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出自哪里(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13岁的时候,这个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中,全句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话的意思是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的问题。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出自哪里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13岁的时候,这个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中,全句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话的意思是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这首诗是诗人杜牧在大和九年,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的分别之作。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并引起惜别之意。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16岁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豆蔻年华”,出自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年岁称呼:
1、襁褓:初生。
2、孩提:两至三岁。
3、总角:幼年泛称。
4、金钗之年:女子12岁。
5、豆蔻之年:女子13岁。
6、及笄之年:女子15岁。
7、碧玉年华:女子16岁。
8、桃李年华:女子20岁。
9、花信年华:女子24岁。
10、弱冠之年:男子20岁。
11、而立之年:男子30岁。
12、不惑之年:男子40岁。
13、知命之年:男子50岁。
14、花甲之年:男子60岁。
15、古稀之年:男子70岁。
16、喜寿:男子77岁。
17、耄耋之年:80岁。
18、米寿:男子88岁。
19、鲐背之年:90岁。
20、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21、期颐之年:男子100岁。
22、茶寿:男子108岁。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豆蔻年华指的是几岁
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三岁。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蔻年华: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已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的年岁。
形容年龄的词汇都有: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
垂髫 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 女子13岁
及笄 女子15岁
加冠 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古稀之年 70岁
耄耋之年 80,90 岁
期颐之年 100岁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古时候,人们总是会对男子或女子的年龄情况用一个固定的.词汇来形容,豆蔻便是其中之一,专门用来形容女子,其岁数为十三四岁,除了豆蔻之外还有汤饼、总角、教数、外傅等,是古人的智慧体现。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1豆蔻年华
其中的豆蔻是年龄称谓,专指女子,是十三四岁。
出处
这个词语出自唐代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一句诗。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汤饼: 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总角: 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教数 :9岁。
外傅: 10岁,出外就学。
豆蔻: 13岁。
及笄 :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 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闺中”。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2艾: 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耳顺): 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 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 指老年,又称“白首”。
耄耋: 指八九十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黄发: 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 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 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豆蔻年华是几岁
豆蔻年华是指十三岁左右的少女。
豆蔻年华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形容女子的年龄,也是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在诗中,杜牧将十三岁的歌姬比作是枝头的豆蔻,认为在扬州城的十里长街中,所有朱帘翠幕中的佳人美女都不及眼前的这位少女美丽动人,而在杜牧的这首诗之后,豆蔻年华便成为了十三岁女子的代称。
古代不同年龄女子的称呼
1、金钗之年
金钗之年一般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纪。在古代,女孩子到了十二岁的年纪要戴钗,所以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
因为在古代,女子出嫁得比较早,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所以在正式出嫁前,就得先找好婆家。后来,金钗之年是指代女子十二岁的年纪就一直被后世沿用。
2、及笄之年
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之年即年满15岁的女子。
3、破瓜年华
破瓜之年指的是女子16岁。“破瓜”是因为“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开成二个八字,二八一十六,故当时人们以破瓜表示女子芳龄。
4、桃李年华
桃李年华是女子20岁的代称,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出自明徐谓《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5、花信年华
花信年华指女子24岁,花信,花开时期。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出自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霜。”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蔻年华
[成语解释]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典故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
[近义词]黄金时代、金色年华、黄花少年
[反义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扩展资料:
反义词:
风烛残年
[成语解释]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典故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六:有许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过风烛残年,而侵略者的枪炮打碎了他们的希望。
[近义词]风中之烛、风前残烛
[反义词]风华正茂、年富力强
[常用程度]常用
豆窥年华是指几岁
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该词语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举例: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石三友《金陵野史秦淮歌星王熙春》:“来此演出的歌女,有半老的徐娘,有豆蔻年华的少年,也有未成年的幼童。”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