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如何不用工具把自己玩到哭(如何使手机成为有用的工具,而不是被它控制?)

导读: 现在的父母提起手机往往是深恶痛绝,似乎孩子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沉迷手机和网络,所以家长都视手机为洪水猛兽,甚至疾呼国家为什么不出台政策,禁止...

如何不用工具把自己玩到哭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如何不用工具把自己玩到哭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如何不用工具把自己玩到哭(如何使手机成为有用的工具,而不是被它控制?)

如何不用工具把自己玩到哭

导读:

现在的父母提起手机往往是深恶痛绝,似乎孩子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沉迷手机和网络,所以家长都视手机为洪水猛兽,甚至疾呼国家为什么不出台政策,禁止网络 游戏 。

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而在网民的职业结构中, 学生占比最多,高达23.7%

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互联网的趋势已经锐不可挡,在当今这样一个 社会 , 想要让孩子不接触手机和网络是不现实的 ,毕竟 社会 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这个 科技 日新月异的 社会 里,我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紧密。

以前大家出门需要带三大样:钱包、手机和钥匙,可是现在已经不需要带钱包了,这就是网络带来的便捷。

这些年,我们频频从新闻中,看到各种网瘾少年的新闻:

大量的青少年深受其害,一则则新闻看起来触目惊心,对此,家长往往感到有心无力。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现在手机和网络上瘾的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吗?

其实,成年人也一样,甚至是 老年人都加入了发抖音、入社群、甚至网络K歌的大军,几乎是人人“机不离手”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小偷都失业了,因为大家出门也不带钱,手机又拿在手里,小偷只能干瞪眼。

全民皆手机的时代,单独谈论少年儿童,是因为 网络成瘾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更大,影响也更深远

一、论伤害眼睛首当其冲

现在孩子近视的年龄越来越小,青少年儿童的近视比例越来越高。成年人看久了电子屏幕都会出现 眼干、发涩以及视疲劳 ,何况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

如果日常家庭里,家长手机不离手,孩子一哭闹就用电子产品去哄,省时省力,孩子怎么能不对手机上瘾呢?

眼科医生指出: 孩子看电子屏幕时间过长,眨眼次数减少,会让泪液过快地蒸发,从而导致眼睛干涩,角膜上皮也会有损伤。

二、影响大脑发育

美国有研究人员曾经做过研究,得出结论,学龄前儿童看电子产品,真的能影响大脑发育。

他们通过对实验中的儿童进行脑部扫描,观察到, 孩子看屏幕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时间越久,白质神经纤维发育水平就越差。而白质神经纤维对孩子的语言、认知水平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美国还做过一项研究,发现 10岁左右的儿童,如果每天看屏幕时间超过7小时,大脑皮层会有变薄的迹象,在语言和推理上的能力也会降低

虽然没有明确的研究来证明,大脑构造的变化到底会造成何种影响,但是长时间沉迷电子产品的确会引起脑部发育异常。

三、影响智力

科学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有1000亿个大脑神经元 ,人之所以会思考,是因为大脑神经元在发挥作用

美国《大西洋月刊》曾在2013年12月报道, 阅读可以保护神经元,激活大脑不同部位的功能 ,比如当读到“太阳”时,可以调动抽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太阳的形象;而读到“山楂”,味觉则会发挥作用,都是积极的影响。

而孩子看手机,里面都是简单的图像, 大脑不需要思考就能获得信息 ,长期面对屏幕,就会导致思考能力下降、现实中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从而影响智力。

虽然沉迷手机很可怕,但是不可能杜绝孩子接触手机,否则就是“因噎废食”了。毕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会更加方便,而线上教育也发展的如火如荼,所以, 应该把手机当作一个工具去看待,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就需要家长的智慧引导了

1、制定合理的规则。 比如规定每天看手机的时间,如果某些任务完成得好,适当延长时间作为奖励等等。

2、做好网络安全和所看内容的把控。 引导孩子观看积极的内容,比如一些寓教于乐的节目,边玩边学,不仅愉悦身心,还能增长知识。

3、多陪伴孩子。 沉迷网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和现实世界的连接,如果孩子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更有趣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在虚拟世界中找 情感 寄托了。

4、父母以身作则,放下手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要教育好孩子,先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玩游戏你会有哪些被气哭的瞬间?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深入人心,其中网络游戏已经成了很多小伙伴必不可少的娱乐工具。游戏对很多人来讲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人都会用打游戏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而且游戏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加固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有的人用游戏来找女朋友,或者追女孩。但是玩游戏并不是总是那么开开心心,因为遇到心态不好的人,有些时候会被气哭都很正常。我也有被气哭的时候,比如打野的时候被队友抢了野怪、救队友的时候被队友抛下不管、自己玩上单总是被对方中野针对等等。下面就让我说一下具体原因吧。

一、打野的时候被队友抢了野怪

很多打野玩家最烦的就是自己的野怪被抢,但是很多时候队友总是会抢你的野怪,这就很招人烦。最可怕的是队友以及帮助你打野的时候把你的野怪枪了,这简直能把人气哭啊,我想这要是打野心态不好肯定得喷上半天吧。所以我遇到这种情况真的很想哭。

二、救队友的时候被队友抛下不管

当然还有些时候我也很想哭,比如救队友结果队友直接跑掉了,导致自己被杀死了,明明可以反杀,但是队友却把我卖了,这真的让我想哭,早知道我就不救他了,毕竟我真的不想为这种队友死,甚至我一直怀疑他是一个演员。

三、自己玩上单总是被对方中野针对

玩上单位置是非常考验技术的,比如敌方打野来抓,你得知道如何逃脱,但是很多时候最让上单崩溃的就是,敌方打野一直来抓,不光如此,敌方中单也来抓,这就让我无法招架。这也是能气哭我的一件事。

各位看官,对于玩游戏你会有哪些被气哭的瞬间这一问题,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评论哦。

《如何停止不开心》:学会整理内心的负面情绪,这八大工具很有用

“妈妈,给你这根长的魔法棒。”

从幼儿园回来的路上,我闺女在花坛边找毛毛草,她称这种杆子细长头戴毛绒的小草为魔法棒。

她找到了一根更长的毛毛草,在几番尝试不成功后,气鼓鼓地喊我过来帮忙。

“妈妈,你快来帮我拔,我拔不动。”

拿到那根身高冠军毛毛草后,我闺女快乐得在一旁跳跳跳,之后她把手中其他的毛毛草骄傲得分给了我和玩耍的小朋友。

那一刻,她开心极了,脸上绽放着光芒,眼睛笑成一个咪咪缝,彷佛魔法棒真的有魔法一般。

那一刻,我很羡慕她。自己不知道多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在小的时候,开心和快乐似乎垂手可得,一张贴纸、一片树叶、随便溜达都能触发开心的阀门。长大后,快乐和开心就渐渐从生活中溜走了。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似乎更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但也更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

扪心自问,你是否经常不开心吗?

上一次无忧无虑的开怀大笑是多久之前的事情呢?

你知道究竟是什么让你不开心吗?

你正处在人生低谷之中吗?

你是否经常自我怀疑和批评?

糟糕的情绪人人都会有,要如何处理和面对我们的负面情绪呢?

安德烈娅·欧文所著的《如何停止不开心》探讨了常见的14种导致人们不开心的行为模式,以及背后存在的心理因素和应对方法。

如书的副标题,我们可以将这本书当作一本负面情绪整理手册加以练习运用。

人们所在的 社会 与无形的文化观念通常提倡积极、有爱友善、独立、进取等正面情绪,这本身没什么不对,一个 社会 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但它有小小的副作用,导致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对某些负面情绪感到羞耻。

布琳·布朗是这样描述羞耻的,这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一种让我们相信自己是有缺陷的,因此不值得被爱或获得归属感的强烈的痛苦感觉或经历——我们所经历过的、做过的或没有成功做到的事情让我们不配获得他人的感情。”

“羞耻”这个话题很少被当众提及和讨论,有些人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经多年实践研究,作者安德烈娅·欧文指出羞耻感是大部分负面情绪的始作俑者。

为了逃避羞耻感,人们落入了导致不开心的自毁行为模式——宁愿不开心,也不想感到羞耻。

书中的14种自毁行为模式/负面情绪是普遍存在的,当然不是其中每一种情绪都必然困扰着我们,但大概率有几种情绪导致我们的不开心、失控和生活窘境。

这14种负面情绪分别是 内心的自我批评、孤僻、麻木机制、与他人比较、自毁、冒充者综合症、讨好别人、完美主义、故作坚强、过度控制他人、灾难化思维、归咎于人、装作无所谓、过度成就

仔细想想,这里出现的哪些词困扰着你?

哪些情绪让你不得不逃避自己的内心感受,戴上“一切都很好”的面具强颜欢笑呢?

找出这些负面情绪,承认它,并勇敢地面对它。

或许我们没法彻底消除它,但面对并着手处理问题是减少负面情绪侵蚀自我的必要方法。

我们不能把这些负面情绪扫到看不见的角落,不能强行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和掩耳盗铃、把头埋到沙子里没什么分别,压抑住的负面情绪会在某一刻猛然间翻涌上来,像冲破瓶塞的气泡酒、使劲摇晃过后的可乐。

无法控制的 情感 奔流而出,把你逼到谷底,对你的自我、生活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

《如何停止不开心》书中详细的展开了每一种负面情绪和可能的处理方法,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对我有帮助的是“麻痹机制”这章所提及的八大工具,在此和大家分享。

生活中,大家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自我麻痹行为。

所谓麻痹机制,就是我们逃避自己的感觉——悲伤、挫败、焦虑、无助、爱与被爱等。

当这些感觉来的时候,我们视而不见,转头向 美食 、 游戏 、手机、工作奔去,试图否认这些让我们不开心的 情感 。

但这样的逃避,恰恰加重了我们的不开心,毕竟装作看不见不等于真的不存在。问题依然在那里,日积月累,早晚会爆发。

只有感受这些情绪,经历它,我们才会更加坚韧,生活的更好。

“当天气风和日丽、事情一帆风顺时,我们没有变得更好。当事情分崩离析,我们把碎片捡起来时,我们才会变得更好。”

所有的情绪都有意义和价值。

只有感受到负面情绪,穿过黎明前的黑暗,才能更好的欣赏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情绪。

一起来试试这八大工具吧——

工具一 :把那些糟糕的 情感 大声说出来。

可能有点傻,但这是一个微小而容易的开始。

工具二 :凝视痛苦的深渊。

找一个不受打扰的日子,花几个小时,放些音乐,翻出旧的信件或照片,把想回避的回忆找回来。打开情绪阀门,释放创伤,大哭一场、使劲砸枕头也没关系。

工具三 :理解自己的经历可能是混乱的。

感情存在不确定性,比如对某件事、某人有两种 情感 ,对同一个话题频繁产生 情感 波动。信任自己的 情感 ,不要过多深究。

工具四 :接受自己的 情感 是值得存在的。

有些人的痛苦可能更严重,譬如生活困窘疾病缠身,与其相比,你可能觉得自己的痛苦太微不足道而不值得被感受。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困境,不要认为自己的痛苦太渺小而忽视自己的真实痛苦。

工具五 :理解感情是自己一个人的。

尊重但不要全盘接受别人的感情处方,不要让别人告诉你应该对自己的某件事如何感受。

工具六 :对自己的 情感 感到好奇,打开一扇深入挖掘内心的门。

比如当你听到某些 社会 新闻和周围的八卦时,内心压抑的负面情绪忽然出现,想想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 情感 ,是害怕它发生在自己身上吗?

