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古代的李世民的老家在哪里(李世民祖籍哪里人)

李唐故里在临洮 临洮,古属九州之一的雍州,是人文始祖伏羲后裔的食邑地,周朝称陇西邑,自秦献公灭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县,为临洮建县之始。从秦昭王二...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唐太宗李世民祖籍哪里?是山西人吗?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古代的李世民的老家在哪里(李世民祖籍哪里人)

古代的李世民的老家在哪里

李唐故里在临洮

临洮,古属九州之一的雍州,是人文始祖伏羲后裔的食邑地,周朝称陇西邑,自秦献公灭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县,为临洮建县之始。从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9年)设陇西郡的郡治就在狄道。从战国到秦汉近五百年间狄道一直就是陇西郡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就是说,那时的陇西,是以狄道为治所的陇西郡辖地。古狄道今临洮是战国秦长城西端起首,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上的重镇和要冲、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存“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就因在临洮发现而命名,同时它也是李氏文化的发祥地,李唐宗室的故里。

陇西李氏是最初扎根于临洮(古陇西狄道)并随后扩展到全国各地的我国著名的家族,这个家族肇兴于秦汉,发展于魏晋,臻盛于唐代。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载,老子的曾孙叫李昙,李昙的儿子叫李崇。李崇“建功狄道讨西羌”,“受封南郑家素昌(狄道),在秦时曾任陇西郡郡守,驻防郡治狄道(今临洮)”。李崇就是为后世所称颂的陇西房始祖。此后,李崇的次子李瑶为狄道侯,李瑶之子李信为秦大将军、陇西侯。到西汉初,李信之子李超为汉大将军、渔阳太守。李超之子李仲翔为河东太守、征西将军。史书所载李仲翔讨叛羌于狄道,因寡不敌众,临阵战殁。其子李伯考奔父丧,将仲翔葬于狄道东川。随后,李伯考把子孙安置在狄道东川槐里,也就是现在临洮龙门镇槐树里庄。据史学家考证,临洮东二十铺汉墓群,就是李仲翔家族墓群。这里曾出土“尚方仙人镜”和雕刻精美的石墓门。现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汉武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个大名人“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史记.李将军传》称“李广,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徏成纪”。查《唐书.宗室世系表》:李广父李尚,乃伯考之子,而伯考之家在狄道东川。则李尚生于狄道东川槐里,是他任成纪令时才举家迁居成纪的。可以说李尚是陇西李氏“成纪房”的开拓者,成纪李氏是狄道李氏的后裔,统称“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的第一个皇帝西凉王李暠是狄道人。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生于晋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1年)为陇西李氏“狄道房”,开国化家,杰出的中兴代表人物,乃汉初征西将军李仲翔之十九代孙。李暠由于家庭出身和才干,被敦煌汉人大族推为敦煌太守,接着成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公元400年李暠建号“庚子”,在敦煌建立西凉政权,称西凉武昭王,后迁都酒泉。

李暠是一位通经史、知兵法、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在位十八年颇有政绩。他在外交上,一方面对远在江南的东晋政权奉表称臣,借以争取中原汉族人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他远交近攻,结好南凉对抗北凉。在政治上李暠更是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广揽人才。在经济上,李暠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以至在他统治几年后,西凉“年谷频登、百姓乐业”。在文化上,他大力倡导儒学,兴办学校,并在各郡设五经博士。他统治西凉十八年中“兴儒重农”使西凉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李暠不但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著述有《靖恭堂序赞》、《嘉纳堂图赞》、《述志赋》、《大酒客赋》、《槐树赋》等数十篇诗赋,至今读来仍很感人。李暠的政治业绩赢得了历代史家的好评。临洮城北在四、五十年代曾有一块“西凉武昭王李公讳暠之故里”的石碑,附近有乡人纪念他的衣冠墓、俗称皇陵,其遗址犹在。

李暠卒后,其孙李宝向魏世祖拓拔焘奉表归诚,并深得宠信,被授于“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等官职,李氏在北朝的尊崇地位确立了。

李宝之后,李氏子孙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他的少子李冲。李冲是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魏孝文帝时著名的改革家,他不仅自身文化素养极高,以儒学致显,而且通过与皇室联姻的关系,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魏孝文帝推行改革的得力助手。

