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新高考3+2+1模式是什么意思?)
高考赋分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考生各科成绩,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来回答大家对于天津高考成绩已出,网友懵了:这是什么制度!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天津高考成绩已出,网友懵了:这是什么制度!的话题。
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高考赋分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
考生各科成绩,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以各科“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
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将每门选择考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分。等级分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进行处理,以整数呈现。
等级赋分的优点
1、能够较好解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2、等级区间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实际情况;
3、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4、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赋分制的优点:抹平学科不同难度的差异
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以前的学生无非文理两类,比较学生差异时直接算总分,很好比较,但高考选科若改成了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12种组合方式,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比如:某次考试,小明政治卷面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而小张物理卷面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高考赋分制对谁有利
赋分制度对于中等学生没什么影响,但是会给成绩偏下的学生一个保底分,给成绩最好的同学直接定成100分。由于赋分制是以排名为基准,因此如果考的很简单,就会出现卷面分相差几分,但赋分结果相差十几分的情况。反而是考的难点,才会给你往上折分,基于这个原因,高考可能也会适当增加难度,来保证分数更有辨识度。
温馨提示:注意三点
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而是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2、 等级赋分制只适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计算。即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的物化生政史地6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广西、甘肃、江西、安徽、黑龙江、吉林15个省市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
3、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
高考赋分制度是什么意思
高考赋分制度意思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6个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考试科目,成绩按照等级进行赋分。等级赋分:100分为满分,40分为最低分,根据选考人数划为21个等级,每个等级差3分,科目排名前面1%的学生是100分,2%的学生是97分,按照排名依次类推进行赋分。通俗的讲就是把考生考的卷面成绩进行排名,按照等级区间赋予相应等级的分数。
也就是说“学考合格才能赋分;而选考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最终得分。”理解赋分的关键在于,明白你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经过这一套流程下来。你的高考最终成绩就出来了。
新高考考生学习建议
1、高一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好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考生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
3、重视学考。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考生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天津出分时间2023
2023年天津高考出分时间为6月25日,报考时间为6月下旬。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天津市招生委员会原则上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00%划定天津市普通本科(含提前本科批次A、B阶段,普通本科批次A、B阶段)录取控制分数线。2023年天津市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72分。
考生可通过以下渠道查询本人成绩:
1、登录招考资讯网,点击天津市普通高考考生成绩查询链接,进入查询页面,输入考生信息查询。
①登录招考资讯网(/),在天津政务窗口,点击“高考成绩查询”服务。
2、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天津招考”,点击进入天津市招考院综合服务平台,输入考生信息,使用高考报名时登录用手机号码进行验证,进入2023年天津市普通高考成绩界面。
3、登录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高考服务专区或天津政务窗口,点击“高考成绩查询”服务。
4、用手机下载津云客户端,在服务板块中点击“高考查分”。
5、登录中国建设银行App查询。
6、在高考报名时已办理邮政速递手续的考生,中国邮政速递天津分公司将通过EMS(特快专递)将考试成绩通知单陆续送至考生高考网上报名时填写的邮寄地点。
考生获知2023年高考成绩后,如对本人的成绩有异议,可于6月24日17时至6月25日17时申请成绩复核,逾期不再受理。考生办理高考成绩复核申请时,须登录招考资讯网,通过本人的高考成绩查询账号进入成绩复核系统,对本人存有异议的科目考试成绩提出复核申请。
新高考3+2+1模式是什么意思?
“3+1+2”模式是一种高考模式,总分750分,20种组合。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
“1”为“首选科目”要求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确定1门。
“2”为“再选科目”要求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确定2门。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全国卷;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6门由各省市组织命题。
3+1+2模式改革进程:
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并在2020年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
2018年,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八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八省市成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2019年4月23日,八省份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截止2020年11月7日,全国已有14个省市实施了高考综合改革。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采用的是“3+3”模式。福建、河北、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采用的是“3+1+2”的模式。
高考分数赋分是什么意思
高考分数赋分是根据考生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
其实“赋分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高考出现了“不分文理”的特点,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很多,但每一科的难度大不相同,采用赋分制,可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属于必考科目,不在赋分的范围之内,而物理和历史则采用的是二选一,剩下的四门科目中,同学们将进行“四选二”,因此在高考中,学生选择的4门科目中,进行赋分。
与此同时,赋分制并不是单纯地对卷面成绩进行赋分,而是结合卷面成绩和单科成绩排名进行赋分。当取消了文理分科之后,赋分制的最大优势在于平衡了政治、生物、化学和地理这四门科目之前存在的难度差异。
除此之外,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赋分之后,他们每科成绩原本的排位并不会改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当然,无论赋分制怎样公平,我们都不能否认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缺陷”。
赋分制对考生的影响:
1、学霸越集中的学科,普通学生成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在一所学校中,选择物理学科的学生很多,并且选择传统“理综”的人数也很多,那会出现一个问题,学霸之间的竞争会被赋分制拉开差距。比如在一个班级中,大家的物理分数相差无几,可能差1-2分,但这只是原始分数,但赋分之后,可能差距就会很大。然而这只是学霸之间的差距,那普通学生呢,赋分之后,很容易成为“炮灰”,分数会显得很低。
由此可见,在受欢迎的学科中,只有“顶级学霸”才能凸显其分数,其他人很难脱颖而出。并且试题越简单,赋分之后的差距就会越大。
2、试卷难度越大,学校之间的差距就会越大,名校会占据更多优势。
如果在高考当中,某一选科科目的难度增加,那从整体优势来看,名校学生会占到更多的优势。并且试题难度越大,他们所突显出来的成绩就会越明显,对于一些中等偏下的学校而言,可能就会落后得比较明显。
由此可见,高中生在选科时,不要盲目地选择“数理化”,因为在新高考的赋分制度下,普通学生并不占优势,想要在高考中脱颖而出,选科方面,家长和学生别忽略。
好了,今天关于“天津高考成绩已出,网友懵了:这是什么制度!”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天津高考成绩已出,网友懵了:这是什么制度!”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