工具七 :不要把情绪藏在心里,直接说出你的感受,了解和信任恰当的人。

工具八 :学会逐渐信任自己和自己的 情感 。

不要逃走,面对现实,并努力前进。

最后用作者的话结尾——

如果朝着我们的痛苦和欢乐走去,而不是远离它们,如果更坦率地谈论我们的痛苦和欢乐,我们就会获得治愈和成长,彼此会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通过拥有这些连接,我们会觉得自己拥有了想要的一切。

加油吧,小伙伴们。

如何使手机成为有用的工具,而不是被它控制?

可以把自己的手机打造成一个完整的办公用具,比如说在上边处理一些文字游戏,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使用,或者,按时关机,因为这样的话可以有效的制约自己,不要拿着手机玩游戏,还有就是在手机上一定不要下载游戏,因为这样的话肯定是被游戏控制的。

关于玩的三大定律

  好像谁都玩过,谁都会玩,可是玩好了、玩出水平就不那么简单了。神爸为此总结出了关于玩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玩就是学。

 说到玩,就让神爸想起《动物世界》里互相打斗的小老虎,小狮子,看起来像是在玩,其实是在锻炼身体,还是初级的扑食训练。

 孩子们玩,不单纯是 娱乐 ,从玩中他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运动能力、动手能力等等,还包括许多神爸说不上来的能力。看过一个儿童 健康 教育节目,现代城市家庭中的孩子因为孩子玩的太少,玩的花样太少,孩子就容易得一种叫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的病症。治疗方法就是让孩子变着花样玩。

 神爸之所以现在能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换得了灯泡,修得了马桶,全仰仗小时候爱玩培养出来的动手能力,连神爸在单位能拿得出手的计算机水平也是仰仗神爸玩电脑 游戏 的结果。

神爸是一九八九年参加的工作,第二年单位由于工作需要让神爸负责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虽然神爸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却是单位唯一的理科大学毕业生,可以说是“赶着鸭子上架”,经过简单的培训神爸就上岗了。单位为此花费五万块钱买了电脑(当时可是家家争当万元户的时代),还从紧张的办公用房中专门挤出一间作为机房,并且装上了空调(当时单位装空调的极少,别说是家庭),配备了拖鞋,领导叮嘱神爸机房闲人免进。即使领导这么重视,也没挡住神爸玩电脑 游戏 的步伐。工作之余,从玩贪吃蛇开始,到超级玛丽、警察抓小偷等等,玩遍了当时能够找到的各种 游戏 。为了搜集 游戏 和软件,神爸认识了当时本市为数不多的几位计算机从业者。我们互相拷贝 游戏 和应用软件(当时还没有互联网),交流使用计算机和玩 游戏 的心得。正是通过玩 游戏 ,使神爸有了深入了解计算机知识的动力。为了破解 游戏 快速通关,翻来覆去看手头买到的几本计算机书籍,恶补计算机知识,研究 游戏 软件是怎么编的,渐渐走进了计算机领域,神爸可以说是在玩中赶上了信息 科技 发展的潮流。神爸当时从事的招生考试工作都是纯手工操作,不仅繁琐累人,还容易出错。神爸的“懒想法”是:如果把这些繁琐的事都交给计算机干,神爸就可以喝着茶水,看着报纸把活干了。所以神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开始边学习边开发相关软件,经过数年的摸索实践,为单位开发出了市、县、学校三级信息管理系统,一直应用至今,极大地提高了招生考试信息化水平,降低了工作强度。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神爸也就有了更多闲暇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所以,“玩就是学”神爸是深有体会的。

一次坐火车,邻座一位母亲带着个五六岁的男孩,男孩一会儿站起来看看窗外,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儿要上厕所,自顾摆弄手机的母亲被男孩的“不老实”麻烦坏了,训斥道:“你就不能自己老实待会儿。” 很显然母亲是嫌孩子太闹了。没多久男孩就被训斥的哇哇大哭起来。男孩一定认为跟着母亲旅行是个十分无聊的事。

神爸很想对这位母亲说:“能自己老实待着的就不是孩子,除非得了病。”

 这位妈妈不知道,孩子是闲不住的,没有可玩的才会哭闹。神爸的女儿极少哭闹,因为神爸总是陪着女儿玩,让她有好玩的事可干。这都源于神爸认识到了“玩就是学”,所以神爸会抓紧一切时间让她玩,不浪费任何玩的时间。

 陪着学习神爸不愿意,陪玩神爸可是非常乐意的,玩是神爸的特长。女儿和神爸在一起绝不会感到闲得无聊。女儿小时候,在外出 旅游 前,神爸就谋划好 旅游 途中要和女儿玩什么,并准备好相关道具。在坐火车或 汽车 过程中,神爸会和女儿变着花样玩,看窗外的风景、折纸、打牌、下棋、变魔术、看书、讲故事等等。火车坐累了,神爸会带着女儿参观各个车厢,让她见识餐车是什么样的,水房和洗手间都在哪儿,软卧、硬卧和硬座都有什么不同。总之,不能让女儿闲着。一旦外出旅行,我们就会全天候地陪着女儿玩,这也是女儿喜欢旅行的原因之一。

头脑是越用越灵,老不用就会锈住。所以即使在家里,神爸只要没有着急的事,都会陪女儿一起玩。神爸不会让女儿闲着发呆百无聊赖,而是让女儿有的玩,玩得好。

 一张随手拈来的废纸片,就可以成为折纸的原材料,折纸千变万化,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一副扑克牌在神爸手里可以变换出各种创新玩法。不要小看扑克,玩扑克不仅让女儿认识了数字,还让她学会了简单算术,扑克是很好的寓教于乐工具。打扑克的时候,我们事先定下规则,不论孩子还是父母都严格遵守,不许耍赖,为的是通过打牌让女儿学会遵守规则。所有的 游戏 都要遵从一定的规则,不按规则来玩,就没人愿意跟你玩。即使是电脑 游戏 ,不按规则玩也不会赢。

 “功利”的神爸正是悟到了通过玩可以提高女儿的各种能力,提高女儿的各种素质,进而提高女儿的学习成绩,才对女儿的玩重视起来。

 女儿也玩电脑 游戏 ,但她玩的 游戏 都是益智的、烧脑的 游戏 ,而不是那些弱智的打杀 游戏 ,这就需要当父母的加以正确引导,引导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陪孩子一起玩。如电脑中最普通的扫雷 游戏 ,就是在神爸的诱惑下女儿才开始玩的。我俩你玩一局,我玩一局,比赛看谁用时最短。两个人一块玩,远比一个人和电脑玩有趣得多。在看另一个人玩的时候,还可以观摩对方是如何玩的,有何优点可以学,有何缺点自己如何避免。扫雷 游戏 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人动脑筋快速分析判断的。一开始神爸总是赢,后来就是女儿赢多输少了。

 有许多 游戏 在电脑上也可以玩,如下棋、打扑克等。但是和冰冷电脑相比,和父母一起玩无疑有着太多的好处。和孩子开开玩笑,指导孩子出牌,还能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赢了电脑和赢了父母的成就感也大大不同。培养“情商”,只能是和实实在在的人接触才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整天和电脑为伍不可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不论玩牌还是下棋、玩电脑 游戏 ,要想赢,都要动脑筋,都能锻炼孩子的智力。人在玩的状态,心情是愉悦的,思维是主动的、活跃的,能很好地激发人的潜能,同时还能增强自信心。女儿会想:“能赢了老爸,证明自己很聪明”。 在玩中建立自信,远比空喊“我能行”的口号管用。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自信心强,学习的主动性就强,因为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不仅能学会,还能学好。

 我们曾经和朋友一家去 旅游 ,朋友有一对儿女,都在上小学,加上神爸女儿和神爸这个“大小孩”,四个人在火车上玩的不亦乐乎,我们从手机上下载了“心有灵犀”、“谁是卧底”等 游戏 ,不一会儿就吸引了邻座的一个闷闷不乐的小学生,也加入了我们的 游戏 。

 “心有灵犀” 游戏 类似电视节目中的你比划我来猜, 游戏 既锻炼提示方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回答方分析判断能力。“谁是卧底” 游戏 也有同样的作用。所以说,对电脑、手机 游戏 我们不必谈 游戏 色变,其中有许多益智 游戏 ,父母通过和孩子一起玩 游戏 ,帮助孩子分辨哪些是益智 游戏 ,哪些是不良 游戏 ,正确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禁止。

 朋友的儿子最小,刚上小学,很调皮,经常破坏 游戏 规则,我们就威胁不带他玩。几次违规后我们真的不带他玩了,他怕了,慢慢开始守规矩了。因为他知道不遵守规矩的后果就是没人愿意和他玩。神爸之所以说自己是个“功利”的神爸,就是神爸不仅把玩当玩,还把玩当学,有意识地通过和孩子一起玩,培养孩子孩子的各种能力。所以,玩,并不简单。寓教于玩,不仅是智力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朋友的儿子调皮的表现还在于,他没事就爱搞怪——偷偷解别人的鞋带,等我们发现后,他就一阵坏笑。神爸知道他这是精力旺盛、闲得无聊的表现。所以,神爸没事就和他玩各种 游戏 。当他全身心投入到 游戏 中,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他再也想不起去解别人的鞋带了。

