没人比他懂,一边修仙,一边治国,两不耽误。
他的眼里容不下权臣,夏言从宠臣进化为权臣,然后就没了。
严嵩则是当了一辈子宠臣,想嘉靖之所想,急嘉靖之所急。
顶着仙丹的副作用为嘉靖试药,吃了嘉靖闭门羹回家抱着儿子大哭。
严嵩依附着嘉靖而生存,努力的迎合着皇帝的意思,从没有自己的立场。
没人是天生的奸臣,皇权塑造了他。
对嘉靖来说,他是个忠臣。
对国家来说,对不起,他顾不上。
严嵩贪赃枉法、陷害忠良 嘉靖帝为何只对他抄家而没杀头?
历史上的记载,严嵩是个大贪官,但是嘉靖为什么就是不杀呢?我认为大部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严嵩虽然贪,可他对嘉靖帝来说也算是“忠臣”,既能投其所好,又听嘉靖帝的话。
从能力上说起,其实严嵩也算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据说严嵩从小天资聪明,20几岁就已经在朝廷担任了一官半职,这在当时绝对是算得上一个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一直到严嵩60岁的时候,才开始辅佐嘉靖帝,并且一直效力到他80岁。放在现在,已经是退休享福的年纪,然而严嵩依然选择效忠于朝廷,效忠于嘉靖。
由于嘉靖整天炼丹,什么事都不管。因此这处理政事的重任就落到了严嵩头上,每天除了处理完手头上的工作,还要去给嘉靖汇报朝事。还有一点是,据说在生活作风上,严嵩也十分传统,据说严嵩只有一个老婆,而且夫妻感情一直都很好,这在当时十分难得的,因此在嘉靖帝看来他确实是一个比较忠诚的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难怪嘉靖帝会重用于他。
而且,严嵩在的时候,虽然自己贪了不少银两,但是他知道嘉靖帝忠于炼丹,只要是炼丹所需银两,一律照给,并且他还给嘉靖帝写青词,又给钱,对炼丹爱好又支持。这也是嘉靖帝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至于嘉靖为什么不杀严嵩,一是出于对他喜爱,毕竟严嵩跟了他这么多年,帮他在做了不少事,也算是人尽其才,二是觉得严嵩毕竟年事已高,不杀他,抄了他的家,也活不了几年,不必赶尽杀绝。
好了,今天关于“嘉靖帝为何不杀严嵩”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嘉靖帝为何不杀严嵩”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