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熊猫属于食肉目还是食草目(大熊猫是肉食动物还是素食动物?)

熊猫:是食肉目,原本是食肉的,但是由于种种环境变迁等原因而只食竹子。参考资料如下:动物界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对于大熊猫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熊猫属于食肉目还是食草目(大熊猫是肉食动物还是素食动物?)

熊猫属于食肉目还是食草目

熊猫:是食肉目,原本是食肉的,但是由于种种环境变迁等原因而只食竹子。

参考资料如下: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哺乳纲Mammals

食肉目Carnivora

犬型亚目Caniformia

熊科 Ursidae

熊猫亚科 Ailuropodinae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食肉目动物大熊猫具有典型食肉动物的消化道:肠道短,没有复胃,缺发达的盲肠。因此,大熊猫如何消化竹子,是无数人想解开的谜团。5年来,成都动物园费立松研究员和四川农业大学的杨光友教授密切合作,终于在大熊猫的胃内发现了大量纤毛虫的存在。

据介绍,一般在食草动物消化道内才有纤毛虫,它的生物总量占整个消化道微生物总量的50%左右,在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食肉的大熊猫在其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食性出现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动物食性和营养的改变,往往首先影响到食物消化、吸收的有关器官,最终影响到动物的整个身体。估计大熊猫在消化生理方面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熊猫是肉食动物吗

熊猫是肉食动物。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扩展资料:

分布范围:

大熊猫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四川(区域灭绝:湖北、湖南 )。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

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

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

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百度百科——大熊猫

大熊猫是肉食动物还是素食动物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食,从食性看似乎应该划入“食草动物”之列。然而以其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物种进化的观点分类,却是地地道道的肉食动物。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动物目。

大熊猫的祖先是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它们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和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仍保留了祖先的这些特点。只是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它们为了生存,食性和习性必须适应环境,才渐渐地退居深山竹林,适应了低营养、低消化率的竹类,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

于是,现代的大熊猫就变成了吃草的“肉食动物”。事实上,在肉食动物家族的进化史中,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食性的还有与大熊猫血缘非常接近的熊类。他们也变成了荤素不论的“杂食动物”。

大熊猫是肉食动物还是素食动物?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由于在古代大熊猫的分布范围比现在广得多,其名称有数十个之多,如貔貅、貘、貊、驺虞、白熊、花熊、竹熊、食铁兽等等。

熊猫亦称“猫熊”、“大熊猫”,属猫熊科。熊猫体形似熊,很肥壮,成年的熊猫多在100公斤,体长1.5米,尾短小仅20厘米长。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头圆吻短,脸廓很像猫。四肢粗短,前后足都是5趾。

扩展资料:

大熊猫栖息在2000-3500米的高山原始森林中。它的食量很大,日需10-15公斤的箭竹。熊猫性格孤僻,喜独来独往。每胎一仔,幼仔十分弱小(重仅2市两),极易夭折。

寿命为15年左右,目前总数不超过1000只。熊猫产于中国,分布在四川省凉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和陕西秦岭的南坡也有分布。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熊猫

大熊猫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

大熊猫是杂食性动物。

大熊猫以前是食肉动物,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消化生理特征也符合肉食动物的特点,之后随着演变,开始主要以竹子为食,大熊猫的臼齿也变得特别宽大,变得适合磨碎竹的纤维,它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约20千克的嫩竹,从大量的纤维中吸收营养。大熊猫爱吃冷箭竹、墨竹、水竹等,喜欢吃竹笋。

大熊猫的习性

熊猫一般生活在长江上游的高山森林地区,那里的环境潮湿,熊猫非常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这里的竹子也非常的茂盛,所以熊猫才得以一直在这块区域繁衍生息,熊猫选择的生存地区一般需要有躲藏的地方,还要有山洞以方便栖息和带后代,其一般不冬眠,也不害怕寒冷。

熊猫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休息的,而剩下的时间则是在进食,可以说除了吃就是睡,它们也会嬉戏,不过时间较短,熊猫走起路来慢悠悠的,看上去非常可爱,如此行走也可以有效的减少熊猫能量的消耗。

大熊猫吃肉不吃肉

大熊猫是食肉动物的身体特征,首先是肠道长度。根据生物学的相关研究结果,食草动物的肠道长度与身体长度的比值区间为10以上,杂食动物在7左右,而食肉动物基本在5以下。大熊猫的肠道长度与体长的比值仅为4,与大多数食肉动物一样。