 朋友的儿子悄悄地告诉神爸他最不喜欢照相了。这一点其实神爸早已看出来了。每到一个景点,父母总是忙着给他照相,而他却总是不愿意配合。神爸想,对于一个男孩来说,坐了好长时间的车早就闷坏了,到了景点不是为了照相,而是看有什么新鲜好玩的事。

 通过短短几天的 旅游 ,朋友的儿子很快把神爸当成了好朋友,不跟着父母,反而屁颠屁颠地整天跟着神爸。因为神爸不会管着他,也没有父母的架子,还能和他玩到一起,闹到一块儿,知道他喜欢玩什么。神爸不是应付式的“陪着”他玩,也不是“哄着”他玩,而是作为一个同龄人似的和他真玩。神爸领着他一起捉蛤蟆,抓蚂蚱,逗骆驼,喂牧羊犬……看似调皮不可理喻的孩子,其实是缺少引领他一起玩的玩伴。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 游戏 过于简单幼稚,而不屑于和孩子玩,即使是和孩子勉为其难地玩也是应付似的“假玩”,而不是真心投入的“真玩”,孩子一点不傻,能看出大人的糊弄,造成孩子不愿意跟大人玩,这就减少了父母引导、教育孩子的机会。

 不仅是朋友家上小学的儿子喜欢神爸,就是妹妹家刚上幼儿园的外甥、几个月大的宝宝,都很喜欢神爸,神爸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不管多大的孩子,只要是跟神爸玩上一会儿,眼里就会放光,就会和神爸成为好朋友。其中缘故也许就是神爸和他们“真玩”,而且有玩不完的花样。

 玩就是学,还在于玩是女儿写日记、随笔、作文最好的素材。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鼓励她写日记。她不知道写什么,神爸告诉她:“写你怎么玩的就行。”所以,女儿日记大多是写每天如何玩的,以及在玩的过程中的感受。写别的不愿意,写怎么玩女儿还是很乐意的。

  第二定律: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玩。

 什么是玩呢?神爸从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神爸认可的解释。所以神爸就斗胆给它下个定义: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玩。

 神爸发现孩子最初把什么都当成玩。就是扫地、擦桌子、洗衣服、做饭等等大人们称之为“活儿”的,起初在孩子眼里也都是玩,神爸借着“玩”教会了女儿做些简单的家务。

 女儿还没上学,就整天愿意背个小书包,里面还要放上几本图画书和文具,玩上学的 游戏 。所以,孩子一开始也是把上学当成玩的。既然通过玩能让女儿喜欢上上学,我们也就没有制止。

 女儿从小喜欢书,看书、逛书店,是女儿玩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神爸对女儿经常说:“看书玩儿!”,而不是“看书吧!”。我们从来没有限制过女儿看书,即使她上了高三,每次回学校箱子里都少不了一两本小说,神爸相信她不会用大段的时间去看,只是偶尔学习累了翻两眼过过瘾,调剂一下。即使没时间看,只要看到小说在身边心里就踏实,这和小孩子搂着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睡觉一个道理。

 孩子爱画画,就是“画画玩儿”;喜欢唱歌,就是“唱歌玩儿”;喜欢跳舞就是“跳舞玩儿”……孩子喜欢什么,什么就是玩儿。什么事只要加上玩字,就会让孩子愿意接受,愿意去“玩”,“玩”的心情也大不一样。说起玩,没有一个孩子会反对的,包括大人。

 一个婴儿来到世上,大脑一片空白,对什么都好奇,好奇心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最大动力。哪怕只是个最普通的树叶、蚂蚁、石块,对孩子来说都是玩具,都觉得很好玩。当孩子对某件事物好奇的时候,也是对他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等等许多能力都是在玩中提高的。所以,神爸带女儿玩泥巴、玩沙子可以玩上半天,从没有嫌脏禁止她玩。

 神爸在小区碰到过这样一幕,刚学会走路的一个幼儿被奶奶从儿童车里抱出来,幼儿看到一只小蜜蜂正在花朵间飞舞,就一边挥着小手一边冲着蜜蜂蹒跚着走去,“蛰!疼!”奶奶边说边拉着孩子远离了蜜蜂。其实,以小孩的高度和行走速度伸手也绝不会碰到蜜蜂。幼儿随后又看到地上有一个小石子,蹲下用小手捡了起来。奶奶又忙喊道:“脏!快扔了!”神爸想,这个孩子如果长期这样教育下去的话,必定会对大自然产生畏惧感,还会把孩子的好奇心管没了。好奇心是孩子不断 探索 、不断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是神爸带这个孩子,可能就会这样说:“这就是儿歌里唱的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采花蜜,忙做工。你昨天喝的蜜水,就是用小蜜蜂采的蜜做的,我们要保护它们,别去捉弄它们。小蜜蜂屁股上长着刺,谁要是欺负它,它就会蛰谁,可疼啦!”这样说,让孩子直观地认识了蜜蜂,增长了知识,同时还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果神爸看到孩子捡个石子,神爸也会捡一个,教孩子如何扔的更远,至于弄脏的手回去洗洗就是了。再或者神爸还会向孩子示范如何踢石子玩。教育是无时无刻的,孩子不需要束缚,需要引导,需要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保护好他们玩耍的权利,孩子可以从玩中学到许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所以神爸从不限制女儿玩,只会引导女儿玩好,教会女儿如何安全地玩,快乐地玩。

  第三定律:孩童善变,玩儿的花样必须不断翻新。

 神爸小时候曾经各种玩。尤其是放寒暑假的时候,从早晨一睁眼,就有各种好玩的事在等着神爸,一直到晚上玩累了才睡觉。总觉得一天过得很快,还没怎么玩就又该吃饭睡觉了。神爸认为人生如果缺了玩,就会缺少很多乐趣。对于孩子来说更不能少了玩。如果单从玩来看,童年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神爸要远比当今生活在城市中的女儿快乐。为此,神爸尽一切努力弥补女儿在玩上的缺失。

 神爸知道孩子不喜欢总玩一种 游戏 ,所以才会不停地变换玩法。

 我们给女儿养过各种宠物。小松鼠从笼子里逃出来,咬烂了衣柜里的衣服并在里面做了窝;鸟笼门开了,鹦鹉飞走了又回来,不知从哪儿还顺带拐回来一只;为狗妈妈接生,一次生下四只小狗。我们带着狗妈妈和几个月大的小狗在小区遛弯,回头率那叫一个高;小猫抓坏了沙发,小狗咬坏了孩儿她妈最喜欢的皮鞋,可谁也舍不得打它们一下;小鸡死了,我们一起把它埋葬,当作一次死亡教育。养小动物不仅给了女儿可以回味的快乐童年,还培养了她的爱心。

 女儿从小学到到初中只要晚上写完作业,就会对神爸说:“陪我玩会儿。”学习这么枯燥的事不用咱陪了,陪玩神爸还是乐意的,神爸陪女儿打球、下棋、溜弯、跑步、聊天……。“陪我玩会儿”成了女儿的口头禅。

 神爸之所以愿意陪玩,主要是因为女儿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陪她玩,当父母的在孩子无聊的时候,义不容辞地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玩伴。在陪玩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父女关系,还增进了神爸对女儿的影响力,神爸说什么女儿也愿意听。

 由于国家发展太快,城市里的人们现在都住在高楼大厦里,房子是越来越大,可供孩子们活动的安全场所却越来越少,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机会也被钢筋水泥阻隔的越来越少。神爸意识到只有神爸陪玩是远远不够的,女儿还需要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所以,我们就创造机会让她和同龄孩子多在一起玩。如我们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我们好吃好喝好招待,从来也不怕把家里弄脏弄乱。一有机会,我们就会组织同事、同学带着孩子一起郊游。女儿小学期间,在暑假吃完晚饭以后,我们经常是拎着水瓶,陪着女儿和她的小伙伴们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

 神爸认为,一个具有正常交往能力的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有玩伴,不孤独,才能心情愉悦,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学习才会好。而交往能力只能是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过程中培养出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还可以学会谦让、包容、懂规则等等。

 神爸对女儿说:“我会玩儿的都要教会你。”所以,女儿学会了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滑冰、滑雪等等。神爸的观点是,不求女儿在这些 体育 项目上玩的有多好, 娱乐 、锻炼身体才是主要目的。其次是做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将来和谁都能玩到一块儿。

 陪玩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要想陪出水平还真得动脑筋。为此,神爸特意从网上学会了用扑克变魔术来教给女儿。

 人一般爱和水平相当或者水平高的玩,因为有玩头,可以涨技术、提水平。女儿的兴趣转移的快,神爸必须不断地变换玩的花样,并随着女儿的年龄增长,玩的技术含量还要不断提高。因为神爸玩的水平比女儿高,所以女儿闷得慌时才会对神爸说“陪我玩会儿。”

 女儿有许多爱好,但不会沉迷于一种而不能自拔。这也反过来说明那些沉迷于电脑 游戏 的孩子,主要是因为他们除了电脑 游戏 以外喜欢玩的其它事情太少,甚至没有。如果他们有多种爱好,就不会只沉迷于电脑 游戏 中了。

 我们夫妻俩都爱 旅游 ,从女儿一两岁的时候就带着她到处跑。女儿虽然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和同龄的孩子相比玩的一点不少,甚至比许多孩子还要多。女儿“北约”自主招生报名材料中的一段描述,可以证明女儿不仅喜欢运动和音乐,而且还是个“老游条”:

 我喜欢运动,运动使我身强体健。我喜欢乒乓球的左推右挡,还喜欢羽毛球的上挑下扣;我喜欢跑步时耳边呼啸的风声,还喜欢像鱼一样快乐地在大海中游曳;我喜欢在茫茫雪地上飞一般的感觉,还喜欢在光滑的冰面上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我喜欢和父母打牌、下棋,从中体味着浓浓的亲情,还喜欢和同学跳绳、踢毽,可以不断增进友谊……

 我喜欢音乐,特别钟情于中国的传统乐器,笛子、葫芦丝是我的最爱。我还喜欢追星,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是我的偶像……