李冲在北魏朝廷中曾任秘书令、中书令、侍中、仆射等要职。他一生才思敏捷、勇猛精进,为北魏的统一改革立下汗马功劳。魏孝文帝时,因连年战乱,许多农民依附世家大族,“民多隐冒”,造成北魏政府财税的损失和社会的不安定。李冲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实行“三长制”及新的赋调制度。此外,在改革律令,迁都洛阳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中,都有他积极参与。他不仅在政治上为北魏政权做出极大贡献,而且也是营建魏都洛阳的总设计师。《魏书·李冲传》载他“机敏有巧思……及洛都初建奠基,安处效兆,新起堂寝,皆资于冲”。另外,他还将一个女儿嫁给彭城王勰,一个女儿嫁给魏孝文帝为夫人,其兄辅则以女儿嫁给咸阳王禧,通过这种与皇室联姻的关系,更加巩固了陇西李氏在北魏政权中的地位。李冲一族子弟,以儒学进身,官高位显者甚众,李冲长兄李大师、李延寿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陇西狄道李氏除李宝子孙外,李贤、李远、李穆兄弟“子孙代居北狄”、“随魏南迁、复归陇”。李贤在北周为柱国大将军、泾原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河州总管;李远曾为北周左仆射;李穆更是杨隋的开国元勋,拜太师,赞拜不名,其家“一门持象笏者百余人”。在北魏时又兴盛起来,被史家称为“自周隋,郁为西京盛族”。

创建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自称:“自贯狄道,布在方策,为凉武昭王李暠七代孙”。武德年间,李渊追封“陇西堂”。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修“氏族志”,把陇西郡李氏列为李氏十三郡望之首,全国姓氏第一。李唐王朝创造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李唐皇室是“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的后代。临洮也就是李唐王朝宗室的故里。千百年来,大量的史料和已出土的李唐宗室墓志表明:淮安靖王李寿、虢王李凤、越王李贞、汝南公主李字、长乐公主李丽质、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潞王李贤、云麾将军李思训……等都是“陇西狄道人”。

此外,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自道家世,称为凉武昭王第九代孙,他诗中自述“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清代临洮著名诗人吴镇在他的“我忆临洮好”十首中也有,“我爱临洮好,诗家授受真,高岑皆幕客,白贺是乡人”的名句,无疑为临洮李氏文化增添了一个亮点。

临洮县城西洮河对面的西坪山上有一地名为“钦王湾”,这里有被封为西平王的李晟之父太子太保唐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与其妻王氏代国夫人之墓(群众称上王坟和下王坟)。这里的车刘家村石碑滩曾竖有一块“李钦神道碑”,文革中被毁,但墓址遗址尚在。

“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祖思恭,父钦,代居陇右为裨将”。李晟是中唐代宗、德宗时陇西李氏家族中的显贵人物,勇敢绝伦,在与吐番、藩镇的斗争中屡建奇功。李晟有十子,其中以李愿、李愬、李听最为知名。特别是李愬,在唐中央与藩镇的斗争中,雪夜袭蔡州,平定吴元济淮西之乱,成为我国战争史上著名的成功战例,李愬因而也名扬天下。

综上所述,陇西李氏最初扎根于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并随后扩展到成纪,以至全国,成为关陇集团中的豪门大族。从秦汉到隋唐,在绵延一千多年的家族兴衰历程中,伴随着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从古陇西这块土地上征战杀伐,走向全国,或以文治,或以武略,建功立业,闻名于世,终于创建了李唐王朝。从汉代边将到唐朝帝王,涌现出一大批叱咜风云,英姿独标,伟业赫赫,彪炳史册,留芳百世的英雄人物,因而也使临洮成为李唐故里而声名卓著,历史辉煌,光照陇原,声振中华。  

李世民是什么族的人?

李世民是汉族的人。

李世民,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李世民为政举措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

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世民

李世民是哪里人?

陕西人,李世民出生于武功的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汉族。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天下。

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

扩展资料

在中国所有伟大的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626-649年的二十三年,但他的功绩及名声丝毫不逊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创业之主。

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649年,患得了痢疾,医治无效,于次年五月病死于终南山别墅“含风殿”。他死后被葬在今天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是为“昭陵”。他的谥号为“文皇帝”。

用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里的一句话,只有等到“唐太宗登地位,唐朝才开始盛大起来”的。而且,他还是著名的军事家、书法家,他开创的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世民

李世民祖籍哪里人

李世民,祖籍是在武功别馆,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武功。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

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年后为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人物成就: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此,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

唐太宗李世民老家是那里的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关于他身世的疑点很多。李世民一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其中,在历史上还有这一段插曲,本来西魏以前以山东地区的李姓一门为望族,这一地区有五大望族姓氏--王、卢、崔、李、郑,其中李姓又是鲜卑族中的一大姓氏。而自西魏宇文泰以关中为根据地建国,由此就硬性规定了关陇李姓为望族。有人据此认为李氏一门是破落贵族,还有人说李氏是鲜卑族大野部的姓氏。

秦王李世明是哪里人

李世民出生于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公元599年死于公元649年,唐朝第二位的皇帝,是千古明君,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23年(公元626年-公元649年),享年52岁。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李渊封他为秦王、天策上将。在626年时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着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古代的李世民的老家在哪里(李世民祖籍哪里人)

好了,今天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祖籍哪里?是山西人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唐太宗李世民祖籍哪里?是山西人吗?”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