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奥运跳高的比赛规则是怎么样的?(撑杆跳规则)

一:跳高,是奥运会田赛比赛项目。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关于跳高比赛规则 跳高比赛规则是什么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奥运跳高的比赛规则是怎么样的?(撑杆跳规则)

奥运跳高的比赛规则是怎么样的?

一:跳高,是奥运会田赛比赛项目。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国家

二:奥运会跳高比赛规则:

1:跳高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

①使用双脚起跳;

②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③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触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但如果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并没有受益,则不应由此而判该次试跳失败;

④无故延误时限;

⑤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该次试跳失败;

⑥试跳时,运动员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回;

⑦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2:撑竿跳高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

①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②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或所用撑竿的任何部位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

③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至上方的手以上或原来握在上方的手向上移握;

④试跳时,运动员用手稳定横杆或将横杆放回;

⑤无故延误时限;

⑥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为该次试跳失败;

⑦当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登记的架距调整好架距后,计时员已开始计时,运动员再提出调整架距,则再次调整架距的时间应计入运动员的试跳时间内,如因此而超出试跳时限,则应判定试跳失败;

⑧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⑨试跳中,当撑竿不是朝远离横杆或撑竿跳高架方向倾倒时,如有人接触撑竿,而有关裁判长认为,如果撑竿不被接触,将会碰落横杆,则应判为此次试跳失败。

关于跳高的基本规则

 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那么具体它是一项怎样的运动呢?下面就让我带你了解下跳高的知识吧!

跳高的基本知识

 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作组成,以其最后成功地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

 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1]。

 跳高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地区开始普及,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

 俯卧式和滚式跳高时,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曲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最后落地。过杆动作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跳高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古代日尔曼人中曾盛行过跳跃横排马匹的比赛,非洲的图西人还曾有过利用厚木头的跳板或石头踏跳进行的跳高游戏。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1800年,跳高以列为苏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以后跳高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普及。在这以后,随着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跳高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跳高

 跳高在世界各地流行很广,也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种跳高姿势,最流行的是背越式。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并以背先着垫的跳高方法叫背越式跳高。1896年第1届奥运会和1928年第9届奥运会,分别将男子和女子跳高列入比赛。最年轻的奥运会跳高冠军是联邦德国的女运动员迈法特,她1972年16岁时夺得奥运会跳高冠军,成绩是1.92米。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男运动员是古巴的索托马约尔,他在1993年跳过2.45米,女运动员是保加利亚的科斯塔迪诺娃,她在1987年跳过2.09米。

  背越式跳高训练途径:背越式跳高起跳垂直速度获得途径

 高水平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时刻身体重心位置最低,垂直速度值最小;高水平背越式跳高运动员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身体重心变化是一个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的过程,垂直速度是一个不断增大的过程。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其中经历了两次支撑、两次摆动、一次短暂腾空的?两步?中完成的,是两条腿共同参与完成的?双动力?起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开始和发动部分,是起跳的第一动力源,起跳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继续和结束部分,是起跳的第二动力源(主动力)。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垂直速度的获得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和起跳腿支撑蹬伸阶段。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获得起跳垂直速度的起始动力阶段;起跳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获得起跳垂直速度的主动力阶段。起始动力是主动力完成的前提和条件,起始动力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主动力阶段垂直速度获得的效果。

 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趋势要求加快助跑速度,加大起跳速度和幅度,这是因为弧线助跑速度越快身体内倾角度越大,重心相对降得越低,身体由内倾转变为竖直的时间就越短、速度就越快、工作距离就越大,身体重心快速上升的速度和幅度也就越大,有利于垂直速度的累积增大而获得更大的腾起初速度。这是背越式跳高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的最大优越性所在。仅有起跳速度缺少幅度或仅有起跳幅度而缺少速度都不能达到最佳的腾起初速度和起跳效果。背越式跳高在起跳阶段获得垂直速度时既要有起跳的速度又要有起跳的幅度,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

