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白芨怎么种(白芨种植 具体介绍如下)

白芨种植的话首先要选取当年生的嫩芽或者茎芽作为栽培材料,然后放在沙床中进行催芽处理,配制疏松性强土层深厚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入栽定植后保持间距在30cm左右,...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白芨如何种植”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白芨怎么种(白芨种植 具体介绍如下)

白芨怎么种

白芨种植的话首先要选取当年生的嫩芽或者茎芽作为栽培材料,然后放在沙床中进行催芽处理,配制疏松性强土层深厚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入栽定植后保持间距在30cm左右,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稀薄的粪水溶液,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1、选种要求

白鸡是一种有名的中草药植物,近年来有不少的朋友用其种植,那么白芨怎么种才合理,首先就要选取当年生的嫩芽或者茎芽将其栽培,一般在春季的3~5月份种植最佳,然后将种苗放在湿度大的环境中静放1~2天即可。

2、催芽处理

然后将种苗放在准备好的河沙中,浇足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放在通风性较好的干燥阴暗环境中,上面用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在上面覆盖一层薄土后,每天浇水一次,加强空气流通,大概1个月后发芽生根。

3、配制土壤

白芨喜欢在疏松性强土层深厚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可选用园土,腐殖土,河沙,骨粉按照3:5:2:2的比例进行混合配制,然后在盆内加入适量的腐熟的堆肥或者有机肥溶液,浇入适量的水分使之充分混合。

4、入栽种植

然后将种苗分别放入准备好的土壤中,将芽嘴的一端向下,保持间距在30cm左右,上面用一层薄土覆盖,浇足一次水分,然后施加一次稀薄的粪水溶液,切记不宜过多,以促进种苗的萌发生长。

5、水肥管理

白芨喜欢在高湿的环境下生长,最好每天浇水一次,干旱高温天气可每天浇水两次,阴雨天气的时候要进行排水处理,秋冬季节保持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然后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稀薄的粪水溶液,浇入少量水分即可。

白芨是如何种植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是一种忌阳光、积涝、耐阴不耐寒,喜爱生长在暖和湿润中的植物,种植地块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照射不强烈的地块,整地前施放农家堆肥作为基肥,并把地块进行翻耕,把土壤整细平后作宽大畦备用。白芨种植一般都是采用分取茎块进行繁殖,选择在无病害、芽多的茎块上截取,截取后伤口沾草木灰进行栽种,栽种时注意芽向上,浇水后覆盖草杆并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选择优质的壮苗进行移植到整好的地块上。

白芨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根据天气来管理,干旱季节勤浇水,雨天季节注意排水,避免田地形成积水,发生腐根病,同时由于白芨的生长土壤肥沃,很容易长草,所以一定要及时的除草,避免草吸收其生长养份,造成白芨生长不均匀的发生。白芨的茎块膨大期大概在7月至9月,这期间如何施肥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收成,所以一定要合理的施肥,可以在这期间施放氮肥、钾肥和磷肥,并且浇施农家粪水,让茎块有充足的养份生长。

白芨在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只要是植物都会发生病虫害,白芨也不例外,所以在管理上要以预防为主,特别是闷热多雨的天气,如果发生病害一定要对病株及时清理,并及时用药防治,避免病害范围扩大。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白芨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等。白芨是吐衄咯血要药,由于白芨主入肺、胃经,故临床上多用于肺胃出血证。白芨止血可单味研末冲服或外用。消肿生肌:主要用于臃肿疮疡,手足皲裂及水火烫伤、肛裂等。疮疡者,无论未溃或已溃均可使用,疮疡初起可使用单品研末外敷,或与银花、皂刺、乳香同用;疮痈已溃,久不收口,可与黄连、贝母、轻粉、五倍子等研末外敷。

