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新闻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皇帝顺序(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具体顺序如下:1、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 开宝九年(976) ,在位16年。2、太宗赵炅太...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宋朝皇帝顺序列表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皇帝顺序(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皇帝顺序

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具体顺序如下:

1、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 开宝九年(976) ,在位16年。

2、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元年(976)- 至道三年(997),在位21年。

3、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 乾兴元年(1022) ,在位24年。

4、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 嘉佑八年(1063),在位40年。

5、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 四年(1067) ,在位3年。

6、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 元丰八年(1085) ,在位17年。

7、哲宗赵煦元佑元年(1086)- 元符三年(1100) ,在位14年。

8、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 宣和七年(1125) ,在位24年。

9、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 二年(1127) ,在位1年。

10、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 绍兴三十二年(1162) ,在位45年。

11、孝宗赵眘隆兴元年(1163)- 淳熙十六年(1189) ,在位26年。

12、光宗赵敦绍熙元年(1190)- 五年(1194) ,在位4年。

13、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 嘉定十七年(1224) ,在位29年。

14、理宗赵昀宝庆元年(1225)- 景定五年(1264) ,在位39年。

15、度宗赵禥咸淳元年(1265)- 十年(1274) ,在位9年。

16、恭帝赵德佑元年(1275)- 二年(1276) ,在位1年。

17、端宗赵昰景炎元年(1276)- 三年(1278) ,在位2年。

18、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 二年(1279),在位1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

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后逐步统一中国,由于疆域相对南宋而言到达黄河以北,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扩展资料: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宋朝

宋皇帝一览表的介绍

宋朝皇帝顺序表

宋太祖赵匡胤 -- 宋太宗赵光义 -- 宋真宗赵恒 -- 宋仁宗赵祯 -- 宋英宗赵曙 -- 宋神宗赵顼

宋哲宗赵煦 -- 宋徽宗赵佶 -- 宋钦宗赵桓 -- 宋高宗赵构 -- 宋孝宗赵昚 -- 宋光宗赵惇

宋宁宗赵扩 -- 宋理宗赵昀 -- 宋度宗赵禥 -- 宋恭帝赵隰 -- 宋端宗赵昰 -- 宋卫王赵昺

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建立了宋朝,大宋第一位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

顺序为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

1、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

2、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继位。即位后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真宗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在宰相寇凖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

4、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

5、宋英宗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赵曙即位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6、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3]—1085年4月1日)宋朝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神宗在即位不久,便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7、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105])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即位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

8、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

9、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5],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钦宗与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

10、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靖康之变发生,东京失守,他辗转至南京应天府,在元祐皇后孟氏的指定下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1、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

2、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 开宝九年(976) ,在位16年。

宋太宗赵炅(光义),太平兴国元年(976)- 至道三年(997),在位21年。

宋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 乾兴元年(1022) ,在位24年。

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 嘉佑八年(1063),在位40年。

宋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 四年(1067) ,在位3年。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 元丰八年(1085) ,在位17年。

宋哲宗赵煦,元佑元年(1086)- 元符三年(1100) ,在位14年。

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 宣和七年(1125) ,在位24年。

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 二年(1127) ,在位1年。

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 绍兴三十二年(1162) ,在位45年。

宋孝宗赵眘,隆兴元年(1163)- 淳熙十六年(1189) ,在位26年。

宋光宗赵敦,绍熙元年(1190)- 五年(1194) ,在位4年。

宋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 嘉定十七年(1224) ,在位29年。

宋理宗赵昀,宝庆元年(1225)- 景定五年(1264) ,在位39年。

宋度宗赵禥,咸淳元年(1265)- 十年(1274) ,在位9年。

宋恭帝赵隰,德佑元年(1275)- 二年(1276) ,在位1年。

宋端宗赵昰,景炎元年(1276)- 三年(1278) ,在位2年。

宋卫王赵昺,祥兴元年(1278)- 二年(1279),在位1年。

宋朝皇帝的顺序,南宋北宋分别有哪些帝王

北宋: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南宋:赵构、赵旉、赵眘、赵惇、赵扩、赵昀、赵禥、赵?、赵昰、赵昺。

1、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除此之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2、赵祯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中国宋朝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

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天禧二年(1018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元天圣。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4岁,在位四十一年。

仁宗即位时只有十三岁,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听政十一年后病卒,仁宗始亲政。

在位期间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在于西夏,夏景宗李元昊即位后改变其父夏太宗李德明国策,展开宋夏战争,延州、好水川、定川三战宋军皆有失利之处,韩琦、范仲淹更在好水川之战后被贬。

到定川之战,西夏分兵欲直捣关中的西夏军遭宋朝原州(今甘肃镇原)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全军覆灭,西夏攻占关中的战略目标就此破灭。

西夏因连年征战国力难支,最后两国和谈:夏向宋称臣,宋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史称“庆历和议”,取得了近半世纪的和平。

宝元元年,陕西出支为1551万;宝元二年展开宋夏战争后,庆历二年陕西出支为3363万,几近赤字。辽国失去南下劫掠的经济诱因,也是辽宋能维持百年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皇佑四年(1052年),侬智高反宋,军队席卷广西、广东各地。仁宗任用狄青、余靖率兵南征。皇佑五年,狄青夜袭昆仑关,大败侬智高于归仁铺之战。次年,侬智高死于大理国,乱平。

3、赵佶

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蔡卞首先被贬任知府。

同时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当年七月,向太后还政后不久,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惇被罢相,韩忠彦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

当时守旧派与变法派的斗争日趋激化,也有官员认为元祐、绍圣均有失误,应该消除偏见,调和矛盾。于是改次年为建中靖国。但是新旧党争不仅没有停止而是愈演愈烈。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一月,邓洵武首创徽宗应绍述神宗之说,攻击左相韩忠彦并推荐蔡京为相,得到执政温益的支持,为徽宗所采纳,首先于同月末决定改明年为崇宁元年,明确宣示放弃调和政策,改为崇法熙宁变法。

徽宗时期始终是蔡京及其党羽的天下,他们打着绍述神宗改革的旗号,作为排斥异己打击反对者的幌子。

4、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5、赵昚

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赵昚于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军节度使,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淳熙十六年(1189年),赵昚禅位于三子赵惇,自称寿皇圣帝。

绍熙五年(1194年),赵昚崩逝,在位二十七年,年六十八。累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全宋词》录有其词一首。

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后世称其“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百度百科——宋朝君主

宋朝皇帝年号顺序列表

你好;宋朝准确皇帝年号顺序公元420年--479年。列表;武帝-刘裕 公元420年--423年 ,少帝-刘义符公元423年--424年,文帝-刘义降公元424年--4524年、 孝武帝-刘骏公元454年--465年,前废帝-刘子业公元465年--465年,明帝-刘或公元465年--473年,后废帝-刘昱公元473年--477年,顺帝-刘凖公元477年--479年。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皇帝顺序(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好了,今天关于“宋朝皇帝顺序列表”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宋朝皇帝顺序列表”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