 我喜欢 旅游 , 旅游 让我增长见识。我喜欢南来三亚看大海,还喜欢北往哈尔滨观冰灯;我喜欢东临蓬莱眺八仙过海,还喜欢西去敦煌瞻仙女飞天;我喜欢黄山的奇松怪石,还喜欢九寨绝色的海、黄龙五彩的池;我喜欢故宫宏伟的皇家宫殿,还喜欢丽江古城典雅的民居小巷;我喜欢鸣沙山下的月牙泉,还喜欢内蒙古草原晚上的满天繁星;我喜欢西安神态各异的兵马俑,还喜欢世博会各具特色的展馆;我喜欢兰州白塔山顶俯瞰黄河蜿蜒流淌,还喜欢玉龙雪山上仰望白云飞舞……

 上面 旅游 过的地方也只是女儿去过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景点没有一一列出。即使是到了紧张的高中阶段,我们照样鼓励女儿去英国夏令营玩了一圈。大一暑假,在我们的鼓励下,女儿参加了学校的交流项目,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去英国又“玩”了两个星期。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到英语国家语言环境中去“玩”才能把英语学好。大一这次从英国回来,英语成绩一向不错的女儿意识到自己的水平和真正的英国学生相比还是有差距。“学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学”。

 别以为神爸一个劲儿让女儿玩,就是个不“功利”的父亲。神爸“功利”着呢!正因为知道玩对孩子有很大的功用,神爸才一直重视女儿的玩,一直陪女儿玩。什么成名成家,光宗耀祖,望女成凤等等一般父母能想到的期望神爸都有。只不过神爸把这些想法埋在心里,而不是成天挂在嘴边。何况神爸认为,让孩子成名成家、成龙成凤没什么不好,说明她对 社会 贡献大。神爸的“功利”在于把什么事都和学习挂上钩,并且有机地结合起来。神爸认为:有些想法存在心里就好,不要说破、说透,说破、说透就不好玩了。这就像变魔术,总要保持一点神秘性才吸引人,如果观众知道了谜底,就没兴趣观看了。

如果父母只看到玩是玩,没看到玩能促学,就是“短视”的表现。所以父母教育孩子,就像下棋一样只看到下一步如何走,那就是个刚学下棋的新手;如果父母既能看清下一步如何走,又能看到三四步远,那就成了教育孩子的高手,而不是“短视”的父母。

 神爸还认为,孩子只有玩好了,学习的时候才会踏下心来。按女儿自己的说法,直到初三下学期她才使劲学,算上高中三年,她一共是努力学了三年半的时间。有的父母恨不得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整天学习,殊不知人不是机器,人是需要放松,需要休息,需要玩。机器连续不停地运转,那叫破坏性试验,使用寿命也会大打折扣。按女儿的成长经历,初三以前大部分业余时间是要玩的。也正是女儿在初三以前玩好了,才会在高中阶段有后劲。紧张的高中三年学习生活对一个孩子来说已经是足够长了,如果让孩子都像高中一样紧张地学习六年或者十二年,对于孩子来讲是不可忍受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这就像是一根橡皮筋,总是紧绷着,时间长了即使没有断裂也会乏力没有弹性。

 随着女儿的长大,神爸把“玩经”又进行了升级。神爸对女儿说:“玩也分层次,有人把电脑 游戏 、麻将当玩;有人把跟团 旅游 当玩;还有人把爬雪山当玩,如企业家王石,七年攀登了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十座山峰;更有人把太空旅行当玩,已经有好几位游客乘俄罗斯飞船到国际空间站去旅行。相比之下,那些玩滑翔伞、翼装飞行、帆船环球旅行,北极看极光、南极看企鹅的倒都成了小儿科了。未来人们还可以绕月旅行,游客将有机会在环月轨道上俯瞰地球美景,并能近距离观察月球表面,真正做一回‘嫦娥奔月’。”

 有人说:“人要有大格局。”神爸想:“玩也要有大格局。”当孩子知道还有那么多高层次的玩法并心生向往的时候,自然就会对电脑 游戏 等小儿科的玩法失去兴趣。

  玩是父母亲近孩子的最好切入点,家庭教育也要从和孩子一起玩开始。玩是有力量的,你看孩子在玩的时候,眼睛放光;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怕脏,不怕累,还懂得了遵守 游戏 规则,学会了妥协、谦让、合作;玩让孩子始终保持对大自然、对世界的好奇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这就是玩的力量,也是学习的力量。

 附上女儿初中时的随笔两篇,都是描写女儿玩的感受:

妞妞

(2007年9月18日)

 我家的小狗“妞妞”在家时和我可以算得上是形影不离了。每天我放学回家,它准一下子扑到我的腿上,摇着尾巴,跳个不停,让我走不了路。我去哪儿,它就跟到哪儿。最有趣的是我写作业时,他总是卧在我的脚上,毛茸茸的小脑袋紧挨着我的脚腕,睡起觉来。尽管我的脚一动不动很难受,可我也不肯动,生怕惊醒它。有时,它不知做了什么梦,一下子惊醒过来,叫上几声,然后抬头看看我。我笑着对它说:“没事儿,睡吧。”它便又卧在我的脚上,安心地睡了起来。

  神爸点评:养宠物,不仅培养了女儿的爱心,也给家里带来了欢乐,还成为女儿的写作素材,可谓一箭三雕。

(2009年国庆节)

一、 早晨的海

 为了看海上日出,五点便起了床,洗漱后便同家人来到海边,剩余的几缕睡意也被海风——清晨的、凉爽的海风——给吹跑了。早早地,便有渔船准备出海,就那么一个简简单单的,破旧的渔船,载上一船的人,飘向了远方。海鸥也早早地便出来觅食,低低地在海面上徘徊,时而有个一头扎进海中,出来时便见嘴上叼着一条小鱼。

 海上浮着一层淡淡的水汽,看来看到太阳从海中升起来是不大可能了。空中已出现桔红色的,粉红色的光,却不见太阳。过了一会儿,太阳在薄雾中露了脸,先是一点儿,再是一半,最后干脆全露出来了,淡淡地,柔和的桔红色的光驱散了清晨的薄雾。于是,偌大的蓝色幕布上,就挂着这么一个桔红的太阳,新生婴儿般的红、嫩,投下一束静静的光,映在平静的海面上,映在刚出海的渔船上,映在在空中掠过的海鸥上。

二、 白天的海

 正是秋高气爽,空中除了蓝还是蓝,在天际又与蔚蓝的海水相接。海的蓝比天空要深些,蓝宝石一般,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些金光。岸边,一朵朵浪花拍打着沙滩,“哗哗”的声音静谧、和谐。

 或许是秋天的过吧,海水格外的清,能看见水底的沙石和阳光射在海底形成的波光。海面很平,在阳光下显出鱼鳞般的光纹。“波光鳞鳞”真是再合适不过的形容词啊,如此地恰到好处!

 伫立海边,感到自己太小太小了,仿佛就像一粒沙子,沉在海里就不见了。海真的很伟大,它容下了数不胜数的像我这样渺小的沙子,也容下了世界各地的河川,还容下了各种大鱼、小鱼。你永远不可能拥有它,你能做到的极限就是和它融为一体。

三、 傍晚的海

 从未见过海上日落,这是第一次。

 涨潮了,海水蓝中泛着些绿色,大朵大朵的浪冲击着岸边,撞出白色的泡沫,又退回去,下一朵浪紧跟着又是一朵,又退回去,像人一样,来了又去,一代一代的来,一代一代的去,只不过,后面的总比前面的冲击的远些。

 太阳刚开始还挂在海平面上方,没多久,便贴上了海。劳累了一天的太阳的脸红彤彤的,照的海平线上方红了一条,是那种带些粉,又带些桔的红,暖暖的感觉。

 太阳降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只剩下了半个。太阳的光在海上形成了一条红色的带子。我想,如果我沿着这条带子一直游,会不会一直游到太阳里去。

有人看日落会觉得伤感,为何要伤感呢?这边黑了,另一边却亮了。

神爸点评:如果我们不带着女儿到海边玩,她怎么会写出这么优美的随笔呢?自夸一下。

如何规划路线可以用最短的时间逛完一个地方所有的景点?

特种兵之旅,想要轻松愉快,肯定是离不开优秀的路线规划与时间控制的,出游前一定要做足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玩完最好的路线。

筛选景点

旅游的第一步,肯定是筛选适合自己的景点,就算是同一个城市,景点之间的景色肯定也是不一样的。都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筛选。这一部分是在出发先就要提前做好的准备。具体可以看一下美团、携程等旅游网站,看看当地景点的评分。我个人比较喜欢看看已经去过的该景点的的旅客们的评价,一般建议不要看好评,要看看差评是怎么评价的。比如我之前去稻城玩,很多人都反应当地的住宿条件差,饮食条件差等,提前做好心理建设。根据我们筛选的景点,也可以提前做好应急措施,比如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高原,可以提前准备好氧气瓶+高原反应药品。

路线规划

决定好旅游的具体景点之后,下一步就是决定具体的路线规划。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打开百度地图,看看景点之间的具体位置。以我的所在的城市广州举例,作为一个地铁线路发达的城市。我们可以先确定要去的景点,以及地铁沿线上的景点分布。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具体的路线。这样规划好之后,我们就可以确定具体的路线,不至于在路上手忙脚乱。我也喜欢在出发前,把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都规划好,想要最短的时间逛完所有景点,也要考虑自己的体能情况。比如早上8点出发,路上消耗2小时,景区游玩3小时,然后转到下一个景区的路上,也可以预留出休息的时间。还有根据实际的出行天数,合理分配每日游玩的景点数量。而且最好一段行程都预留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差。这样会比较从容。

交通规划

旅游的预算不同,出行的交通工具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个城市之间移动也有很多种交通工具选择,而且要用最短的时间游玩最多的景点,交通工具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1.高铁

很多人认为,同一个城市肯定是不会用到高铁这种交通方式的。但是以我的经验来看,这是大no特no的的想法。以四川省乐山为例,他们的城际高铁非常发达,从乐山大佛到峨眉山之间通过高铁移动是最节省时间的移动方式。同样拥有城际轻轨的城市还有非常多,比如香港的港铁,还有广深铁路沿线的城市,本市内都会停靠多个站点。

2.地铁

在我的认知里,地铁是除了高铁以为在同城移动最便捷,和最节省时间的交通工具。它的准点率高,而且路线规划优秀。相信每个出游的特种兵都不会错过这种交通方式。而且我们可以规划沿地铁线的旅游方式,也可以为我们节约大量的时间。

3.的士

旅游景点间的短途移动首选肯定是的士了,缺点是单位价格较高,而且有些偏僻的景点还会遇到坐地起价的司机。但是一般的已开发景区之间的距离是不会太远的,的士的起步价(一般2km)内,就可以游玩。但是对于特种兵来说,这不是一种优秀的交通方式,毕竟特种兵主打就是一个体力充沛。

5.巴士

巴士是这几种交通工具之间最便宜的,但是时间比较长。预算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但是如果想要短时间内游玩几个景点的话,就不推荐巴士作为交通工具了,它受路面情况影响非常大。

如何寻找快乐?