手足皲裂者,可研末后,麻油调敷。水火烫伤者,可研末以油调敷,或以白芨粉、煅石膏粉、凡士林调膏外用。

白芨种植方法

1、时间:种植白芨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3~5月份。2、选种:挑选当年生的嫩芽作为种苗。3、催芽:将白芨的嫩芽放入河沙中,并在河沙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置在阴凉处。4土壤:选择疏松、透气且肥沃的土壤,将土壤放在阳光下消毒。5、栽种:将白芨按照一定距离栽种在土壤中,注意芽嘴朝上。

白芨的养护

水分:旱季每天早晚喷水一次,湿润土壤达到3cm深度,注意土壤水分过多会引起烂根、整株死亡。气温低只需在早上喷水,时间要短,雨季不喷水。

光照:白芨是阴生植物,为了避免高温和强光危害,需要搭建棚遮阳。

培土:培土能保护白芨越冬过夏,避免白芨根部裸露,保护芽苞,促进生根。

追肥:追肥适宜在晴天或者阴天进行。白芨在气温20-30℃时生长旺盛,每月需追肥一次。

白芨种植 具体介绍如下

白芨怎么种植: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

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块茎繁殖一般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公斤。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白芨种植方法:

1、白芨种植时要注意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2、白芨种植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

3、白芨种植中首先要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第一次除草4月份,白芨苗出齐后。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第二次除草。第三次8-9月份除草一次。第四次除草结合间种作物收获时进行,楼松畦面,每次除草都要钱锄,免得伤根。

4、白芨是喜肥的植物,白芨种植好后要每半个月追一次肥。稀薄的人畜粪尿,每公顷22500-24000千克,8~9月施稍浓的液肥,过磷酸钙、堆肥在第三次除草结合施入。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的种植方法,这是一种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食物食物,禁忌人群对这种食物会比较敏感,想要自给自足白芨,学习白芨的一些种植方法,我在这篇文章为大家总结了关于一些白芨的种植方法,来看看吧!

白芨的种植方法1

1、养殖盆土

在白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中,选择适宜的盆土是首要任务,养殖白芨所用的花盆以及土壤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透性。其配土方法为腐叶土3份、田园土2份、河沙土1份然后加入少量有机肥。在上盆之前可以往盆地铺上一层小碎石或者碎瓦片,增加土壤通透性。

2、每年换土

养护白芨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换土处理,还要根据植株的长势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换盆。换土的目的就是为植株提供更加充裕的养分,还能够避免土壤板结对植株带来的影响。在换土的`过程中,需要剪去其老弱病残的根系,保证植株的生长。

3、肥水要点

养护白芨需要合理的进行浇水以及施肥,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根据土壤的干湿度进行浇水,植株生长季节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冬季需减少浇水,连续阴雨天可暂停浇水。白芨的施肥要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则,生长季节20天施一次稀薄的液肥,花期前后适当追施磷钾肥。

4、光照适宜

白芨喜半阴,日常养护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遮阴措施,尤其在夏季,提前搭建好遮阳棚,让植株处于半阴的环境中生长即可。冬季的温度非常低,为了帮助植株安全越冬,此时可以加强植株的光照条件,接受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冬季的生长。

白芨养殖注意事项

1、养殖白芨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日常养护一定要保证植株的通风条件,一旦感染病虫害,需配合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

2、白芨的养殖还需要合理的修剪,其修剪主要是针对发育不良、徒长、发病的枝叶,避免养分的流失,促进植株的生长。

白芨的种植方法2

白芨的种植,南方地区可以在收获种子后进行,北方地区要等到来年温度回升后进行。种植要提前进行整地,除草、翻整、开沟、除虫、施肥。在种植后需要加强管理,确保种子萌发,日常养护的时候要保证光照,并控制好环境温度,肥水适宜。

1、种植时间

白芨的种植选择好合适的时间非常关键,白芨在每年秋季收获,南方地区在收获后即可进行种植,此时的气候温暖,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另外,北方地区的温度较低,建议将白芨种子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等到来年温度回升后进行种植。

