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生平介绍(孙中山的最简介)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鸦片战争后,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孙中山的简介是什么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孙中山的简介是什么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孙中山的生平介绍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鸦片战争后,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在军事方面: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探索中国军事现代化道路的先驱。在西方列强的挑战下,面临着“新”“旧”“中”“西”的冲突,孙中山选择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他继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又认真研究西方兵法,特别是努力学习近现代军事思想和苏联的建军经验。
在探索中国军事现代化道路的斗争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军事思想,其中许多精辟论述,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冲破“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开辟了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新篇章。
历史人物孙中山
一、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村亨村的普通农民家庭。由于他后来在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焦”所以又叫孙中山。他在少年时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以“洪秀全第二”自居。
1894年,中山甲午战争爆发,在民族危难中,他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同年冬,孙中山在香山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亲自为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并在1911年武昌起义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1924年1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建立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巨人、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他领导了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开拓了道路;他推翻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共和国,他是辉煌的历史里程碑;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他指定的政纲不愧为正规的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他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中国而献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他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思想和实践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他是一面旗帜。他的业绩得到了全人类的广泛认同。
二、孙中山的故事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同学们对他的革命伟业可能略知一些,但对他的少年时代恐怕所知较少。这里我们就来讲几个孙中山少年时代的传奇故事。
一、孙中山童年时代家境十分贫苦,岁时就随姐姐上山砍柴、下地割草、干农活,十分勤劳。可以说,他是和穷人孩子一起长大的。所以,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底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封建压迫和种种不平等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田里常常溅起不满现实的浪花。他性格坚强,好打抱不平,在孩子们中有很高的威信。孙中山幼年时有个绰号叫“石头仔”。说起它的来历还有段故事:
孙中山家附近有一间豆腐店,店主叫亚秀,人称“豆腐秀”。她有两个10多岁的儿子非常顽皮,经常欺负别人,还经常用弹弓射击孙中山,孙中山忍痛追赶他们,狡猾的哥俩早已哈哈大笑着逃之夭夭,气得孙中山直跺脚。有一次,孙中山又遭弹射,他忍无可忍,拾起一块石头就朝前追赶,一直追到豆腐店,狠狠地将石头砸过去,刚好砸在煮豆浆的大铁锅上,“咚!”锅砸坏了,滚烫的豆浆流了一地。亚秀全家大惊失色,见孙中山屹然站着,怒目直瞪他的两个孩子。后来,亚秀到孙中山家论理,父母严加责问,孙中山说明原委,据理力争,亚秀理屈词穷,深知自己孩子的顽皮,回到家里把孩子训斥了一顿。此后,亚秀的两个孩子再也不敢欺负村里的孩子了。
二、孙中山童年时,有空常到武馆看三合会员练武,与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他非常好学,喜欢听老人讲太平天国反清的革命故事。有一位曾经跟随洪秀全打过清军的太平军老将士,名叫冯爽观,在早晚乘凉时经常对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金田起义、定都南京、打破江南江北清军大营等故事,孩子们听得个个眉飞色舞。孙中山对这些农民起义的故事有极大兴趣,他十分敬慕洪秀全。有一次在听讲中禁不住脱口而出:“洪秀全灭了清朝就好咯!”冯爽观高兴地摸着孙中山的小脑袋说:“你真是洪秀全第二啊!”从此,孙中山在和同伴玩游戏时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常常思考着消除天下的不平事,太平天国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广州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堂座落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动工,1931年完成。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外形庄严宏伟,内部结构异常坚固,上盖全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成。由于力学和声学的巧妙运用,这座建筑物内部没有柱子,回音也较少。全部用地面积6公顷,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公尺,高47公尺,舞台口宽15公尺,深15公尺,座位4729个。
解放前夕,纪念堂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63年和1976年两次拨出专款进行全面修葺,增加了化妆间、贵宾室,并改善堂内灯光、音响、座椅、通风和增加冷气设备。x年由广州市政府再次拨出专款,对纪念堂的电器隐患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更换了音响、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消防监控中心,美化了环境,是中外人士喜爱的游览胜地。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中文名: 孙中山
外文名: Sun Yat-sen
别名: 原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等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出生日期: 1866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25年3月12日
职业: 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毕业院校: 香港西医书院
主要成就: 1905年8月20日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满政府
代表作品: 《三民主义》
尊称: 中华民国国父
人生哲学: 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孙中山的最简介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中文名: 孙文
外文名: Sun Yat-sen
别名: 中山、逸仙、载之、日新、中山樵
国籍: 中国(晚清、中华民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出生日期: 1866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25年3月12日
职业: 民主革命先行者、“国父”
毕业院校: 香港西医书院
信仰: 民主、革命思想
主要成就: 1905年8月20日成立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的简要的生平介绍(急需)
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名文,号逸仙,化名中山樵。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他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扩展资料:
孙中山的政治举措:
1、三民主义
孙中山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族、民主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
2、建国方略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推行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3、联俄容共
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
三大政策是孙中山的重要政治主张,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
百度百科—孙中山
今天关于“孙中山的简介是什么”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