消除烦恼,快乐源于平常心

在一个珠宝店里,一个男人正站在柜台前看珠宝,把装着几本书的书包放在旁边。

在他挑选珠宝时,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士也过去看珠宝,他礼貌地把书包移开。但这位仪表堂堂的男士却愤怒地瞪着这个男人,大声说道:“你什么意思?你以为我会偷你的包吗?告诉你,我可是个正人君子,绝对不会干那种事!”然后重重地摔上门,离开了珠宝店。

“哼,神经病。”莫明其妙地被人这么嚷了一通,这个男人很生气,也没心思看珠宝了,出门开车回家。

马路上的车像一条巨大而蠢笨的毛毛虫,缓慢地蠕动。看着前后左右的车他就生气:哪来这么多车!哪来的这些臭司机!简直不会开车!那家伙开那么快,不要命了!这家伙真慢,怎么学的车,真该扣他教练奖金……

后来他与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他想:“这家伙仗着他的车大,一定会冲过去。”

当他下意识地准备减速让行时,卡车却先慢了下来,司机将头伸出窗外,向他招招手,示意先过去,脸上挂着开朗、愉快的微笑。在他将车子开过路口时,满腔的不愉快突然全部无影无踪,格外舒服。

珠宝店那位仪表堂堂的男士把自己的坏情绪传染给了他身边的人,使得别人也带上坏情绪,以至于眼中的世界都充满了敌意。而那个笑容灿烂的卡车司机,把自己美好的情绪也“传染”给了身边的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青年来到沙漠边上一个绿洲,在路上碰到一位老先生。

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

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如何?”

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它。”

老人家听后就说:“那你快走吧!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不久,又来了另一个青年,也遇到了这位老人,也提出同样的问题。

老人家也同样反问:“你的家乡怎么样?”

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和事物……”

老人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的人觉得很诧异,问老人:“您为什么前后的回答不一致呢?”

老人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有了快乐的心情,才听得到鸟儿的歌唱。世界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心情,相互传染的也是心情。

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博士经过多次调查和实验得出结论:“工作成绩降低的真正原因是烦闷。”

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变得很有兴趣,那么你的烦闷就会减少,你的工作业绩也会提高很多,也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生活工作化,工作兴趣化”。

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巴尔卡斯·阿理流士说:“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我们要说,对工作有没有兴趣,就看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正如杰罗米·凯恩的音乐喜剧《画舫璇宫》的主人公说的:“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幸运的人。这是因为他们体力更充沛,快乐更多,而忧虑和疲劳比较少。”

美国的约瑟夫·巴马克博士做了一次实验:

他安排一群大学生参加一连串的实验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他们不感兴趣的。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觉得疲倦、头疼、眼睛疼,而且总打瞌睡、想发脾气,甚至有几个人胃不舒服。通过给他们化验得知,一个人烦闷的时候,他的血液氧化作用会有所下降。

明尼那不勒斯农工储蓄银行的总裁S·H·金曼讲过一件事:

194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尔卑斯登山部协助威尔士军团做爬山训练,金曼就是被请来的教练之一。他和其他一些教练——年龄大约都在42岁到59岁之间,带着那些年轻的士兵长途跋涉。越过很多冰河和雪地,再利用绳索和一些简单的工具爬上40英尺的悬崖。他们在小月河山谷里爬了许多高峰,经过15个小时的登山活动之后,那些刚刚受完六个星期严格军事训练、非常健壮的年轻人全都筋疲力尽!

他们感到疲劳,是否因为他们军训时肌肉练得不够结实呢?任何一个接受过严格军训的人都认为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此。他们之所以觉得疲劳,是因为他们对登山感到厌烦。许多士兵疲倦得等不到吃饭就睡着了。

可是,那些比士兵年龄大两倍的教练们又怎么样呢?不错,他们也感到很累,却不会筋疲力尽。他们吃了晚饭后,还坐在那儿聊了个把钟头。他们之所以不会疲倦到倒下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对登山有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所在,就是他的能力所在!

当一个人做自己很感兴趣、令自己兴奋的工作时,很少感到疲倦,即使像登山这类消耗体力的活动,也不如烦闷那样容易使你疲劳。

介绍大家认识一位打字**,她的故事真是耐人寻味:

一天晚上,她回到家里时,已经精疲力竭了。头痛、背痛,连饭也不吃,就想上床睡觉了。

母亲再三动员,她才勉强坐到桌前。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她的男朋友打来的,约她出去跳舞。她的眼睛突然亮了,精神顿时振奋起来。她冲上楼去,换上那套心爱的天蓝色连衣裙,一阵风似地冲出了家门。她一直跳到半夜才回来,不但不再感到疲倦,甚至兴奋得不想睡觉了。

真是不可思议:刚才还那么疲惫不堪,只是接了一个电话,就这般精神焕发了,她刚才是真的那么疲劳吗?是的。但这不是由于工作的劳累,而是由于对工作感到厌烦,丝毫提不起兴趣的缘故。

在我们中间像这位**这样的情况,真不知有几千几百万呢,但不知你是不是其中一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比体力劳动更容易产生疲劳。一个人感觉厌烦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都会降低,而一旦当他对面临的事情产生兴趣,他的新陈代谢又立刻加速。这时他感到的是兴奋,而不是疲倦。

下面是另一位打字**的例子:

她在一个石油公司工作。每天她都得做一件最没意思的工作:填写石油销售报表。为了提高工作情绪,她想出一个办法,把它变成一项有趣的工作。

怎么做呢?她每天跟自己竞赛。她统计出上午打印的数量,然后争取在下午打破记录。再统计出第一天打印的总数,争取在第二天打破记录。这样一来她的速度比别人快得多,而且没有了烦闷带来的疲劳,她因此节省下了体力和精神,在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哈西·霍华是美国人,他大胆地做了一个决定,这一决定使他的生活完全改观,他把一个没有意思的工作变得很有意思。

他的工作确实没意思,是在高中福利社里洗盘子、擦柜台、卖冰淇淋,他对这一工作一点兴趣也没有,他也想像其他男孩子那样玩球或跟女孩子约会,但他没有别的工作可做,于是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来研究冰淇淋——研究冰淇淋是怎样做成的,里面有些什么成份,为什么有的冰淇淋更好吃。

他研究冰淇淋的化学成分,使他成为他所在的高中化学课程的小天才。渐渐地,他对食物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他考进了马萨诸塞州立大学,专门研究食物与营养。

有一次,纽约可可公司举办了关于可可和巧克力应用方面的有奖征文活动,你猜是谁得了头奖?

一点不错,正是哈西·霍华。

后来他发现很难找到工作,就在自己家的地下室开办了一家私人化验室。开业不久,当局通过了一条新法案:牛奶所含细菌数目必须严格计数。于是,哈西·霍华开始为14家牛奶公司数细菌,而且他必须再雇两个助手。

25年以后会怎么样呢?当然,这几位目前正从事食物化学实验工作的先驱们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龄,会有很多热诚的青年人来接替他们。但哈西·霍华很可能成为这一行业里的领袖人物。而当年从他手里买过冰淇淋的一些同学,可能穷困潦倒,失业在家,抱怨自己一直找不到好工作。

其实,哈西·霍华如果不是尽力把一件很没意思的差事变得有意思,恐怕他也同样没有找到好工作的机会了。

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工厂干一件非常没意思的工作。他整天站在车床边上加工螺丝钉,他感到工作非常乏味,想辞职,可又怕找不到工作。

既然非得做这件没意思的工作不可,那就让这件工作变得有意思吧!他下了这样的决心以后,就和旁边的一个工人展开了产量竞赛。他们的领班对他的生产速度和质量深为赞赏,不久就将他提升到一个较好的职位。当然,这只是一连串升迁的开始。最后,这位工人——山姆·瓦克南成了包尔温机车制造公司的董事长。

如果他没有设法把份内的工作变得有意思的话,那么他也许一辈子只是一名工人。

人们的心理总会出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果调理不好,就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每个人要经常地、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要以哲学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用通常的、潜在的、独特的思维方式相结合,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然后用平常心态加以分析和处理。

在遇到问题时,用什么心态对待问题很重要。我们经常说保持一颗平常心,可是真正做到用平常心处理事情很困难。

例如,相同身份的两个人,如果手机同时被小偷偷了,不能保持平常心的人一定会这么想:我好不容易攒钱买个手机,却被小偷偷了,这小偷太缺德了!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这样一想,心里肯定越来越不平衡,越来越烦恼,连正常工作都不能做了。而保持平常心的人则会想:我正想买个新手机呢,只是这个旧的又没啥毛病,也舍不得扔掉!这下好了,小偷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了。我可以买个新手机了!真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呀!再说了,就算我着急,小偷能把手机还给我吗?自己一旦再急出病来,那就太不划算了!虽然这个人也不一定有钱,可是这样一想,手机被偷的沮丧心情就能平静下来,就能正常工作了。

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快乐

一项调查显示,7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2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一般感兴趣,只有1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而那些成功的人士,大多对自己的工作很感兴趣,像比尔·盖茨、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杨澜等。这大概就是成功者和不成功者之间的区别。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而是我们的工作习惯不好。不良的工作习惯让我们对工作失去兴趣,还把我们搞的晕头转向。对这种情况,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就能对工作提起兴趣。

以下三种方法能够帮助你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第一,整理你的办公桌,只留下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

第二,按事情的重要程度做事;

第三,当你遇到问题时,不要犹豫不决,必须及时做出决定。

既然我们不得不做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工作,有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试一试,那就是:假装快乐。

面对一份非做不可、又令我们厌烦不已的工作,如果你“假装”对它有兴趣,这一点点假装可能会让你真的对它产生兴趣,可以减少你的疲劳、忧虑和烦闷。为什么不跟自己玩一个“假装”的游戏呢?也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请看下面的例子:

有一个推销保险的人,他很不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但是他实在找不到别的工作可干,只有硬着头皮做下去。

为了增加自己的信心,他每天出门之前都对自己说:“如果你要吃饭,就得做这件事。既然非做不可,那你何必不做得痛快一点儿呢?就假想你是一个演员,正站在舞台上,下面有很多观众正注视着你。你现在做的事就像演戏一样,何必不高兴点儿呢?”