自从改吃竹子后,熊猫进化出了非常强壮的下颚和牙齿,这使得它们能够很好地咬碎食物,在食物被消化后获得尽可能多的营养。它们还有一种拇指,这让它们对自己的食物更加挑剔。吃这些食物会导致我们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这让我们感觉很好。然后,我们的大脑会记得我们感觉良好,并鼓励我们在有好吃的食物时多吃。

动物园不让熊猫吃肉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基于目前野生大熊猫99%以上的食物都由竹子组成。野生大熊猫通常就栖息在竹子不远处,喜欢吃竹子的根、芽和叶子,尤其是嫩芽,根据季节吃不同种类和部位的竹子。在春天和夏天,主要喜欢吃笋,秋天吃竹叶,在冬天吃则是树根。由于竹子的营养价值极低,大熊猫每天必须吃掉23到40公斤竹子以满足能量需求。

再者是咬合力。大熊猫的嘴巴完全张开来,它的咬合力是非常大的,仅次于黑熊,要比食草动物强大得多。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本质上是食肉动物(食肉动物的定位源自其演化历程,并不一定非要吃肉的动物才是食肉动物),但迫于环境剧变,改以竹子为食,成为极其特殊的素食比例高达99%的食肉动物。大熊猫保留了食肉动物的身体结构,但肠胃系统经过特化已经能够消化竹子中的纤维素。

动物园为何不喂大熊猫肉类?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大熊猫已经进化并且适应了以竹子为主的食物结构,大量投食肉类会破坏其肠道菌群稳定性,不利于大熊猫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是经济因素,动物园如果总给大熊猫投食肉类食物,经济成本要远比竹子大得多,动物园的营运负担就会加重许多。

2010年,密歇根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的一组科学家发现了熊猫从食肉动物成为素食饮食者背后的原因,科学家利用基因组图谱的研究将大熊猫的基因组与其他食肉动物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大熊猫T1R1基因发生了突变,该基因编码的T1R1蛋白是鲜味受体。大熊猫T1R1的突变使其变成一个伪基因,无法表达,结果导致大熊猫尝不出肉的鲜味,渐渐地对肉失去了兴趣。

虽然熊猫对肉不感兴趣,长时间以来一直以竹子为主要食物,但从理论上讲,它们的消化道无法消化植物纤维,因为它们没有编码纤维素降解酶的基因。研究表明,大熊猫能吃竹子是由于它们的肠道菌群,大熊猫的肠道携带大量梭状芽胞杆菌,这些梭状芽胞杆菌具有将纤维素分解成单糖的酶,这些细菌一直生活在熊猫的肠道内,帮助大熊猫消化竹子纤维。因此,在梭状芽胞杆菌的帮助下,熊猫可以像素食者一样生活,尽管它们有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

猫经过漫长历史的进化,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慢慢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活习性。它们会根据所处的环境和所有的食物资源进行取食,所有有什么就吃什么,所以熊猫形成了一个杂食性,吃竹子,野果,野菜等等之类,当然它们也可以吃肉类,但是长期习惯容易获得杂食,形成了安逸,懒惰生活的习性和庞大的肥胖体型,更加不适合捕食肉类动物。

所以熊猫进化到如今,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外部的因素(人类的干预)所提供的食物,竹子便成了熊猫的主食,熊猫的消化系统也因此改变,肉类是可以吃,但是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从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引发,当然,从经济成本的角度,也不会给肉类吃。

熊猫是杂食动物,动物园里面熊猫不让吃肉是因为怕肉的味道勾起熊猫凶残的本性而会互相扑食动物园内的动物及参观的游客.事实证明,熊猫不能正常产生多巴胺,因此没有正常的感觉良好的反应。竹子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有助于熊猫制造更多多巴胺。简而言之,吃竹子可能会让熊猫的大脑认为,就食物而言,竹子非常好。

大熊猫是肉食动物吗?

是。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大熊猫虽然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它很少捕食动物,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如果它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

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扩展资料:

进食方法

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进食。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没有盲肠以及相对锋利的爪和较发达的肉垫。在慢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竹为主食,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如咬肌、齿冠齿突发达,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的剥竹竿,吃竹叶。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百度百科—大熊猫

熊猫属于食肉目还是食草目(大熊猫是肉食动物还是素食动物?)

好了,今天关于“大熊猫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大熊猫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