 背越式跳高起跳腾起初速度的获得途径是在?双动力?的?两步?起跳过程中通过起跳速度和起跳幅度来获得起跳垂直速度的。背越式弧线助跑起跳垂直速度是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获得的:第一,加快助跑起跳速度,加大起跳幅度;第二,保持助跑起跳速度不变,加大起跳幅度;第三,保持起跳幅度不变,加快助跑起跳速度;第四,适当减小起跳幅度(起跳步长),大大提高助跑起跳速度;第五,适当减慢助跑起跳速度(延长起跳时间),大大提高起跳幅度。加快起跳速度,加大起跳幅度是晕佳选择。起跳的速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起跳水平速度,二是起跳的垂直速度,起跳速度是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合速度,起跳水平速度与最后一步步长和起跳时间有关,起跳垂直速度与起跳时间和垂直工作距离有关,起跳速度表现出动作速度、位移速度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加速特征;起跳的幅度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起跳水平幅度(水平工作距离),二是起跳垂直幅度(垂直工作距离)。起跳幅度是身体重心由最低点到最高点的位移距离。起跳幅度的垂直加速特征是获得腾起初速度的重要条件。

 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速度、幅度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不同的技术风格,背越式跳高主要可分为三种技术类型,第一种是?速度一幅度型?(索托马约尔类型),这种类型助跑速度怏、起跳速度快、幅度大,垂直加速距离长、过杆速度快。主要通过快速弧线助跑和快速、大幅度起跳蹬伸、摆动来获得最大的起跳垂直速度使腾起初速度增大。第二种是?速度型?(朱建华类型),这种类型助跑速度快、起跳幅度相对不大、垂直加速度大、过杆速度快。起跳时重心上升速度快,幅度适中,主要通过快速弧线助跑和快速起跳蹬伸、摆动来获得最大的起跳垂直速度使腾起初速度增大。第三种是?幅度型?,这种类型助跑速度适中,幅度较大,起跳水平速度相对较慢,但起跳垂直加速度很大,过杆背弓较大,过杆速度相对较慢,主要利用起跳时大幅度起跳蹬摆配合获得较大垂直加速度而使腾起初速度增大。从背越式跳高技术理论角度分析三种技术类型,这三种形式都可以获得较大的腾起初速度,?速度?幅度型?最优,其次是?速度型?和?幅度型?,三种技术类型的选择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神经肌肉特性、身体素质和技术有关,表现出不同时期的背越式跳高个人技术风格。

跳高比赛的规则?

比赛开始前,裁判员必须向参赛者宣布起跳的高度,及每次晋升的高度,直至只剩下一位参赛者为止。除非只余下冠军参赛者,否则横杆的升幅不得少于2厘米,而且横杆的升幅不得增加。在只剩下冠军参赛者的情况下,横杆的升幅可按其意愿而作出决定。

参赛者必须单脚起跳。若起跳后横杆不停留在支架上或在尚未越过横杆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两支架间或两支架外的地面(包括其着地区),则试跳失败。如果参赛者在试跳时,其脚部触及着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并未因此而获得利益,则该跳仍算有效。

参赛者可以在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起跳,往后亦可以自由选择高度试跳,但不管高度为何,连续三次试跳失败便会丧失继续比赛的资格。若参赛者曾放弃某一高度的第一次试跳,其后便不得在同一高度上再次要求试跳机会 (成绩相同时的额外试跳除外)。

撑杆跳规则

撑杆跳的规则如下:

1、在开始比赛之前,组委会会安排运动员进行抽签,以决定每人试跳的次序。正式进行到比赛时间时,任何人不得在助跑道上再进行撑竿跳高一切技术性的练习。比赛时,运动员可要求前后移动撑竿跳高架的立柱或横杆托。

2、如果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试跳时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到原来位置上,裁判都会判其试跳失败。当运动员越过横杆时,横杆没有停留在原横杆托上时,也视为运动员试跳失败。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与所用撑杆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和落地区有接触时,都可能导致横杆从横杆托上滑落,致使试跳失败。