于是他假装对自己的工作很感兴趣,当他去见客户的时候,尽量表现的非常愉快。不久之后,他发现自己真的对这份工作感兴趣了,完全不用假装了!

其实,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挑战,对一件事情,你从不喜欢到喜欢,不但培养起你的兴趣,还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如果你在工作中找不到兴趣的话,那么你在别处也很难找到。如果你经常为自己打气,这样就能够提高你的工作兴趣,给你带来发展的机会。

人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成功。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他也很有可能在工作方面发挥最大的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

我们不妨经常问问自己:“我到底喜欢什么?”这是每个人在人生选择的时候必须回答的问题。了解自己的喜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经常说成功是靠兴趣创造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们离成功还会远吗?

然而,事实上,很少有人一开始就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多数人年轻时都是在迷茫浑沌中度过的。这是因为:

一,年轻时的兴趣不断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二,虽然有远大美好的理想,可是不得其门而入。

所以,青年时期虽然有激情干工作,但更是发现自己兴趣所在的过程。如果你对正在做的工作并不感兴趣,要么赶紧培养起兴趣来,要么赶紧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培养对工作的兴趣,竭尽全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这将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的成功或失败。

不论做什么事,“感兴趣”永远是把事情做成功的重要条件。不感兴趣就不会努力,就很难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充分调动生命的激情和创造性,从而引导我们走向成功。

因此,每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总结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在能够发挥自己兴趣的岗位上,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做企业的千里马,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没有李阳那样的疯狂,就没有李阳的疯狂英语。

近年来,李阳在中国成了大名人,还上了200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风光得很。可是李阳也有“不堪回首”的过去:

李阳少年时代是一个很内向的人,用最常见的话说就是“怕生”。已经十几岁了,亲戚朋友还不知道李家有这样一个孩子,是名符其实的“丑小鸭”。比如:只要听到电话一响,他就会躲起来;他看**之后,父亲总是要他复述**的内容,为了不干这种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宁愿多年不看自己喜欢看的**。

有这样一个最典型的故事:有一次他患鼻炎,父母送他去医院治疗,在进行电疗的时候,医生不小心漏电烧伤了他的脸,由于害羞,他忍住痛苦,一直没有告诉别人,至今脸上还有一块小疤。

他说,小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完成不了作业,因此,经常被老师罚站,每次都只好低声认错,可是第二天又故伎重演……

李阳多次向父母提出退学,可是父母不同意,所以没有退成,勉强熬到高中毕业,还居然考上了兰州大学力学系——看来他并不蠢。可是在大学里,李阳还是浑浑噩噩的,没有改变自己的形象。按照学校规定,旷课70节就要被勒令退学,可李阳很快就超过了100节,因此差点被兰州大学“请”出校门。

那么,李阳的英语是不是特别好呢?

不是!谁能相信“疯狂英语”的创始人当年曾经是连“60分万岁”都办不到、常常要补考才能过关的人……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必须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否则就有拿不到学位证书的危险了。读大学为什么?不就是弄一张文凭吗?可是过不了四级……

这次他被逼上了梁山,不得不打起精神,每天早上都去学习英语。他本来是一个懒散惯了的人,如今要集中精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集中精力,他跑到兰州大学校园里的烈士亭上放开喉咙大声朗诵起English来。这一大喊不要紧,喊出了李阳的灵感来了: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不容易思想开小差,效果还不错!

——他就这样“吼”了几个星期,居然还“吼”出了信心!胆子出来了,他就去了学校的英语角,说出来的英语居然像模像样的:知道他底细的同学都感到惊奇,急忙向他请教“怪招”!李阳此时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到这可能是一种奇妙的办法,虽然说不出什么,但是他决心这样干下去!

从此以后,只要有时间,李阳就像疯子那样在烈士亭等地方大喊大叫,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晴天,还是沙尘天。有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胆量,他居然穿着46号的特大美国劳工鞋、肥大的裤子,戴着耳环,在全国重点大学的兰州大学声嘶力竭地喊叫——

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就是我行我素:据他自己说,他就这样复述了10本左右英文原著,在四级考试中得了个第二……

曾经最令他恐惧的英语如今给他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他的疯狂故事就这样走出兰州大学,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李阳有一句“格言”:我喜欢丢脸!李阳的经历就是一个放下面子的经历。

李阳本来是一个天生内向、性格封闭的孩子。为了挑战自我,他把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体会写成了40多页演讲稿,准备拿到演讲场上演讲。

美国社会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调查,世界上人们最怕的就是当众讲话。李阳很想突破自我,所以他决心面对全校的人演讲。他请同学帮自己把海报贴出去,说是有一个叫做李阳的人要搞一个英语讲座……

那天晚上,李阳简直“紧张得要吐”(李阳语),可是他还是上台了。他虽然是气喘吁吁的,但是终于坚持下来了:演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李阳就这样讲出去了,一讲就是几十场,他因此成了校园名人……

他的目标是什么?让几亿中国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的成功就在于对英语充满了乐趣,尽管最初不是心甘情愿的。看来,即使没有兴趣,也可以逼出兴趣来。而李阳的疯狂英语之所以流行一时,就是抓住了人们学英语的软肋——不愿意开口朗读。

要想获得快乐,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很多孩子,如果做他们喜欢做的事,不但很兴奋,还能全神贯注,不知疲倦,耐性惊人。这都是兴趣所产生的魔力。一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就能引发探索的热情,就能培养出兴趣。

研究发现,婴儿的智慧往往是在早期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见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将爱好与职业结合起来,是获得快乐的一种最好方法。一个人,如果能够根据爱好去选择职业生涯,就能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了兴趣,即使十分辛劳,也总能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哪怕遇到困难,也不会知难而退,而是想方设法,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很多人,由于兴趣,达到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的地步。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职业和兴趣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工作必将给他带来无限乐趣。爱迪生就是一个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结合的典范。

出于兴趣,爱迪生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在实验室里吃饭、睡觉,却丝毫不以为苦。

爱迪生曾经说过,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一天工作”,并且宣称:“我每天都其乐无穷!”

正因为对工作感兴趣,爱迪生一生的发明约有两千种,留声机、电灯、**、蓄电池等等,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市。小时候,他身体比较瘦弱,不爱讲话,很文静,可是爱动脑筋,喜欢思考,对周围的事情总是充满好奇。他常常独自坐在村庄的十字路旁,看大榆树怎么冒出了绿芽,看秋风怎么染红了枫叶。他还久久地思索一些大问题,比如,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躲到西边山后——东方为什么有这么多太阳,怎么“升”不完?西边的山后有多大,什么时候才装满?为什么蓝色的天空里会有朵朵白云在飘浮,白云上面有什么……

就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一直在吸引着爱迪生!爱迪生5岁的一天,突然不见了。爸爸急得四处寻找,最后发现,爱迪生在鸡窝里蹲着呢!

爸爸奇怪地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呀?”

爱迪生轻轻地认真回答:“我在孵小鸡呢……”

原来,前一天,他突然发现母鸡卧在鸡蛋上孵出了小鸡,就想自己也来试试……

爸爸又好气又好笑,把他拉起来,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快走吧!”

小爱迪生皱起眉头:“我为什么不能孵出小鸡?母鸡怎么能呢?”

爱迪生很好奇,什么都想知道,无论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

一次,他发现花园的篱笆上有一个野蜂窝。他小心翼翼地探头往野蜂窝里看,蜂儿都不在家。好机会!“今天我倒要看看里面什么好东西”。好家伙,毛头小子抄起一根棍子就往里捅——这下可糟啦!野蜂“嗡”的一声从窝里飞出来,直向他扑去……

就是这位敢捅马蜂窝的毛头娃娃,7岁那年,跟随全家搬到密执安州的休伦港。7岁正是上学的年龄,他自然也上学了。那时的学校里只开读书、写字、算术三门课。那所学校的老师讲课枯燥无味,还像中国的私塾老师那样常用木板惩罚学生。爱迪生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经常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老师回答不了,经常“恼羞成怒”,认为爱迪生是“傻瓜”……

爱迪生因此退学。他虽然因此失学,但是在母亲的精心教育下,把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结合起来,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不怕没能力,就怕没状态

我们经常说,凡是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的人,首先要有良好的状态,其次才是能力。没有状态,即使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有了状态,没有能力也可以锻炼……

科学研究证明,世界上的跳高冠军是跳蚤。

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就会马上跳起来,高度是它身高的100倍以上,因此被它称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

科学家用一只跳蚤进行试验:

在跳蚤上面罩上一个玻璃罩,然后使跳蚤跳动。跳蚤第一次起跳就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以后,跳蚤调整了自己能够跳起的高度来适应新的环境,此后每次跳起的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

科学家们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经过数次碰壁之后又主动调整了跳跃的高度。

最后,玻璃罩低到接近桌面,跳蚤无法再跳了,只好在桌子上爬行。

经过一段时间,科学家把玻璃罩拿走了,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跳蚤变成“爬虫”了。

跳蚤变成“爬虫”,不是因为已经失去了跳跃的能力,而是一次次遭受挫折之后学乖了,习惯了,最后麻木了!

最可悲的是:虽然玻璃罩已经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的限制已经深深地刻在它那十分有限的潜意识里,反映在它的心灵上——不是没跳高的能力,而是没有跳高的勇气。

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了!