2、提前整地

种植白芨一定要提前整地,首先对土壤的杂草进行处理,防止杂草汲取土壤的养分。然后对土壤进行翻整、开沟,保证土壤的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同时往土壤中撒入适量的杀虫剂以及有机肥,防止土壤长虫同时保证土壤的肥力。

3、种植进行

整好地之后放置2~3天即可进行播种,将白芨种子均匀的播在土壤当中,控制好播种的密度以及深度,注意不要过密,深度在3cm左右即可。完成种植之后加强养护,控制好环境的温度、水分,等待种子萌发并生长。

4、后期养护

白芨的生长必须保证充足的散射光照,夏季要做好遮阴措施,冬季需要盖上地膜进行保暖。日常养护的过程中,生长季节需保持土壤湿润,每隔20天左右还需要追施一次稀薄的液肥,保证植株的生长所需。

白芨种植技术白芨种植方法

1、土壤:选择疏松、肥沃、透气的砂质土壤,栽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并且需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的底肥。2、选种:将健康、无病害的白芨分成小块,每小块上需带有1~2个芽眼。3、种植:将带有芽眼的白芨按照一定距离栽种在土壤里,注意芽眼朝上。4、管理:白芨出苗后,需定时清杂草,避免养分浪费。

白芨怎么种植方法

种植白芨一般选择3月份左右进行,尽量选择疏松肥厚的沙质土壤或者腐质土壤。繁殖方法:一般通过块茎繁殖。栽种方法:种植前要进行开沟,距离保持20cm左右,深度保证为5cm左右,块茎需将芽朝上放置,然后填土。田间管理:在它生长期间需要定期做好除草、保持土壤湿润、松土、施肥、追肥等等相关工作。

1、选地整地

白芨在种植之前首先要选择好土地,它喜欢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或者腐质土壤,非常适合生长在温暖、阴湿的环境内,但是它非常不耐寒。而且它非常适合种植在排水较好的山地上,在山地上进行种植的时候,尽量选择阴面的山坡栽植。

在栽植白芨的时候先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大概需要翻耕20厘米左右,同时还要施上肥料或者进行堆肥,施肥的量大概在每亩1000千克左右。肥料一般采取农家肥或者三元复合肥。施肥之后需要将土和肥料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在栽植之前浅耕一次,做成宽度为150厘米左右的高洼。

2、繁殖方法

白芨在繁殖的时候可以选择块茎繁殖,这样既可以大面积发展,还能选用组培苗繁殖。如果选择种子播种的话,则达不到这个效果。在进行块茎繁殖的时候一般是在9-11月份的时候就将白芨从地里面挖出来,尽量选择大小中等的、芽眼较多的、无病害的块茎来做种。在选好做种的白芨后,将它沾上木灰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栽种了。

3、栽植方法

在种植之前将土地进行开沟,开沟的距离大概为20厘米左右,深度大概在5厘米左右,然后将块茎按照一定的距离放在沟渠中,每10厘米左右放一个块茎,在放块茎的时候需要将芽朝上放置,然后在块茎上面填上土壤,并将土壤压实,然后浇水、覆草,在出苗之前都必须保证土壤的湿润度。

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是针对于中耕除草、追肥、灌溉、排水等方面。除草的话,需要在中白芨出苗之前就要进行,一般是种植好块茎后就对地面喷洒乙草胺。在白芨苗初期之后,杂草又会疯狂生长,这时候就要用锄头来进行人工除草了。

白芨是一种需要非常多肥料的植物,每个月都需要喷施一次沃叶磷酸二氢钾。对白芨进行灌溉的时候,要跟排水同时进行,它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但是又怕涝,所以在干旱的时候要多浇水,可以安排早晚各浇水一次。

白芨怎么种(白芨种植 具体介绍如下)

好了,今天关于白芨如何种植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白芨如何种植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白芨如何种植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