3、运动员在起跳点起跳后,如果双手交换了握杆的位置,这在比赛中是不允许的,如果运动员出现此种行为,裁判应判其违规,宣布其试跳失败。当横杆的朝向远离撑杆或向撑杆起跳架的方向倾倒时经发现并报告裁判后,允许有人对横杆的位置进行校正,否则在比赛开始之前,不允许任何人接触横杆。

4、正式比赛中,横杆每次上升的高度不少于5厘米,允许运动员使用自备撑杆。除了手上有开放性损伤需要用医用纱布包扎外,不得有带子出现在手上,但运动员可在手上蘸比赛规定使用的物质以利于双手抓握横杆。

撑竿跳高的介绍:

撑竿跳高是一项运动员经过持竿助跑,借助撑竿的支撑腾空,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后越过横杆的运动。古代人类为了适应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在同大自然进行斗争中,常利用手中的木杆或尖矛,跳越沟渠或小河等障碍。人们通常认为近代撑竿跳高即由古代撑杆跳越演变而来。撑竿跳高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是18世纪中叶在德国学校中开始的。

19世纪,欧洲部分国家开始了撑竿跳高比赛。1896年,男子撑竿跳高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20世纪80年代,撑竿跳高的优势开始转向欧洲,撑竿跳高运动员谢尔盖·布勃卡打破了美国和法国运动员长期垄断的局面。2000年,女子撑竿跳高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世界撑竿跳高运动的最高组合机构是世界田径,该组织机构于1912年成立,主要职责是在全球开展田径运动等。在中国,撑竿跳高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中国田径协会,该组织机构于1954年成立,宗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指导和推动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等。

跳高比赛规则是什么

关于跳高比赛规则如下所示:

1、抽签决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比赛开始之前,起跳的高度和每轮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主裁判要向运动员宣布,直到比赛只剩一名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成绩相等时为止。

3、除非比赛中只剩1名运动员,并且获得项目的冠军,否则的话每轮比赛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横杆升高幅度不得增大。

4、运动员跳高的时候必须用单脚起跳。

5、运动员使用助跑道或者起跳区来进行练习只能在比赛开始之前,比赛开始后就不能使用。

6、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动作,导致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算试跳失败。

跳高是田径运动员的运动项目之一,跳高是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然后越过横杆落地,它是一种比赛项目,在这种比赛中,成绩是通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的。跳高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征服高度的运动发展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

跳高规则

跳高规则如下:

1、单腿起飞

跳转方法没有规则。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接受。但是,运动员必须用一条腿。

2、试验失败

跳跃后,酒吧从休息状态下降并被判断为试跳失败(但是,如果除了运动员之外有明显的原因,例如风,裁判应判断试跳是否成功)。此外,在穿过栏杆之前,可以触摸身体的任何部位。

3、跳跃高度的选择

允许运动员在之前宣布的升降计划的任何高度起飞,或者决定是否尝试在任何高度跳跃未来根据自己的意愿。试验跳跃可能连续三次失败,两次尝试在一个高度失败,但第三次尝试在下一次尝试成功。但是,跳过的高度不得再次跳跃。

4、每次试验的时间

运动员准备好后等待试验开始。裁判发出一个开始试验的信号,通常叫出运动员的号码。运动员必须在1分30秒内完成试跳。

但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只剩下2~3名运动员,试用时间为3分钟。当只有1名运动员时,试用时间为5分钟。运动员应在规定的时限内计算时间并完成试跳。未能在指定的时限内完成试验是失败的。

如果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运动员继续参加比赛的资格将被取消。大型游戏中有计时员记录每次试跳的时间。运动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

5、指导

比赛期间基本上禁止教练和同伴的指导。裁判将始终关注是否有任何场外指导。此外,禁止使用录音机,收音机等。

6、结果(决定地点)

从好的结果开始,根据结果顺序排列比赛位置。当结果相同时,第一位的判断是在同一成就的高度,试验跳跃较少的那些排名第一;

如果结果仍然相同,那些试跳跳失次数较少的人在整个比赛中排名第一,包括最后一跳的高度;如果结果仍然相同,那些试跳跳失次数较少的人在整个比赛中排名第一,包括最后一次跳跃的高度。其中,跳跃尝试较少的人排名第一(最后一部分不适合国际比赛,除了第一名,并排排名)。

跳高竞赛的规则是什么?