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经历与此极为相似。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比如父母、老师等)太多的批评、打击或挫折,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就被“自我设限”压制和封杀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他们就会对失败惶恐不安,对失败习以为常,逐渐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性格。

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与生俱来的勇气就这样消失了。

在一岁多的时候,海伦·凯勒因为生病,眼睛看不见了,并且又聋又哑。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家里人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莎丽文**。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性格逐渐改变了。

她知道她的亲人都很爱她,所以她不能辜负亲人对她的期望。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几年以后,当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

海伦·凯勒虽然五官残缺,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学教育。以后更致力于教育残缺儿童的社会工作,这种努力上进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效法,海伦·凯勒真是个残而不废的人。

海伦·凯勒能够不因残疾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上进,最后获得了卓绝的成就。我们每个人都既聪明又健康,假如还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话,真应该感到难为情!

遇到困难,有些人不是想办法解决,而且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困难,都是失败。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在想像的困难中消失了,成功的希望也在坐以待毙中流失。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彻底的失败。

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人的自毁行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的这种自毁行为呢?

通过分析指出:人的自毁行为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1.畏难情绪

有些人面临困境时,一筹莫展,即使眼前摆明了退路、出口,他们也视而不见,拒绝利用。他们觉得自己遇到的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努

愚人节有什么耍人方法呢

愚人节整人全集

短信整人大法

愚人节短信以其言简意赅、风趣幽默、操作方便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不用费神劳时,只需轻按手机或鼠标,即可实现愚人行动。虽然现在人们不一定按照短信上的提示去做了,但通过此方法博得愚人一笑,也是不错的。记者从网上收集了一些使用频繁的经典短信,以供大家参考。

1、关于手机的短信

紧急提醒:近日恐有雷电现象,出门时请把手机放在头上并将充电器连线插上拖于身后,用于避雷,切记!

手机免费通话秘技:有电话呼入时在第二次振铃前按54sg后按关机,此时通话免费。

这是一封精心设计的短信,将你的手机上下颠倒看,将会欣赏到奇妙的图案……手机颠来倒去好玩吗?

据美国麻省理工大研究发现,打手机前把手机在水中泡1分钟,可完全避免电磁波对人体大脑的辐射,切记!

尊敬的用户:您好!因你的手机外型难看,式样过时,已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且阻碍了移动通讯业务的发展,本台决定于10分钟后发射信号摧毁该手机!

你如果收到本信息,证明你手机已感染病毒,请马上取出手机卡,用汽油刷洗。

2、关于笨蛋的短信

考考你:世界上的猪一夜之间都死光了该怎么办?(打一歌名)《至少还有你》呀!

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笨蛋,他非常笨,别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只会摇头或回答“没有”,这个故事你听过吗?

做家具的是木材,懂诗词的是秀才,众人想的是钱财,被培养的是人才,女人要的是身材,发消息的是天才,正看短信的是蠢才!

你帅呆了,酷毙了,简直无法比喻了,你头顶锅盖手拎白菜,总以为自己是东方不败,其实你是傻瓜二代!

测试一下普通话,请大声朗读下面的诗:暗石绿,暗石竹,暗石透春绿,暗石透春竹。

这是一首李白的诗,请大声朗读:卧室春绿,握梅又闻花,我只会中第,邀文卧室睡,卧室知春绿。

3、关于健康的短信

肺活量自测小技巧:放完屁后,低头猛吸,然后观察周围之人有无闻到异味。如有,则须按此法加强锻炼;如无,则证明你乃超人!

报告:您此时的睡觉姿势不正确。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您起来重睡……手机实时监测系统。

啊!您,是如此的雍容华贵,风情万种,怪不得,大伙儿都说你……臃肿!

4、其他短信

注意了,先看看你的左边,再看看你的右边。请小心一个刚溜出来的精神病,他的特征是:拿着手机东张西望。

通知:明天上午有领导视查工作,各位同事请按要求统一着装。男士:西装领带短裤拖鞋;女士:泳装西裤皮鞋!

紧急提醒:近日恐有龙卷风天气,出门时务必随身携带两个10公斤重的哑铃,以免被狂风卷上西天。体重轻于50公斤者须加倍。

地震台预测:今晚至明晨有微型地震,为了您的安全,请今晚包着棉被,头戴马桶,鼻孔插上吸管在床底下睡觉。

作者: 中软人 2005-3-19 01:08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愚人节整人全集

网络整人大法

利用电脑和网络整人,关键得靠你聪明的头脑和灵活的手脚,具备了这两点,你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环扣一环,设下天罗地网,让被愚者无处可逃、哭笑不得。

最初级方法:简单易行,适合所有用电脑的人

趁别人上厕所时在其电脑上设置屏幕保护,并加上密码;伪造网站管理员讲话:“系统即将重启,请保存手中的工作后退出”;发电子邮件给朋友,先用Winzip打包、再次打包……最后做成自解压文件,如此循环几遍,最后对方打开信时,只有6个字:今天是愚人节!

易容术:适宜使用OICQ、ICQ等即时通讯软件的朋友

用紧急事件将正在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的被愚者支开,打开即时通讯软件的修改个人资料选项,动用键盘、鼠标,将被愚者的网络容貌来个全方位修改。至于如何改,那就看你的兴趣和能力了。最后别忘了销毁一切可能暴露形迹的证据。这种方法不易被发现,不仅让被愚者的好友一时半会搞不清楚他是谁,就连被愚者自己也一时半会摸不着头脑。

另一种方法就是设法取得被愚者的OICQ号码,自己重新申请一个OICQ号码,按照被愚者的详细情况填写个人资料。将被愚者加入到你所申请的新号码的联络清单中,然后抓住对方弱点开始对其进行“大型轰炸”。本方法主要是不让对方知道你是谁,因此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隐藏,尽量不要让对方对你有疑心。

提醒被愚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千万要记住将系统锁定,再离开电脑。一旦怀疑中计,只能小心、细心地去观察破解了。

偷梁换柱:改变被愚者电脑中的一些设置

利用麦克风和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程序录下一些恐怖或离奇的声音,然后将其设置为Windows开(关)机声音。这样当被愚者开(关)机的时候,冷不丁地肯定被吓一跳。

将被愚者电脑中的“我的文档”所对应的目标文件夹改变,让其误以为辛辛苦苦撰写的文档全部消失。

将被愚者常用的一些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目标改变,让其点击快捷方式开启程序后,却发现启动的不是和快捷方式相对应的程序。注意一定要将快捷方式的图标保持和原来的程序一致。

这些方法愚人的效果是一流的,足以让被愚者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浑身冒冷汗。但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因为一不小心就会铸成大错。

提醒:愚人节当天不给任何人可以接近你电脑的机会。

动动硬件:电脑出了故障,一般人都会看程序或网络是否出了问题,很少考虑到细微的小硬件方面

你可以在被愚者还没有上班前,将其显示器的电源插头或者鼠标的插头弄松,这样当被愚者上班打开自己的电脑的时候就会发现显示器黑屏或者提示鼠标找不到,正当他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你再神勇现身,轻松将问题搞定,那么对方非但不会想到被愚弄,还会大大感激你呢。

当然还有更为“歹毒”的一招,那就是将显示器的对比度调整至最低,以屏幕漆黑为原则。如此一来,除非对方非常心细,否则极难发现真正的原因。如果他觉得是硬件出问题的话,有可能会将自己的电脑“大卸八块”,以查原因。

提醒:要注意细心观察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至于能不能发现问题所在,就看你的修行深不深了。

作者: 中软人 2005-3-19 01:09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愚人节整人全集

生活版整人大法

1、调制怪味可乐

买一瓶可乐,喝掉一半后,掺入醋、酱油、盐、芥茉等佐料,精心调制一份色泽正常的怪味可乐。遇到熟人就装作正在喝,然后大方地把“可乐”递上去,对方毫无戒备,一边道谢一边大口喝下去,紧接着皱眉头、张口便吐。

你还可以依法炮制,如往矿泉水里倒入二锅头酒,往啤酒里兑点肥皂水等等。

2、牙膏夹心饼

把夹心饼拆封,小心地拨开两片饼干,去掉原来的夹心,拿出牙膏(最好是黑人牙膏,味道不错!)挤出适量至饼中,分量随个人“饮食”习惯,最后加以黏合,尽量做得逼真像样。你一般根本不用特地使用,只需将之放至明显处,最好准备几片原始的夹心饼,一边吃一边看电视,自然而然就有人光顾品尝了。这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也可以主动出击,到处请人品尝,虽然其风险性较大,但肯定有不少人中圈套。

3、点歌

准备好一个饭盆或搪瓷脸盆(其他经打击后可以发出洪亮、高分贝的物体均可)以及电话。尽量用一种很正式的语调给对方打电话,接通后按照下面的话来说:这里是音乐电台,有一位X(可说可不说真实姓)先生/**要为Y先生/**点一首歌,如果您想听的话,请拨#号键收听(一般人都会按一下)。谢谢,歌曲是动力火车的《当》,请仔细收听。然后敲一下事先准备好的打击物,只敲一下,发出“当”的一声,在对方未反应过来前,说:谢谢收听,愚人节快乐,再见!

此方法适用于宿舍之间,或可用电话联系的好友,最后是较亲密的人。另外在打电话过程中千万不可以笑,以免影响效果和气氛。

4、双倍邮资

估算好时间,提前给你的朋友寄一封信,但不要贴邮票,也不要把自己的发信地址写上(不然就会退给你的)。这样愚人节这天,你的朋友将收到一张由邮局发给的取信通知单,被告知,他有一封欠资邮件,请到某某邮局办理处领取,并付上双倍的邮费。当他风尘仆仆地来到某某邮局,毕恭毕敬地奉送上双倍的邮费后,打开信封,却发现里边飘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愚人节快乐!”不过这个恶作剧可能时间上会有所误差,效果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好。

5、送礼物

如果愚人节那天有人过生日,就送给他一个写着“生日快乐”的大盒子,把盒子里装满碎纸片,并将盒底弄松。当他拿起盒子时,盒底掉落,碎纸片飞得满屋都是,准得让那位被愚者收拾半个钟点。

6、测量

恶作剧者拿一截绳子,拦住一位行人,要他帮忙测量一下尺寸。再拿着绳子的另一头,转过楼角,又拦住另一位行人,如法炮制。然后你就可以躲在一边看热闹去了。两头的人可能会等上十几分钟,见没有动静才放下绳头,去找对方问个明白,这时才会发现上当了。

这是愚弄陌生人的好办法。

作者: 中软人 2005-3-19 01:09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愚人节整人全集

愚人的经典玩笑

愚人节这天,世界一些国家的媒体也纷纷加入了“制造新闻、愚人一笑”的行列,一句话——骗你没商量!