1.应抽签排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每轮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此计划直至比赛中只剩下1名

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第回名成绩相等时为止。

3.除非比赛中只剩下1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

(a)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

(b)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

在规则第12条1(a)、(b)、(c)的全能比赛中,每轮的横杆提升高度均为3厘米。

关于跳高比赛规则

 田径竞赛规则中规定:[ 跳高要求运动员单足起跳,要跳过横杆且不能将其碰下支撑杆。撑竿跳也一样。每次比赛由主裁判设定起始高度,跳高横杆每轮至少升高2厘米,撑竿跳则是5厘米,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跳高运动员和撑竿跳运动员可以自己选择何时起跳或过杆。

他们如果三次试跳同一高度失败就会被淘汰。他们成功越过的最高高度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  平局  在跳过某些高度时要注意策略。如果两个人成绩并列,打破平局的办法一般有两种:首先看谁通过同一高度使用的次数少;其次是看哪个人在全部比赛过程中失误的少。如果还是平局,比赛就产生并列冠军,除非没那么多金牌。  决胜局  决胜局比赛按以下规则举行。每个平局中的竞争者只许跳一次,从最低高度开始淘汰。如果运动员全过则上升高度,如果所有运动员都没过则下降高度,直到只剩一名运动员在淘汰中生存下来。]

你问题中的情况3人是平局无法决定名次,根据规则规定应该下降高度采取淘汰的方法。观点来自决胜局规则。

跳高作为一种奥运会体育项目,那么它的基本规则有哪些呢?

跳高要求运动员单足起跳,要跳过横杆且不能将其碰下支撑杆。每次比赛由主裁判设定起始高度(我校本次男生1.1米,女生0.9米作为起始高度),跳高横杆每轮至少升高2厘米(本次每次升高5厘米),直到剩下最后一人。跳高运动员可以自己选择何时起跳或过杆。(本次要求运动员每次必跳)他们假如三次试跳同一高度失败就会被淘汰。他们成功越过的最高高度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

一、平局

在跳过某些高度时要注意策略。假如两个人成绩并列,打破平局的办法一般有两种:首先看谁通过同一高度使用的次数少;其次是看哪个人在全部比赛过程中失误的少。假如还是平局,比赛就产生并列冠军,除非没那么多金牌。

二、决胜局

决胜局比赛按以下规则举行。每个平局中的竞争者只许跳一次,从最低高度开始淘汰。假如运动员全过则上升高度,假如所有运动员都没过则下降高度,直到只剩一名运动员在淘汰中生存下来。

三、初赛

跳高和撑竿跳比赛分两轮进行。初赛一般分两组,其目的是决出参加决赛的12名运动员(我校决出前五名即可)。比赛之前有一个自动的资格测试,任何运动员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将自动进入决赛。假如少于12人通过资格测试,未达标者中成绩最好的则进入决赛以填补人数的空缺。(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运动会不执行自动资格测试)

四、测量尺度

在跳高和撑竿跳比赛中,所有的尺度都以厘米为单位,从地面量起到横杆最低部分的最高点处。

五、竞赛场地及器材要求

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由两根竖横杆托支撑。跳高落地区至少长5米,宽3米,跳高运动员会落到一个很大很柔软的泡沫垫子上。助跑道长度不限,最少为15米。如果条件许可,应不短于20米,呈扇形。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须配稳定放置横杆的横杆托,两立柱之间距离为4—4.04米。

跳高比赛一共跳几次

三次。根据新浪网站查询,跳高比赛一共跳三次。在奥运会的跳高项目规则中,每次升高高度为3厘米,以杆尺为标准。每次升高都有三次跳高机会,每一位运动员都会轮流进行跳高,采取其跳过最高纪录为比赛成绩。

奥运跳高的比赛规则是怎么样的?(撑杆跳规则)

好了,今天关于“关于跳高比赛规则 跳高比赛规则是什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关于跳高比赛规则 跳高比赛规则是什么”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