近十年经典

1991年:蒙娜丽莎的皱眉

英国《独立报》报道称,一个艺术小组在清洗名画《蒙娜丽莎》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在将画上的蒙尘去掉之后,这位以“神秘的微笑”风靡世界的女子竟然皱着眉头。

1993年:世纪婴儿玩笑

3月11日,某报开展幽默新闻创新赛,向社会广泛征集“最具有欺骗性”的故事。南京陈某很快创作了一篇《谁是世纪幸运婴儿》的文章。当年4月1日,该报在其专栏全文刊载了该文。随后,该文被转载,引起了一场“世纪婴儿”热。

1995年:英国女王冒出亲叔叔

英国《独立报》报道,有一位当年69岁的威尔士农夫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祖父、乔治五世的私生子。这一报道以“女王的王位受到威胁”为名,将这位农夫的身世形容得有板有眼,还称这位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已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继承权。

1996年:木星发现生物

“美国在线”的一条新闻:有政府官员透露,在木星上已经发现了生物。该报道称,美国政府已经掌握了木星生物的证据,但是将这一消息秘而不宣,“美国在线”老总和一位知名生物学家一起出面证实这一新闻的可靠性。

2000年:免费汽车

美国著名男性杂志《Esquire》向读者介绍了一家名为“免费轮”(Freewheels)的新汽车公司,称这家公司正准备向大众推广免费汽车,这些汽车的车身上将印满广告,“免费轮”的收入就是来自这些广告。

2001年:“蓝天”不再

英国《邮报》发布消息,天空正在渐渐变得黯然失色,不再像以前那么蓝了。该报称这一结论是来自一项长达五年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说,天空中的蓝色素从1996年的9.3%下降到了2001年的6.9%。

2002年

日本:小泉被开涮

日本一家报纸《日本时报》开玩笑对象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英文版《日本时报》拿小泉的狮子头发型来开涮,它在搞笑版报道中称:“日本政府将采取一连串‘温和措施’刺激经济,包括把大受欢迎的迪斯尼卡通片《狮子王》列为‘重要文化资产’……小泉首相一头乱发状似狮鬣毛,在他的影响下,所有与狮子有关的物品均变得非常抢手。”

泰国:假传限酒令

《曼谷邮报》报道,鼓吹健康生活不遗余力的内政部长普拉查颁布新指引,限令酒客每晚只可在酒吧买两杯酒,顾客叫酒时须让侍应在手上盖印,凡手上已有两印者便无法继续买醉,同时,政府亦正考虑发行可纪录市民买酒次数的新智能身份证,酒吧售酒时须将顾客身份证“过机”登记,并在仪器上检查顾客是否已超过限额。

俄罗斯:愚人节放假

俄国家电台报道说,议会正在就4月1日这天“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召开紧急会议,并要将这一天列为公共假日。“专家研究表明,与其他日子相比,这一天通过电话讲笑话,给经理们分派荒唐任务,有关供电、供暖、供水中断的警告等多如牛毛,致使俄罗斯工作效率空前低下,”因此,“还不如放假了事!”

伊拉克:伊拉克人增配给

由萨达姆长子乌代经营的伊拉克官方报纸《巴比伦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文章说,伊拉克人每月的配给将要大幅度增加。正当人们要把这个“喜讯”转告亲朋好友时,报纸最后一版上的一行字“提高警惕、不要上当”。

加拿大:比尔·盖茨不幸成“愚人”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的一家法语电台的两位喜剧播音员决定“愚人节”要找个“更难欺骗的家伙”“开心”一下,于是打电话给微软公司总部,声称自己是加拿大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要让盖茨接听克雷蒂安总理的电话。令人惊讶的是,盖茨的助手竟然没有核实对方身份就轻易接通了老板的电话。于是,这两个“骗子”冒充克雷蒂安和盖茨进行了10分钟的电话交谈。(文/徐冬梅)

/SoftChannel/72347903762366464/20040331/1782762.shtml

当心,别让手机毁了你的专注力

周末去上课,我把手机静音,放在包里,专心致志地听课。课程刚刚开始30多分钟,就有不少人拿出手机,低头在看手机的内容。我旁边的男生也是如此,一直低头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

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讲课,时而被老师的幽默逗笑,时而被老师播放的索尼和尼康的广告片感动地流泪,时而看着老师的PPT,陷入沉思……我一会哭,一会笑,如果旁边的男孩看到的话,肯定会好奇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惜,他看不到,他的眼,他的心,都在手机上,他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也不知道旁边的女生在干什么。老师在讲什么内容与他无关,他只关心手机里的世界。

我看着他,觉得既无奈,又好笑。既然那么想看手机,又何必来上课呢?来教室上课,既费钱,又费时。既然不听课,还不如在家里舒舒服服地拿着手机看呢。一个人还是不能一心二用的。当你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只听到耳边有个声音,却不知道这个声音在讲什么。

直到课程结束,他才惘然从手机的世界里抬起头,一声哀叹:今天的课程太没有意思了!你没有看到一旁的女生是听地多么忘情,我觉得这堂课老师讲得很精彩。不是老师的课程没有意思,是他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听课。那么不专注,如何体会课程的精华?

不知道现在大学课程是怎么样的场景,会不会是老师在讲台忘情地讲课,而学生坐在位置上一个个拿着手机,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听老师讲课。

有时候不是老师的课讲得不好,是因为你忍受不了没有手机的生活,总是想拿出来看一看是不是错过了什么消息。当你掏出手机,打开手机的那一刻,你就迷失在手机的海洋里了,你忘记了自己是要干什么,你也忘记了自己正在听课,直到课程结束了,才恍然回过神来。

其实,你在看手机时,也是不专注的,你从这个页面跳到那个页面,你一边聊天一边看订阅号的文章。等你蓦然醒悟,又觉得看手机浪费了时间,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此时,你的心情也是自责和沮丧的。这时,手机并没有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愉快,反而是更无效和沮丧。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是手机的奴隶,人生何处不手机?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主人。生而为人,我们理应是手机的主人,怎么如今甘愿当奴隶呢?

我觉得手机带来的危害之一是破坏了人们的专注力。 因为有了手机,现代人做事情越来越不专注,而且很容易被打断。有时候人们不得不用番茄钟这样的工具来强制自己专注。当你不专注,你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全情投入。当你不专注,你也无法享受这件事带来的乐趣。当你不专注,又何来效率?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注力,只有专注了,才能体会到做这件事的乐趣。 一个专注做事情的人,在专注的过程中,他就感受到了快乐,当事情做完时,他从内心里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他顺利完成当天的任务,心情又更加愉快了,第二天,充满活力投入生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即使是陪伴孩子,也需要专注力。 有下面两种情况,你觉得那种陪伴的质量更高?

场景一: 妈妈为了早点回家陪孩子,工作没有做完,就先回家。回到家,打开电脑,收发邮件,一边工作一边陪孩子。让孩子在身边自己玩。

场景二: 妈妈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完,虽然回家晚了一点,但是回家之后,就把工作的事情完全放下,调整情绪,手机静音,全情投入与孩子玩耍30分钟。

如果你是孩子,你喜欢那种陪伴呢?我喜欢第二种。第二种的陪伴时间可能是短了一些,但是,陪伴的质量很高。第一种情况,会让孩子感觉到妈妈根本不在乎自己,与自己呆在一起还在忙工作,自己不如妈妈的工作重要。

很多妈妈以为陪孩子,就是人在孩子身边就可以,或者一边工作一边陪伴,或者一边看手机一边陪伴孩子。这样的陪伴质量是很低的,虽然人在孩子身边,心却不在孩子身上。

这样的陪伴,还不如先把工作处理好,然后把手机静音或者把手机放一边,调整心态,全情投入,与孩子玩10-15分钟。当你全情投入,孩子也会全情投入,这样你们能感受到彼此的相伴的乐趣。

而手机很容易打断专注力。 当你把手机放在身边,没有关闭微信的消息通知,一会一个微信信息,这时候,你如何专注,就算你没有立马去看这些微信消息,你的心情也变得烦躁了,你想要快点结束,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消息,有没有紧急的消息。

更不用说,很多人是收到微信消息就立马查看,等打开了手机,看完这个信息,不自觉的去微信朋友圈看一看,看看最新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你早已迷失在手机的海洋里,早已忘记自己在拿起手机之前是在干什么的了。

手机也很容易把整块的时间分割成碎片化时间。 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写到, 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若不将时间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谈。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必须集中他的自由时间。他知道他需要集中整块时间,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

我们需要的是整块的时间,将时间化零为整,用整块的时间来思考和工作。很多人在讲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 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把碎片化的时间整合成整块的时间 。碎片化的时间等于没有时间。

当你经常被手机打断,当你时时查看微信的消息,那你整块的时间都被分割为碎片化时间,那你就是没有时间。

德鲁克在书中写: 管理者越是想做重大的贡献,越是需要有更长的 “ 整块时间 ” 。时间管理的最后一步,应该是将可由管理者自行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我们想要在任何方面有所成就,都需要有更长的“整块时间”和全情投入的专注力。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 《无论咨询投行,说到底,高薪行业只要一种能力:独处》 ,作者在咨询行业从业十几年,参加高校建立的“咨询俱乐部”,发现学生们忙于各种活动,却没怎么花心思在学习,上课下课都拿着手机刷微信。问道最近一个月是否有人完整读过一本除了课本以外书的人,居然没有人举手。

作者说道, 无论是读书还是学英语,难就难在“独处”两个字。这两样东西都不用太多的方法和技能,也不用别人教你,贵在一个人不断坚持和重复。

作者说的独处能力,并不是指一个人单独呆着,或者一个人独居,就是独处能力。如果你一个人呆着,时时拿着手机,那根本不是独处能力。

那何为独处能力?独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整。更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独处不是孤僻不是孤独,独处可以是一种爱好,独处时可以思考,可以回归本真,可以使身心得到应有的调节。独处更是一种艺术。

在独处时更需要专注力,别让手机毁了你的专注力。手机给我们带来了联接人与人关系的便利,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手机毁了我们的专注力,要成为手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如何不用工具把自己玩到哭(如何使手机成为有用的工具,而不是被它控制?)

今天关于“如何不用工具把自己玩到哭”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